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题优】第四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知识清单--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上(背记篇+默写篇)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题优】第四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知识清单--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上(背记篇+默写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2 22:09:51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生物
第四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背记篇
考点梳理
3.4.1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它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器官中。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必需条件是光能;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场所是叶绿体。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因为它内部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6、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7、叶肉细胞分为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和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前者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多。
8、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气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9、叶脉中含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它具有输导和支持功能。
10、光合作用为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气,并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能量平衡。
11、在农业生产上,通过增强光照、延长光照时间(例如: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1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3、萨克斯的实验中,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曝光。用碘蒸气处理后,曝光部分变蓝色,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并且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4、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且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3.4.2 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文字表达式)是: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能量。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
5、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所有活细胞。
6、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
7、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8、在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常采用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措施来抑制呼吸作用,以延长储藏时间。
9、农田淹水后要及时排涝,栽花种菜需要经常松土,目的是为了保证植物根部的氧气供应,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10、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瓜果甜,是因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合成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11、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不同,它不需要光,在全天(填“白天”、“夜晚”或“全天”)都能进行。
12、验证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3、验证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火焰会熄灭。
14、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实验,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温度会升高。
15、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3.4.3 吸收作用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它们主要是通过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活跃的部位是成熟区,因为这里有大量的根毛,使得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3、根尖的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4、根冠位于根尖的最前端,具有保护作用。
5、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
6、伸长区细胞能够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7、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8、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9、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10、氮肥能促进植物枝叶的茂盛和花和果实的分化。
11、磷肥能促进植物的开花发育和果实的成熟。
12、钾肥能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13、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个器官的。
14、一次性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现象,导致植物体失水萎蔫甚至死亡。
15、施肥时应当注意合理施肥、适时施肥,以便于植物的吸收利用,同时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3.4.4 运输作用
1、绿色开花植物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中的。
2、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活动中,将带叶的枝条放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目的是为了追踪运输途径。
3、实验中,叶片和花瓣微微变红,说明水和无机盐被运输到了这些部位。水位下降说明物质被吸收并运输。
4、对茎进行横切和纵切后观察,发现茎内被染成红色的结构主要是木质部,它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5、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在木质部中自下而上运输的。
6、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必须通过茎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7、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途径是韧皮部,其中有运输有机物的管道——筛管。
8、在植物生长早期,有机物主要运输到根尖和茎尖;后期则更多向果实、块根、块茎等器官运输。
9、导管位于植物的木质部,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其组成细胞是死细胞(活细胞/死细胞)。
10、筛管位于植物的韧皮部,负责运输有机物,运输方向主要是自上而下,其组成细胞是活细胞(活细胞/死细胞)。
11、除茎以外,植物体的根、叶、花、果实等器官内部有导管和筛管,它们相互连接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运输系统。
12、俗话说“树怕剥皮”,是因为剥皮会破坏韧皮部中的筛管,导致有机物无法运输。
13、园林工人给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时,针头应插入树干的木质部。
14、在观察实验中,纵切茎可以看到红色的线条(或导管),横切茎可以看到许多红色的小圆点。
3.4.5 蒸腾作用
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主要通过气孔完成。
3、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4、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5、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6、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7、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8、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等因素影响。
9、根吸收的水分通过 根毛进入植物体内,再经过 根、茎、叶中的导管 运输,最后到达叶肉细胞,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0、移栽植物时,常采取剪去部分枝叶、在阴天或傍晚移栽、遮阳等措施来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11、蒸腾作用的意义包括:促进植物对 水分 和 无机盐 的吸收和运输;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灼伤;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12、森林附近地区降雨较多,主要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13、从根尖吸收的水分,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根毛→ 根、茎、叶中的导管 →叶肉细胞→ 气孔 →大气。
14、植物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15、冬季树木落叶,主要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减少水分散失,以适应寒冷干旱的环境。
3.4.6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2、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此过程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4、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森林被誉为“ 绿色水库”。
5、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6、绿色植物通过 根系固定土壤,能减少水土流失,在生态环境中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7、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意义包括: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碳—氧平衡、促进水循环等(列出三例)。
8、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等作用。
9、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运输。
10、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生物
第四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默写篇
考点梳理
