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10 21: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八年三班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标 分析 2.5.5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材 分析 本节是教材“运动和力”这一章的第1节,主要包括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等内容,重点是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初步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二力平衡,压力,浮力、物体浮沉条作等内容打下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应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明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指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 本节教材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伽利略在探究与物体惯性有关问题时采用的思想实验,引导学生基于已有认知大胆质疑。通过实验探究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建立牛顿第一定律,体会科学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感悟到质疑是科学家的重要品质,同时也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通过创设趣味实验情境,交流探讨、分析解释,促进学生对物理规律在头脑中的升华和提炼,结合实际,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如: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讨论系安全带等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助力学生初步形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情 分析 运动和力的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常见,但想让八年级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认知,例如有力才会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会停下来等观念,会频频出现,所以,如何创设情境进行问题引导,促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对原有的错误认知产生质疑,尤为重要。八年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有了一定基础,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进行实验,能解释、说明、发表自己的见解,得以概括推理,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产生正确认知。在惯性的学习中,学生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尝试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具有保护自己、关心他人的意识,素养得以提升。
重难点 通过情境体验,能对已有观点产生质疑,通过实验探究,能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是有影响的,能说明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了解伽利略思想实验,发展科学思维,提升实验能力。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表述运动和力的关系,体会实验推理的物理方法,初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学 习 目 标 物理观念:通过情境体验,能对已有观点产生质疑,通过实验探究,能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是有影响的,能说明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了解伽利略思想实验,发展科学思维,提升实验能力。 科学探究: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表述运动和力的关系,体会实验推理的物理方法,初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任务(匹配哪个目标)
一、情境引入 课件展示三个动图,让学生思考运动与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合作探究 【分组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提出猜想:阻力使物体停下来 设计实验: 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滑下的目的: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填写实验记录表: 得出实验结论: 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的越慢。 实验推理: 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目标1
三、智慧讲授 伽利略分析类似实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总结伽利略的研究出成果,并加以补充静止的物体没有受到力时保持静止状态,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在教材中找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目标2
四、练习反馈 1.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在开到拱形桥顶时,突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这辆卡车将会( ) A.沿着桥面倒滑下去 B.静止在桥面上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着桥面做减速运动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3.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4.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每次让同一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大小相等 B.实验中改变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改变运动小车所受的阻力大小 C.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做运动直线运动 D.木板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目标1 目标2
五、课堂小结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2.阻力是运动物体停下来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六、 课后反思 在分析实验现象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应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加强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应更多的加入物理学史小故事,使学生体会物理学对人类认识深化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不迷信权威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