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生平与情感经历,品味诗歌传达情感。
感受诗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特有领悟。
教学重、难点:通过意象与意境的解读掌握新诗的鉴赏及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配乐诵读欣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五四”后的中国新诗坛出现了一位青年才俊,他以纯美的语言,纯真的情感征服了众多读者,他就是徐志摩。读了他的诗,你便会觉得很美。你会惊叹于他想象之丰富,触角之灵敏,造诣之精深。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二、讲授新课
请学生阅读学案上的背景介绍。
题目解读:
“再别”:1928年诗人到欧洲游学后重返剑桥,再次告别母校。
“康桥”:剑桥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校园风景秀美,拥有古典的建筑群落,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田野里点缀着农舍,一条康河从其间缓缓流过。这样的景色正与徐志摩追求“爱、美、自由”的理想相契合。可以说康桥是徐志摩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赖之乡。
不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在感情上。康桥都是徐志摩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他说:“我的眼是康桥让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是其生命价值实现的“最高峰”。
(一)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同学依据自己的理解小声朗读,在学案上作朗读标注。
3、请一二名学生示范朗读
4、问题:全诗应该以何种语调来把握。
全诗情感深沉婉转,所以总体上节奏应以舒缓语调为主,但个别节有高潮起伏,高潮节依学生个人理解而定,但要讲明道理。
学情预设:
第三节是诗人借景抒情的第一高潮,诗人在本节中含蓄表达自己内心激荡的情感。
第五节是诗人情感独白的高潮,本节中诗人对康桥的怀恋与不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阅读疑惑:“轻轻”和“悄悄”能否互换?
“轻轻”:本义为轻便的车。在诗中主要表现诗人动作上的轻柔,在诗文的开篇它突出的是一种寂静的氛围,营造了一种宁谧的意境。
“悄悄”:本义为忧愁的样子。这个词带有诗人强烈地主观情感色彩。他喜爱康桥,但又不愿因为自己的喜爱而打扰了康桥的宁静。当作者内心经历了这样一番狂澜之后,他的心更加寂寞。这样一个感情纯真的诗人,只能选择以此方式告别这片自己的感情领地。
(二)内容研讨
1、诗人对母校的哪方面记忆最为深刻?诗人是怎样表达的?
金柳:
①
为何不言杨柳或绿柳?
答:落日熔金,既与夕阳相映,普通柳树也会披上绚烂的金色。
②为何将此比作“新娘”,换作“少女”是否可以?
答:披上婚纱步入神圣殿堂的新娘可是说是少女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在康桥生活的那段时光也可以说是诗人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康河畔的那棵金柳就像自己的新娘一般,可见其对康桥的情感是“至爱如金”。
青荇:
①
为何用“招摇”来形容这河中软泥上的青荇?
答:在明净的康河之中,水草生活的自由自在,而这样的生活正是诗人向往却又无法实现的,所以这里的“招摇”颇有一些想得而又得不到的嫉妒。
②“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句中“甘心”一词能不能换作“愿意”,请说明理由?
答:这两个词在情感程度有轻重之分,“愿意”的程度较轻,而“甘心”的程度较重。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康桥的留恋情愿不计身份、不论地位地做一条平凡的水草。由此可见康桥在诗人的生命中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
(三)问题探讨
矛盾①:第四节中“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为何普通的潭水,作者要说这不是清泉,而是天上的虹?
过渡性问题:或者我们可以问:为何在作者看来这是清泉,更是天上虹?“天上的虹”代表着什么?
点拨:“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出了“彩虹似的梦”,作者来到康桥是要“寻梦”。那他的梦想是什么?徐志摩一生都在追求“爱、美、自由”,而康桥也是让他梦想成真之地。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这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此乃有我之境。
中国的新诗从骨子里流淌着传统的血液。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进行比较。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会发出一样的感叹,杨花不是杨花,清泉不是清泉。在文人的眼中,纷纷飘落的杨花变成了行役离人的眼泪,清澈如镜的拜伦潭变成了天上七彩的虹。这一切都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熔铸于客观的事物上,让这些客观物象成为自己美好情感的化身。
矛盾②:第五、六节“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前后是否矛盾?
点拨:不矛盾。此时的诗人对康桥的惜别之情已经到了一个无法自已的地步,但康桥的宁静与恬淡却又把作者拉回到现实。这样一方宁静之土,我又怎能用自己的任性和不舍来加以破坏。生活就是这样的残忍,不管诗人内心的情感如何炽热,但他只有将此一切归于平静。就让静默来作离别的序曲,来向康桥告别。这种情绪是如此浓烈,来夏虫也知我心,它也和我一道用沉默来向康桥作别。
(四)回味品读
请同学再次品读诗作
(五)课外思考
有人说:“沉默时人的情感最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下面诗句谈谈你的理解。(字数150字左右)
白居易
《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柳
永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苏
轼
《江城子》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六)板书:
再别康桥
金柳
至爱如金
青荇
令人生妒
有我之境,见情
潭水
彩虹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