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1 09:52:44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知识点一 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和细胞中的糖类
1.(2024·江苏宿迁调研)人们常说“碳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素”,下列关于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有机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B.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C.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鲜重和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一般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麦芽糖是二糖,能在人体内合成
C.生物体内的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大多数生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3.(2024·江苏南京期中)中国科学家研究出的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这一成果于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并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下列关于淀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碳链构成
B.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种子,以及马铃薯的块茎中,都含有较多的淀粉
C.淀粉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D.淀粉和糖原的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4.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0.01 g/mL的CuSO4溶液 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振荡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 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50~65 ℃条件下隔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 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作为对照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二 脂质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5.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还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
B.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遇苏丹Ⅲ染色液可能呈现橘黄色
D.脂肪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6.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7.下列关于“探究植物细胞是否含有脂肪”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桃种子切片后,挑选1~2 cm的薄片备用
B.切片染色后,可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C.盖上盖玻片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
D.若细胞已死亡,则观察不到细胞中的橘黄色颗粒
8.(2024·江苏盐城期中)骆驼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其可在食物缺乏时,分解成身体所需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驼峰中是否存在脂肪,一定要用显微镜
B.脂肪只有动物才有,植物没有
C.骆驼体内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
D.脂肪和糖原含有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骆驼中储存脂肪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9.(2023·淮安期末)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A所示。将储藏的油菜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其中干重的变化如图B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图A中35 d时的种子处理,获得提取液平均分成三份(甲、乙、丙),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隔水加热,乙中加入稀碘液,丙中加入苏丹Ⅲ染色液,能发生颜色反应的是    ,产生的具体颜色变化为                            。
(2)图A中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增加较多,但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淀粉增加较多,等质量的脂肪要比糖类含有的能量多,原因是脂肪中    的比例相对较高,而    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
(3)图B中,油菜种子从第2 d到第7 d干重增加,请根据萌发的环境条件判断,干重增加主要与物质中的    (填“H2O”“CO2”或“N2”)有关,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10.(2024·江苏无锡南菁高级中学月考)玉米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而胚芽中脂肪的含量达17%~45%,故可从玉米种子中提炼玉米油。种子吸水萌发时,玉米胚芽合成赤霉素并释放到胚乳和糊粉层,糊粉层细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产生水解酶并释放到胚乳,促进淀粉水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
B.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两者均可作为玉米籽粒的储能物质
C.萌发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后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种子吸水萌发时,自由水含量增加
11.(2024·江苏镇江月考)豆固醇为大豆细胞的组成成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其结构与胆固醇相似。饭后服用豆固醇能抑制肠黏膜对胆固醇的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豆固醇与糖类、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
B.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
C.豆固醇可以作为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药物
D.磷脂、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12.(多选)如图为糖类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与②的区别为是否能够被水解
B.图中的③只代表葡萄糖
C.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D.图中的④都能直接与葡萄糖相互转化
13.(多选)(2024·江苏徐州七中期中)棕熊是一种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哺乳动物。冬季来临前它会大量进食,体重一般可达400 kg,脂肪层可厚达15 cm,每年的10月到翌年5月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它主要靠脂肪供能,以度过寒冷的冬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是棕熊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脂肪分子储能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氧元素的含量较高
C.冬天长期不进食时,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为生命活动供能
D.通过制作脂肪层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脂肪颗粒
14.(2024·江苏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月考)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属于糖类中的    (填“单”“二”或“多”)糖,其中存在于动物乳汁中的是    。
(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    ,能作为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的是    ,它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吗?    (填“能”或“不能”)。
(3)表中适合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最理想材料是    。
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
柑橘 红桃 黑豆 黄豆 花生种子 大米 梨 甘蔗
鉴定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    (填序号)。
①0.1 g/mL NaOH  ②0.1 g/mL NaCl
③0.01 g/mL CuSO4 ④0.05 g/mL 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然后还要经        操作后才能观察到        。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D 碳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素,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A正确;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是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B正确;生物大分子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D错误。
