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钟摆的秘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2学情分析
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才行。
3重点难点
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钟摆的秘密
究究同学今天迟到了,原因是他家的钟表慢了,我们怎样调节一下他们家的钟表,使它以后不再慢呢?
1、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1)摆钟如何工作的?
(2)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4、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什么叫摆一次?(摆锤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活动2【讲授】实验
猜想:钟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用细线拴住螺丝帽,做一个简单的钟摆,将细线的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摆长为10厘米。
1、探究: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幅的关系
实验要求:
1号同学手拿摆锤,每一次摆锤拿得高度不一样,老师计时1分钟。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测量次数高稍高 低
摆动次数
我的发现 摆动的快慢与摆幅无关
2、探究:钟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思考:
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保持不变,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
1号同学用橡皮泥加重摆锤的重量,摆线长短不动,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1分钟;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摆锤轻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摆锤轻重5克10克 15克
摆动次数
我的发现 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3、探究:摆动的快慢与摆臂长短的关系
思考:
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保持不变,()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
1号同学把橡皮泥去掉后,使摆线变长,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1分钟。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第一次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摆长 10厘米 15厘米 20厘米
摆动次数
我的发现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活动3【练习】随堂练习
1、30秒内,哪个摆摆动的次数最多?
A、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10克。
B、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20克。
C、摆线长10厘米,摆锤重10克。
D、摆线长30厘米,摆锤重20克。
2、小朋友玩同一个秋千
1、力气大的荡得快,对吗?
2、体重小的荡得快,对吗?
3、体重大的荡得快,对吗?
4、谁荡得快呢?为什么?
活动4【作业】课后作业
大家动手制作一个每分钟摆60下的摆。
课件20张PPT。摆的秘密摆钟的内部结构:想想摆在摆钟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摆线摆锤摆的组成摆幅什么叫摆动一次?
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摆的制作要求:
1、用线圈把两个圆环套住、套牢。
2、把制作好的摆,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实验一: 同一个摆的摆动快慢
实验要求:
1、一个同学手拿摆,第一次把摆拿得高一些,(第二次把摆拿得低一些)老师计时30秒钟;。
2、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3、一个同学填好实验单。
4、一个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实验一: 同一个摆的摆动快慢
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了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思考:
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摆线长短摆锤轻重实验二:摆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的关系实验要求:
1、一个同学用橡皮泥加重摆锤的重量,摆线长短不动,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30秒钟;。
2、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3、一个同学填好实验单,(注:摆锤轻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
4、一个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实验三:摆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短的关系思考:
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摆锤轻重摆线长短实验要求:
1、一个同学把橡皮泥去掉后,把摆线长缠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使摆线变短,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30秒钟。
2、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3、一个同学填好实验单,(注:摆线较长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
4、一个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1、摆摆动的快慢与 摆线长短有关2、摆线越短,
摆动的越快1、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的摆动?
2、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停下来?思考:是因为惯性主要是受到空气的阻力<一>、怎样使你的摆摆动的慢一些? 考考你:加长摆线<二>
30秒内,哪个摆摆动的次数最多?
A、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10克。
B、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20克。
C、摆线长10厘米,摆锤重10克。
D、摆线长30厘米,摆锤重20克。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做一个听话的摆:
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该怎么做呢?谢谢指导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