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被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地理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分布、气候特点及植物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珍惜爱护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被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2.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
植被生态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导入新课
2017年8月中旬,智利北部的沙漠地区
出现罕见的丰沛降雨。之后,奇迹出现了,曾经不毛的沙漠,遍地野花绽放,俨然成为花的海洋。这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为什么短时间变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吗?
一、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分类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等
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森林
草原
荒漠
苔原
草甸
农作物
公园绿地
【自主学习】阅读P82找出植被的概念并判断以下哪些景观是植被?并对其进行分类。
注意:植物≠植被
独立生长的个体→植物
成群生长的整体→植被
植被与环境
森林
经济林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植被类型
天然植被(森林)
人工植被(经济林)
种植对象
种类数量
排列方式
天然形成
人工种植
物种丰富
物种单一
排列方式复杂
排列整齐
二、植被的分类
三、植被的形成过程
阅读材料,讨论该岛植被的演替过程并填充下表。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分布着“喀拉喀托群岛”,其中喀拉喀托岛于1883年爆发火山。一个多月以后,科学家发现该岛地面被厚厚的火山灰和熔岩覆盖着(新形成裸地)。3年后,这里有了数目繁多的植被,包括11种蕨类植物和2种苔藓。14年后,该岛屿南部海滩出现了马鞍藤植物群落,内陆地带可以看到甜根子草,开花植物。90多年后,岛的东海岸长出了30米高的木麻黄等高大乔木,这里还有藤本植物、匍匐植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调查时间
火山喷发后
3年后
13年后
33年后
90多年后
植被状况
裸地,没有植被
苔藓和蕨类
草本植物
灌木、草原、开花植物
乔木、藤本植物、匍匐植物
裸地
地衣
苔藓
草本
灌木
乔木
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被的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三、植被的形成过程
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工程
形成稳定的天然植被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天然植被。
三、植被的形成过程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是影响植被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寒带苔原
温带阔叶林
热带雨林
高纬
低纬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气候影响植被的垂直结构
——光照
成因: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规律: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物种的数量就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观察图中乔木层到草本层光照强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
强
弱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望天树
喜光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
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植被群落的上层
喜阴植物--需要少量的阳光
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植被群落的底层
植被的垂直分层—光照差异影响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
旗形树冠对当地的风向有指向作用。
植被的垂直分层—风力影响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山地草原
山地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山冰雪
——海拔影响水热状况进而影响植被垂直分布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影响水热状况进而影响植被分布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水分多,适合树木生长;
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类生长。
祁连山的“阴阳脸”
根据图中植被的分布差异,判断其所在的坡向。
1.环境影响植被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土壤水分含量、肥力、酸碱性都会影响植被生长。
酸性土壤上的植被景观
碱性土壤上的植被景观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的分布
水分对植被的影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植物
生长环境
叶片特征/环境适应
根系特征/环境适应
莲
骆驼刺
水生环境
干旱环境
叶片缩小,呈刺状,以减少水分蒸发
叶片柔软硕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排水
根系发达,利于在水中固定
根系发达,利于吸取地下水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植被改造环境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对环境有指示作用
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
荷花指示水生环境,
骆驼刺指示干旱环境。
指示土壤性质
铁芒萁指示酸性环境,
碱蓬指示碱性土壤
荷花
骆驼刺
铁芒萁
碱蓬
天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反过来,它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植被改造环境
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对环境有改造作用
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植被改造环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观察内容
有植被覆盖
无植被覆盖
地表径流多少
土壤侵蚀强弱
地貌变化大小
少
多
弱
强
小
大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对环境有改造作用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植被改造环境
变成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积累营养物质,保持生物多样性。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对环境有改造作用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植被改造环境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减轻灾害
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对环境有改造作用
环境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文
植
被
光照、降水等影响植被的垂直结构、分布和类型
影响植被的垂直分布和非地带性分布
酸碱性影响植被类型,肥力影响植被生长
水分充足,植被丰富
调节温差,增加蒸腾,调节大气成分
防风固沙、减少侵蚀地貌的形成
植被丰富,保持水土;植被稀疏,侵蚀加剧
涵养水源,影响含沙量和下渗
【归纳总结】
小尺度
中尺度
大尺度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如图丙)。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
?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任务一??独特的猴面包树
?图甲? ? ? ? ? ? ??图乙 图丙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树干木质松软(形似海绵),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储水量大;树皮坚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干季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利于干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
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
猴面包树的形态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也反映了热带草原的气候特征
树干呈桶状
木质疏松柔软
树皮坚韧结实
枝叶较少
根系发达
减少水分蒸腾
利于吸收深层地下水
储水量大
利于湿季储水
减少水分散失
叶
茎
根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任务二??“小老头树”与环境的关系
1.根据材料说出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推测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①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②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③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当堂训练
1.从形态特征推测,布纹球比王莲( )
A.茎叶肉质化,可储水 B.叶片面积大,可耐旱
C.根系不发达,可移动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
2.王莲原产区的植被特征是( )
A.单一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简单 B.植被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C.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D.终年常绿,乔木多针状叶
布纹球(图1)原产于南非干旱地区,属于多浆植物,直径8~12厘米。王莲(图2)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据此完成1~2题。
A
C
课堂小结
环境
植被
塑造
改造
垂直结构
演替过程
根
叶
茎
花
空间分布
森林
草原
荒漠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文
人类活动
因地制宜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