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押题卷02(含解析)考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3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押题卷02(含解析)考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3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11 09:54:57

文档简介

2025-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押题卷02(考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3章)(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4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4分)
1.“嫦娥五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假设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2.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物体在北京受到的重力比在汕头受到的重力更小
B.球形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方向总是经过其球心
C.人站在水平地面静止不动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就是人体受到的重力
D.由可知,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
3.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用轻绳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的小球Q连接在一起,初始时刻滑轮与P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Q刚好位于竖直方向,现在用一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小球Q,直到物块P刚要在地面上滑动。已知P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Q受到的力最大值为
B.即将滑动时,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C.小球Q与滑轮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为53°
D.即将滑动时,轴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4.在2021年8月6日东京奥运会男子接力4×100m决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飞人团”以37秒79的好成绩获得第四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7秒79指的是时刻
B.4×100接力赛中的100m都是指位移的大小
C.在研究运动员接棒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第一棒运动员汤星强起跑很快,这是指他的加速度很大
5.如图所示,甲图为研究木块运动情况的装置,计算机与位移传感器连接,可描绘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图像如图乙,图乙中曲线为抛物线,则(  )
A.
B.
C.根据图乙无法确定木块的运动性质
D.根据图乙可得到木块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6.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s末和6s末
C.乙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D.2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一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和作用,大小分别为、、,且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零
B.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
C.若、的合力大小为,方向指向正南,则物体必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的合力大小一定为,且方向与相反
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但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C.有摩擦力的接触面可能有弹力也可能没有
D.人沿爬杆从杆底匀速向上爬,人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沿杆向上。
9.小王将甲、乙两球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先释放下方的甲球),以乙球释放的时刻为计时起点,测得两球间的高度差d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d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两球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释放的时间差为
B.两球释放的时间差为
C.甲球释放时,两球间的高度差为
D.甲球释放时,两球间的高度差为
10.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B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B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B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6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11.(1)用DIS实验研究小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将位移传感器的 部分固定在小车上, 部分固定在轨道一端,并将它与 (设备名称)相连。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则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2)“用DIS测定瞬时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①是 传感器。实验中让装有挡光片的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实验中分别记录了四种挡光片的宽度及相应的挡光时间,数据见表格,为了尽可能准确得到挡光片开始挡光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选择的测量数据是第 组数据,且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结果保留2位小数)“瞬时速度”的测量体现了 的思想方法。
组次 宽度/m 挡光时间/s
1 0.0800 0.23044
2 0.0600 0.17464
3 0.0400 0.11662
4 0.0200 0.05850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V;
(2)为了确保重锤下落的初速度为零,可测量纸带上第一个点与第二个点之间的间距d,要求d满足 ,说明重锤下落的初速度为零;
(3)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是纸带的 (填“A”或“B”)端和重物相连接。
(4)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重物的加速度为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5)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是 。
13.在我国北方的冬天,通常利用雪橇运送货物。一个同学拉着一辆质量m=75kg的载有货物的雪橇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细绳与水平方向成37°角,车与雪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sin37°=0.6,cos37°=0.8。
(1)请画出该雪橇的受力示意图。
(2)细绳对雪橇的拉力大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4.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国歌响起时他拉动绳子开始升旗,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停在旗杆顶端。若国旗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0.4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达顶端B点。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6s,A至B的高度H=17.2m,如图所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与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1)求国旗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
(2)求国旗匀速运动的时间;
(3)求匀加速、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15.一列货车以8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某处有一列快车以20m/s的速度向它靠近。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制动,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若两车恰好不相撞(货车速度保持不变),求:
(1)快车从制动至两车恰好不相撞所用时间;
(2)快车刚开始制动时两车相距的距离;
(3)若快车开始制动时距离货车300m,货车应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作加速运动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2025-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物理期中考试押题卷02(考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3章)(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4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4分)
1.“嫦娥五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假设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详解】由探月卫星合力方向指向轨迹凹侧,从M点向N点飞行,速度逐渐减小,说明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综合判断可知,C正确。
故选C。
2.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物体在北京受到的重力比在汕头受到的重力更小
B.球形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方向总是经过其球心
C.人站在水平地面静止不动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就是人体受到的重力
D.由可知,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
【答案】B
【详解】A.北京的纬度大于汕头,北京的重力加速度较大,则同一个物体在北京受到的重力比在汕头受到的重力更大,选项A错误;
B.球形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方向总是经过其球心,选项B正确;
C.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则人站在水平地面静止不动时,只能说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人体受到的重力大小,选项C错误;
D.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与弹力以及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用轻绳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的小球Q连接在一起,初始时刻滑轮与P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Q刚好位于竖直方向,现在用一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小球Q,直到物块P刚要在地面上滑动。已知P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Q受到的力最大值为
B.即将滑动时,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C.小球Q与滑轮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为53°
D.即将滑动时,轴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答案】A
【详解】ABC.滑动时轻绳拉力为,即将滑动时对物体P受力分析有
解得
摩擦力
对小球Q受力分析有
解得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在小球Q缓慢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逐渐增大,所以逐渐增大,当小球Q与滑轮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时最大,为,最大夹角为37°。A正确,BC错误。
D.轴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
D错误。
故选A。
4.在2021年8月6日东京奥运会男子接力4×100m决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飞人团”以37秒79的好成绩获得第四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7秒79指的是时刻
B.4×100接力赛中的100m都是指位移的大小
C.在研究运动员接棒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第一棒运动员汤星强起跑很快,这是指他的加速度很大
【答案】D
【详解】A.37秒79是一段时间,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
B.4×100接力赛中的100m都是指运动轨迹的长度,即路程,故B错误;
C.在研究运动员接棒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第一棒运动员汤星强起跑很快,指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甲图为研究木块运动情况的装置,计算机与位移传感器连接,可描绘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图像如图乙,图乙中曲线为抛物线,则(  )
A.
B.
C.根据图乙无法确定木块的运动性质
D.根据图乙可得到木块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D
【详解】AB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可知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为抛物线。由题意可知,此木块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
设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

