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第1讲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考点一 人口(3年3考)
1.(2023云南)如果某地区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该地区出现人口老龄化。读2022年云南省人口数及构成表,从表中数据反映出,云南省(D)
指标 年末数 (万人) 比重(%)
全省总人口数 4 693 100
其中 城镇人口 2 427 51.72
乡村人口 2 266 48.28
其中 男性人口 2 416 51.48
女性人口 2 277 48.52
其中 0~15岁人口 (含不满16周岁) 940 20.03
16~59岁人口 (含不满60周岁) 3 006 64.05
60岁及以上人口 747 15.92
65岁及以上人口 548 11.68
A.乡村人口比重更大
B.男、女性别比重相等
C.劳动力已严重短缺
D.云南省已出现老龄化
(2025昆明模拟)当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占比超过20%为超老龄化社会。读2023年全国及部分省级行政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完成2~3题。
2.东北三省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的主要原因是(B)
A.自然灾害频繁导致人口大量流失
B.长期低生育率与青壮年人口外流
C.医疗资源集中导致老年人口迁入
D.轻工业发达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
3.为应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各地的差异化措施最合理的是(C)
A.湖北省——利用三峡库区移民政策,降低老龄人口比重
B.广东省——以经济振兴带动人口回流,延缓老龄化进程
C.云南省——利用气候以及资源优势,打造优质康养产业
D.浙江省——通过外来人口优势及港澳资源推广智慧养老
生活情境 延迟退休 (2025昆明西山区模拟)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下图为我国2015—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4~
5题。
4.2015—2023年,我国人口(D)
A.总量在持续快速增加
B.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C.2016年以后人口数量一直减少
D.2021年总量达到峰值
5.实施延迟退休有利于(B)
A.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B.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C.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D.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生活情境 嵌入式养老 (2025云南)我国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乡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严重。社区嵌入式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将家庭、社区、机构等养老资源整合,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的推行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我国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A.经济水平 B.环境质量
C.医疗条件 D.教育水平
7.下列措施能够减缓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是(C)
A.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C.逐步放宽生育政策
D.均衡国内人口分布
8.与居家养老相比,社区嵌入式养老(D)
A.投入少,专业化水平低
B.比较适宜在我国乡村全面推广
C.离家远,养老方式单一
D.充分利用设施,共享养老资源
考点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3年1考)
(2025大理一模)2025年央视蛇年春节联欢晚会由北京主会场和重庆、拉萨、武汉、无锡四个分会场同时举办。读春晚各分会场分布图,完成9~10题。
9.游客在拉萨分会场能体验到的藏族传统民俗是(A)
A.品尝牦牛肉干和糌粑
B.参加泼水节祈福
C.住窑洞、唱信天游
D.骑骆驼穿越沙漠
10.如果将四个春晚分会场城市的特色融入谜语中,以下选项的谜面和谜底最为贴切的是(C)
A.谜面:雾都灯火明,山城夜未央,火锅热腾腾;谜底:武汉
B.谜面:高原风光美,宫殿映朝霞,歌声飘四方;谜底:重庆
C.谜面:吴韵汉风融,太湖舟船行,古桥映碧波;谜底:无锡
D.谜面:江南水乡秀,黄鹤楼巍峨,古韵绕梁头;谜底:拉萨
(2025楚雄一模)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形成了多样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泼水节是云南省傣族居民的重大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赛龙舟和跳孔雀舞、白象舞等活动。据此完成11~12题。
11.米线又称“米粉”,几百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省,经加工不断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反映出我国(C)
A.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B.居民主食大多为米线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居住的文化融合
D.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12.挎包是傣族居民的必备物品,上面绣有视为吉祥物的当地动物图案。据此推断,傣族居民挎包上常见的当地动物图案有(B)
①大象 ②袋鼠 ③孔雀 ④企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5曲靖质检)读50元人民币样币背面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C)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14.“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表述不符合其寓意的是(D)
A.各民族相互尊重,互相学习
B.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C.各民族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信仰
D.各民族必须改革风俗习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生活情境 跨代共居 “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跨代共居”是指在老年人的房屋里,招募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以抵扣房租的现象。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含预测),完成1~2题。
1.预计至2050年,我国(B)
A.老年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B.老年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儿童人口
C.儿童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劳动年龄人口
2.下列关于“跨代共居”的叙述,错误的是(A)
A.“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年轻人在文明素养、规则意识等方面展现出较好的整体风貌
B.“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成本较高
C.“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医疗水平较高
D.“跨代共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人的住房压力,也可以更好地照顾老人
(2024海南)读表,完成3~4题。
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
年份 1970年 2010年 2023年
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
城镇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
3.据表可知,我国(C)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
4.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D)
