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专题练(原卷+答案卷)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云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八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专题练(原卷+答案卷)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云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1 10:29:10

文档简介

第十八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考点一 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3年2考)
1.(昭通二模)我国的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改善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状况
B.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会严重影响南方地区居民的用水
D.将珠江水引入华北、西北地区
  (2025保山期末)“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如图为中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我国清洁能源基地主要位于(D)
A.秦岭—淮河以北 B.秦岭—淮河以南
C.黑河—腾冲以东 D.黑河—腾冲以西
3.下列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是(A)
A.风能 B.石油 C.煤炭 D.天然气
4.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影响有(B)
①缓解能源紧缺 ②改善大气环境 ③增加能源进口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5昆明模拟)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绿氢”生产基地,“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的氢能(氢气),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下图是“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西氢东送”工程(A)
A.途经内蒙古、冀、京等省级行政区
B.跨越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C.沿线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面临洪涝、沙尘暴等灾害
6.乌兰察布发展“绿氢”产业的优势条件是(B)
A.本地需求量大 B.风能、太阳能丰富
C.水能丰富 D.技术力量雄厚
考点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昭通二模)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北京发展目标的是(A)
A.将消耗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至雄安新区
B.四合院设施落后,应拆除后兴建高楼大厦
C.增强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功能
D.保护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禁止游览
8.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D)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整体发展 ③增加通勤时长 ④扩大三地之间经济技术的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9.(2025楚雄一模)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第十年。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及资料卡,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卡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北京、天津、河北,在协同发展中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京津冀的“朋友圈”不断更新。
(1)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临 渤 海;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稠密,北京经石家庄向南的铁路干线是 京广线 。
(2)京津冀地区“建立朋友圈”,可以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河北的 资源 优势,加强区际联系,缓解北京和天津由于人口密度大、城市规模庞大而产生的 水资源 (填“劳动力”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简述京津冀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的有利影响。(答
两点)
参考答案:促进资源、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整合;增强京津冀地区内部的联系,促进北京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等等。
(4)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将建成知识型区域,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科技创新中心 。
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2025昆明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10~12题。
10.长江三角洲地区(C)
A.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濒临南海
B.依托长江干流,联系京津冀地区
C.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D.依托京杭运河,联系粤港澳地区
11.该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
A.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B.以首都为核心,科研力量雄厚
C.工业结构完整,国际竞争力强
D.邻近香港、澳门,消费市场广阔
12.为提升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应进一步(A)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④增加清洁能源输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年2考)
  (2023云南)我国正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粤港澳大湾区(D)
A.西接云南
B.南临东海
C.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D.包括广东中南部和港澳
14.粤港澳大湾区最独特的发展优势是(D)
A.空置土地多,租金便宜
B.工农业基础好,科技发达
C.江海联运,海陆空交通便捷
D.港澳独特优势引领,便于吸引外资
15.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中,以博彩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是(B)
A.香港 B.澳门 C.深圳 D.珠海
  (2024楚雄模拟)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动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互利共赢;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科创能力显著增强。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图1)及香港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16~18题。
16.我国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目的是(C)
A.缓解交通拥堵现状
B.降低劳动力成本
C.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7.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能力显著增强与下列哪个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D)
A.交通运输业
B.消费品制造业
C.石油化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8.香港的淡水资源是由祖国大陆提供,该地区淡水较为紧缺,其原因有(A)
①人口密集 ②无大江大河流经 ③年降水量稀少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2025昆明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巧布局] 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指摆脱传统生产力增长方式和路径,符合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
  [谋发展]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广东省正围绕创新科技走廊(如下图)的建设,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1)广东省创新科技走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沿 珠江 (河流)口两岸分布。
(2)简述广东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利条件。(任答一点)