故ABC错误;
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可得木块在2T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结合ABC选项分析可知
则木块在2T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6.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s末和6s末
C.乙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D.2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B
【详解】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前2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方向,后4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方向,所以乙物体全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前2s内乙的三角形面积等于甲的正方形面积,即位移相同,此时两车相遇;前6s内甲车的矩形面积等于乙车三角形的面积,此时又相遇,即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s末和6s末,故B正确;
C.乙在前4s内的位移
平均速度
故C错误;
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所以2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一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和作用,大小分别为、、,且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零
B.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
C.若、的合力大小为,方向指向正南,则物体必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的合力大小一定为,且方向与相反
【答案】AD
【详解】AB.根据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可得、的合力大小范围为

因,方向指向正北,而和的方向不确定,当、的合力大小为11N,方向指向正南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这三个力的合力范围为
故A正确,B错误;
C.若、的合力大小为11N,方向指向正南,因,方向指向正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故C错误;
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和的合力为零,则、的合力大小一定为11N,方向为正南,故D正确。
故选AD。
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但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C.有摩擦力的接触面可能有弹力也可能没有
D.人沿爬杆从杆底匀速向上爬,人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沿杆向上。
【答案】BD
【详解】A.不管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既可是阻力,也可是动力,A错误;
B.静摩擦力是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时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如木块在静止的木板上滑动时,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物体随倾斜传送带一起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B正确;
C.有摩擦力时,物体间必然有弹力,C错误;
D.人沿爬杆从杆底匀速向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了,故摩擦力的方向沿杆向上,D正确。
故选BD。
9.小王将甲、乙两球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先释放下方的甲球),以乙球释放的时刻为计时起点,测得两球间的高度差d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d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两球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释放的时间差为
B.两球释放的时间差为
C.甲球释放时,两球间的高度差为
D.甲球释放时,两球间的高度差为
【答案】AD
【详解】设两球释放的时间差为,以乙球释放的时刻为计时起点,则在时刻,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可得甲球下落的高度为
乙球下落的高度为
位移间的关系为
联立整理可得
结合题图可知斜率为
解得两球释放的时间差为
结合题图可知截距为
解得甲球释放时,两球间的高度差为
故选AD。
10.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B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B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B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BC
【详解】AC.对A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受向左的力F,则受到A对B向右的摩擦力,即A、B之间有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受到A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选项A错误,C正确;
B.A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B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选项B正确;
D.B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选项D错误。
故选B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6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11.(1)用DIS实验研究小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将位移传感器的 部分固定在小车上, 部分固定在轨道一端,并将它与 (设备名称)相连。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则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2)“用DIS测定瞬时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①是 传感器。实验中让装有挡光片的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实验中分别记录了四种挡光片的宽度及相应的挡光时间,数据见表格,为了尽可能准确得到挡光片开始挡光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选择的测量数据是第 组数据,且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结果保留2位小数)“瞬时速度”的测量体现了 的思想方法。
