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绥化六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绥化六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23:0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绥化六中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 ①③④⑥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②③⑤⑥
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 合理利用新能源,发展“绿色能源”
B. 二氧化碳、甲烷等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
C. 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污染环境
D. 为了节约化石能源,燃烧时应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 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4.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都是单质 B.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 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D. 它们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5.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能灭火 B. 没有达到着火点 C. 纸不是可燃物 D. 没有与氧气接触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Fe+6HCl=2FeCl3+3H2↑ B. C2H5OH+3O23H2O+2CO2
C. Cu+2AgCl=CuCl2+2Ag D. Mg+O2MgO2
7.福建文物会说“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西周云纹青铜大铙——青铜的熔点低于纯铜
B. 北宋李纲铁锏——生铁锻打成钢时含碳量降低
C. 南宋鎏金香薰光彩夺目——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D. 明代吕纪《梅花天鹅图》保存完好——墨汁中炭黑易氧化
8.中国致力于“碳中和”和“碳达峰”,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CO2储存 B. 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C. 加大化石燃料消耗 D.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9.SO2与O2反应制备SO3是硫酸工业中的重要反应,其微观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
C. 参加反应的SO2和O2的质量比为2:1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O2SO3
10.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8 2 9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6 2 7
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中待测数值是16 B. 物质乙一定是单质
C. 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中甲与丁变化的质量之比为8:1
1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12.12g镁条与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  )
A. 20g B. 22g C. 18g D. 无法确定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分别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 红磷在装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 将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14.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组成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化合物,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Y、Z、X
B.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C. X、Y、Z依次可能是Mg、Zn、Fe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Z>Y>X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5.在天平左右盘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后,向两边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锌和镁,反应完毕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两烧杯中酸均耗尽 B. 锌、镁均耗尽
C. 镁耗尽、而锌有剩余 D. 锌耗尽、而镁有剩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7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______;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______;
(3)一种常温下呈液体的金属单质 ______;
(4)乙醇的化学式 ______。
17.碳和碳的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金刚石、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 ______。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活泼”或“不活泼”)。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______的结构。
(4)生铁和钢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 ______。
(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 ______。
18.在现代社会,燃料的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煤、①______和天然气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属于②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干馏属于①______(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②______(写化学式)。
(3)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 ______(填化学式)。
19.如果对燃烧利用不当,会引起火灾。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实例,请写出灭火原理。
(1)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______;
(2)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______;
(3)熄灭蜡烛时,可用扇子扇灭 ______。
20.金属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1)铜丝和铝丝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①______性。一般合金较其组成纯金属相比:硬度更②______。
(2)早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就对铁器的生产和使用有所记载,到了现代,炼铁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该反应②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钢窗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空气中的 ______接触而生锈。
21.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滤液里一定含有①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滤渣中一定含有②______。
(2)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①______,可能含有②______。
(3)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______。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2.由A和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可实现如图转化关系。
(1)写化学式:A ______;C ______;E ______。
(2)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气体C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______;
②F发生分解反应:______。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3.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①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
(3)装置A、B和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装置C与前两者相比较,你认为装置C的优势是 ______。
(4)同学们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倒入到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①______,物理性质是②______。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编号)。
(6)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②______(“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A,酒精与水混合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 ______。
(2)实验B、C、D中,反应发生并冷却后,天平不平衡的是①______(填字母),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②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③______没有改变。
(3)实验D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②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 ______装置中进行。
25.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探究铜、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Ⅰ中只有一支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实验Ⅱ中实验现象是 ______ 。
(3)上述实验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由上述实验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铜、银。
【反思与交流】
(4)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______ (写出所用试剂即可)。
(5)某同学又取了金属M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你推测:金属M ______ (填“能”或“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拓展与延伸】
(6)同学们用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进行实验,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记录表:
实验编号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锌片 79.9
实验①②对比说明 ______ ;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______ 。由此得出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都会影响反应快慢。
26.2023年8月16日,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己糖。兴趣小组对己糖组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己糖由哪些元素组成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己糖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猜想2:己糖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猜想3:己糖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同学们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_____ 。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实验探究】
(2)同学们设计了两个实验,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1 无水硫酸铜 ______ ,澄清的石灰水浑浊 猜想1正确
2 ①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己糖加强热 烧杯内壁有 ______ 出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 己糖中含有氢、氧元素 猜想1正确
②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小烧杯内壁涂上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______ 己糖中含有碳元素
【实验结论】猜想1正确。
【讨论与交流】
(3)实验2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______ 。
(4)对比两个实验后,大家认为实验1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______ 。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27.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0g石灰石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五份加入烧杯中进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表(已知烧杯的质量为25g,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烧杯和所盛试剂质量 63.9 82.8 m 120.6 139.5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m”的值为 ______;
(2)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______g;
(3)设第一次参加反应氯化氢的质量为x,列出求氯化氢质量的比例式 ______;
(4)该石灰石样品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28.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90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30 30 3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m 0.08 0.04
试求:(1)m的数值 _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BC
16.【答案】Al。
Fe3O4。
Hg。
C2H5OH
17.【答案】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不活泼;
疏松多孔;
含碳量不同;
分子的结构不同
18.【答案】石油;不可再生;
化学变化;SO2、NO2;
H2
19.【答案】隔离可燃物来灭火;
隔绝氧气来灭火;
通过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实现灭火
20.【答案】导电;大;
Fe2O3+3CO2Fe+3CO2;不属于;
水、氧气
21.【答案】Zn(NO3)2;Ag;
Ag、Fe;Zn;
Ag、Fe
22.【答案】C;CO2;CO;
①CO2+Ca(OH)2=CaCO3↓+H2O;
②CaCO3CaO+CO2↑
23.【答案】试管;
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CaCO3+2HCl=CaCl2+H2O+CO2↑;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F;
2H2O22H2O+O2↑;不变
24.【答案】酒精不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
4P+5O22P2O5;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
密封
25.【答案】Zn+H2SO4=ZnSO4+H2↑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置换反应 锌、硫酸铜溶液、银 能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①③或②④
26.【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变蓝 水珠 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影响实验结果 反应物中有氧气,可以提供氧元素,己糖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27.【答案】101.7;
5.5;

62.5%
28.【答案】0.08。
35%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