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树立“科学不断发展,探索永无止境”的科学态度。
(2)知道地球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会使用地球仪。
(3)会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4)能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索活动
2学情分析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操作法、讨论法及情景再现等方法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认真观察现象,分析、辨别,从而得出结论。
3重点难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会制作简单的地球结构模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从“天圆地方”说起
师: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球形的。
谈话:我们现在通过上网、看书、询问,也许1分钟就可以轻松知道答案,可你们是否知道在这个答案的背后,人们经历了一个多么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去想象一下古人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生: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师:这就是“天圆地方”说。(课件展示,并板书:天圆地方)北京的天坛建筑是圆的,地坛则是方的,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今天,就让我们从“天圆地方”说起,一起去进一步了解我们脚下的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谈话,直接引入教学,你知道现在一分钟就知道的答案,人们却经历了一个复杂、辛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活动2【讲授】新授
活动一:探究地球形状
师:“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觉的有些幼稚,但是,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呢?想想当时的条件,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是不是一样会有同样的想法?
生1:当时科技不发达。
生2:人们的交流少。
师:那时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光靠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他们毕竟也是在仔细观察之后作出猜测的,并不是凭空捏造。
师: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发现有一些客观现象是无法用早期的那种直观质朴的观念来解释,慢慢地人们对自己的这种想法产生了怀疑。
希腊人通过观察船只进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设: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球形的。
谁到过海边?看到过船只进港,说一说当船只进港时,最先看到什么?
生:风帆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次模拟实验,看看是否也能观察到古希腊人看到的现象。
(课件展示)
实验步骤:
1. 用火柴棒代替帆船,磷头是帆,火柴棒是船身,在地球仪上模拟船只进港和出港。
2. 注意观察进港时最先看到什么?出港时最后看到什么?
3. 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4. 从这两个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实验
生汇报:在地球仪上实验时,出港时最后看到的是帆,然后就看不见了。在桌面上船走的再远,只会变小却不会消失。
师:着说明了什么?
生:古希腊人的猜测是有道理的。
师:这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观看月食时,发现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因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课件展示:月食
师:仔细观察,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什么形状?
生:是圆弧形的。
师:这能说明什么?
生:地球是球形的。
师:可认识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设是不行的。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麦哲伦用他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
有同学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讲一讲。
生讲有关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师:谁再来讲解一下麦哲伦环球之旅的路线?
生一边讲解师一边在地球仪上画路线。
师:麦哲伦为这次航行付出了什么代价?有收获吗?是什么?
生1: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向世人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很值得!
生2: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学习麦哲伦的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师: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使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航天英雄杨利伟从太空中拍摄了地球的照片,它向我们再一次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课件展示
师:从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到公元前三百多年亚里士多德的假设,再到1522年麦哲伦的亲身实践,以及现在在太空中直接观测地球,人们用这么长的时间的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你有什么感想?
生1:人们追求科学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
生2:科学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懈努力。
师:人类认识自然是漫长的、艰辛的,不断进步的过程,科学不断发展,探索永无止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科学探究的进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激励、评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科学态度。
活动二:地球仪我们的好朋友
师:人们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为了研究、生活的方便,发明制作出了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师:观察你们的地球仪并讨论。
课件出示:
讨论:
1、地球仪上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1:我看见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生2:有高山、河流
师:那看来地球仪就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是吗?
生:是
师:再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1:有一些线,纵横交错。
生2:横的是纬线,中间是赤道,它把地球分为了南半球和北半球。
生3:竖的是经线
生4:地球上是不存在这些线的,那为什么要画这些线?
师:问的好。先来举个例子,比如我在大西洋上航行,突然轮船失事了,如果我只告诉救援队我在大西洋,能及时获救吗?
生:不能
师:现在谁知道经纬线的作用了?
生:精确表示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在教学认识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树立了开放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仅仅在于教师是否把概念、规律讲清讲透,还应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活动三:探索地球内部结构
师:今天我们一直在探究有关地球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在你的心中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
生1:里面都是水。
生2:里面是空的
生3:可能像个鸡蛋
师: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请打开书57页仔细阅读。
生:阅读
师:你有什么收获?
生1:地球包括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生2:地壳平均厚17千米,地幔平均厚约2900千米,地核半径3470千米。
生3:地核分为内层地核和外层地核。
师:这些信息是科学家得出的。那么,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请看大屏幕
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了解了地球内部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地球的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生2:我知道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是活动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家们从这些表象中推测出地球内部的许多信息,但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还有许多迷团,希望大家将来能成为科学家揭开这些秘密!
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兴趣做一个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吗?
生:有
出示制作步骤
生分组制作、汇报展示。
设计意图: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去体验,就会发现,原来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会层出不穷。
师:科学其实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需要你们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用科学的意识去捕捉生活的细节,做个有心人。荆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去努力的!
课件35张PPT。穿越时光隧道古巴比伦人认为地球是一个盒子古锡箔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平板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四个大象背负的半球我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并向东南方向倾斜天坛地坛从“天圆地方”说起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
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
过长期的观察船只进港和出
港提出假设:“大地不是平
的,而是球形的。”实验步骤:
1、用铅笔代替帆船,橡皮头是帆,笔杆是船身,在地球仪上模拟船只进港和出港。
2、注意观察进港时最先看到什么?出港时最后看到什么?
3、再把“船”放在桌子上面航行,用同一方法观察,看看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麦哲伦(1480——1521),葡萄牙著名航海家。科学故事: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这是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1990年12月11日距地球150万英里时发回的地球照片。图中可见印度次大陆和澳洲
这是地球南极洲的照片,是由多张由伽利略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拼合而成的。
这是由伽利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于1992年拍摄的地球与月球的合影。
各种不同的地球仪地球仪就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仔细观察地球仪,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地球仪上的线表示什么?观察后说出经线的特点:
1、经线的形状
2、经线是否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经线经线: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经线的特点:
1、经线的形状
2、经线是否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半圆形等长南北观察后说出纬线的特点:
1、纬线的形状
2、纬线是否等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赤道和纬线纬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纬线的特点:
1、纬线的形状
2、纬线是否等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圆形不等长,越接近赤道越长东西方向?无数东西4经线和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有了经纬网及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确定了。科学学习:5地球仪科学学习:6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地核心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材料超市:
硬纸
剪刀
笔
橡皮泥
…… 科学其实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需要你们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用科学的意识去捕捉生活的细节,做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