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专题练(原卷+答案卷)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云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专题练(原卷+答案卷)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云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1 09:50:45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考点一 地球仪(3年1考)
  地理实践力 (2025昆明官渡区质检)下面是官渡区某同学学习《地球的自转》时完成的两个任务。读地球仪制作材料,完成1~2题。
铁丝 木棍 泡沫球
1.任务一,“制作简易地球仪”,步骤合理的是( )
①制作支架,将地球仪固定于桌面 
②确定“地球”上南、北极点位置 
③用“地轴”穿过“地球”的南、北极点 
④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地球”“地轴”和支架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任务二,“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倾斜放置地球仪,任意旋转
B.稳固放置地球仪,自西向东拨转
C.上下震动地球仪,使其晃动
D.倒置地球仪,左右摇晃使其转动
  (2025昆明西山区质检)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通过购买材料,自制简易地球仪来认识地球。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经度是30°E
B.甲、乙两点之间的经度相差180°
C.丙所在的位置是本初子午线
D.丁的纬度是30°N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的纬度最高
B.乙点位于低纬度地区
C.丙点位于南半球
D.丁位于乙的东北方向
  (2025玉溪质检)2024年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下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纪念币图案。据此完成5~6题。
5.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
6.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考点二 地球的运动(3年3考)
  新教材素材改编 (2024昆明模拟)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
圭表确定了节气。“表”就是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圭”是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读圭表正午日影测量示意图,完成7~8题。
7.一年中,“表”影长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公转
8.当“圭”上影子从最短变至最长时,云南各族人民可能欢度的节日是( )
A.春节 B.三月街
C.泼水节 D.中秋节
  传统文化 十二生肖 (2024云南)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据此完成9~10题。
9.该广场可能位于(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海口
10.该地的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 )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一年中最短
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
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
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
  (2025昆明一模)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不同纬度影长实验效果图”,地球仪表面竖立的三根柱子高度相同,阴影代表影子。根据图文信息,完成11~12题。
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
11.根据影子朝向判断,柱子所在经线此时处在(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子夜
12.图中演示日期可能处在( )
A.春分日 B.清明—谷雨
C.夏至日 D.秋分—寒露
13.(2025云南)2024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冬至这天,来自西安(34°N)的小云在北京(40°N)开展地理研学。研学手册上有北京中轴线示意图(图1)、冬至日正午乾清宫屋檐对太阳光照影响示意图(图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云参观完天坛后要前往紫禁城(故宫),紫禁城位于天坛的 方向。
(2)当天正午前后,小云看到乾清宫内牌匾自西向东依次被地面金砖
反射的阳光照亮,匾上最先被照亮的字是 。
(3)小云了解到乾清宫屋檐设计与太阳高度有关,她推测,同样的建筑在西安,若要使冬至正午室内光照面积相同,只需调整屋檐长度的话,则其长度应更 。
(4)若小云量得研学手册上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中轴线图上距离为20厘米,而实际距离约8千米,则手册上的“北京中轴线示意图”比例尺为 。(数字式)
(5)通过此次研学,小云了解到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主要城市职能为 ;一直以来,图中区域都不能建高层建筑,主要目的是 。
14.生活情境 伸缩式晾衣杆 (2025昆明五华区模拟)读昆明(25°N)某小区高楼层房屋示意图及其阳台伸缩式晾衣杆二分二至日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房屋采光最好的房间是 。
        房间朝南,房间C有阻挡
(2)受地球 运动的影响,阳台的太阳光照面积因季节而变化。一年中,阳台正午太阳光照如图中①所示时,节气是 ,在未来半年内,昆明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3)当正午太阳光照如图中②所示时,太阳直射 (填特殊纬线);太阳光照由②变成①时,若使晾衣杆晾晒衣物正午受光面积
保持不变,则晾衣杆高度应 。
主题学习
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
1.(2025曲靖模拟)“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读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角度析春分]
图1
图2
(1)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其绕转方向为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
(2)春分位于惊蛰和 之间,过了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将向 (填“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移动。
[诗情画意话春分]
春分秋分昼夜中,天上地下度数同。
[元]方回《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长至前一旬书》
(3)“春分昼夜中”说明了春分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行走生活品春分]
(4)“二十四节气”起源于 流域,春分节气的习俗可能是 (填“放风筝”或“吃月饼”)。
