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走月亮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激趣导入,体会意境
活动一:
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
大理点苍山白雪皑皑,洱海湖月明水秀,石门关花团簇锦,龙尾关风光宜人,合称“风花雪月”。形容云南大理到处景色优美。
什么是走月亮?
江浙一带有一种风俗:年轻妇女们在中秋之夜的月光下“结队而游”,以祈求美好的生活,名曰“走月亮”。
《浮生六记》中记载: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岁华忆语》中有“是夜,家人团坐聚饮,曰圆月;出游街市,曰走月”等语。
《清嘉录》中记载: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走月亮文化
写作背景
许多年以后,我偶翻一本闲书《浮生六记》,读到“中秋日”一段,有这样的记载:“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我的目光惊喜地停留在了“走月亮”三个字上。这三个字无疑唤起了我极大的响亮的美感。儿时和母亲踏月夜归的种种情景,以及少时和同学在洱海边的白族村寨“唱月”“跳月”“玩月亮”的童年记忆,纷纷涌到我的眼前。于是我在一种美感享受和浮想联翩中,一气呵成了这篇作品。
——选自吴然《谈谈<大青树下的小学>和<走月亮>的写作》
初读课文,理清“走”的路线
活动二:
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了哪些地方?
学习字词
鹅卵石
é luǎn
风俗
sú
跃出
yuè
稻穗
suì
镀上
dù
田埂
ɡěnɡ
闪闪烁烁
shuò
坑坑洼洼
学习字词
鹅卵石
é luǎn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学习字词
风俗
s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你还知道哪些风俗?
学习字词
田埂
ɡěnɡ
坑坑洼洼
田间的埂子,用来分界并蓄水。
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
学习字词
鱼儿跃出水面
稻穗低垂着头
月光镀亮的银毯
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yuè
suì
dù
shuò
“我”和阿妈走月亮经过了哪些地方?借助插图,填一填: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走过洒满月光的小路,
走过______________,
走过______________,
走过______________,
走过______________,
......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月光闪闪的溪岸
修补完好的村道
果子飘香的果园
稻穗低垂的田地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是否多余,能否删去?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走过洒满月光的小路,
走过______________,
走过______________,
走过______________,
走过______________,
......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月光闪闪的溪岸
修补完好的村道
果子飘香的果园
稻穗低垂的田地
出现了四次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将课文串联了起来,让课文的结构更加清晰、严谨。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品读课文,想象“月亮升起图”
活动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秋天月夜有怎样的美景?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我仿佛看到明亮的月光照在村头,把大道和小路都照亮了。
我仿佛看到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正慢慢在天空中升起,月光如水洗一样明亮。
我仿佛看到了朦胧的月亮旁边有许多云彩,月亮的光柔和地照在了大地上,树好像在发光发亮。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加水搅动,使除去杂质。
淘
易错提示:
右边里面是个“缶”哦!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排比
由远及近
四个“照亮了”构成的排比,犹如一组特写镜头,由远及近、由上至下,慢慢扫过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小路......表现了月夜的明亮、柔和。
。
月光还可能会照亮哪些景物?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配乐朗诵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想象一下,“我”的心情怎样?
品读课文,想象“月下溪边图”
活动四:
自读提示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流着”点明溪水在流动,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风的吹拂下漂到了溪水上空,随着溪水飘啊飘;月光洒在溪水里,溪水流动,月光也跟着动。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你能想象作者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起名字吗?
溪水流香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你能想象作者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起名字吗?
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无数的小水塘,就像妈妈一样紧紧地抱着无数的小月亮,多温馨,多可爱。
惊喜
水塘抱月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你能想象作者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起名字吗?
回忆
建议
洗衣做船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联系生活想象,“我”和阿妈在溪边还会做些什么?
想象着画面,再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字吧!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____,流着月光。灰白色的_____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______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______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_______,而我,用树叶_____,运载许多________……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_____,看看_________,看看______________。
尝试背诵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活动五:
书写生字
淘
牵
鹅
卵
坑
洼
填
庄
稼
俗
跃
葡
萄
稻
熟
重点字指导
葡
萄
“甫”字要紧凑、一竖贯穿上下,右上角有一点不能忘。
要点:
下面被包部分是“缶”,竖不要露头哦!
要点:
第四笔竖撇与上撇不相连,千万不要漏掉点哦!
要点:
右下面是“臼”,不是“白”哦!
“丸”字横折弯钩的弯呈弧形,撇上有一点。
卵
稻
熟
走月亮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鹅卵石
风俗
跃出
稻穗
镀上
田埂
闪闪烁烁
坑坑洼洼
淘洗
背诵第4自然段,思考:
上一节课我们是如何学习第4自然段的?
家鱼
回忆学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迁移运用,想象“月下田园图”
活动一: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结合课文内容为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起一个名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朗读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合作交流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是 ,
读了句子,我仿佛(看、听、闻、想)到了 。
用下面这样的句式汇报交流: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修补村道
这是从视觉方面去感知的。
看到的
“修补”写出了村民们为秋收做好了各项准备,预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虫唱鱼跃
这两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秋虫、夜鸟、鱼儿发出的声音,是从听觉方面去感知的。
听到的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虫唱鱼跃
想象一下,此时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加入这个行列?
果园飘香
闻到
看到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这是从视觉方面和嗅觉方面去感知的。
种菜栽稻
听到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想到
看到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种菜栽稻
比喻:把“稻田”比作“月光镀亮的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田银光闪闪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田间的安静、美丽,“我”的快乐和幸福。
拟人:写出稻穗饱满,丰收在望。
稻穗低垂着头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一起读第6自然段:要读出自由、奔放的感情,把丰收的喜悦读出来。
总结方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
一边读文章,一边想象,不只是想象眼睛见到的画面,还可以想象耳朵听到的声音和鼻子闻到的气味,让画面有形、有声、有味,内容更加丰富。
迁移运用,想象“月亮牵星图”
活动二:
自读提示
品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我”和阿妈经常走过哪些地方?
说明“我”和阿妈经常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怎么理解这句话?
阿妈就像天上的月亮,“我”就像那小星星,天上“月亮牵星”,地上“阿妈牵我”,牵着的是亲情,多么幸福、美好啊。表现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你体会到母女俩温馨幸福的感觉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快乐
幸福
温馨
仿写文段,学习表达
活动三:
①既然是月下情景,字里行间提到的应是月下特有的景物。
学写法
小练笔:你在什么时候,在哪些地方见过月亮?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第6自然段写一写。
②内容要体现人物的心情或者内心的情感,把情融于景色当中。
③可以恰当地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有感染力。
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想到的。
示例
春天的一个夜晚,妈妈到舞蹈班接我回家。月亮高挂在天空中,无数的小星星笑眯眯地看着我和妈妈。妈妈牵着我的手,缓缓地走在月光下。阵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地摇晃着,带来小草和花朵的芳香,也带来一丝凉意。妈妈问我:“莹莹,冷不冷?”我晃着头,说:“不冷。”如水的月光下,妈妈还是把她的外衣披在了我的身上。
啊,我和妈妈走月亮!
主题概括
这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 在云南洱海的月光下 的场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 和作者 。
阿妈牵着“我”的手
散步
浓浓的亲情
对生活的热爱
谢谢观看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