参考答案: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和东南亚;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科技和教育水平高,人才众多;具有众多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力度大。
  [显成效]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突破“卡脖子”技术,在深圳实现量产,解决了完全依赖进口的难题(一台进口的核磁共振仪大约需要3 000万,国产化后降到了300万左右),成本的降低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医疗水平。同时,核磁共振设备的自主研发也将带动包括磁共振材料、探头、成像软件等产业发展,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无论从经济,还是安全层面上看,都必须完成高端医疗仪器的“国产化替代”。
(3)分析我国核磁共振仪突破“卡脖子”技术、“国产化替代”带来的积极影响。(任答一点)
参考答案: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升制造业(或相关行业)水平;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创新和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安全。
  [畅交通] 2024年5月26日,由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全线贯通。该“地铁”采取无须提前购票、随到随走的公交式交通模式,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加速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线路示意图。
(4)说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新型交通模式的优点。(任答一点)
参考答案:连接多个城市,全线贯通;无须提前购票,随到随走的公交式交通模式。
(5)简述跨市“地铁”的贯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任答一点)
参考答案: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加速了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6)如何提升昆明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请你献计献策。(任答一点)
参考答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等。
主题学习
建设美丽中国
  (2024昆明一模)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体现包头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C)
①靠近原料、燃料产地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包钢治理环境污染的合理措施有(B)
①大幅降低钢铁产量 ②提高煤炭脱硫、除尘水平 ③杜绝原料露天堆放 ④加强废水处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4德宏模拟)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2023年4月,我国首个绿氢长距离输送项目——“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读西氢东送管道路线规划图、全球和中国制氢来源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氢东送”工程西起 内蒙古 (省级行政区简称),东至北京,跨越我国地势 二、三 两级阶梯。
(2)目前,我国主要利用 煤 制氢,制氢过程中碳排放量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乌兰察布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可再生资源制氢,清洁无污染。请分别分析该地这两种资源丰富的原因。
参考答案: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夏季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对风的阻力小,风力强劲。
(4)分析“西氢东送”工程采用管道运输的优势。(答一点)
参考答案:运输量大,安全性好,运输成本低、能耗小,受天气等影响小,稳定性高,连续性强等。
(5)说出“西氢东送”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积极影响。(答一点)
参考答案: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优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等。
4.(2024昆明模拟)“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三区四带”为主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读“三区四带”生态功能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防沙带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干旱 。
(2)黄河重点生态区着重防治中游突出的 水土流失 问题。近年来,该生态区治理成效显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两点)
参考答案:植树种草;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数量;等等。
(3)南方丘陵山地带植被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为主,覆盖率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系了长江重点生态区与海岸带,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上海 。
(4)东北森林带主要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的山河分布格局是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因长期高强度的森林资源采伐和农业开垦,生态环境恶化,国家采取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恢复生态。
素养提升
揭秘“东数西算”
  (2024昭通阶段练)“东数西算”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算力中心对土地、能源、气候等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据此完成1~2题。
1.在四大跨区域调配工程中,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是(A)
A.“南水北调”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西气东输”工程 D.“东数西算”工程
2.与东部地区相比,“东数西算”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设“算力中心”的优势条件有(C)
①土地成本低 ②科技发达 ③能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项目主题:揭秘“东数西算”
项目背景: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分析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要消耗大量能源。2022年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构建了八大国家算力枢纽,将东部对网络要求不高的数据有序输送到西部地区的算力枢纽进行存储、
计算。
任务一 标注位置,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1)据图1分析我国算力枢纽主要分布地区,找到宁夏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分析它们的位置特点及能源状况。
参考答案:我国算力枢纽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宁夏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位于内陆,该区域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
任务二 要素分析,揭秘算力枢纽分布的背景
(2)贵州枢纽是南方地区西部少有的算力枢纽,从地形、气候和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贵州省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为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电力;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当地夏季气候较为凉爽,可降低数据中心机器设备的发热故障。使得贵州成为南方地区西部少有的算力枢纽。
(3)请说出“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对东部:降低能源消耗,缓解土地资源、电力资源紧张,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等。对西部: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等。
明理悟道:
(4)学会运用地图工具,识别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分布特点。
提示:掌握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学会定位和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5)结合实例,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提示:以某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实例,说明区域资源互补(能源—市场)如何促进共同发展,体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经济社会效益。