2.A 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麦芽糖是二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人体内不能合成,B错误;生物体内的多糖并非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如琼脂是一种多聚半乳糖,是某些海藻所含的多糖,C错误;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生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错误。
3.C 组成淀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因此淀粉和蛋白质都是由碳链构成,A正确;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种子,以及马铃薯的块茎中,都含有较多的淀粉,B正确;淀粉是非还原糖,因而不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淀粉和糖原都是大分子,二者的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D正确。
4.D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糖具有还原性,可使用斐林试剂检测。所用斐林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0.05 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两者应混合均匀后加入,①②错误;该实验的检测结果应该是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③错误;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取等量的含有葡萄糖的蒸馏水溶液作为对照组,④错误。
5.C “地沟油”主要成分是脂质,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A错误;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错误;脂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C正确;脂肪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D错误。
6.D 磷脂的组成元素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它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A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属于脂质,B错误;脂肪不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在植物细胞中也有,如花生种子,C错误;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因为磷脂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7.B 核桃种子切片后,挑选最薄的几片备用,应是约为1~2 mm的薄片,A错误;切片染色后,可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B正确;染色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再滴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吸去乙醇溶液,再盖上盖玻片,C错误;若细胞已死亡,但是细胞中仍有脂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故细胞已死亡也能观察到细胞中的橘黄色颗粒,D错误。
8.D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不一定要用显微镜观察,如检测组织样液中的脂肪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动物和植物都有脂肪,B错误;骆驼体内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是性激素,它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C错误;脂肪中H含量高于糖类,所占的体积小,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因此脂肪和糖原含有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骆驼中储存脂肪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9.(1)甲和丙 甲产生砖红色沉淀,丙显橘黄色 (2)C、H、O H O (3)H2O O
解析:(1)据图A可知,35 d后种子中脂肪含量最多,其次是可溶性还原糖,但淀粉已经消失,所以乙中鉴定淀粉的实验组中没有颜色变化。甲中加入的是斐林试剂,隔水加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丙中加入的是苏丹Ⅲ染色液,脂肪可被染成橘黄色。(2)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三种。等质量的脂肪中含有更多的能量,因为脂肪中H的比例比糖类高,O的含量少于糖类。(3)该种子位于黑暗环境中,说明种子不能吸收CO2用于光合作用,种子也不能直接吸收N2,所以干重的增加只能与H2O有关。萌发种子(含幼苗)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机大分子发生水解,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10.C 淀粉属于多糖,它的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A正确;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含C、H、O,两者均可作为玉米籽粒的储能物质,B正确;萌发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含有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在50~65 ℃条件下隔水加热2分钟,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种子吸水萌发时,细胞代谢加快,自由水含量增加,D正确。
11.C 胆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O,糖类的组成元素也基本只有C、H、O,而磷脂的组成元素有C、H、O、N、P,又知豆固醇与胆固醇相似,据此可推测,豆固醇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A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B错误;因为豆固醇能抑制肠黏膜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豆固醇可以作为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药物,C正确;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磷脂不属于固醇类,D错误。
12.ABD 图中①为二糖,②为多糖,二糖和多糖都能被水解,A错误;动植物都具有的单糖为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B错误;淀粉为多糖,可水解为葡萄糖,C正确;图中的④为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其中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为葡萄糖,D错误。
13.ABC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储存能量的物质,糖类摄取过多会转化成脂肪。所以,入冬前棕熊摄入食物中的糖类会大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棕熊身体中,A错误;脂肪分子中的碳、氢比例较糖中含量高,而氧含量少,所以,“燃烧”脂肪供能比氧化分解同质量的糖类需要更多的氧气,B错误;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冬天长期不进食时,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C错误;通过制作脂肪层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可以鉴定脂肪的存在,D正确。
14.(1)二 乳糖 (2)葡萄糖 糖原 纤维素 不能 (3)梨 ①④⑥ 隔水加热(50~65 ℃) 砖红色沉淀
解析:(1)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其中蔗糖和麦芽糖属于植物中的二糖,乳糖属于动物中的二糖;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属于糖类中的二糖,其中存在于动物乳汁中的是乳糖。(2)图乙所示化合物表示多糖,他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其中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是作为结构物质,故纤维素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3)表格中的实验材料中,梨富含还原糖并且颜色接近白色,最适宜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鉴定还原糖需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由0.1 g/mL NaOH和0.05 g/mL CuSO4组成,使用时需要等量混合均匀再使用,即①④⑥正确。加入斐林试剂后还需要(50~65 ℃)隔水加热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4 / 4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导学 聚焦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大分子的碳骨架。 2.结合实例分析并概括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关注糖类、脂肪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脂肪,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点(一) 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和细胞中的糖类
  
1.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2.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和主要能源物质
(1)元素组成:一般由      三种元素组成。
(2)类型
①单糖:不可水解的糖类,常见的有:
②二糖:由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常见的有:
③多糖:由多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常见的有:
思考:糖尿病病人的面食为什么要定量?
