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三 中国区域对比 专题练(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云南)

文档属性

名称 微专题三 中国区域对比 专题练(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云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1 10:50:13

文档简介

微专题三 中国区域对比
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对比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大陆东临渤海和黄海 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陆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面濒临太平洋
范围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各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台湾省
土壤 东北平原→肥沃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黄土高原→疏松、直立性黄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贫瘠的红壤;四川盆地→肥沃紫色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河流 黄河等含沙量较大,黑龙江、松花江结冰期较长 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植被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资源 森林资源,石油、煤炭、 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农业 ①旱作农业 ②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③农作物(产品):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苹果等 ①水田农业 ②一年两熟至三熟 ③农作物(产品):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甘蔗等
工业 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冀)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生 活 习 惯 食 面食为主 米饭为主
住 砖瓦房、窑洞→防寒保暖、冬暖夏凉 竹、木房,屋顶坡度大→通风、散热、排水
行 铁路、公路为主,古→马 水运,古→船
娱 溜冰、滑雪 游泳、赛龙舟
城市 首都北京 经济中心上海
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对比
项目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范围 大位体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西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地形 特征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海拔超过4 000米;藏南地区为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
气候 特征 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气候寒冷,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但因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文 特征 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 冰川融水补给多。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河流、 湖泊 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河的发源地;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植被 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高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差异明显
农业 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新疆),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和马铃薯等
交通 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铁路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公路。铁路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资源极其丰富,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该区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丰富;青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工业、 城市 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酒泉(航天) 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三、中国主要区域对比
地区 地理位置 发展条件
珠江 三角 洲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稠密。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政策
黄土 高原 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①自然因素:地表破碎,坡度起伏大;黄土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②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陡坡开荒、开矿、修路等,导致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减少,输送泥沙,淤塞河道
长江 沿江 地带 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地表水资源丰富;④“黄金水道”水运发达;⑤煤、铁、铜、磷等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⑥形势严峻的生态环境: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发了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洪涝灾害和酸雨等环境问题,危害极大
四、中国主要省级行政区对比
地区 地理位置与范围 自然特征 人文经济特征
北京 北京位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的结合处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为山地和丘陵,东南部为平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较多 经济、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名胜古迹众多
香港 与澳 门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地域狭小,地势起伏较大,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自然资源短缺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对外贸易是本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旅游业也很发达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侧,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经济支柱以旅游业为主
台湾 位于祖国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及周围海域 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多火山、地震;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短小急促;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森林、水能、矿产、海盐等资源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是其主要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新疆 维吾 尔自 治区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地形分布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多为内流河,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是绿洲特色农产品。西气东输工程意义重大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如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片。读图,完成1~3题。
1.两地民居中(B)
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窗户均朝南
2.两地中(D)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3.据图可推断乙地(A)
A.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多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区域。读图,完成4~5题。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部分)
4.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D)
A.①地位于寒带地区
B.②地主要是草场
C.③地森林茂密
D.④地水土流失严重
5.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B)
A.①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C.③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甲、乙两区域河流均由四周流向中部
B.甲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甲、乙两区域人口密度相差不大
D.甲区域发展了水田农业,乙区域发展了绿洲农业
7.甲、乙两区域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在四周,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C)
