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考点集训】统编版语文二上第一单元 知识点考点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脑袋(nǎo) 灰色(huī) 甩着(shuǎi) 迎上去(yíng) 嘴巴(zuǐ )
乌龟(guī) 蹲着(dūn) 气温(wēn) 水滴(dī) 奔跑(bēn)
灾害(zāi) 管理(guǎn) 植物(zhí) 如果(rú ) 脚步(jiǎo)
旅行(lǚ) 准备(zhǔn) 送给(sòng) 钻出(zuān) 炸开(zhà)
离开(lí) 粗心(cū) 晴朗(lǎng) 暴风(bào) 阵雨(zhèn)
二、易写错的字
宽:上部“宀”,下部“见”不要写成“贝”。
短:左部“矢”不要写成“失”。
起:左部“走”,右部“己”不要写成“已”或“巳”。
海:左部“氵”,不要少写“每”中间的点。
许:左部“讠”,右部“午”不要写成“牛”。
已:中间横不出头,不要与“己”、“巳”混淆。
更:上部“曰”,下部“攵”,不要写成“吏”。
转:左部“车”,右部“专”四笔写成。
三、听写词语
妈妈 身子 他们 看见 我们 哪里 那边 雪白 过去 孩子 什么 太阳 天空
一起 冬天 花朵 池子 江河 海洋 许多 田地 工作 办法 你们 如果 已经
长大 告别 四海为家 自己 出发 动物 胆子 肚子 那里 知识
四、多音字
教 没 种 得
五、形近字
那(那里)→ 哪(哪里) 两(两个)→ 俩(咱俩) 孩(孩子)→ 该(应该)
海(大海)→ 梅(梅花) 办(办法)→ 为(因为) 法(方法)→ 去(回去) 已(已经)→ 己(自己) 经(经过)→ 径(小径) 别(别人)→ 另(另外)
轻(轻轻)→ 经(已经) 肚(肚子)→ 胆(胆子) 转(转动)→ 传(传达)
植(植物)→ 值(值日) 旅(旅行)→ 族(民族) 准(准备)→ 堆(土堆)
六、解释词语
摆动:来回摇动、晃动。文中指小蝌蚪甩着尾巴在水里来回晃动身体,快活地游。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帮助庄稼生长。文中指“我”流到田里,给庄稼浇水。
旅行:为了办事或游玩,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文中指植物的种子离开妈妈,到其他地方生长,像去“旅行”一样。
准备:预先安排或筹划。文中指蒲公英的种子带着绒毛,预先做好“出发”的准备,等风来就去旅行。
粗心:做事不细心、不认真。文中指如果植物的孩子“粗心”,就会找不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四海为家:指到处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也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文中指水可以流到各个地方,到处都能成为它的“家”。
灾难: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如洪水、火灾等。文中指“我”(水)发脾气时,会引发洪水,给人们带来损害。
七、近义词
快活 — 快乐 摆动 — 摇动 变成 — 变为 办法 — 方法
如果 — 假如 已经 — 已然 轻轻 — 悄悄 粗心 — 马虎
准备 — 预备 旅行 — 旅游 送别 — 送行 挺立 — 直立
温暖 — 暖和 灾难 — 灾害 宽广 — 宽阔 仔细 — 认真
八、反义词
快活 — 难过 粗心 — 细心 温暖 — 寒冷 灾难 — 幸福
仔细 — 马虎 离开 — 留下 晴朗 — 阴沉 冰冻 — 融化
词语积累:
① AABB式:开开心心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快快乐乐 轻轻柔柔
② ABAC式:自言自语 自由自在 人山人海 半信半疑 无影无踪
③ 量词:一群蝌蚪 一只乌龟 一条尾巴 一片叶子 一粒种子 一阵风 一场雨
④ 词语搭配: 快活的蝌蚪 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温暖的阳光 晴朗的天气
粗心的孩子 宽广的大海
十、句子积累
1. 拟人句(《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把小蝌蚪当作人来写,用“快活”体现它的心情,“甩着”写出它游动的样子,充满童趣,让读者感受到小蝌蚪的可爱。)
设问句(《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以设问开头,引发读者好奇,然后回答“我”会变,自然引出下文“我”变成汽、云、雨等变化,结构清晰,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节奏。)
比喻句(《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把蒲公英的绒毛比作“降落伞”,形象地写出绒毛轻盈、能随风飘动的特点,让读者明白蒲公英种子传播的方式,生动又好记。)
因果句(《我是什么》)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因为“我”有时会引发洪水、旱灾等坏事,所以人们想办法管“我”,体现“我”(水)的两面性,也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十一、背诵内容整理
1.日积月累:古诗《梅花》。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课本基本内容和主题概括
1. 《小蝌蚪找妈妈》
① 内容:讲述小蝌蚪从出生后,先后问过鲤鱼、乌龟,慢慢长出后腿、前腿,尾巴变短,最后找到妈妈(青蛙),并了解青蛙外形特点的过程。
② 主题:介绍青蛙生长变化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同时传递 “坚持寻找就能找到目标” 的道理。
2. 《我是什么》
① 内容: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介绍“我”(水)能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等不同形态,以及“我”在不同地方(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状态,还有 “我” 既会做好事(灌溉、发电)也会做坏事(洪水、旱灾)的特点。
② 主题:帮助学生了解水的变化及作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爱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① 内容:以诗歌形式,分别介绍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皮毛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炸豆荚传播种子)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学生植物妈妈有很多 “办法”。
② 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奥秘,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激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字音】找到下列读音正确的花朵涂上颜色,帮蜜蜂收集花蜜吧!
教书 准备 淹没
脑袋 晴朗 奔跑
2.【字形】用“√”画出括号里使用正确的汉字。
海(洋 样) 工(作 做) (太 大)阳
(已 己)经 (胆 但)子 (办 为)法
3.【形近字】比一比,再组词。
好( ) 娃( ) 经( ) 植( )
如( ) 洼( ) 轻( ) 值( )
4.【反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互为反义词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我们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千万不能马虎。( )——( )
(2)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 )——( )
(3)我做过许多好事,也做过许多坏事。 ( )——( )
(4)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 )——( )
5.【量词】填量词。
一( )草地 一( )大树 一( )画
一( )小蝌蚪 两( )后腿 一( )乌龟
一( )教室 一( )眼睛 一( )荷花
6.【词语积累】写一写,按照所示词语仿写,每组三个。
轻轻吹(AAB): 。
许许多多(AABB): 。
金光闪闪(ABCC): 。
很多很多(ABAB): 。
7.【语言表达】根据情境提示,完成对话。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它的黑眼圈好像 。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 ,它 。
8.【句子仿写】用加点的字词造句。
(1)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阅读。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
遥知,暗香来。
远远望去诗人就知道,那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梅花。这是为什么?用“ ”在诗中画出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jiāo zhǔn mò nǎo lǎng bēn
2.洋√ 作√ 太√ 已√ 胆√ 办√
3.好人 女娃 经过 植树 如果 水洼 轻重 值日
4.仔细 马虎 早晨 傍晚 好事 坏事 温和 暴躁
5.片 棵 幅 群 条 只 间 双 朵
6. 慢慢游 飘飘然 毛毛雨 来来往往 破破烂烂 漂漂亮亮 波光粼粼 神采奕奕 气势汹汹 讨论讨论 整理整理 研究研究
7.一副墨镜 长颈鹿 的脖子又细又长,像高高的柱子
8.月亮有时候像圆圆的银盘,有时候像弯弯的小船。 放学后,我在公园里散步,在草地上奔跑,在球场上打球,在家帮妈妈做家务。
9. 为有暗香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