(3)作用: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     ,又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       。糖蛋白和糖脂在                    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4)糖类的检测
①还原糖和淀粉的检测原理
还原糖+          。
淀粉+稀碘液    。
②还原糖的检测步骤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多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
(2)麦芽糖、蔗糖、乳糖水解后都可以得到葡萄糖。(  )
(3)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
(4)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肌糖原便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
(5)淀粉遇稀碘液变蓝,糖类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
探讨 分析糖类的组成与功能,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1.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据图思考讨论:
(1)①②③代表糖的种类依次是    、     和     ;①能否再水解?    。
(2)④代表纤维素,其功能是              ;⑤代表    ,其功能是储存能量。
(3)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下图为一个汉堡中的几种多糖的组成,回答相关问题:
(1)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否相同?
(2)三种多糖具有不同的基本性质的原因是什么?
1.糖类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分类 种类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 细胞 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C5H10O4 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是组成二糖和多糖的主要单体,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
果糖 C6H12O6 植物细胞 (主要) 提供能量
半乳糖 C6H12O6 动物细胞 (主要)
分类 种类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能水解成单糖而供能
麦芽糖 C12H22O11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主要)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植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纤维素 (C6H10O5)n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 肝糖原 (C6H10O5)n 动物肝脏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肌糖原 (C6H10O5)n 动物肌肉 氧化分解时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
2.三个角度对糖进行分类
分类论据 种类
按归属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 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 半乳糖、乳糖、糖原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 蔗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按功能 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 葡萄糖
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淀粉、糖原
细胞的结构物质 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按是否 具有还 原性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乳糖
非还原糖 蔗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1.(2024·江苏徐州月考)“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B.上述四种糖类物质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
C.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都可以分解成葡萄糖
D.上述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糖原是动物特有的
2.(多选)活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N
B.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纤维素可水解产生麦芽糖,它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
D.单糖、麦芽糖和乳糖都是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
易错提醒
与糖类相关的4个易错点
(1)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没有甜味。
(2)不是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如蔗糖、淀粉等不能和斐林试剂反应。
(3)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
(4)并不是糖原都能水解为葡萄糖,糖原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两种,其中肝糖原能水解为葡萄糖。
知识点(二) 脂质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1.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脂肪的鉴定
(1)检测原理
脂肪+苏丹Ⅲ染色液→    。
(2)检测步骤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2)脂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中蜡比脂肪的疏水性更强。(  )
(3)动物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转化成性激素和维生素D。(  )
(4)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都是小分子,都含有C、H、O、N、P。(  )
(5)苏丹Ⅲ染色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若被染色的玻片标本上有浮色,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洗去。(  )
探讨 通过实例分析脂质的功能,建立生命观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冬眠时,脂肪氧化分解,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材料2:幼儿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1)材料1说明脂肪是细胞内          。
(2)材料2说明维生素D具有                的作用。该物质属于    类,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和    。
(3)公鸡有鲜艳的羽毛,鸣叫嘹亮,导致公鸡出现“大红冠子花外衣”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其化学本质是哪一类?主要作用是什么?