  (2024滨州)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聚焦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读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完成1~3题。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D)
A.资源丰富 B.就业均衡
C.地价低廉 D.经济互补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有(B)
①依托航运、铁路和公路,贯通东、中、西部地区 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上、中、下游协作互补 ③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炭工业和军事工业 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的区位优势是(A)
A.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B.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C.文化遗产更加丰富
D.劳动力资源更充足
  (2025福建)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九座城市(简称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珠三角九市在改革开放初期以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为主,目前已形成与港澳全方位协同发展的格局。如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位置与范围。读图,完成4~6题。
4.粤港澳大湾区濒临的海洋是(D)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改革开放初期,与云浮相比,东莞承接香港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A)
A.位置临近 B.矿产丰富
C.地租较低 D.风景优美
6.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间应(C)
①限制人才交流 ②促进信息互通 ③减少资金流动 ④加强交通互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风力发电量逐年攀升,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下图为某年我国排名前十及其他省级行政区风力发电量占比饼状图。读图,完成7~8题。
7.风力发电量排名首位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C)
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8.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D)
A.推动科技创新
B.取代火力发电 
C.增加就业机会
D.促进节能减排
9.(2025昆明一模)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也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关键,京津冀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已经成为“主旋律”。读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北方 地区,图中A是 太行 山脉。
(2)天津港与多条铁路干线相连形成铁海联运通道,试分析该通道带来的益处。(答一点)
参考答案:减少集装箱货车上路,减少汽车尾气,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天津港的运力,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货物流通;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等等。
(3)首都钢铁集团位于 京津冀 工业基地。该集团生产部门已从北京迁往河北曹妃甸,但其研发中心仍留在北京的原因是 北京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中的地区;北京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 。(答一点)
(4)指出京津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中,河北省的优势条件。(答三点)
参考答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足等。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科学规划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下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拥有多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半小时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和“24小时包邮圈”的便捷生活格局。区域内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如同在同一座城市生活,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超过60%的上海跨城通勤者住在昆山市。
材料四 下图为跨城通勤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
(1)引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是 上海 ,该城市能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 技术 (填“原料”或“技术”)。
(2)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同城效应”的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是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 。
(3)超过60%的跨城通勤者选择在上海工作、在昆山居住。请分析这种“上海—昆山”跨城通勤模式对通勤者的利弊。
参考答案:利:上海就业机会多、薪资高,昆山房价较低,可降低生活成本。弊:通勤时间长,易疲惫,影响生活质量。
(4)结合材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原因。
参考答案:经济发达,研发经费投入多;高校众多,人才丰富;国家政策支持。
11.(2024曲靖二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和目前粤港合作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上海 。
(2)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武汉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你说出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任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铁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3)粤港澳大湾区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是 临近东南亚地区,临海洋,海运交通便利等 。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紧密,两地合作从“ 前店后厂 ”发展到粤港合作模式。
(4)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祖国大陆 。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南方地区沿海和内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请你说出西部内陆在合作发展中提供的优势条件。(任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提供资源、劳动力、消费市场等。第十八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考点一 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3年2考)
1.(昭通二模)我国的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善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状况
B.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会严重影响南方地区居民的用水
D.将珠江水引入华北、西北地区
  (2025保山期末)“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如图为中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
2.我国清洁能源基地主要位于( )
A.秦岭—淮河以北 B.秦岭—淮河以南
C.黑河—腾冲以东 D.黑河—腾冲以西
3.下列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是( )
A.风能 B.石油 C.煤炭 D.天然气
4.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缺 ②改善大气环境 ③增加能源进口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5昆明模拟)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绿氢”生产基地,“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的氢能(氢气),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下图是“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西氢东送”工程( )