2.(2025昆明西山区模拟改编)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该流域秋分过后半个月左右,农民开始播种冬小麦,所以当地有“白露早,霜降迟, (节气)播种正当时”的谚语。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2)《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诗歌中我国(北半球)均为昼长夜短的是 。
素养提升
感知地球运动
1.地理实践力 (2025曲靖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提升初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曲靖某中学的地理老师组织地理实践小组,进行简易方法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
[实验材料] 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1] 1月2日,分别在8时、10时、12时、14时、16时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长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竹竿影子 长度 8.6米 3.2米 2.4米 3.2米 8.6米
(1)1月2日竹竿影子最短的时间是 时,导致当天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原因是 (地球的运动)。
[活动2] 地理实践小组在夏至日、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影子长度,绘制A、B两图。
(2)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夏至日前后测绘的应该是 图,此时曲靖市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3)通过实践活动得出结论,说出太阳高度(光线与地面夹角)大小与影子长短的关系。
(4)王老师考虑在曲靖购买住房,确保房间一年四季都能有阳光,建议王老师选择哪个季节去售楼部看房 并说明理由。
2.生活情境 玻璃幕墙 (2025昆明质检)为达到最佳采光效果,我国某度假山庄的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读我国某度假山庄室内正午太阳光照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庄建筑物中的玻璃幕墙主要安装在 (填方位)面,一年中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说明此地处于 带(五带)。
(2)一年中,该山庄正午室内太阳光线散布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地面获得的热量逐渐 ;这种变化过程,主要是由地球的 运动引起的。
(3)夏至时,太阳直射 (填纬线名称),该山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该建筑建成初期,山庄内树木的影像映入玻璃幕墙,鸟儿误以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因此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亡。在保证山庄内
绿化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为防止鸟儿撞击玻璃幕墙,请给出可行的措施。(答一点)
  传统文化 打更 (2025深圳质检)打更是中国古代的夜间报时制度,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年中因为夏季的夜晚短,冬季的夜晚长,所以“更时”也分长短。据此完成1~3题。
时辰 对应五更 打更内容
戌时 一更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亥时 二更 夜色已深,闭门入睡
子时 三更 夜色深重,睡眠正酣
丑时 四更 鸡鸣狗盗,多加防备
寅时 五更 日夜交替,人渐苏醒
1.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每十二时辰地球( )
A.公转一周 B.自转一周
C.公转半周 D.自转半周
2.一年中,“更时”有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的( )
A.公转 B.自转
C.形状 D.大小
3.打更制度可以帮助古人( )
A.掌握农事规律  B.认识物候变化
C.规律作息时间 D.判断季节更替
  科技情境 追日屋 (2025泰州模拟)“追日屋”是某建筑研发团队设计建造的一种屋顶随太阳转动的房子。为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可调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该设计在南京等地进行了测试。图1为“追日屋”设计原理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自东向西
4.从早到晚,“追日屋”水平转轴大致自东向西转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5.正午时分,南京“追日屋”的太阳能电池板板面应朝向( )
A.正东方向 B.正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正北方向
        北回归线以北
6.晴天时,一年中南京“追日屋”收获太阳能最多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的( )
 太阳高度最大→夏至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地理实践力 某地理社团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进行如下模拟演示,请你跟随他们一起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演示准备]
  ①备材料:一个橙子、一根筷子、一台摘掉灯罩的台灯等。
②用橙子模拟“地球”,用筷子穿过橙子的中心。
[动手操作]
③拉上窗帘,使室内变暗后,打开台灯代表“太阳”。举起“地球”进行转动,模拟地球自转运动。
④举起“地球”并且保持“地球”的倾斜方向不变,沿椭圆形轨道转动,转到A位置时将“地球”上光亮最亮的点标记为甲,转动到B位置时将“地球”上光亮最亮的点标记为乙。
[观察分析]
(1)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倾斜的筷子代表 。举起“地球”进行转动,转动方向为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差。
(2)用橙子模拟地球公转运动,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甲所在的纬线为 (填纬线名称),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
[回归生活]
(3)当“地球”转动到B位置时,我国正值 (节气),家住长春的某同学记录了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之间的关系。根据上图推断影子长度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是 。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考点一 地球仪(3年1考)
  地理实践力 (2025昆明官渡区质检)下面是官渡区某同学学习《地球的自转》时完成的两个任务。读地球仪制作材料,完成1~2题。
铁丝 木棍 泡沫球
1.任务一,“制作简易地球仪”,步骤合理的是(C)
①制作支架,将地球仪固定于桌面 
②确定“地球”上南、北极点位置 
③用“地轴”穿过“地球”的南、北极点 
④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地球”“地轴”和支架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任务二,“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以下操作正确的是(B)
