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唤醒火星
①火星是一颗最具传奇色彩的行星,有着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然而,真正的火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②在干燥的火星表面,遍地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满目苍凉,是赤色的不毛之地。大气中的微尘使天空呈现橙红色。火星的红色之谜一直困扰着人们,通过对火星泥土的分析,人们才知道原来火星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地说,整个火星就像是个生了锈的世界。
③火星的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是无法形容的。A.地球上的大台风,风速是每秒60多米,而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每秒180多米。大风暴有时可以席卷整个星球。B.1971年,当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就遇到了麻烦,整个火星被一场大沙暴所包围,火星表面70~80千米的高空被尘埃笼罩,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法观测。这场特大沙暴竟连续不断地刮了半年时间才渐渐平息下来,火星开始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
④现在,人类希望征服这个生锈的球体,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而且温度极低,沙暴猛烈。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想要把它变成一个花果园。
1.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A.分类别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举例子
①地球上的大台风,风速是每秒60多米,而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每秒180多米 。
②1971年,当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就遇到了麻烦 。
③整个火星被一场大沙暴所包围,火星表面70~80千米的高空被尘埃笼罩 。
2.用波浪线画出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
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注意加点的词语。
A.人类希望征服这个生锈的球体,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
B.人类希望征服这个生锈的球体,虽然这里没有氧气。
4.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火星的特点的?
5.短文举了一个什么例子体现了人们唤醒火星的行动?你是怎样理解“唤醒火星”的行动的?
6.借助加点的词语,理解下面的句子。
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想要把它变成一个花果园。
课外阅读
今别月宫去,采得月壤归
冯华 喻思南
①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
3 000牛发动机工作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②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3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③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
④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开启的钻取模式,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样品。截至12月2日4时53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接着,机械臂表取装置开始自动采样并封装,机械臂表取则主要获得月球表面样品,截至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专家介绍,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
⑤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介绍,机械臂表取可以想象成类似人手的装置,在腕关节设有两个采样装置,很像挖土的铲子;钻具钻取则可以钻入月球内部,钻取月壤岩芯。它们科学分工,精密配合,采取深钻、浅钻、“铲土”、“挖土”、“夹土”等各种方式,采集月壤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
⑥距人类上一次从月球采样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没有拿到新的月球样品。科学家表示,对月壤的研究不仅涉及月球本身,还包含太阳系空间物质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第⑤段中的“神器”具体指什么
8.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9.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主要”能否删除 为什么
10.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除了本文介绍的内容外,请你再列举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两项科技成就。
[科技之光]班级科学小组的同学认为科技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多彩。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依据阅读任务卡的任务去探索科技的奥秘吧!
阅读任务卡 1. 分析材料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 探究可擦笔的原理。 3. 畅谈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材料一:
出门旅游时,很多人会打开手机导航,以便于更加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这个过程其实是运用了手机无线定位技术。
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而手机的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如果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材料二:
“明前茶,贵如金。”温度适宜时,茶叶每2至3天便会冒出新的芽叶,人工采摘劳动量大。如果采茶机器人“眼疾手快”,就可以解放出大量人工。采茶机器人不仅有“高智商”,还有“好视力”。
茶树新长的芽叶和老叶的区别很小,形状又不规则。采茶机器人通过对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的学习,就可以自动识别茶树芽叶,记住芽叶的形状和纹理等,自己归纳出照片中芽叶的特征,输入的照片越多,机器人的知识库就越丰富,对芽叶识别的准确率也就越高。
除了聪明好学的脑袋,采茶机器人还有一双厉害的眼睛。智能采摘机器人所使用的摄像头扫描茶叶,就和人的两只眼睛一样,实现3D定位,从而精准找到芽叶所在位置。
识别、定位好茶叶芽叶后,就需要用到另一个法宝————机械臂。机械臂采茶要分两步,一剪一吸。机械臂一刀下去,芽叶从枝头分离,同时会把剪下来的芽叶吸进机械手的暂存盒中。
材料三:
当我们使用可擦笔时,用笔杆上带的“橡皮”就能擦掉写错的字。仔细观察可擦笔留下来的字迹可以发现,字迹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变得透明了。可擦笔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采用了特殊的材料作为油墨基料。这种特殊的油墨主要由染料、显色剂、变色温度调整剂构成。
可擦笔的油墨会随着温度变化而转换颜色,在整个变换过程中,温度是其“钥匙”,能将有色的字迹变成无色。在常温时,染料与显色剂结合,字迹显示有颜色。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变色温度调整剂开始发挥作用,阻碍染料与显色剂的结合————这时,字迹的颜色消失。
当我们用笔杆上的“橡皮”擦拭的时候,就是在利用摩擦生热,使温度升高,让变色温度调整剂发挥作用,使字迹“消失”。
1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简要概括混合定位技术的概念。
12.请你通过材料一中的加点字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13.阅读材料二中的画线句,说说其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智能采摘机器人所使用的摄像头扫描茶叶,就和人的两只眼睛一样,实现3D定位,从而精准找到芽叶所在位置。
14.新考法 链接材料 妙妙与奇奇对可擦笔与铅笔的原理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链接材料】铅笔构成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这种材料很容易通过摩擦(写字)吸附在纸上,但并没有深入到纸的内部。而橡皮主要是由橡胶制成的,可以通过在纸上摩擦来吸附石墨,使石墨从纸上脱落,从而擦除铅笔字迹。
妙妙:可擦笔的“橡皮”能擦掉写错的字,平时我们用橡皮也可以擦掉铅笔写的字,它们的原理有何不同之处
奇奇:①
妙妙:可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用可擦笔写的字和用铅笔写的字被擦除后都会在纸上留下一定的印迹,这是为什么呢
奇奇:②