组次 宽度/m 挡光时间/s
1 0.0800 0.23044
2 0.0600 0.17464
3 0.0400 0.11662
4 0.0200 0.05850
【答案】 发射器 接收器 数据采集器 0.45 光电门 4 极限
【详解】(1)[1][2][3]用DIS实验研究小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将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部分固定在轨道一端,并将它与数据采集器相连。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
[4]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5]图中①所示的器材名称是光电门传感器;
[6]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和时间对应,瞬时速度与某一位置和时刻对应。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可知,当位移很小,时间很短时,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因此第4组数据更符合要求。
[7]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8] “瞬时速度”的测量体现了极限的思想方法。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V;
(2)为了确保重锤下落的初速度为零,可测量纸带上第一个点与第二个点之间的间距d,要求d满足 ,说明重锤下落的初速度为零;
(3)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是纸带的 (填“A”或“B”)端和重物相连接。
(4)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重物的加速度为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5)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是 。
【答案】 220 接近2mm B 9.4 实验过程中重物受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力等作用
【详解】(1)[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
(2)[2]重锤下落的初速度为零,即打第一个点的速度为零,则测量纸带上第一个点与第二个点之间的间距d满足
(3)[3]由于各点之间时间间隔均为0.02s,重物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相邻两点间距离越来越大,故B段和重物相连接;
(4)[4]根据逐差法求加速度可得
解得
(5)[5]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是实验过程中重物受空气阻力和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力等作用。
13.在我国北方的冬天,通常利用雪橇运送货物。一个同学拉着一辆质量m=75kg的载有货物的雪橇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细绳与水平方向成37°角,车与雪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sin37°=0.6,cos37°=0.8。
(1)请画出该雪橇的受力示意图。
(2)细绳对雪橇的拉力大小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
(2)87.2N
【详解】(1)雪橇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受力示意图(也可以不画出F的分力)
(2)竖直方向平衡,有
水平方向平衡,有
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关系
解得
14.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国歌响起时他拉动绳子开始升旗,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停在旗杆顶端。若国旗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0.4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达顶端B点。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6s,A至B的高度H=17.2m,如图所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与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1)求国旗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
(2)求国旗匀速运动的时间;
(3)求匀加速、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2);(3),
【详解】(1)国旗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
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2)因为
解得国旗匀速运动的时间
(3)由于匀加速与匀减速过程最大速度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则经历时间相等,根据上述解得
根据
解得

所以匀加速、匀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15.一列货车以8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某处有一列快车以20m/s的速度向它靠近。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制动,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若两车恰好不相撞(货车速度保持不变),求:
(1)快车从制动至两车恰好不相撞所用时间;
(2)快车刚开始制动时两车相距的距离;
(3)若快车开始制动时距离货车300m,货车应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作加速运动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答案】(1)
(2)
(3)
【详解】(1)货车的初速度为,快车的初速度为,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快车刚好追上货车,则恰好不相撞,有
解得
(2)快车刚好追上货车时,货车的位移为
快车的位移为
快车刚开始制动时两车相距的距离为
(3)快车开始制动时距离货车=300m,设货车加速的最小加速度为,需满足速度相等时刚好不相撞,有
联立解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