A.气候、水源 B.地形、矿产
C.水源、地形 D.矿产、城镇
  (2025云南)2015年哈尔滨设立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引领产业振兴的使命。2019年,深圳、哈尔滨两市在新区共建深哈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了多家深圳的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公司。读深哈产业园相关区域示意图,完成8~11题。
8.与深圳相比,哈尔滨具有的主要优势是(D)
①资金充足 ②工业基础雄厚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深圳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A)
A.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B.产业类型较为单一
C.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D.人口少,工业分布稀疏
10.图中连接哈尔滨和深圳的铁路干线是(C)
A.京哈—京沪线
B.哈大—京广线
C.京哈—京九线
D.哈大—京包线
11.深哈产业园的建设,体现了东北地区正大力发展(B)
A.传统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旅游服务业 D.采矿业
12.区域比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让我们用区域比较的方法来探究成都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图1为成都平原,图2为长江三角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位置差异】
(1)成都平原位于长江 上游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濒临黄海和 东 海。
【气候比较】
成都
上海
(2)成都、上海两城市冬季气温较高的是 成都 ,主要原因是 秦岭(山地)阻挡冬季风 。
【河流开发】
(3)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向。
参考答案:灌溉,航运,养殖,供水等。
13.(2025曲靖模拟)湿地是自然形成的、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域。湿地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形、河湖、气候、植被、地下冻土层等方面有关。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大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昔日被誉为“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是数亿人的“生命之源”,是滋养江河流域生灵万物的“生态之源”,也是滋养数千年中华文明母亲河的“文明之源”。
材料二 三江平原与三江源位置示意图。
(1)图1中的①②③三条河流冬季都有 结冰 现象;图2中的河流④⑤⑥上游落差大,流速快,蕴藏丰富的 水能 资源。两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是 热量 。
(2)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试描述两地湿地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甲三江平原湿地的成因:纬度高,年平均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地表植被茂密,水源涵养能力强;有凌汛,加剧了沼泽湿地的形成。
乙三江源湿地的成因:地势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容易下渗。
(3)两地设立自然保护区,说出保护湿地的意义。(任答两点)
参考答案: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适当减缓旱灾和荒漠化现象;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调节河流径流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旅游观光提供旅游资源;等等。(任答两点)
14.(2025文山二模)读新疆和台湾两省级行政区位置及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省的台东和台南夏季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形 。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 内流 (填“内流”或“外流”)河,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流量季节变化 大 (填“大”或“小”)。
(3)台湾物产丰富,是我国糖料作物 甘蔗 的主产区,被称为“东方甜岛”,新疆盛产 葡萄(或哈密瓜) (填一种水果),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4)有位台湾商人准备去新疆投资一个纺织厂,在开设棉纺厂和毛纺厂之间犹豫不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原料角度,提出合理建议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建议开设棉纺厂 理由: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原料充足。(或建议开设毛纺厂 理由:新疆畜牧业发达,羊毛原料丰富。)
15.(2025楚雄模拟)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是我国边疆省级行政区,其中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蒙古和C 俄罗斯 ,与云南省相邻的国家A是 越南 。
(2)两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类型都以 高原 为主,图中B山脉是 横断山脉 。
(3)两省级行政区都有大江大河流经,其中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我国第二长河是 黄河 。
(4)从图中可知,两省级行政区矿产资源丰富。请简要评价内蒙古自治区开发矿产资源的条件。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有铁路等交通线路,交通相对便利。不利条件: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沙漠分布广,生态环境脆弱,开发过程中易造成生态破坏。微专题三 中国区域对比
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对比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大陆东临渤海和黄海 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陆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面濒临太平洋
范围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各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台湾省
土壤 东北平原→肥沃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黄土高原→疏松、直立性黄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贫瘠的红壤;四川盆地→肥沃紫色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河流 黄河等含沙量较大,黑龙江、松花江结冰期较长 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植被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资源 森林资源,石油、煤炭、 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农业 ①旱作农业 ②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③农作物(产品):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苹果等 ①水田农业 ②一年两熟至三熟 ③农作物(产品):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甘蔗等
工业 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冀)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生 活 习 惯 食 面食为主 米饭为主
住 砖瓦房、窑洞→防寒保暖、冬暖夏凉 竹、木房,屋顶坡度大→通风、散热、排水
行 铁路、公路为主,古→马 水运,古→船
娱 溜冰、滑雪 游泳、赛龙舟
城市 首都北京 经济中心上海
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对比
项目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范围 大位体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西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地形 特征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海拔超过4 000米;藏南地区为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
气候 特征 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气候寒冷,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但因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文 特征 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 冰川融水补给多。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河流、 湖泊 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河的发源地;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植被 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高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差异明显
农业 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新疆),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和马铃薯等
