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观摩去……
教学设计
1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培养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教材分析:
通过分析表达与交流的案例,更好的表达与交流,参观成果展示会后,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成果。
3.学情分析: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要想带领同学们去现场参观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所以,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些会场的视频、图片是可行的方法。
2教学目标
1.对观摩活动产生兴趣。
2.注重观察后的收获交流。
3.养成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的习惯。
3评价任务
1.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理解
2.能说出观察后的收获。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到哪里观摩?怎样观摩?虽然一年四季不间断地举办着科技生活博览会、文化博览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之类的展示活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要想带领同学们去现场参观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所以,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些会场的视频、图片是可行的方法。这样做除了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有一个好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剔除展示会上的无关刺激因素,只保留那些与表达方式有关的信息,使得间接的观摩比现场的观摩活动更加有针对性。
为了激发兴趣,提高参与意识,使同学们的注意力聚焦于参展者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与科学性,教师转换了学生的角色,让他们以评委身份来阅读信息,从多个角度对“表达与交流”进行审视、评判,进而促进对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认识。
师:(出示“评审表格”)今天我们有个特殊的使命——当评委!对此,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评什么?
生:怎样当评委呀?
师:“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都会在深圳召开,同学们知道吧。我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图片和录相。发现每个参展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既要表达出成果的特点,又要吸引别人的目光,还希望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面是有学问的,需要有高超的表达与交流的技巧。我们今天就来做评委,评选最成功的参展商。
活动2【活动】探究发现
尽量让学生制订评审标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补充和归纳。限于学生的能力,标准本身应该重点突出、易于操作。评审标准如果太多太复杂,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实际操作。
师:作为评委,我们必须要清楚评审标准,然后按这些标准去评价。什么样的展示算是成功的?
生: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生:最好用动画片来帮助解释。
生:说出了作品的功能,能让别人明白他的意图。
……
师:我们最后将评审标准确定为主要的两条:1.形式新颖多样,引人注目。2.内容突出重点,表述清楚;但是如果存在知识性错误,则一个错误要扣1分。每条5分,一个展位的满分是10分;请同学们将这两条填在《评审表》的“评审标准”一栏中。
活动3【活动】观摩展会
教师提前在网络上下载有关“高交会”的视频和图片,涉及5个展位,制作成播放时间约10分钟的PPT演示文稿。
教师要提醒学生,本次评审针对的是展示的方法和技巧,而不要纠缠于科技成果本身的真伪优劣。
师:你们给这个参展商的展示打多少分?为什么?
生:他们的形式很新颖,在现场建造了一个人工湿地,有水、有植物,还有鱼儿和小鸭子在里面自由嬉戏,形式非常新颖,吸引观众目光,这一条可以得5分。
师:没什么意见吧,这一条得满分了。表达内容方面呢?
生:这种人工湿地有什么用,没说清楚。
生:在城市楼房里怎样建造呢?能不能建个更小的湿地呢?应该说明一下。
生:那个讲解员说话有些结结巴巴的,不流利。
师:大家还有什么看法?看来第二条只能得2分了。发现知识性错误没有?
生:没有。
师:经过同学们的评审,这个参展商的展示水平可以打7分。下面我们再观摩第二个展台……
(师生继续观摩、评议其余的项目。)
活动4【活动】板书设计
1.形式新颖多样,引人注目。
2.内容突出重点,表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