A.倾斜放置地球仪,任意旋转
B.稳固放置地球仪,自西向东拨转
C.上下震动地球仪,使其晃动
D.倒置地球仪,左右摇晃使其转动
  (2025昆明西山区质检)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通过购买材料,自制简易地球仪来认识地球。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甲的经度是30°E
B.甲、乙两点之间的经度相差180°
C.丙所在的位置是本初子午线
D.丁的纬度是30°N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说法正确的是(B)
A.甲点的纬度最高
B.乙点位于低纬度地区
C.丙点位于南半球
D.丁位于乙的东北方向
  (2025玉溪质检)2024年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下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纪念币图案。据此完成5~6题。
5.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C)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
6.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B)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考点二 地球的运动(3年3考)
  新教材素材改编 (2024昆明模拟)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
圭表确定了节气。“表”就是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圭”是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读圭表正午日影测量示意图,完成7~8题。
7.一年中,“表”影长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D)
A.地球形状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公转
8.当“圭”上影子从最短变至最长时,云南各族人民可能欢度的节日是(D)
A.春节 B.三月街
C.泼水节 D.中秋节
  传统文化 十二生肖 (2024云南)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据此完成9~10题。
9.该广场可能位于(D)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海口
10.该地的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C)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一年中最短
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
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
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
  (2025昆明一模)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不同纬度影长实验效果图”,地球仪表面竖立的三根柱子高度相同,阴影代表影子。根据图文信息,完成11~12题。
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
11.根据影子朝向判断,柱子所在经线此时处在(C)
    影子位于柱子东北,太阳位于柱子西南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子夜
12.图中演示日期可能处在(B)
A.春分日 B.清明—谷雨
C.夏至日 D.秋分—寒露
13.(2025云南)2024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冬至这天,来自西安(34°N)的小云在北京(40°N)开展地理研学。研学手册上有北京中轴线示意图(图1)、冬至日正午乾清宫屋檐对太阳光照影响示意图(图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云参观完天坛后要前往紫禁城(故宫),紫禁城位于天坛的 西北 方向。
(2)当天正午前后,小云看到乾清宫内牌匾自西向东依次被地面金砖
    审题干
反射的阳光照亮,匾上最先被照亮的字是 明 。→(点亮金匾现象:与建筑布局、太阳高度角、金砖地面的反射、太阳东升西落、屋檐出挑等相关)
(3)小云了解到乾清宫屋檐设计与太阳高度有关,她推测,同样的建筑在西安,若要使冬至正午室内光照面积相同,只需调整屋檐长度的话,则其长度应更 短 。
(4)若小云量得研学手册上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中轴线图上距离为20厘米,而实际距离约8千米,则手册上的“北京中轴线示意图”比例尺为 1∶40 000 。(数字式)
(5)通过此次研学,小云了解到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主要城市职能为 政治中心 ;一直以来,图中区域都不能建高层建筑,主要目的是 保护古建筑(或保护传统文化) 。
14.生活情境 伸缩式晾衣杆 (2025昆明五华区模拟)读昆明(25°N)某小区高楼层房屋示意图及其阳台伸缩式晾衣杆二分二至日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房屋采光最好的房间是 房间B 。
        房间朝南,房间C有阻挡
(2)受地球 公转 运动的影响,阳台的太阳光照面积因季节而变化。一年中,阳台正午太阳光照如图中①所示时,节气是 夏至 ,在未来半年内,昆明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昼渐短,夜渐长 。
(3)当正午太阳光照如图中②所示时,太阳直射 赤道 (填特殊纬线);太阳光照由②变成①时,若使晾衣杆晾晒衣物正午受光面积
 太阳高度变大
保持不变,则晾衣杆高度应 调低 。
(考查关键点: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关系)
主题学习
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
1.(2025曲靖模拟)“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读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角度析春分]
图1
图2
(1)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其绕转方向为 自西向东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
(2)春分位于惊蛰和 清明 之间,过了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将向 北回归线 (填“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移动。
[诗情画意话春分]
春分秋分昼夜中,天上地下度数同。
[元]方回《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长至前一旬书》
(3)“春分昼夜中”说明了春分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夜等长(或昼夜相等、或昼等于夜) 。
[行走生活品春分]
(4)“二十四节气”起源于 黄河 流域,春分节气的习俗可能是 放风筝 (填“放风筝”或“吃月饼”)。
2.(2025昆明西山区模拟改编)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该流域秋分过后半个月左右,农民开始播种冬小麦,所以当地有“白露早,霜降迟, 寒露 (节气)播种正当时”的谚语。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将向 南 (方向)移动。
