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获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获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8-31 10:0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三复习课)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生物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三
相关领域
生理学
教材
书名:
稳态与环境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内容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理论依据:线索-依存遗忘理论认为,应根据提取失败来解释遗忘,也就是说信息可能是在记忆贮存中,因为缺少有关提取线索的信息而提取不到,人们通常把它看做是遗忘了。我们在复习教学中应该适时的提供合适的线索或暗示,会有助于学生克服提取信息时所遇到的困难。高中生物教学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生物知识灵活运用。认知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这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便成为了如何增加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提取并应用在课堂里习得的相关材料的可能性。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和理论,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从明星吸毒的例子引入,引导学生从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角度分析吸毒时产生愉悦感的原因及吸毒的危害。同时通过区分人体本身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分泌的多巴胺引起的愉悦感和毒品带来的愉悦感,使学生能够关注吸毒等社会问题的同时认同吸毒的危害,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价值观。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引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再联系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构建知识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不同于新课的问题和线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回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三部分。因为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和图片等材料,帮助学生记忆并应用相关知识。本节内容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体的稳态和调节,也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稳态、调节。学生情况:我校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上,学生在高二阶段已经学习了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相关内容,对反射弧和神经元、局部电流等基本概念及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兴奋、静息电位等理解不清。因为学习时间比较久远,且知识的迁移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提取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因此在教学中,我精心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和练习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教材和图片等资源,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能力。教学方式:问题启发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别突触的结构,说明神经递质的作用与去路;分析吸毒引起愉悦感的原因;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说出反射弧的各部分及其作用;设计简单实验阐明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关注吸毒等社会现象,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回忆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效果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正确的知识迁移方法;3.通过引入问题,设置疑问,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建构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今年以来已有10例明星吸毒的报道,吸毒引起的愉悦感是怎么产生的 那是真正的愉悦吗?它带给身体的是幸福、健康吗?
思考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1分钟
复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图1.突触结构图2.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机理图3.发挥作用后神经递质的去向图4.吸毒引起愉悦感和上瘾有关的突触图片
观察图片,回忆并分析问题回忆突触结构图中相关结构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的去向4.观察图片,比较吸毒与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及突触的结构区别
利用图片和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使复习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分钟
比较人体本身生命活动过程中分泌的多巴胺引起的愉悦感和毒品带来的愉悦感
聆听、思考
认同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分30秒
效果评价
练习题
思考、分析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使知识迁移利用,提升能力
5分40秒
过渡
突触前膜能否持续不断的毫无原因的释放神经递质?
思考
引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1分20秒
复习: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回忆兴奋的概念出示图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情况模式图引导学生思考:1.如何测得静息电位;2.如何测得动作电位;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神经元膜内外离子分布及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根据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1分10秒
效果评价
练习题
思考、分析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使知识迁移利用,提升能力。
2分30秒
过渡
动物体内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称为感受器。感受器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重要组成
思考
引入反射弧,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1分30秒
复习:神经元、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回忆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功能,强调反射的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回忆、分析
回忆反射弧的结构和反射,关注反射弧与反射的关系
5分钟
出示神经元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神经元的结构与其何种功能相适应 如何证明?
观察、分析
使学生思考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
3分30秒
结束语
神经调节作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能将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给效应器发生反应,这个过程需要依赖信息分子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在人和动物体内,还有其他的信息分子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人和动物体内还有哪些信息分子呢?他们怎么参与调节过程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复习中进一步理解。
聆听、思考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0秒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本节课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由学生本人、其他学生和教师评价教学中每个人的参与度。2.精选习题检测知识目标达成情况。
评价量规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听讲情况上课认真听讲上课能认真听讲上课不听讲发言情况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能举手发言,参与讨论和交流很少发言,很少参与讨论交流纸笔测试情况答案较标准,正确率85%及以上正确率60%及以上正确率60%以下完成作业情况积极完成作业,解题思路清晰、答案标准按时完成作业,解题错误率40%以下不能完成作业,解题错误率40%以上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吸毒引起的愉悦感,使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和机理,更深刻认识到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进而达到珍爱生命的情感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实验测定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证实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方法等,进行高强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兴奋的产生、神经元的结构等内容。教学线索上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到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再到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最后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顺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同时进一步认识整体与局部、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精讲精练习题,有选择的编排习题,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
开始、结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应用媒体
开始
导入
课件
教师出示突触结构图片
课件
学生回忆、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吸毒引起的突触结构变化
课件
学生观察、思考
思考突触传递兴奋的条件
思考维持静息电
位的物质基础
分析吸毒引起的愉悦感与真正的愉悦感的区别
出示两个神经元模式图
出示静息状态下神经元膜两侧离子分布图
分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测定方法
应用知识,思考分析
结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吸毒引起愉悦感的原因
课件
学生思考
巩固练习
课件
课件
巩固练习
回忆反射弧各部分功能
出示反射弧模式图
课件
出示神经元模式图
课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