1.细胞中的脂质归纳
2.知识拓展:细胞中糖类和脂肪的相互转化
1.(2024·江苏淮安期中)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毫不掩饰对鸭子各式烹饪的偏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鸭的皮下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分别是水、脂肪
B.鸭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C.鉴定脂肪时,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洗去玻片标本上的浮色
D.脂肪可用稀碘液鉴定,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2.(多选)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人和动物的脑、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B.蜡的疏水性比脂肪更强,果实表面的蜡可避免水分的散失
C.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D.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易错提醒
与脂质相关的5个易错点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含有脂肪。
(2)脂肪≠脂质,脂肪只是脂质的一种,除了脂肪,脂质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类等。
(3)胆固醇≠固醇类分子,胆固醇只是固醇类分子的一种,除了胆固醇,固醇类分子还包括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4)脂质中并非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质膜,胆固醇也是构成动物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质膜上不存在胆固醇。
(5)脂质中只有脂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 多糖  蛋白质  核酸  单键  双键  分支状  链状  环状
2.(1)C、H、O
(2)①核糖、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②2葡萄糖 1葡萄糖和1果糖 1葡萄糖和1半乳糖 ③ 葡萄糖  能源物质  葡萄糖  支链  肝糖原  肌糖原  能源物质  葡萄糖  细胞壁 ⑩支持和保护
思考:米饭和馒头中主要含淀粉,淀粉水解后得到葡萄糖,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病人需定量摄取面食。
(3)结构成分 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免疫、细胞识别、信息传递 (4)①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蓝色 ②砖红色沉淀
3.(1)× 提示:脂质不是生物大分子。
(2)√
(3)× 提示:纤维素不是植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4)× 提示: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而肌糖原无法直接水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5)× 提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互动探究
1.(1)单糖 二糖 多糖 不能
(2)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肌糖原
(3)提示: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相关酶。
2.(1)提示:相同。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2)提示:碳骨架结构的排列和长短不同。
学以致用
1.A 此生物能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进而水解为葡萄糖,再能将葡萄糖合成为糖原,故而是动物,A正确;淀粉是植物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上述四种糖类物质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B错误;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淀粉和肝糖原都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C错误;上述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动物体内,D错误。
2.BD 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O,A错误;纤维素可水解产生纤维二糖,它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C错误。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 甘油和脂肪酸  细胞质膜  固醇类  生殖细胞  钙和磷  保护
2.(1)橘黄色 (2)苏丹Ⅲ 50%的乙醇溶液
3.(1)√
(2)× 提示:有些脂质还含有磷,蜡比脂肪的疏水性更强。
(3)√
(4)× 提示:固醇类分子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磷脂不属于固醇类,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只含C、H、O,不含N、P。
(5)× 提示: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互动探究
 (1)重要的储能物质
(2)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固醇 脂肪 磷脂
(3)提示:雄性激素;固醇类;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学以致用
1.B 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错误;鸭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鉴定脂肪时,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玻片标本上的浮色,C错误;脂肪可用苏丹Ⅲ染色液鉴定,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错误。
2.AB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C错误;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属于调节物质,性激素含量少,没有储能的作用,D错误。
7 / 7(共76张PPT)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 聚
焦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大分子的碳骨架。
2.结合实例分析并概括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关注糖类、脂肪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脂肪,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课时训练·提素能
02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和细胞中的糖类
1. 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2. 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和主要能源物质
(1)元素组成:一般由 三种元素组成。
(2)类型
①单糖:不可水解的糖类,常见的有:
C、H、O 
②二糖:由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常见的有:
③多糖:由多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常见的有:
思考:糖尿病病人的面食为什么要定量?
