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认识生物和生物学
七年级
生物(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探索生命奥秘
上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识别生物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统一性”的观念。通过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初步建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认识到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与交流。
3、在探究实验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愿意向社会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02
单元整体框架
单元整体框架
03
重难点梳理
重难点1
准确理解和区分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应激性与适应性:
应激性:指生物短期、即时地对刺激作出的反应。例如,含羞草叶片闭合、人手碰到烫的东西会缩回。
适应性:指生物长期进化形成的形态、结构或行为,使其适合于环境。例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应激性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但不能划等号。
重难点1
准确理解和区分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生长与发育:
生长:主要指生物体体积和重量的增加,是量变的过程。
发育: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直至成熟,是质变的过程。例如,蝌蚪变成青蛙,不仅是长大,更是形态结构的根本改变。
重难点1
准确理解和区分生物的基本特征
③繁殖、遗传与变异:
繁殖: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延续。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对点练习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落叶知秋”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体现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重难点2
科学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设计与变量分析
①变量的识别与控制:
变量:实验中可以改变的因素。
实验变量(自变量):实验中要研究的、人为改变的因素。
控制变量(无关变量):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在实验中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
重难点2
科学探究中“对照实验”的设计与变量分析
②对照实验的设置:
目的:通过对比,清楚地显示实验变量所起的作用。
组成:实验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对照组: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或处于自然状态)的一组。
关键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即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对点练习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不只设置一个变量
B.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
C.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
D.实验所用的鼠妇数量应为1只
B
重难点3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关系
①物种多样性:最直观的层次,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②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组成的差异性。例如,不同品种的狗、不同肤色的人。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指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如森林、草原、海洋、沙漠等。
重难点3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关系
④关系: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为不同物种的生存和进化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影响着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对点练习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267科1028属2466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5目103科475种,昆虫大约有两万以上。这体现了(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活环境多样性
A
04
易错点警示
易错点1
误将非生物特征当作生物特征
错误示例:“能运动”是生物特征。汽车、河流也能运动,但它们不是生物。正确的表述是“能自主运动”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错误示例:“能长大”是生物特征。晶体、钟乳石也能“长大”,但它们是物质的堆积,而非生物的生长。生物的生长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易错点2
混淆“生物能呼吸”与“生物需要氧气”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但有一些微生物(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因此,“能进行呼吸”(新陈代谢的一部分)是生物特征,但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一定需要氧气。
易错点3
在对照实验中,变量分析错误
①容易将“因变量”误认为是“实验变量”。记住:我们改变的是“实验变量”,我们观察和测量的是“因变量”。
②容易忽略“控制变量”,导致实验设计不严谨,结论不可靠。
易错点4
对“假设”的理解不准确
假设是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答案的一种推测性解释,它不是无根据的瞎猜。在科学探究中,假设必须是可以被检验的。
易错点5
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理解片面
只想到物种多样性(老虎、熊猫等),而忽略遗传多样性(同一物种内的差异,如不同品种的菊花)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仅仅是热带雨林,也包括身边的池塘、草地)。
05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池塘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池塘里的( )
A.水草、荷花
B.鱼类和浮游生物
C.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D.植物、动物和细菌
C
巩固提升
大豆易患萎黄病,致使植株矮缩、叶片黄化、荚小粒少。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出一批抗萎黄病的优良大豆品种,大幅度提高了大豆产量。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
A.营养结构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B
巩固提升
下列关于生物学家研究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A.林奈的研究成果是生物分类系统
B.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是血液循环
C.哈维的研究成果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D.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成果是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A
巩固提升
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虎克
D.达尔文
A
巩固提升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先应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再制定实验计划
B.要根据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C.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温度、湿度、光照都应作为实验变量进行设计
D.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大声喧哗、移动实验装置
C
巩固提升
在进行以下科学实验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实验法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利用观察法了解植物叶片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
C.利用科学推测法可以推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D.应用调查法了解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B
Thank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量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