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地球“变脸”之谜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3. 地球“变脸”之谜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31 09:44:50

文档简介

3. 地球“变脸”之谜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知道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了解地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过程和方法:1、会设计并解释火山模型;2、能通过火山模型实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过《地球大变脸》,对地球变化有了一定了解。
3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地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会制作火山爆发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地球变脸之谜
1、欣赏图片。
2、提问:如此多姿多彩的地貌,你们知道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呢?
3、揭题并板书课题:地球“变脸”之谜。
活动2【讲授】地球变脸之谜
1、阅读资料,小组汇报。
2、师小结。课件出示地貌变化的原因。
3、介绍火山形成的原因。视频展示火山爆发的过程。
活动3【活动】三、模型 与解释
1、教师演示实验。
2、课件出示制作模型的步骤。
第一步: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第二步: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第三步: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第四步:实验结束后清理桌面。
3、师巡视,并作指导。
4、展示模型,并抽生解释你制作的模型的过程(教师拍照,通过图片展示解释其制作过程)。
活动4【练习】四、拓展与升华
1、师小结。
2、人类带给地球的危害。
活动5【练习】地球变脸之谜
一、看图片,交流互动,了解地貌变化的原因。
二、设计并解释火山模型;能通过火山模型实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通过欣赏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件36张PPT。主要地貌类型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
平原地貌
沙漠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雅丹地貌的成因雅丹地貌:原来是一个大的湖泊——后来因为当地气候干涸——经过风雪雨水的侵蚀最终形成了现在:黑色的砾石沙海、黄色的粘土雕像,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雅丹。“变脸”之谜地球相互交流想法,猜想有哪些原因改变了地貌.引起地貌变化的因素火山 地震 地壳运动
植物 陨石 河流 人类活动等
风化作用:指几种作用同时发生,造成岩石崩解或分解,换句话就是让岩石变小。剥蚀作用:指风水冰川等对地球表面产生破坏,或者搬离原地。选择一个可能的原因来开展研究,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计划.小结改变地貌的原因{外因 火山 地震 地壳运动内因 植物 陨石 河流 人类活动等火 山 爆 发火山爆发的原因汶川地震对地貌的影响地震对汶川地貌破坏严重汶川地震后的地貌大地震对汶川地貌严重破坏模型与解释现在我们就动手做一个火山爆发模型实验步骤及要求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他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实验结束后清理桌面。作 业了解一下造成河南(现在平原地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