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1 11: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练习-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牵牛花娃娃
蒲华清
①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里撒下一排牵牛花种子。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②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 ”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艳艳不信。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
这是一个 句,把一条条绳上的 比作一排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牵牛花藤儿爬在绳子上的画面。
③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④第二天早晨。啊!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快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
⑤但绿藤儿还是一动也不动。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⑥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⑦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上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
⑧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⑨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
(选自《一分钟床头小故事》,有删改)
1.阅读要素读短文,完成思维导图。
时间 春天 第二天早晨     不久    
牵牛花的生长状态 种子冒出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     藤儿又往上爬了一段     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
2.从思维导图可以看出作者主要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
3.批注阅读读画横线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完成批注。
4.读完第⑦自然段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课内外对比阅读。
动物之家
[材料一]
蟋蟀的住宅(节选)
[法国]法布尔/著王大文/译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材料二]
如何搭建一座“昆虫旅馆”
昆虫能够帮助植物授粉、抑制病虫害,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频繁,难免会毁坏昆虫的栖息地,让它们流离失所。搭建“昆虫旅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可以保护、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之一。如果养了花花草草,“昆虫旅馆”里的客人还可以悄无声息地除去“小花园”里的害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甚至居民个体,通过搭建“昆虫旅馆”,吸引这些小生命“入住”。
“昆虫旅馆”搭建的步骤如下:一、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昆虫习性。二、
收集自然废弃物,为搭建做准备。三、根据情况准备工具,如剪刀、胶水。四、制作各种小木箱或小纸箱,填充不同材料。五、加铁丝固定“旅馆”,还可以涂上环保防水涂料。六、将“昆虫旅馆”放置在无风无雨又能照射到阳光的地方。
5.结合材料一,下面四幅蟋蟀住宅工程平面图中,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
A. B.
C. D.
6.阅读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丛草比作   ,突出了蟋蟀住宅   的特点
从“半掩着”“微斜”等词语中,我发现作者   。
7.对比阅读联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
B.材料二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搭建“昆虫旅馆”。
C.两则材料中的“最多”“之一”等词,表达不清晰、不准确。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的小生命的喜爱。
阅读理解
法布尔:其人其事
材料一:人物名片
姓名 法布尔 身份 昆虫学家
国籍 法国 美名 “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出生地 普罗旺斯省圣莱昂地区 主要作品 《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
出生年份 1823年
材料二:人物逸事
当法布尔的研究遭到正统力量的责难时,他辩驳说:“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是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却是生!”
材料三:法布尔语录
①我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块路而已。
②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材料四:观点播报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法国]罗丹
②《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
8.下列关于法布尔的信息,材料一没有告诉我们的是(  )
A.他是法国人,昆虫学家
B.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C.他于1823年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省圣莱昂地区,于1915年逝世
D.他的主要作品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
9.“《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A.《昆虫记》是法布尔毕生的心血,也是他的代表作
B.法布尔与昆虫交朋友,走进它们的世界,以人性观察虫性
C.《昆虫记》里不仅有关于昆虫的知识,还有美好的思想和情趣
D.法布尔认为自己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面前的一小块路而已
10.阅读材料三,你有什么感想?
11.阅读完所有材料,请你针对文本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提问:   
回答:   
阅读理解
____
张瑜
静静地待在草丛中,将两条前腿合起来举在胸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螳螂的形象。然而,它却是不折不扣的“职业杀手”。当其他昆虫进入它的攻击范围时,它先前的形象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硕大的眼中闪射出咄咄逼人的凶光,死死地盯住移动的猎物不放。一旦时机成熟,两把大铡刀似的前腿便如箭一般弹射出去,重重地扣在猎物身上,猎物来得及做的不过是抽搐(chù)几下或挣扎一阵。接下来,螳螂会用它那并不十分起眼的“小嘴”,一点一点地把猎物吞噬(shì),直到只剩下一些对螳螂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的器官,比如一节触须,一段跗(fū)肢,或是一小片翅膀。