提示:米饭和馒头中主要含淀粉,淀粉水解后得到葡萄糖,
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病人需定量摄取面食。
(3)作用: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 ,又是生物体维持
生命活动的 。糖蛋白和糖脂在
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构成分 
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免
疫、细胞识别、信息传递 
(4)糖类的检测
①还原糖和淀粉的检测原理
还原糖+ 。
淀粉+稀碘液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蓝色 
②还原糖的检测步骤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多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 × )
提示:脂质不是生物大分子。
(2)麦芽糖、蔗糖、乳糖水解后都可以得到葡萄糖。 ( √ )
(3)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 × )
提示:纤维素不是植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

×
(4)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肌糖原便
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 × )
提示: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会分
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而肌糖原无法直接水解为葡萄糖补
充血糖。
(5)淀粉遇稀碘液变蓝,糖类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 × )
提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
×
探讨 分析糖类的组成与功能,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1. 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据图思考讨论:
(1)①②③代表糖的种类依次是 、 和
;①能否再水解? 。
单糖 
二糖 

糖 
不能 
(2)④代表纤维素,其功能是 ;
⑤代表 ,其功能是储存能量。
(3)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
解蔗糖的酶,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相关酶。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肌糖原 
2. 下图为一个汉堡中的几种多糖的组成,回答相关问题:
(1)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否相同?
提示:相同。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2)三种多糖具有不同的基本性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碳骨架结构的排列和长短不同。
1. 糖类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分类 种类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五

糖 核糖C5H10O5 动植物细胞 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4 DNA的成分


糖 葡萄糖C6H12O6 是组成二糖和多糖的主
要单体,是细胞中能量
代谢的关键单糖
果糖C6H12O6 植物细胞(主要) 提供能量
半乳糖C6H12O6 动物细胞(主要) 分类 种类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能水解成单糖而供能
麦芽糖 C12H22O11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主要) 分类 种类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多糖 淀粉(C6H10O5) n 植物细胞 植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纤维素(C6H10O5) n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原 肝糖原 (C6H10O5) n 动物肝脏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肌糖原 (C6H10O5) n 动物肌肉 氧化分解时为肌肉收缩
提供能量
2. 三个角度对糖进行分类
分类论据 种类
按归属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 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 半乳糖、乳糖、糖原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 蔗糖、果糖、麦芽糖、淀粉、
纤维素
分类论据 种类
按功能 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 葡萄糖
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淀粉、糖原
细胞的结构物质 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按是否 具有还 原性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
糖、乳糖
非还原糖 蔗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1. (2024·江苏徐州月考)“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糖类的
某些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B. 上述四种糖类物质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
C. 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都可以分解成葡萄糖
D. 上述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
有,糖原是动物特有的
解析: 此生物能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进而水解为葡萄糖,再
能将葡萄糖合成为糖原,故而是动物,A正确;淀粉是植物体内的
重要能源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上述四种糖类物
质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B错误;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
的多糖,淀粉和肝糖原都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
萄糖,C错误;上述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动物体内,D错误。
2. (多选)活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构成细胞的各
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N
B. 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 纤维素可水解产生麦芽糖,它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
D. 单糖、麦芽糖和乳糖都是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
解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O,A错误;纤维素可水
解产生纤维二糖,它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C错误。
易错提醒
与糖类相关的4个易错点
(1)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没有甜味。
(2)不是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如蔗糖、淀粉等不能和斐
林试剂反应。
(3)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是
能源物质。
(4)并不是糖原都能水解为葡萄糖,糖原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两种,
其中肝糖原能水解为葡萄糖。
知识点(二) 脂质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1.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 脂肪的鉴定
(1)检测原理
脂肪+苏丹Ⅲ染色液→ 。
橘黄色 
(2)检测步骤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 )
(2)脂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中蜡比脂肪的疏水性更
强。 ( × )
提示:有些脂质还含有磷,蜡比脂肪的疏水性更强。
