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乡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揣摩诗歌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基于以上原因,《乡愁》的教学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2.学习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诗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在课下对诗歌的有关常识进行预习,达成自己学习的目标,课上再通过学生的朗读、赏析、想象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九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诗歌的领悟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乡愁》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读几遍基本都能理解诗歌内容,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乡愁的感触并不是很深,所以要通过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一步步加深。
3.学习目标确定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分析诗歌意象,感知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情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中的意象用细腻的笔触构设画面。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难点:感知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情感。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问题导入 出示学习目标教师活动1 同学们,乡愁是中国诗歌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海里会涌现许许多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同学们回忆一下。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我们昨天刚过完中秋节,我们是幸运的,有家人的陪伴,有美食佳肴,但这对于余光中来说,是奢侈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余光中的脚步,去感受他浓浓的乡愁。 教师活动2 请同学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活动1 思考有关乡愁的诗句并回答。 学生活动2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分析诗歌意象,感知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情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中的意象用细腻的笔触构设画面。 活动意图说明:温故而知新。既回顾了旧知识,又巧妙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以自身处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融入乡愁的情景。环节二:诗歌吟诵 初识乡愁教师活动1 余光中在采访中说,写这首诗我只用了二十分钟,但是这种感情在我心中已经酝酿了二十年。可想而知,这是一种怎样刻骨铭心的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吟诵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1.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谈朗读设计并读文 3.互相评价 4.教师范读 教师活动2 探究这首诗歌的句式特点。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作用:1.便于抒发情感。 2.一唱三叹,回环往复。 学生活动1 诵读的过程中注意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读突出、富有节奏。 学生活动2 听读的过程中注意这首诗的句式特点并探究重章叠句的作用。活动意图说明:旨在让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初步感受回环往复背后那百转千回的愁绪。环节三:诗歌揣摩 探究乡愁教师活动1 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的? 1.为什么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情感? 2.四个小节的位置可以调换吗?每节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3.意象前面的这些形容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学生活动1 学生通过结合余光中的生平经历来理解问题,合作讨论获得知识,并交流分享探究所得。 活动意图说明: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分析诗歌意象,感知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情感。在分析每一节诗歌情感时,巧妙的与课外诗词补充融合,拓展 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进一步对本诗的情感把握更加到位。环节四:曲尽意绵 描绘乡愁教师活动1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节,但每一节都是一幅凄惨的画面,每一节都似乎在诉讼一段经历,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说的哀愁,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设计出余光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画面。 教师活动2 教师进行示例的讲解,写作的指导和点拨。学生活动1 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仿照示例,进行写作。 示例:第一节诗歌画面: 窗外,清冷的月光照耀着摇曳的树枝。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许久未收到母亲来信,余光中拿出信纸,写下了一行行满含思念的文字,装进信封。他拿出一枚小小的邮票,小心翼翼地粘贴在信封上,希望它能将思念尽快传递给母亲。 活动意图说明: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升写作水平,同时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环节五:欣赏歌曲教师活动1 余光中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余光中在晚年终于跨过这湾海峡,重返阔别多年的大陆,一向健谈的他哽咽不已,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其中的心酸与苦楚无以言表。后来,余光中老先生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歌手还将他的诗歌编成了歌曲,请同学们一同欣赏。学生活动1 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曲《乡愁》。活动意图说明: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体会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让乡愁的余音久久萦绕在学生心头。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熟读成诵。 2.请仿照《乡愁》的意象运用和重章叠句的手法,以“母爱”或“父爱”或“童年”为题,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3.推荐阅读余光中其他的诗歌,比较异同。(选做)
8.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