____在温带地区,螳螂的种类相对较少,体形较为简单;但在热带地区,螳螂的种类就丰富多了,体形也变得怪异复杂,而且个个都是高超的伪装大师____是植物的花、叶、枝,还是树皮……____是它们模仿的对象。有了巧妙的伪装,螳螂只需静伏不动,不管是天敌还是猎物都很难发现它们。
螳螂几乎遍布世界各地。____有合适的温度和较为丰富的食物来源,螳螂____可以过得逍遥自在。它们____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____个个都是地地道道的“虫国杀手”。
(选自《大自然探索》2007年第03期,有删改)
12.用螳螂最显著的特点给短文补充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横线里。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只要……就……
14.请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①气势汹汹——   ②悠然自得——   
15.根据短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可知,螳螂猎食的过程是:死死盯住猎物→   →重重扣住猎物→   。作者之所以能把螳蜱捕杀猎物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是因为   。
16.文中横线处应该填哪个句子更合适?(  )
A.螳螂凶残,但又美丽,形态千奇百怪。
B.螳螂胸部细长,有翅两对,捕虫本领高强。
C.螳螂建造的窠巢,在有阳光照耀的地方随处都可以找到。
D.螳螂是一种能干的动物,也是一种很有建筑才能的动物。
17.“螳螂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一篱蔷薇(节选)
罗瑞花
①春天的头茬阳光洒遍了村庄。我家屋后,一篱野蔷薇长得格外茂盛。
②我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这实在是大自然对嘴馋的孩子的一丝慰藉。
③初夏时节,当蜜蜂从窗格子飞进来时,我睁开眼,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开了!我翻身起床,趿拉着布鞋往屋后跑。
④呀!一篱笆的蔷薇都约好了,都约在昨天晚上一齐开放,谁也不赶早,谁也不甘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哪位仙女遗落了一件云裳。饱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再也忍不住了,摘了一朵又一朵,直到满手满襟。我把一朵朵蔷薇轻轻地放在一个竹筛里,就像把熟睡的白雪公主放入摇篮一样。从菜园边割来一些竹枝,我开始做游戏。
⑤我忙着跟伙伴们用蔷薇和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扮公主,做新娘。
⑥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过不了多久,透过蔷薇枝,你会看到金樱子已经挂在枝头。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由青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变甜。为了这点甜味,我们不怕衣服被扯烂,手臂被划伤,一只只小手在蔷薇的茎刺旁试探、找寻,摘下后就用鞋底磨掉金樱子身上的刺,咬开它的肚皮,挖出它一肚子长满毛刺的籽,终于剩下薄薄黄黄的果皮,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享受一点点酸甜。
⑦雪花飘飞,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空荡,只有那一篱蔷薇依然青翠稠密,虫儿、雀儿躲进蔷薇枝叶之间,在“蔷薇山庄”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选自《衔泥带得落花归》,有删改)
18.(阅读要素)短文按照   顺序描写了野蔷薇的生长过程。文中表现这种顺序的短语有   、   、   、   ,由此能感受到作者的观察是   。
19.认真阅读第②—④自然段,归纳野蔷薇的特点。
①    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
气味 ②   
颜色 ③   
④    挨挨挤挤,满枝满篱,饱满润泽的花瓣,一簇簇的黄蕊
20.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由青转黄转红”“从涩变甜”等语句体现出作者观察时不但用眼睛看,而且还放到嘴里尝了尝。   
②进入冬天,蔷薇枝叶会干枯衰败。   
21.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有点”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请你阅读《螳螂的巢》,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螳螂的巢
①螳螂的巢穴结构十分复杂,附着在某个固定的物体上,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颜色金黄。整个巢穴垂直分成上、中、下三节。中间的那块区域比另外两节要窄一些,上面布满一片片鱼鳞似的薄片,一行一行地整齐排列着。若竖着看,这些薄片层层悬空覆盖,很像是农家屋顶上的瓦片。上下两行间的小细缝看似微不足道,却隐藏着孵化后的小螳螂们走向世界的出口,所以这一节也叫“出口区”。其余两节是构成巢穴的主体,上面有一道道的横纹,都是坚硬的堡垒,它是放置螳螂卵的极佳场所。
②而且雌螳螂在筑巢时恰好处于自己的产卵期。我在经过多日的守候后,终于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③那是一个晴朗的早上,一只怀孕多日的雌螳螂左挑右选,寻找着最合适的筑巢地点。它发现了一个罐子,在离罐沿儿只有几厘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头朝下倒挂着,安静地不再动弹。
④不久,雌螳螂的尾部就不断地冒出一团团泡沫,很像肥皂泡。我试探着把一根草枝插进去,轻轻搅动一下,再往外拉,那泡沫竟然把草枝粘住了。又过了两分钟,泡沫就完全凝固了,变得像老巢穴一样坚固。看来,筑巢的主材料就是这种黏液。当然这也绝对不能忽视空气的作用,因为就在每次黏液被排出的瞬间,雌螳螂腹部末端那条长裂缝形成的两个裂瓣就会有节奏地打开、合拢,打开、合拢,不断地充分搅拌黏液,使其与空气极度混合,从而形成最终的材料——泡沫。
⑤而产卵的过程就是在泡沫的海洋中进行并完成的。每形成一层泡沫,母螳螂就会把尾部深深地扎进去排一次卵,直到卵巢排空,只剩最后一颗卵变成巢穴的尖头,而此时白色的泡沫正好逐渐凝固,将螳螂卵密闭起来。就这样,卵产下了,巢穴也建好了。
⑥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过程啊! 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选文有删改)
23.文章主要围绕“螳螂的巢”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巢穴的结构特点 筑巢与产卵的过程
24.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作者都发现了什么? 请你阅读文章,选出属于法布尔的发现成果。    
①螳螂巢穴的长度、宽度、颜色以及结构。
②巢穴上下两节布满像鱼鳞一样的薄片,是放置螳螂卵的绝佳场所。
③雌螳螂筑巢不只是靠自身分泌出的黏液,还需要与空气充分混合。
④雌螳螂产卵的过程是在泡沫中进行并完成的。
⑤雌螳螂多次产卵,直至卵巢排空,然后静待螳螂卵的孵化
25.文章最后一段中“神奇的过程”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在昆虫馆中,你看到了“萤”,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萤(节选)
〔法〕法布尔