(3)动物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转化成性激素和维生素D。
( √ )

×

(4)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都是小分子,都含有
C、H、O、N、P。 ( × )
提示:固醇类分子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磷脂不属
于固醇类,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只含C、H、O,不含N、P。
(5)苏丹Ⅲ染色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若被染色的玻片标本上
有浮色,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洗去。 ( × )
提示: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
×
探讨 通过实例分析脂质的功能,建立生命观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
来,冬眠时,脂肪氧化分解,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材料2:幼儿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
素D,预防佝偻病。
(1)材料1说明脂肪是细胞内 。
重要的储能物质 
(2)材料2说明维生素D具有 的作
用。该物质属于 类,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和 。
(3)公鸡有鲜艳的羽毛,鸣叫嘹亮,导致公鸡出现“大红冠子花外衣”
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其化学本质是哪一类?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雄性激素;固醇类;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
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固醇 
脂肪 
磷脂 
1. 细胞中的脂质归纳
2. 知识拓展:细胞中糖类和脂肪的相互转化
1. (2024·江苏淮安期中)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毫不掩饰对鸭子
各式烹饪的偏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鸭的皮下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分别是水、脂肪
B. 鸭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C. 鉴定脂肪时,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洗去玻片标本上的浮色
D. 脂肪可用稀碘液鉴定,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解析: 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蛋白质,A错误;鸭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水解产物是
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鉴定脂肪时,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洗去玻片标本上的浮色,C错误;脂肪可用苏丹Ⅲ染色液鉴定,在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错误。
2. (多选)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磷脂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人和动物的脑、肝脏以及大豆种
子中含量丰富
B. 蜡的疏水性比脂肪更强,果实表面的蜡可避免水分的散失
C. 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对钙
和磷的吸收
D. 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是重要
的储能物质
解析: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有
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C错误;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
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属于调节物质,性激素含量
少,没有储能的作用,D错误。
易错提醒
与脂质相关的5个易错点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含有脂肪。
(2)脂肪≠脂质,脂肪只是脂质的一种,除了脂肪,脂质还包括磷脂
和固醇类等。
(3)胆固醇≠固醇类分子,胆固醇只是固醇类分子的一种,除了胆固
醇,固醇类分子还包括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4)脂质中并非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质膜,胆固醇也是构成动物
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质膜上不存在胆固醇。
(5)脂质中只有脂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
课时训练·提素能
02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和细胞中的糖类
1. (2024·江苏宿迁调研)人们常说“碳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
素”,下列关于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有机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B. 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C.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
基本骨架
D.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鲜重和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碳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素,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A正确;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蛋白
质、核酸、多糖)是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B正确;生物
大分子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一般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 麦芽糖是二糖,能在人体内合成
C. 生物体内的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
D.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大多数生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生物体的主要能
源物质,A正确;麦芽糖是二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人体内不能
合成,B错误;生物体内的多糖并非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如琼
脂是一种多聚半乳糖,是某些海藻所含的多糖,C错误;糖类是大
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生物体干
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江苏南京期中)中国科学家研究出的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
淀粉这一成果于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并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下列关于淀粉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淀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碳链构成
B. 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种子,以及马铃薯的块茎中,都含有较多的淀

C. 淀粉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D. 淀粉和糖原的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组成淀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以碳链为基
本骨架的,因此淀粉和蛋白质都是由碳链构成,A正确;水稻、
小麦和玉米的种子,以及马铃薯的块茎中,都含有较多的淀