3.4.1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利用______,把______和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它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的______器官中。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简单的______转变成复杂的______;能量转化是指将______能转变为______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和______;必需条件是______;产物是______和______;场所是______。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因为它内部含有大量的______。
6、叶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7、叶肉细胞分为靠近上表皮的______组织和靠近下表皮的______组织,前者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______。
8、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______,它是由一对______形的______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开闭受______的控制。
9、叶脉中含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______和输导有机物的______,因此它具有______和______功能。
10、光合作用为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提供了______和______,并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 平衡和______平衡。
11、在农业生产上,通过______(例如: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1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______。
13、萨克斯的实验中,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曝光。用碘蒸气处理后,______部分变蓝色,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并且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4、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并且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3.4.2 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 ,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同时释放 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文字表达式)是: + → + + 。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有机物, 能量。
4、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的 。
5、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6、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 。
7、影响呼吸作用强弱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 、 和 。
8、在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常采用 、 、 等措施来 呼吸作用,以延长储藏时间。
9、农田淹水后要及时排涝,栽花种菜需要经常松土,目的是为了保证植物根部的 供应,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10、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瓜果甜,是因为白天温度高, 作用强,有机物合成多;夜间温度低, 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11、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不同,它不需要 ,在 (填“白天”、“夜晚”或“全天”)都能进行。
12、验证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 变浑浊。
13、验证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火焰会 。
14、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实验,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温度会 。
15、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吸收 释放 。
3.4.3 吸收作用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它们主要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从土壤中吸收的。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活跃的部位是________,因为这里有大量的________,使得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3、根尖的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根冠位于根尖的最前端,具有________作用。
5、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________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
6、伸长区细胞能够迅速________,是根________最快的部位。
7、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________浓度和________浓度的大小。当________浓度大于________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8、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________中,才能被根吸收。
9、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_、含________和含________的无机盐。
10、氮肥能促进植物________的茂盛和________的分化。
11、磷肥能促进植物的________发育和________的成熟。
12、钾肥能使植物________健壮,促进________的形成和运输。
13、无机盐是通过________运输到植物体各个器官的。
14、一次性施肥过多,容易造成“________”现象,导致植物体失水萎蔫甚至死亡。
15、施肥时应当注意________施肥、________施肥,以便于植物的吸收利用,同时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3.4.4 运输作用
1、绿色开花植物根吸收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中的。
2、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活动中,将带叶的枝条放入稀释的________中,目的是为了追踪运输途径。
3、实验中,叶片和花瓣微微变红,说明水和无机盐被运输到了这些部位。水位下降说明物质被________。
4、对茎进行横切和纵切后观察,发现茎内被染成红色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它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5、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在木质部中自________而________运输的。
6、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________必须通过茎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7、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其中有运输有机物的管道——筛管。
8、在植物生长早期,有机物主要运输到________和________;后期则更多向果实、块根、块茎等器官运输。
9、导管位于植物的________部,负责运输________和________,运输方向是自________而________,其组成细胞是________(活细胞/死细胞)。
10、筛管位于植物的________部,负责运输________,运输方向主要是自________而________,其组成细胞是________(活细胞/死细胞)。
11、除茎以外,植物体的根、叶、花、果实等器官内部有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相互连接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________系统。
12、俗话说“树怕剥皮”,是因为剥皮会破坏________部中的________管,导致有机物无法运输。
13、园林工人给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时,针头应插入树干的________部。
14、在观察实验中,纵切茎可以看到红色的________,横切茎可以看到许多红色的_______。
3.4.5 蒸腾作用
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   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主要通过   完成。
3、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一定的   。
4、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   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5、气孔是由一对   的   围成的空腔。
6、保卫细胞内有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7、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    ,也是植物与外界进行   的窗口。
8、蒸腾作用的强弱受   、   、   和   等因素影响。
9、根吸收的水分通过   进入植物体内,再经过 根、茎、叶中的   运输,最后到达叶肉细胞,通过   散失到大气中。
10、移栽植物时,常采取   、   、   等措施来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11、蒸腾作用的意义包括:促进植物对   和   的吸收和运输;降低   温度,防止灼伤;提高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12、森林附近地区降雨较多,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增加了大气湿度。
13、从根尖吸收的水分,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根毛→ 根、茎、叶中的    →叶肉细胞→    →大气。
14、植物通过   控制   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15、冬季树木落叶,主要是为了      ,减少水分散失,以适应寒冷干旱的环境。
3.4.6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制造有机物,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此过程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________。
3、绿色植物的________能吸收________,释放________,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4、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因此森林被誉为“________”。
5、人们的衣、食、住、行都________或________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6、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固定土壤,能减少水土流失,在生态环境中起到________的作用。
7、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意义包括:为其他生物提供________、维持________、促进________等(列出三例)。
8、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9、绿色植物________散失水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
10、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________和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