(2)《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诗歌中我国(北半球)均为昼长夜短的是 夏满芒夏暑相连 。
素养提升
感知地球运动
1.地理实践力 (2025曲靖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提升初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曲靖某中学的地理老师组织地理实践小组,进行简易方法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
[实验材料] 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1] 1月2日,分别在8时、10时、12时、14时、16时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长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竹竿影子 长度 8.6米 3.2米 2.4米 3.2米 8.6米
(1)1月2日竹竿影子最短的时间是 12 时,导致当天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原因是 地球自转 (地球的运动)。
[活动2] 地理实践小组在夏至日、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影子长度,绘制A、B两图。
(2)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夏至日前后测绘的应该是 B 图,此时曲靖市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 。
(3)通过实践活动得出结论,说出太阳高度(光线与地面夹角)大小与影子长短的关系。
参考答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4)王老师考虑在曲靖购买住房,确保房间一年四季都能有阳光,建议王老师选择哪个季节去售楼部看房 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建议冬季去看房。理由: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长,若冬季房间有阳光,其他季节也会有阳光。
2.生活情境 玻璃幕墙 (2025昆明质检)为达到最佳采光效果,我国某度假山庄的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读我国某度假山庄室内正午太阳光照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庄建筑物中的玻璃幕墙主要安装在 南 (填方位)面,一年中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说明此地处于 北温 带(五带)。
(2)一年中,该山庄正午室内太阳光线散布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地面获得的热量逐渐 减少 ;这种变化过程,主要是由地球的 公转 运动引起的。
(3)夏至时,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 (填纬线名称),该山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 。
(4)该建筑建成初期,山庄内树木的影像映入玻璃幕墙,鸟儿误以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因此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亡。在保证山庄内
    反射
绿化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为防止鸟儿撞击玻璃幕墙,请给出可行的措施。(答一点)→(跨学科、人地协调观)
参考答案:在玻璃幕墙前设置防护网;将玻璃幕墙拆除,换成磨砂玻璃,改变玻璃幕墙的镜面效果;放置驱鸟装置,防止鸟儿靠近建筑物。
  传统文化 打更 (2025深圳质检)打更是中国古代的夜间报时制度,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年中因为夏季的夜晚短,冬季的夜晚长,所以“更时”也分长短。据此完成1~3题。
时辰 对应五更 打更内容
戌时 一更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亥时 二更 夜色已深,闭门入睡
子时 三更 夜色深重,睡眠正酣
丑时 四更 鸡鸣狗盗,多加防备
寅时 五更 日夜交替,人渐苏醒
1.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每十二时辰地球(B)
A.公转一周 B.自转一周
C.公转半周 D.自转半周
2.一年中,“更时”有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的(A)
A.公转 B.自转
C.形状 D.大小
3.打更制度可以帮助古人(C)
A.掌握农事规律  B.认识物候变化
C.规律作息时间 D.判断季节更替
  科技情境 追日屋 (2025泰州模拟)“追日屋”是某建筑研发团队设计建造的一种屋顶随太阳转动的房子。为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可调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该设计在南京等地进行了测试。图1为“追日屋”设计原理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自东向西
4.从早到晚,“追日屋”水平转轴大致自东向西转动的根本原因是(C)
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5.正午时分,南京“追日屋”的太阳能电池板板面应朝向(B)
A.正东方向 B.正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正北方向
        北回归线以北
6.晴天时,一年中南京“追日屋”收获太阳能最多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的(B)
 太阳高度最大→夏至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地理实践力 某地理社团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进行如下模拟演示,请你跟随他们一起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演示准备]
  ①备材料:一个橙子、一根筷子、一台摘掉灯罩的台灯等。
②用橙子模拟“地球”,用筷子穿过橙子的中心。
[动手操作]
③拉上窗帘,使室内变暗后,打开台灯代表“太阳”。举起“地球”进行转动,模拟地球自转运动。
④举起“地球”并且保持“地球”的倾斜方向不变,沿椭圆形轨道转动,转到A位置时将“地球”上光亮最亮的点标记为甲,转动到B位置时将“地球”上光亮最亮的点标记为乙。
[观察分析]
(1)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倾斜的筷子代表 地轴 。举起“地球”进行转动,转动方向为 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 东升西落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差。
(2)用橙子模拟地球公转运动,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甲所在的纬线为 北回归线 (填纬线名称),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 。
[回归生活]
(3)当“地球”转动到B位置时,我国正值 冬至 (节气),家住长春的某同学记录了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之间的关系。根据上图推断影子长度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是 太阳高度越大,树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树影越长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