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1 11: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门票存根
游览须知 为了您的安全以及保护景区资源,请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一、文明旅游,尊老爱幼,团结谦让。 二、按指定路线游览,严禁翻越护栏, 攀越悬崖,涉水过河等行为; 严禁在洞内、索桥等嬉戏打闹。 三、 爱护环境,严禁攀摘花朵以及在岩石、树木上乱刻乱画,严禁在景点打鸟捕鱼。 四、严禁在景区内吸烟。
材料二: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葛树”瀑布,因当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 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经过历代名人的游历、传播,成为知名景点。去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旅游,一定要选对时间。观看黄果树瀑布的最佳时间是夏季7、8月份,此时水量丰富,气势磅礴,最为壮观。
1.想知道如何文明安全地游览黄果树瀑布,应重点阅读   ,从中可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国家   级旅游景区。
2.旅游前应该对景点有相应的了解,想知道去黄果树瀑布旅游的最佳时间应重点阅读   ,运用   的阅读方法可知,   游览最佳,因为这时   。
3.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
①小明在景区看见一朵很美的花,想摘下来给妈妈带回去。   
②爸爸在瀑布旁边点了一根烟吸了起来。   
③美好的风景都在那些没有被开发的地点,游客可以自行选择游览路线,想去哪里观赏就去哪里观赏。   
④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其得名与当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有关。   
⑤想知道上面这些判断题的答案,只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二就行了。   
4.如果你现在就站在黄果树瀑布面前,你会如何称赞它? 请写一写。(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
课外阅读理解。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故宫南北长 961 米,东西宽 753 米,建筑面积 15.5 万平方米。
故宫前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后部是内廷庭院,院落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宁静。①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它雄伟、堂皇、庄严、和谐,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②
我的批注: ①说明了故宫建筑之宏伟壮丽,布置精巧,秩序井然。 ②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和智慧的,故宫是我们的骄傲。我为我们的祖先造出了这样雄伟的建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5.给选文起一个题目:   。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故宫分前部宫殿、后部内廷庭院及后苑。   
②故宫也叫紫禁城,是唐、清两代的皇宫。   
③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是故宫。   
7.第2自然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表现了故宫建筑面积大的特点。
8.用横线画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
9.故宫的建筑特色是   、   、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趣的太空生活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非常有趣,但也要时刻小心,准备好应对一些潜在风险。
吃喝有讲究
早期的太空食品像牙膏,如今已是五花八门。比如中国空间站就为航天员准备了120多种食品,除了各种各样的主食,航天员还能喝酸奶,吃巧克力,享用苹果、提子等水果。航天员用的餐盘磁力强大,能牢牢地吸住刀、叉、勺。餐盘上还有很多尼龙搭扣,以便固定在桌子上,避免在飘飞中进食。还有的搭扣专门用来固定食物,但有些航天员玩心不小,任凭食物悬浮,轻轻一吸,便“饭从口入”。
太空喝水是必须专门学习的“手艺”。在失重的情况下,袋装水配有细如铅笔的吸管,上面有止水夹。航天员先含吸管,然后松开止水夹,再揉捏水袋,水就会被吸或挤进嘴里。航天员用水不完全靠飞船送来,尿液、汗液等都可以循环利用。比如,天和核心舱内装有二氧化碳还原子系统,可以将电解制氧子系统分离出的氢气与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处理后转化为冷凝水、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再处理后就有了饮用水。这样能使中国空间站的水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
洗漱是挑战。
航天员在“天上”洗澡可不容易,因为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为此,科研人员设计了密封浴桶,在下边安装吸力装置,把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不过,洗完澡后,航天员还要花较长时间来清理身上和浴桶里的水。现在每个航天员都配备了“包裹式淋浴间”,手持喷水枪,就可以快速把自己清洁干净。中国载人航天器通常配有口腔清洁剂和口腔清洁指套。口腔清洁剂类似口香糖,供航天员餐后咀嚼,清洁口腔。航天员还可以采用密封式吸水法刷牙。
“弯弓”睡觉____
因为失重,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无所谓是站着还是躺着,可以飘在空中,但要露出头。睡袋可以随处固定,墙上、天花板上或舱底都行,但更多的时候会固定在专门的睡眠区。讲个冷知识:失重时,如果完全放松,航天员身体竟然是弯曲的,看上去就像一张弓。其实,在太空中用这种姿势睡觉比完全伸直平躺要舒服得多。
娱乐休闲多姿彩
不用工作的时候,航天员们都干些什么呢?他们会拍照、听音乐、写日记,或者拿出太空太阳镜,欣赏独特风光。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航天员时刻体验着“慢生活”!根据相对论,运动速度越快,人们体验的时间越慢。据测算,航天员在高速移动的空间站生活1年,将比地球表面的人少经历约0.01秒。这意味着,空间站上的人正在非常缓慢地“时间旅行”。
总之,随着科技和人性化理念的发展,在太空中生活注定很有趣。
10.短文主要运用了   、   、   、   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有趣的太空生活。
11.仔细阅读第三部分的内容,把小标题补充完整。(所填不超过三个字)
12.如果想要了解航天员是如何循环利用尿液、汗液的,可以重点阅读哪部分内容。用横线画出你找到的答案。