交通 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铁路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公路。铁路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资源极其丰富,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该区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丰富;青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工业、 城市 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酒泉(航天) 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三、中国主要区域对比
地区 地理位置 发展条件
珠江 三角 洲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稠密。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政策
黄土 高原 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①自然因素:地表破碎,坡度起伏大;黄土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②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陡坡开荒、开矿、修路等,导致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减少,输送泥沙,淤塞河道
长江 沿江 地带 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地表水资源丰富;④“黄金水道”水运发达;⑤煤、铁、铜、磷等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⑥形势严峻的生态环境: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发了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洪涝灾害和酸雨等环境问题,危害极大
四、中国主要省级行政区对比
地区 地理位置与范围 自然特征 人文经济特征
北京 北京位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的结合处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为山地和丘陵,东南部为平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较多 经济、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名胜古迹众多
香港 与澳 门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地域狭小,地势起伏较大,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自然资源短缺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对外贸易是本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旅游业也很发达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侧,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经济支柱以旅游业为主
台湾 位于祖国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及周围海域 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多火山、地震;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短小急促;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森林、水能、矿产、海盐等资源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是其主要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新疆 维吾 尔自 治区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地形分布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多为内流河,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是绿洲特色农产品。西气东输工程意义重大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如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片。读图,完成1~3题。
1.两地民居中( )
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窗户均朝南
2.两地中( )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3.据图可推断乙地( )
A.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多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区域。读图,完成4~5题。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部分)
4.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寒带地区
B.②地主要是草场
C.③地森林茂密
D.④地水土流失严重
5.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
A.①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C.③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区域河流均由四周流向中部
B.甲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甲、乙两区域人口密度相差不大
D.甲区域发展了水田农业,乙区域发展了绿洲农业
7.甲、乙两区域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在四周,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气候、水源 B.地形、矿产
C.水源、地形 D.矿产、城镇
  (2025云南)2015年哈尔滨设立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引领产业振兴的使命。2019年,深圳、哈尔滨两市在新区共建深哈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了多家深圳的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公司。读深哈产业园相关区域示意图,完成8~11题。
8.与深圳相比,哈尔滨具有的主要优势是( )
①资金充足 ②工业基础雄厚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深圳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
A.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B.产业类型较为单一
C.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D.人口少,工业分布稀疏
10.图中连接哈尔滨和深圳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哈—京沪线
B.哈大—京广线
C.京哈—京九线
D.哈大—京包线
11.深哈产业园的建设,体现了东北地区正大力发展( )
A.传统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旅游服务业 D.采矿业
12.区域比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让我们用区域比较的方法来探究成都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图1为成都平原,图2为长江三角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位置差异】
(1)成都平原位于长江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濒临黄海和 海。
【气候比较】
成都
上海
(2)成都、上海两城市冬季气温较高的是 ,主要原因是 。
【河流开发】
(3)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向。
13.(2025曲靖模拟)湿地是自然形成的、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域。湿地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形、河湖、气候、植被、地下冻土层等方面有关。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大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昔日被誉为“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是数亿人的“生命之源”,是滋养江河流域生灵万物的“生态之源”,也是滋养数千年中华文明母亲河的“文明之源”。
材料二 三江平原与三江源位置示意图。
(1)图1中的①②③三条河流冬季都有 现象;图2中的河流④⑤⑥上游落差大,流速快,蕴藏丰富的 资源。两地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是 。
(2)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试描述两地湿地形成原因。
(3)两地设立自然保护区,说出保护湿地的意义。(任答两点)
14.(2025文山二模)读新疆和台湾两省级行政区位置及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省的台东和台南夏季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 (填“内流”或“外流”)河,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流量季节变化 (填“大”或“小”)。
(3)台湾物产丰富,是我国糖料作物 的主产区,被称为“东方甜岛”,新疆盛产 (填一种水果),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4)有位台湾商人准备去新疆投资一个纺织厂,在开设棉纺厂和毛纺厂之间犹豫不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原料角度,提出合理建议并阐述理由。
15.(2025楚雄模拟)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是我国边疆省级行政区,其中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蒙古和C ,与云南省相邻的国家A是 。
(2)两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类型都以 为主,图中B山脉是 。
(3)两省级行政区都有大江大河流经,其中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我国第二长河是 。
(4)从图中可知,两省级行政区矿产资源丰富。请简要评价内蒙古自治区开发矿产资源的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