A.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
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
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025渭南模拟)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决定。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图。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我国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形区是(D)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6.①省级行政区人口较稀疏,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有(B)
①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 ②河湖众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③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④地形崎岖,多高原、山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C)
A.减少养老金发放
B.增加就业压力
C.缓解社会养老负担
D.提高人口素质
跨学科 历史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级行政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他曾到访西南地区,并对沿途的自然风貌、人文风情进行了记录,《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据此完成8~9题。
8.徐霞客考察了云南、贵州、广西后,对这一带的地貌做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说明这一带的地形特点是(B)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大河发源
B.地表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C.辽阔坦荡,一望无际,多优良草场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广布
9.“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这是古人对大理的赞誉。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的传统节日是(A)
A.三月街 B.泼水节
C.目瑙纵歌节 D.阔时节
10.生活情境 候鸟式养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被视为老年人时尚生活方式的“候鸟式养老”正在悄然兴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关注人口大趋势
材料一 上图为2010—2022年中国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统计图。
(1)读图可知,2016年以来自然增长率总体呈 下降 (填“增长”或“下降”)趋势。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 负 (“正”或“负”)增长。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一点)
参考答案:鼓励生育,降低生育成本等。
探索养老新模式
材料二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省。
(2)“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三 级
阶梯。
(3)据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冬的大致规律是 北早南晚(或自北向南推迟) 。
(4)分析拉萨入冬时间早于武汉的原因是
拉萨海拔高,气温低 。
拓展研究
(5)新考法 影响类设问 分析“候鸟式养老”模式对海南省产生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有利于促进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新考法 开放性设问 结合老年人生活的需求,除气温外,你认为选择“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空气,水体质量,医疗条件,区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通便捷度,人均消费支出等。(合理即可)第十三单元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第1讲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考点一 人口(3年3考)
1.(2023云南)如果某地区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该地区出现人口老龄化。读2022年云南省人口数及构成表,从表中数据反映出,云南省( )
指标 年末数 (万人) 比重(%)
全省总人口数 4 693 100
其中 城镇人口 2 427 51.72
乡村人口 2 266 48.28
其中 男性人口 2 416 51.48
女性人口 2 277 48.52
其中 0~15岁人口 (含不满16周岁) 940 20.03
16~59岁人口 (含不满60周岁) 3 006 64.05
60岁及以上人口 747 15.92
65岁及以上人口 548 11.68
A.乡村人口比重更大
B.男、女性别比重相等
C.劳动力已严重短缺
D.云南省已出现老龄化
(2025昆明模拟)当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占比超过20%为超老龄化社会。读2023年全国及部分省级行政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完成2~3题。
2.东北三省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繁导致人口大量流失
B.长期低生育率与青壮年人口外流
C.医疗资源集中导致老年人口迁入
D.轻工业发达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
3.为应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各地的差异化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湖北省——利用三峡库区移民政策,降低老龄人口比重
B.广东省——以经济振兴带动人口回流,延缓老龄化进程
C.云南省——利用气候以及资源优势,打造优质康养产业
D.浙江省——通过外来人口优势及港澳资源推广智慧养老
生活情境 延迟退休 (2025昆明西山区模拟)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下图为我国2015—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4~
5题。
4.2015—2023年,我国人口( )
A.总量在持续快速增加
B.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C.2016年以后人口数量一直减少
D.2021年总量达到峰值
5.实施延迟退休有利于( )
A.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B.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C.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D.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生活情境 嵌入式养老 (2025云南)我国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乡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严重。社区嵌入式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将家庭、社区、机构等养老资源整合,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该模式的推行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我国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环境质量
C.医疗条件 D.教育水平
7.下列措施能够减缓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是( )
A.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C.逐步放宽生育政策
D.均衡国内人口分布
8.与居家养老相比,社区嵌入式养老( )
A.投入少,专业化水平低
B.比较适宜在我国乡村全面推广
C.离家远,养老方式单一
