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钟摆的秘密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钟摆的秘密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31 08:17:28

文档简介

2. 钟摆的秘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摆,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重无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尊重他人、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享受探究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学情分析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玩过,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钟表的知识知道的也不少,但摆钟在现在的生活中不常见,学生对钟表的工作原理、钟摆的运动规律知之甚少。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虽然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偏向于表面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观察,去发现实验的本质特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试验。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先给学生们讲探探究究去上学的故事,让他们观察两家的钟表,发现究究迟到的原因,告诉学生他们两家的钟表都是摆钟,接着出示实物摆钟,操作钟摆停,摆钟不走,钟摆走,摆钟就工作。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因为有了摆的摆动时钟才会走,让学生明白摆是摆钟的“控制核心”,最后问:钟摆有很多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钟摆有哪些秘密,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上学的情景,激发学生们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实验验证,探究新知
1.认识摆线摆锤,知道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
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摆的组成,认识摆线和摆锤,然后出示自制的摆,让学生指出摆线和摆锤,接着将摆锤拉开一定的距离,轻轻松开,告诉学生: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并让学生试着数次数。
2.教师计时,学生小组完成实验(一),得出结论: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为了保证学生分组实验的成功,老师先出示了“小组分工”、“操作提示”,边讲边演示注意的事项,在试验一开始时先让学生明白试验的目的,并注意做成的摆不能改变,时间还要相同。为了提醒学生计时的准确,这个实验采用老师计时。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完成实验记录表一,找小组汇报后得出结论: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3.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二),得出结论: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在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时,老师先出示试验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这个实验的变量与不变量各是什么,然后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二,找小组汇报后,得出结论: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4.学生猜想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让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没有关系时,实验前老师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根据猜想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有可能他们的猜想不正确,但实验后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还是让他们先明确试验的目的、变量与不变量,然后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三,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5.认识与摆钟密切有关的两个人。
老师给学生们讲了400多年前的伽利略也发现了摆的规律,另一个科学家惠更斯在伽利略理论的基础上发明了摆钟的故事。
(设计意图:老师先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变量,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然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去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享受探究和成功带来的快乐。)
(三)表达交流,归纳总结
老师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和伙伴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又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在巩固练习时,老师出示了两个练习题:一是小朋友玩同一个秋千:1、体重大的荡得快,对吗?2、怎样荡得快些呢?并说出根据。二是你能修好究究家的钟表吗?根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结束时,老师精心为学生准备了结束语。
(设计意图:大力赞扬学生,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板书设计:
钟摆的秘密
(摆)是摆钟的控制核心
1.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2.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3.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
课件17张PPT。《钟摆的秘密》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究究为什么迟到了?探探家的钟表究究家的钟表《钟摆的秘密》摆的组成摆线(或摆臂)摆锤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 .小组分工
1号同学掌握摆锤(扶铁架台);
2号同学数数(记录);
3号同学计时;
4号同学拿汇报(拿不用的摆线);
完成活动记录表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操作提示(1)每次试验摆的角度不能太大(不能超过90度),也不能太小。
(2)摆线与支架保持平行,用手指轻轻拉住摆锤,摆线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松开,不能推一把,如果碰到了铁架台或其他东西,实验要重做。
(3)实验时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看哪个小组合作完成的最好。
实验一:摆的研究 小组相同控制的条件:
同一个摆,
相同的时间。实验目的:研究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慢快实验二:摆的研究 小组实验目的:研究摆速与摆线的长短的关系。控制的条件:
改变--
不改变--摆线的长短摆锤的重量没有实验三:摆的研究 小组实验目的:研究摆速与摆锤轻重的关系。控制的条件:
改变--
不改变--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度认识与摆钟密切有关的两个人:惠更斯
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把你的收获和小组的同伴互相说一说!<一>、小朋友玩同一个秋千:1、体重大的荡得快,对吗?2、怎样荡得快些呢?你能修好究究家的钟表吗?探探家的钟表究究家的钟表 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未来的科学家就是你, 加油吧 !结束语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