A.途经内蒙古、冀、京等省级行政区
B.跨越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C.沿线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面临洪涝、沙尘暴等灾害
6.乌兰察布发展“绿氢”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本地需求量大 B.风能、太阳能丰富
C.水能丰富 D.技术力量雄厚
考点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昭通二模)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北京发展目标的是( )
A.将消耗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至雄安新区
B.四合院设施落后,应拆除后兴建高楼大厦
C.增强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功能
D.保护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禁止游览
8.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整体发展 ③增加通勤时长 ④扩大三地之间经济技术的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9.(2025楚雄一模)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第十年。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及资料卡,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卡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北京、天津、河北,在协同发展中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京津冀的“朋友圈”不断更新。
(1)京津冀地区位置优越,处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临 海;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稠密,北京经石家庄向南的铁路干线是 。
(2)京津冀地区“建立朋友圈”,可以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河北的 优势,加强区际联系,缓解北京和天津由于人口密度大、城市规模庞大而产生的 (填“劳动力”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简述京津冀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的有利影响。(答
两点)
(4)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将建成知识型区域,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2025昆明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10~12题。
10.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濒临南海
B.依托长江干流,联系京津冀地区
C.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D.依托京杭运河,联系粤港澳地区
11.该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A.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B.以首都为核心,科研力量雄厚
C.工业结构完整,国际竞争力强
D.邻近香港、澳门,消费市场广阔
12.为提升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应进一步( )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④增加清洁能源输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年2考)
  (2023云南)我国正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粤港澳大湾区( )
A.西接云南
B.南临东海
C.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D.包括广东中南部和港澳
14.粤港澳大湾区最独特的发展优势是( )
A.空置土地多,租金便宜
B.工农业基础好,科技发达
C.江海联运,海陆空交通便捷
D.港澳独特优势引领,便于吸引外资
15.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中,以博彩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深圳 D.珠海
  (2024楚雄模拟)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动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互利共赢;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科创能力显著增强。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图1)及香港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16~18题。
16.我国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交通拥堵现状
B.降低劳动力成本
C.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7.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能力显著增强与下列哪个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 )
A.交通运输业
B.消费品制造业
C.石油化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18.香港的淡水资源是由祖国大陆提供,该地区淡水较为紧缺,其原因有( )
①人口密集 ②无大江大河流经 ③年降水量稀少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2025昆明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巧布局] 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指摆脱传统生产力增长方式和路径,符合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
  [谋发展]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广东省正围绕创新科技走廊(如下图)的建设,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1)广东省创新科技走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沿 (河流)口两岸分布。
(2)简述广东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利条件。(任答一点)
  [显成效]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突破“卡脖子”技术,在深圳实现量产,解决了完全依赖进口的难题(一台进口的核磁共振仪大约需要3 000万,国产化后降到了300万左右),成本的降低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医疗水平。同时,核磁共振设备的自主研发也将带动包括磁共振材料、探头、成像软件等产业发展,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无论从经济,还是安全层面上看,都必须完成高端医疗仪器的“国产化替代”。
(3)分析我国核磁共振仪突破“卡脖子”技术、“国产化替代”带来的积极影响。(任答一点)
  [畅交通] 2024年5月26日,由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全线贯通。该“地铁”采取无须提前购票、随到随走的公交式交通模式,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加速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线路示意图。
(4)说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市“地铁”新型交通模式的优点。(任答一点)
(5)简述跨市“地铁”的贯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任答一点)
(6)如何提升昆明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请你献计献策。(任答一点)
主题学习
建设美丽中国
  (2024昆明一模)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体现包头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靠近原料、燃料产地 ②科技力量雄厚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包钢治理环境污染的合理措施有( )
①大幅降低钢铁产量 ②提高煤炭脱硫、除尘水平 ③杜绝原料露天堆放 ④加强废水处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4德宏模拟)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2023年4月,我国首个绿氢长距离输送项目——“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读西氢东送管道路线规划图、全球和中国制氢来源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氢东送”工程西起 (省级行政区简称),东至北京,跨越我国地势 两级阶梯。
(2)目前,我国主要利用 制氢,制氢过程中碳排放量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乌兰察布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可再生资源制氢,清洁无污染。请分别分析该地这两种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西氢东送”工程采用管道运输的优势。(答一点)