粉,B正确;淀粉是非还原糖,因而不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
沉淀,C错误;淀粉和糖原都是大分子,二者的组成单位都是葡
萄糖,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
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0.01 g/mL的CuSO4
溶液 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振荡摇匀后,再加入CuSO4溶
液 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50~65 ℃条件下隔水加热,观察是否
有紫色反应 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
溶液作为对照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糖具有还原性,可
使用斐林试剂检测。所用斐林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
液和0.05 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两者应混合均匀后加入,①
②错误;该实验的检测结果应该是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③
错误;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取等量的含有葡萄糖的蒸馏水溶液
作为对照组,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知识点二 脂质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5. 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还有许多致病、致癌的
毒性物质。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
B. 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 遇苏丹Ⅲ染色液可能呈现橘黄色
D. 脂肪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地沟油”主要成分是脂质,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
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A错误;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
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错误;脂
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C正确;脂肪氧化分解的最终产
物是水和二氧化碳,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
B.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重要的调节
作用
C. 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磷脂的组成元素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
它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A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类,属于脂质,B错误;脂肪不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在植物细胞
中也有,如花生种子,C错误;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因为磷脂
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下列关于“探究植物细胞是否含有脂肪”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核桃种子切片后,挑选1~2 cm的薄片备用
B. 切片染色后,可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C. 盖上盖玻片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
D. 若细胞已死亡,则观察不到细胞中的橘黄色颗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核桃种子切片后,挑选最薄的几片备用,应是约为1~2
mm的薄片,A错误;切片染色后,可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B正确;染色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再滴体积分数为50%的
乙醇溶液,吸去乙醇溶液,再盖上盖玻片,C错误;若细胞已死
亡,但是细胞中仍有脂肪,可被苏丹Ⅲ染色液染成橘黄色,故细胞
已死亡也能观察到细胞中的橘黄色颗粒,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4·江苏盐城期中)骆驼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驼峰
里贮存着脂肪,其可在食物缺乏时,分解成身体所需的养分,供骆
驼生存需要。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驼峰中是否存在脂肪,一定要用显微镜
B. 脂肪只有动物才有,植物没有
C. 骆驼体内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
D. 脂肪和糖原含有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骆驼中储存脂肪
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不一定要用显微镜观察,
如检测组织样液中的脂肪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动物和植
物都有脂肪,B错误;骆驼体内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是性激
素,它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C错误;脂肪中H含量高于糖类,所占
的体积小,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因此脂肪和糖原含有相
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骆驼中储存脂肪可减轻骆驼的负
重,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3·淮安期末)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A所
示。将储藏的油菜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
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
干重,其中干重的变化如图B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取图A中35 d时的种子处理,获得提取液平均分成三份(甲、
乙、丙),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隔水加热,乙中加入稀碘
液,丙中加入苏丹Ⅲ染色液,能发生颜色反应的是 ,
产生的具体颜色变化为 。
甲和丙 
甲产生砖红色沉淀,丙显橘黄色 
解析:据图A可知,35 d后种子中脂肪含量最多,其次是可溶性还原糖,但淀粉已经消失,所以乙中鉴定淀粉的实验组中没有颜色变化。甲中加入的是斐林试剂,隔水加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丙中加入的是苏丹Ⅲ染色液,脂肪可被染成橘黄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图A中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都是 ,油菜种子成熟
过程中脂肪增加较多,但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淀粉增加较
多,等质量的脂肪要比糖类含有的能量多,原因是脂肪中
的比例相对较高,而 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
解析:糖类和脂肪的组成
元素相同,都是C、H、O三种。
等质量的脂肪中含有更多的能
量,因为脂肪中H的比例比糖类
高,O的含量少于糖类。
C、H、O 
H 
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图B中,油菜种子从第2 d到第7 d干重增加,请根据萌发的环
境条件判断,干重增加主要与物质中的 (填“H2O”“CO2”
或“N2”)有关,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
“O”)。
H2O 
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该种子位于黑暗环境中,说明种子不能吸收CO2用于光合作用,种子也不能直接吸收N2,所以干重的增加只能与H2O有关。萌发种子(含幼苗)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机大分子发生水解,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江苏无锡南菁高级中学月考)玉米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
