华师大八上12.2.3.2角边角和角角边的综合应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八上12.2.3.2角边角和角角边的综合应用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7 11: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学案
课题 12.2.3.2 角边角和角角边的综合应用 单元 12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 “证全等→得结论” 的过程,梳理 “判定定理→全等→性质→线段(角)相等” 的逻辑链条,培养演绎推理能力。 2.在图形中准确识别待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三角形,通过标注、拆分图形等方式,理清图形中的边、角关系,尤其是隐藏条件,发展图形感知与空间想象能力。 3.能规范书写 “证全等→推结论” 的完整证明过程,准确使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达逻辑推理步骤,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与组织能力。
重点 1.掌握 “应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的基本思路。 2.能在具体问题中,准确选择全等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并规范书写完整的证明过程。
难点 1.逆向思考:根据待证的线段(或角),准确找到对应的全等三角形。 2.隐藏条件挖掘:在含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或线段(角)和差的图形中,找出证全等所需的隐含条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想一想: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新知讲解 探究:利用全等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7-78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如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2)能利用全等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吗? 【例4】如图,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过点 C作直线CE,使CE∥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 AD =ED. 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知识要点 归纳: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 证明三角形全等时,缺少的条件有时需要另一对全等三角形来提供. 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往往转化为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当需证全等的两个三角形条件不足时,还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做一做】如图,∠1=∠2,∠C=∠D. 求证:AC=AD. 探究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例5】证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已知:如图,△ABC≌△A'B'C', AD、A'D'分别是△ABC的边BC和△A'B'C' 的边B'C'上的高. 求证:AD =A'D'. 【思考】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又有什么关系呢?
巩固训练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如图,AB=AC,∠BAC=90°,AE是过A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异侧,BD⊥AE于D,CE⊥AE于E. 若BD=5,CE=3,则DE的长为( ). A.2 B.3 C.5 D.8 2.如图,在△ABC中,D为△ABC内一点,连接CD且CD平分∠ACB,过点D作BE⊥CD,BE交AC于点E,∠A=∠ABE. 若AC=7, BC=4,则BD的长为( ). A. 3 B. 1 C. 2 D. 1.5 3.如图,△ABC≌△CDA,且AE⊥BC于点E,CF⊥AD 于点F,BH⊥AC,交CA的延长线于点H,DG⊥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G,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AE=CF B. BH=DG C. BE=DF D. BH=CF 4.如图,已知AB与CD相交于点O,AC∥BD,AO=BO. 求证:AC=BD.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5.如图,在△ABC和△DBE中,AC=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BE,添加的一组条件不正确的是( ). A. ∠C=∠E,∠A=∠D B. AB=DB,∠C=∠E C. ∠A=∠D,∠ABD=∠CBE D. ∠A=∠D,AB=DB 6.如图,已知∠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 A. AB=AC B. ∠BAE=∠CAD C. BE=DC D. BD=DE 【综合拓展类作业】 7.如图所示,∠ACB=∠CBD=90°,点E在BC上,过点C作CF⊥AE于点F,延长CF交 BD于点D,且CD=AE. 求证:AC=BC.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已知D是△ABC的边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EF,FC∥AB,若BD=2,CF=5,则AB的长为( ). A. 1 B. 3 C. 5 D. 7 2. 如图,已知AB⊥AC,AB=AC,DE过点A,且CD⊥DE,BE⊥DE,垂足分别为点D,E,CD=5,BE=3,则DE的长为( ). A.10 B.8 C.4 D.2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3.如图, A、B两点分别位于这个池塘的两端,为测量出池塘的宽AB,小明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过点D作BF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干E,线段ED的长即为A、B两点间的距离,此外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B ) A.SAS B.ASA C.SSS D.HL 4.如图,∠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下面四个结论:①∠ABE=∠BAD; ②△CEB≌△ADC; ③AB=CE;④AD- BE= DE,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综合拓展类作业】 5.如图,AB∥FC,E是DF的中点,若AB=10,CF=6,则BD的长度为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