15.新考法 读写结合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还有哪些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把它写下来。(150字左右)
阅读片段,完成填空:
①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②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③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④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⑤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⑥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⑦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⑧他脸_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⑨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⑩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6.片段②中“ 、 ”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后面的同学看得很投入。作者写“后面的同学”的表现为的是
17.片段③中,“屏风”指的是 ,“秘密”指的是 。
18.片段⑦中“ 、 、 ”等词语可以看出老师玩竹节人非常投入。
19.为什么“我”和同桌“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
A.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玩竹节人本身是不对的,“我们”明白了老师是为“我们”好。
B.因为老师也喜欢“我们”的竹节人,说明“我们”的竹节人制作得很精美。
C.因为“我们”非常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收走“我们”很沮丧,但当“我们”
看到老师对“我们”的竹节人也是那么喜爱,心中有一种被认可的喜悦感,所以感到
心满意足。
D.因为“我们”和老师的心是相通的,竹节人能给老师带来欢乐,“我们”也快乐。
课外阅读。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建福州,那里过年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灯的数目,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是“三英战吕布”。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20.“恋恋不舍”的意思是 ,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21.“我”屋墙上挂的是“ ”,上面画的是“ ”。
22.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作者家乡元宵之夜南后街的热闹景象。
23.为什么“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课外阅读
踢毽子(节选)
①踢毽子游戏流传已久,老少皆宜。
②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鸡毛须是公鸡毛。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快腌风鸡了,这时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
③我们这里毽子的踢法花样很多,主要有“盘、绷、拐、磕”四种。“盘踢”是向内摆动小腿,用踝关节内侧踢毽子,使其在空中旋转。“绷踢”是指大腿向前抬起,脚背将毽子向前踢出,使其在空中直线飞行。“拐踢”是指小腿向身体后斜上方摆动,用脚外侧将毽子向侧后方踢出,使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磕踢”是指提起大腿用膝盖将毽子向上磕起,使其在空中旋转。
④踢毽子是冬天的游戏。刘侗《帝京景物略》云“杨柳死,踢毽子”,大概全国皆然。踢毽子是孩子的事,偶尔见到近二十边上的人还踢,少。北京则有老人踢毽子。有一年,下大雪,大清早,我去逛天坛,在天坛门洞里见到几位老人踢毽子。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了。他们轮流传递着踢,一个传给一个。
老人都腿脚利落,身板挺直,面色红润,双眼有光。大雪天,这几位老人是一幅画,一首诗。(作者:汪曾祺,选文有删改)
老师组织开展班级“阅读能手”大赛,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两个阅读任务: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写具体的,
◇给别人介绍踢毽子的不同方法。
24.为了完成任务一,典典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梳理了相关事情。
25.为了完成任务二,典典重点关注了第 段,并结合文中关键语句,画了四种踢毽子的方法,请连一连。
盘踢 拐踢 磕踢 绷踢
26.小明在文中勾画了两处重点语句,请你来品读,并完成练习。
①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
这句话主要运用 描写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让我感受到孩子们 的特点。
②大雪天,这几位老人是一幅画,一首诗。
读这句话时,我眼前仿佛出现 的画面,所以说这几位老人就是一幅画,一首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C;D;B
2.火星的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是无法形容的
3.句子A好。“几乎”一词说明火星上有氧气,但是很少,如果没有“几乎”,就表明火星上没有一点儿氧气,与事实不符。
4.是从两个方面介绍的。第一,火星表面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第二,火星每年都会刮起一场特大风暴。
5.短文举了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遇到麻烦的例子。我觉得“唤醒火星”主要是揭开火星的面纱,更深入地了解火星。
6.表明了人类征服火星的信心。
【答案】7.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
8.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的方式与模式,使说明更清晰、更全面、更富有条理性。
9.不能。“主要”一词说明“获得月面以下样品”只是钻取模式下钻具钻取的主要样品,并非唯一样品。如果去掉“主要”一词,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0.(示例)①2017年9月22日18时许,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受控离轨。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全部完成,阔步迈进“空间站时代”。②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这将中国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世界。
【答案】11.混合定位技术就是将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
12.“最“字表程度,说明了在卫星定位技术中,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出名的,没有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采茶机器人所用的摄像头比作人的眼睛,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采茶机器人定位芽叶位置的精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趣味性,还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4.可擦笔采用了特殊的材料作为油墨,笔杆上的“橡皮”摩擦后通过温度的转换可以使字的颜色消失。而铅笔则是采用石墨作为材料进行书写,通过橡胶制成的橡皮摩擦使石墨脱落,从面擦除字迹。;用可擦笔写的字被擦除后字并没有消失,只是颜色变得透明,原来写上的字的印迹还在。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会使纸张有不同程度的回陷,用橡皮进行摩擦不能保证完全将残留的石基材料清除干净,因此它们都会留下一定的印迹。
15.示例:手机支付省去了携带现金或银行卡的不便与风险,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多种支付场景。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手机支付便能随时随地进行。这种支付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手机支付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深刻地感受到生活因为科技而美好。
【答案】16.入了迷、;伸长脖子;衬托出“我”和同桌玩竹节人非常精彩,或展现后面的同学非常喜欢玩竹节人
17.课本;“我”和同桌用课本遮挡玩竹节人
18.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
19.C
【答案】20.形容不得离开;依依不舍
21.走马灯;三英战吕布
22.元宵之夜,街上店铺的花灯都点起来了,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观灯的人络绎不绝,街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热闹景象
23.因为年过完了,要投入到学习中了
【答案】24.踢毽子游戏流传已久,老少皆宜;介绍踢毽子的时间和对象
25.③;
26.动作;好玩、活泼;大雪天有几位老人在天坛门洞里踢毽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