D.充分利用设施,共享养老资源
考点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3年1考)
(2025大理一模)2025年央视蛇年春节联欢晚会由北京主会场和重庆、拉萨、武汉、无锡四个分会场同时举办。读春晚各分会场分布图,完成9~10题。
9.游客在拉萨分会场能体验到的藏族传统民俗是( )
A.品尝牦牛肉干和糌粑
B.参加泼水节祈福
C.住窑洞、唱信天游
D.骑骆驼穿越沙漠
10.如果将四个春晚分会场城市的特色融入谜语中,以下选项的谜面和谜底最为贴切的是( )
A.谜面:雾都灯火明,山城夜未央,火锅热腾腾;谜底:武汉
B.谜面:高原风光美,宫殿映朝霞,歌声飘四方;谜底:重庆
C.谜面:吴韵汉风融,太湖舟船行,古桥映碧波;谜底:无锡
D.谜面:江南水乡秀,黄鹤楼巍峨,古韵绕梁头;谜底:拉萨
(2025楚雄一模)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形成了多样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泼水节是云南省傣族居民的重大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赛龙舟和跳孔雀舞、白象舞等活动。据此完成11~12题。
11.米线又称“米粉”,几百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云南省,经加工不断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反映出我国( )
A.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B.居民主食大多为米线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居住的文化融合
D.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12.挎包是傣族居民的必备物品,上面绣有视为吉祥物的当地动物图案。据此推断,傣族居民挎包上常见的当地动物图案有( )
①大象 ②袋鼠 ③孔雀 ④企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5曲靖质检)读50元人民币样币背面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14.“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表述不符合其寓意的是( )
A.各民族相互尊重,互相学习
B.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C.各民族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信仰
D.各民族必须改革风俗习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生活情境 跨代共居 “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跨代共居”是指在老年人的房屋里,招募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以抵扣房租的现象。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含预测),完成1~2题。
1.预计至2050年,我国( )
A.老年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B.老年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儿童人口
C.儿童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劳动年龄人口
2.下列关于“跨代共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年轻人在文明素养、规则意识等方面展现出较好的整体风貌
B.“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成本较高
C.“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出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医疗水平较高
D.“跨代共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人的住房压力,也可以更好地照顾老人
(2024海南)读表,完成3~4题。
不同年份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
年份 1970年 2010年 2023年
农村人口比重 82.62% 50.05% 33.84%
城镇人口比重 17.38% 49.95% 66.16%
3.据表可知,我国( )
A.农村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B.1970年城镇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2023年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
4.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B.农村耕地面积扩大
C.城市空气质量优良
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025渭南模拟)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决定。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图。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我国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6.①省级行政区人口较稀疏,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有( )
①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 ②河湖众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③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④地形崎岖,多高原、山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A.减少养老金发放
B.增加就业压力
C.缓解社会养老负担
D.提高人口素质
跨学科 历史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级行政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他曾到访西南地区,并对沿途的自然风貌、人文风情进行了记录,《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据此完成8~9题。
8.徐霞客考察了云南、贵州、广西后,对这一带的地貌做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说明这一带的地形特点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大河发源
B.地表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C.辽阔坦荡,一望无际,多优良草场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广布
9.“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这是古人对大理的赞誉。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的传统节日是( )
A.三月街 B.泼水节
C.目瑙纵歌节 D.阔时节
10.生活情境 候鸟式养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被视为老年人时尚生活方式的“候鸟式养老”正在悄然兴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关注人口大趋势
材料一 上图为2010—2022年中国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统计图。
(1)读图可知,2016年以来自然增长率总体呈 (填“增长”或“下降”)趋势。2022年,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 (“正”或“负”)增长。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一点)
探索养老新模式
材料二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省。
(2)“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
阶梯。
(3)据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冬的大致规律是 。
(4)分析拉萨入冬时间早于武汉的原因是
。
拓展研究
(5)新考法 影响类设问 分析“候鸟式养老”模式对海南省产生的有利影响。
(6)新考法 开放性设问 结合老年人生活的需求,除气温外,你认为选择“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