而胚芽中脂肪的含量达17%~45%,故可从玉米种子中提炼玉米
油。种子吸水萌发时,玉米胚芽合成赤霉素并释放到胚乳和糊粉
层,糊粉层细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产生水解酶并释放到胚乳,促
进淀粉水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单糖
B. 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两者均可作为玉米籽粒的储能物质
C. 萌发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后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 种子吸水萌发时,自由水含量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淀粉属于多糖,它的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中能
量代谢的关键单糖,A正确;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含
C、H、O,两者均可作为玉米籽粒的储能物质,B正确;萌发期玉
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含有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在50~65 ℃条
件下隔水加热2分钟,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种子吸水萌发
时,细胞代谢加快,自由水含量增加,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江苏镇江月考)豆固醇为大豆细胞的组成成分,不能被人体肠道吸收,其结构与胆固醇相似。饭后服用豆固醇能抑制肠黏膜对
胆固醇的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豆固醇与糖类、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
B. 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
C. 豆固醇可以作为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药物
D. 磷脂、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胆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O,糖类的组成元素也基
本只有C、H、O,而磷脂的组成元素有C、H、O、N、P,又知豆
固醇与胆固醇相似,据此可推测,豆固醇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
同,A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B错误;因
为豆固醇能抑制肠黏膜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豆固醇可以作为
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药物,C正确;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
固醇类物质,磷脂不属于固醇类,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多选)如图为糖类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中①与②的区别为是否能够被水解
B. 图中的③只代表葡萄糖
C. 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D. 图中的④都能直接与葡萄糖相互转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图中①为二糖,②为多糖,二糖和多糖都能被水解,A错误;动植物都具有的单糖为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B错误;淀粉为多糖,可水解为葡萄糖,C正确;图中的④为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其中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为葡萄糖,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多选)(2024·江苏徐州七中期中)棕熊是一种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哺乳动物。冬季来临前它会大量进食,体重一般可达400kg,脂肪层可厚达15 cm,每年的10月到翌年5月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它主要靠脂肪供能,以度过寒冷的冬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是棕熊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脂肪分子储能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氧元素的含量较高
C. 冬天长期不进食时,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为生命活动供能
D. 通过制作脂肪层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脂肪
颗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储存能量
的物质,糖类摄取过多会转化成脂肪。所以,入冬前棕熊摄入食
物中的糖类会大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棕熊身体中,A错误;脂肪分
子中的碳、氢比例较糖中含量高,而氧含量少,所以,“燃烧”脂肪
供能比氧化分解同质量的糖类需要更多的氧气,B错误;脂肪由甘
油和脂肪酸组成,冬天长期不进食时,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
酸,进一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C错误;通过制作脂肪层切
片,经苏丹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
颗粒,据此可以鉴定脂肪的存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江苏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月考)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
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属于糖类中的 (填“单”“二”或“多”)
糖,其中存在于动物乳汁中的是 。
解析: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其中蔗糖和麦芽糖属于植物中的二糖,乳糖属于动物中的二糖;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属于糖类中的二糖,其中存在于动物乳汁中的是乳糖。
二 
乳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其中属于动物
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 ,能作为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的
是 ,它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吗? (填“能”或“不
能”)。
解析:图乙所示化合物表示多糖,他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其中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是作为结构物质,故纤维素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葡萄糖 
糖原 
纤维素 
不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表中适合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最理想材料是 。
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 柑橘 红桃 黑豆 黄豆 花生种子 大米 梨 甘蔗
鉴定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 (填序号)。
①0.1 g/mL NaOH ②0.1 g/mL NaCl
③0.01 g/mL CuSO4 ④0.05 g/mL 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然后还要经 操作后才能观察到

梨 
①④⑥ 
隔水加热(50~65 ℃) 
砖红
色沉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表格中的实验材料中,梨富含还原糖并且颜色接近白色,最适宜作为还原糖的鉴定材料。鉴定还原糖需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由0.1 g/mL NaOH和0.05 g/mL CuSO4组成,使用时需要等量混合均匀再使用,即①④⑥正确。加入斐林试剂后还需要(50~65 ℃)隔水加热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