(5)说出“西氢东送”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积极影响。(答一点)
4.(2024昆明模拟)“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三区四带”为主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读“三区四带”生态功能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防沙带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黄河重点生态区着重防治中游突出的 问题。近年来,该生态区治理成效显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两点)
(3)南方丘陵山地带植被以 为主,覆盖率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系了长江重点生态区与海岸带,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
(4)东北森林带主要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的山河分布格局是 ,因长期高强度的森林资源采伐和农业开垦,生态环境恶化,国家采取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恢复生态。
素养提升
揭秘“东数西算”
  (2024昭通阶段练)“东数西算”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算力中心对土地、能源、气候等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据此完成1~2题。
1.在四大跨区域调配工程中,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西气东输”工程 D.“东数西算”工程
2.与东部地区相比,“东数西算”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设“算力中心”的优势条件有( )
①土地成本低 ②科技发达 ③能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项目主题:揭秘“东数西算”
项目背景: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分析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要消耗大量能源。2022年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构建了八大国家算力枢纽,将东部对网络要求不高的数据有序输送到西部地区的算力枢纽进行存储、
计算。
任务一 标注位置,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1)据图1分析我国算力枢纽主要分布地区,找到宁夏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分析它们的位置特点及能源状况。
任务二 要素分析,揭秘算力枢纽分布的背景
(2)贵州枢纽是南方地区西部少有的算力枢纽,从地形、气候和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请说出“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明理悟道:
(4)学会运用地图工具,识别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分布特点。
(5)结合实例,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4滨州)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聚焦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读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完成1~3题。
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资源丰富 B.就业均衡
C.地价低廉 D.经济互补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有( )
①依托航运、铁路和公路,贯通东、中、西部地区 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上、中、下游协作互补 ③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炭工业和军事工业 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的区位优势是( )
A.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B.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C.文化遗产更加丰富
D.劳动力资源更充足
  (2025福建)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九座城市(简称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珠三角九市在改革开放初期以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为主,目前已形成与港澳全方位协同发展的格局。如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位置与范围。读图,完成4~6题。
4.粤港澳大湾区濒临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改革开放初期,与云浮相比,东莞承接香港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临近 B.矿产丰富
C.地租较低 D.风景优美
6.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间应( )
①限制人才交流 ②促进信息互通 ③减少资金流动 ④加强交通互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风力发电量逐年攀升,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下图为某年我国排名前十及其他省级行政区风力发电量占比饼状图。读图,完成7~8题。
7.风力发电量排名首位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8.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科技创新
B.取代火力发电 
C.增加就业机会
D.促进节能减排
9.(2025昆明一模)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也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关键,京津冀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已经成为“主旋律”。读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图中A是 山脉。
(2)天津港与多条铁路干线相连形成铁海联运通道,试分析该通道带来的益处。(答一点)
(3)首都钢铁集团位于 工业基地。该集团生产部门已从北京迁往河北曹妃甸,但其研发中心仍留在北京的原因是 。(答一点)
(4)指出京津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中,河北省的优势条件。(答三点)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科学规划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下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拥有多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半小时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和“24小时包邮圈”的便捷生活格局。区域内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如同在同一座城市生活,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超过60%的上海跨城通勤者住在昆山市。
材料四 下图为跨城通勤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
(1)引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是 ,该城市能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 (填“原料”或“技术”)。
(2)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同城效应”的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是 。
(3)超过60%的跨城通勤者选择在上海工作、在昆山居住。请分析这种“上海—昆山”跨城通勤模式对通勤者的利弊。
(4)结合材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原因。
11.(2024曲靖二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和目前粤港合作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
(2)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武汉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你说出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任答一点即可)
(3)粤港澳大湾区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是 。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紧密,两地合作从“ ”发展到粤港合作模式。
(4)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南方地区沿海和内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请你说出西部内陆在合作发展中提供的优势条件。(任答一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