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上宝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分。
1.化学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
A. 研制农药防治病虫害 B. 研制新冠疫苗
C. 新型防火材料的研制 D. 神舟十三号飞船飞行轨道的设定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 氯Cr B. 纳Na C. 铜CU D. 镁Mg
3.2024年3月30日是我国第七届零废弃日。废旧电器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湿垃圾 C. 干垃圾 D. 有害垃圾
4.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做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B.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收集的气体气味
C. 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
D.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不能随意丢弃,一定要放回原瓶
5.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可燃性 B. 助燃性 C. 溶解性 D. 稳定性
6.市售的“加铁酱油”、“加钙加锌口服液”中含有“铁、钙、锌”指的是( )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金属
7.能判断镁带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耀眼的白光 B. 放出大量的热 C. 生成白色粉末 D. 有气泡生成
8.下列混合物中,能用溶解、过滤、蒸发加以分离的是( )
A. 味精和白糖 B. 食用油和酱油 C. 面粉和泥沙 D. 蔗糖和淀粉
9.实验中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 蒸发皿 B. 集气瓶 C. 试管 D. 烧瓶
10.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大于10mL B. 小于10mL C. 等于10mL D. 无法确定
11.关于溶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解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B. 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捣碎大块固体
C. 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D. 为保证固体充分溶解,加入的水越多越好
12.某同学加热2-3mL食盐水,操作正确顺序应该是( )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 ①④③②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④⑤③①② D. ④③⑤①②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50mL量筒量取5.26mL水
B. 用电子天平称量腐蚀性试剂时,要放在烧杯等玻璃容器中称量
C. 取用固体试剂,如果没有规定用量,一般取1~2克
D. 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必须要清洗后再放回原滴瓶
14.试管是化学实验中常仪器,和试剂同时使用。下列试管的朝向(图中其他仪器和试剂略去)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A. 洗净后试管的放置方法
B.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试剂的初始阶段
C. 加热固体
D. 给液体加热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5.下列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煤燃烧发电 C. 太阳能发电 D. 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16.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埋则要求的是( )
A. 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试剂可以直按用手抓取
B. 实验结束后,剩余试剂放回原试剂瓶
C.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D.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17.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烧的蜡烛用透明玻璃杯罩住,蜡烛全部熄灭后玻璃杯内壁变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支蜡烛同时熄灭
B. 较高的蜡烛先熄灭
C. 蜡烛熄灭说明玻璃杯内已经达到了真空状态
D. 变黑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附着在玻璃杯内壁造成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8.在下表内填写相应的元素名称或符号。
元素名称 铝 ______ 硅 ______ 钾 ______ 磷
元素符号 ______ Hg ______ Mn ______ Ca ______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9.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粗盐中一般含有少量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制的食盐(简称精盐)的实验流程,请回答问题:
(1)称量3.0g粗盐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若称取的粗盐多了,应该______(填字母序号)。
A.放回原试剂瓶
B.带出实验室
C.倒入水槽中
D.放入指定容器
(2)已知在20℃时,100mL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固体。常温下加10mL水,能否使3.0g粗盐中的氯化钠全部溶解?说明理由______。实验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不宜过多原因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所有固体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进行操作1时,折叠滤纸的情形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某同学操作1时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根据操作1的原理,若要除去海水中颗粒直径在100~300微米之间的泥沙,所选滤网的孔径应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100微米。
(4)操作2中搭建装置时,通常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5)溶解、操作1和操作2中均要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操作2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
(6)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是______(填“一种组分”或“多种组分”)组成的。实验中获得的精盐占粗盐的质量分数为实验的产率,此实验中粗盐的产率为______;若上述流程得到数据较准确,某小组实验得到的产率为80%,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解过程中水的量太少
B.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就进行蒸发
C.蒸发实验中没使用玻璃棒
D.滤纸未紧贴漏斗内部
E.实验结束后称量的精盐很潮湿
F.称量精盐操作时,放好称量纸未按“去皮”键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0.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蜡烛燃烧”进行探究。
①蜡烛燃烧一般经过下列几个变化
上述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 (填序号)。
②对蜡烛火焰温度进行探究
Ⅰ.小李同学点燃蜡烛后,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2s后取出。现象如图1,证明焰心温度最 ______ (选填“高”或“低”),所以加热物质时,使用 ______ 进行加热。
Ⅱ.小孟同学拿一张滤纸水平切入火焰中部,1s后移出来,滤纸上呈现的灼烧碳化痕迹最接近图2中的 ______ (填字母)。
③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主要含碳、氢、氧元素),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形成假设】①二氧化碳②水③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点燃蜡烛,发现漏斗内壁有 ______ ,再向右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得出结论】假设 ______ 成立。
【反思评价】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股白烟冒出,白烟具有什么性质?
Ⅰ.小葛同学提出“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______ 。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设计实验
D.实施实验
Ⅱ.白烟成功被点燃,白烟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 。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C
16.【答案】CD
17.【答案】BD
18.【答案】汞 锰 钙 Al Si K P
19.【答案】托盘天平、药匙;D;
能,20℃时,100mL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固体,则常温下(20℃)10mL水最多溶解3.6gNaCl固体;AC;
D;滤纸没有紧贴烧杯内壁;小于;
A;
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多种组分;60%;BEF
20.【答案】①② 低 外焰 D 水雾出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C 可燃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