13.下列关于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尼龙搭扣一方面可以固定餐盘,另一方面还可以固定食物,让航天员进食更方便、更安全。
B.中国航天员清洁口腔的方法有咀嚼口腔清洁剂、采用密封式吸水法刷牙等。
C.加点的“这种姿势”指的是“弯弓”睡觉的姿势,航天员在太空中完全放松时呈这种姿势,是因为处于失重状态。
D.循环利用尿液、汗液等,占中国空间站用水来源的90%以上。
14.如果中国空间站正在举办演奏会,航天员吹奏或弹奏乐器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请结合材料并发挥想象写下来。
阅读理解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因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③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④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⑤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⑥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5.张华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第   段。通过阅读,张华发现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16.王佳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她怎样阅读这篇文章最合适?(  )
A.重点阅读每段的首、尾句。
B.重点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浏览其他段落。
C.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阅读文章。
D.只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
17.结合上下文,对第③段中“败笔”一词的解释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
18.联系上下文,第③段中“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是指   ;“愿望”是指   ;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的依据是   。
19.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加点词“往往”去掉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
接下来你要在活动日志上记录科技馆里的相关资料以及本次活动中的一些场景。请根据提示完成记录。
【资料一】风能是一种能够用以发电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虽然人类利用风帆行船,利用风车提水,利用风力推动石磨或其他机械,已有数千年历史了,但是将风力转化为发电的重要能源则是在电气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风能来源丰富,发电花钱少,又没有污染,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技术使风车变成了发电的动力设备,古老的风车焕发了青春。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利用风能来发电。新型的风车发电设备的外观就像一座高耸的铁塔,顶部有3个玻璃纤维制成的叶片。每个叶片的长度有20来米,形状像飞机的翅膀,组装上铁架以后,总体上更像飞机的螺旋桨。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相当可观。
【资料二】 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的位次表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4 5 4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50位以后 60位以后 130位以后 120位以后
【资料三】 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通过抓关键句可知,资料一主要介绍的是   。阅读资料一后,我知道风能具有的优势是来源丰富、   和   。
21.想知道新型风车发电设备是什么样的,可以重点阅读资料几?请你从资料中找到对应的答案,画上横线。
22.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资料,完成练习。
①为了完成“制作一张号召居民节约资源的宣传单”这个任务,我会重点阅读资料   。
②为了完成“作一次关于‘新能源新发展’的演讲”这个任务,我会重点阅读资料   。结合资料,我打算为这种新能源设计这样一句宣传语:   
23.在讲解员讲解内容时,欢欢却在不停地说话,你劝说道:   
24.科技馆讲解员在讲解时,欢欢听得很入迷,请你将他人迷的样子用文字记录下来。
25.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说明理由时,采用分条列项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想说的话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目了然,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早日实现碳中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至少三条)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著名景点之一。它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长150多 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 米,高7米。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 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
材料二 每年在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 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 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金光穿洞”的奇观。
材料三
颐和园开放时间 颐和园门票价格
旺季【答案】 (4月1日—10月31日) 大门:6:30—18:0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大门:7:00—17:00 旺季30元/张 淡季20元/张
26.要去观赏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奇景,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和    
27.看图,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A.
B.
C.
①要判断上面哪一幅是十七孔桥的图片,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②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哪一幅图片是十七孔桥?写出你的理由。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 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 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 过程还将至少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 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 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 的,因为在4000万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 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 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 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 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 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 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 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 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⑥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28.本文从哪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请简要概述。
29.作者说人类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想要知道他这样说的根 据,应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具体原因。
30.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1.阅读第④自然段,说说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是什么。
32.你觉得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 筝
贾平凹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 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 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 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 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
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 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 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 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 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有删改)
33. 通读短文,完成短文内容的梳理,并在横线内写出“我们”当时的心情。   →放风筝   →    
34.围绕着“感受放风筝的乐趣”的阅读任务,我应该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作者借风筝 起飞“   ”的样子和飞到空中“   ”的样子写出了放风筝的乐趣。
35.“大惊失色”是对“我们”的     描写,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我们”有这样反应的 原因。
36.下列对“我们”四处寻找丢失的风筝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风筝是“我们”亲手做的。
B.做风筝的材料很稀有。
C.风筝的身上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D.风筝象征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材料一;5A
2.材料二;提取关键信息;夏季7、8月份;水量丰富,气势磅礴,最为壮观
3.错误;错误;错误;正确;错误
4.抬头看,只见汹涌直泻的水向下扑来,水花翻滚,猛然间已变成了倾倒的雪峰,气势磅礴,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
【答案】5.故宫
6.正确;错误;正确
7.列数字
8.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
9.雄伟;堂皇;庄严;和谐
【答案】10.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11.更舒服
12.吃喝有讲究|比如,天和核心舱内装有二氧化碳还原子系统……再处理后就有了饮用水。
13.D
14.吹奏笛子时,因为用一点小小的力就会前后摇摆,甚至转几圈,握不牢笛子,所以航天员必须把双脚绑好。
【答案】15.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6.B
17.C
18.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9.不好。“往往”在这里是指通常情况下水面成河道模样时会安排桥梁,但也有特殊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若去掉,句子意思就变了,与实际情况不符。
【答案】20.风能是一种能够用以发电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发电花钱少;没有污染
21.一|新型的风车发电设备的外观就像一座高耸的铁塔,……总体上更像飞机的螺旋桨。
22.二;一;拥抱大自然,共享新能源。
23.欢欢,讲解员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解科技知识,我们应认真倾听,如果有什么疑惑可以等讲解完后再进行提问,这样你的疑惑既可以得到解答,也不会影响到别人,你觉得呢
24.聪聪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讲解员老师对“风能”的讲解,眼里放着光,盯着“新型的风车发电设备”一动不动,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都没有反应。
25.①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②尽量使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设备。③对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
【答案】26.二;三
27.①一、A;②理由: 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 , 共有17个桥洞 ,其中9孔最大,由中间向 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
【答案】28.①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②地球上的资源按照现在的消耗增长趋势,能维持多久。
29.③⑤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使小行星改变航道。
30.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在句中说明实际持续时间可能比40亿年还长,该词体现了说明立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31.对资源的过度消耗。
32.能。人类可以通过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等来控制自身。
【答案】33.做风筝;找风筝;做风筝时很快活,放风筝时兴奋、自豪,找风筝时是着急、伤心的
34.3、4;凌空飞起;;翩翩飞舞
35.神态;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 地飞走了
36.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