①众所周知,萤火虫的身上带着一盏灯。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盏灯,在黑夜中照耀自己行进的路程,这是它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②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三节。前两节的每一节下面都会发光,形成宽宽的节形。而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比前两节要小得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因而在这个小昆虫的上下面都可以看得见光。
③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
④我曾在显微镜下,观察过这两条发光带: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很细很细的粒形物质———光就是发源于这里。萤的灯是氧化的结果,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余物。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⑤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也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地将自己身上的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⑥那么,这个聪明的小动物,究竟是怎样行动才达到它调节自身光亮的目的呢? 经过观察我了解到,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一些;要是哪天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输送停止下来,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⑦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爱和我玩捉迷藏。就在刚才,我明明清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只要我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不小心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
(选文有删改)
26.请你阅读文章,补全对“萤”的观察记录图。
27.请你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① “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该句中的“只有”“只能”两个词语,写出了雄萤   的特点,体现了文章语言的   ,表现出作者细致的观察。
②“每次当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爱和我玩捉迷藏。”该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通过“捉迷藏”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萤受到惊扰时会   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萤火虫   的情感,体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8.新考法 链接材料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内容,说说其在表达上与上面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萤火虫属于甲虫,身体扁平,细长呈椭圆形。有两对翅,前翅为硬的鞘翅,起保护作用,后翅则是飞行用。其显著特征是尾部可以发光,属于杂食昆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蛛网的建筑(节选) [法国]法布尔
即使在最小的花园里,也能看到蜘蛛的踪迹。它们都算得上是“天才的纺织家”。
蜘蛛做捕虫网的时候,它从中心的白点沿着横线爬,很快就爬到架子的边缘,以同样快的速度回到中心,从中心出发以同样的方式爬到架子边缘。 就这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每爬一次便拉成一个半 径,或者说,做成一根辐。不一会儿,便这儿那儿地做成了许多辐,不过次序 很乱。在同一个方向安置了几根辐后,它就很快地往另一个方向再补上几条,从不偏爱某个方向,它这样突然地变换方向是有道理的:如果它先把某一边的辐都安置好,那 么这些辐的重量,会使网的中心向这边偏移从而使网扭曲,变成很不规则的形状。所以它在一边 安放了几根辐后,立刻又要到另一边去,为的是时刻保持网的平衡。
你们一定不会相信,像这样毫无次序又时时间断的工作会造出一个整齐的网。可是事实确 实如此,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不同的蜘蛛网辐的数目也 不同,角蛛的网有21根,条纹蜘蛛有32根,而丝光蛛有42根。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 是基本上是不变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
2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中心——    安置——   
踪迹——    变换——   
30.蜘蛛在做捕虫网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变换方向?
31.第3自然段中“可是事实确实如此”的“事实”指    
32.短文中说“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你觉得这样的表述矛盾 吗?为什么?
33.联系短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蜘蛛算得上是“天才的纺织家”。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中午;又不久;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藤儿爬上阳台顶了
2.连续细致的观察
3.比喻;牵牛花藤儿绿娃娃
4.示例:我仿佛看到了牵牛花藤儿爬满了绳子,像一床绿帐子,上面开满了红花朵,真像仙女的床帐。
【答案】5.A
6.一座门;隐蔽性好;观察十分细致,用词精准,生动地描绘出蟋蟀住宅门口的独特构造与精心打理的状态
7.C
【答案】8.C
9.D
10.法布尔为人谦逊,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真令人感动。
11.结合材料,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法布尔是一个细心、认真、谦虚的人。
【答案】12.“虫国杀手”螳螂
13.无论;都;只要;就;虽然;但是
14.咄咄逼人;逍遥自在
15.前腿如箭一般弹射出去;用嘴把猎物吞噬;进行了长期连续细致的观察
16.A
17.不能去掉。因为“几乎”一词点明了螳螂分布的范围虽广,却并不是世界各地都有,去掉后就与实际情况不符,表达就不准确严谨了。
【答案】18.时间;春天;初夏时节;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雪花飘飞;长期而连续的
19.味道;浓郁而甜腻;纯白,浅粉的花瓣,黄蕊;形态
20.正确;错误
21.不可以去掉。因为“有点”表示程度不高,稍微,说明味道是淡淡的,如果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意思,“有点”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野蔷薇娇嫩、美丽的特点,还表达出作者对野蔷薇无比喜爱的感情
【答案】23.颜色金黄;窄;上下;坚硬;同时进行;像泡沫一样的黏液
24.①③④
25.指的是雌螳螂产卵和筑巢的过程。因为雌螳螂的产卵和筑巢是同时进行并完成的;筑巢的材料是像泡沫的黏液,且十分坚固;产卵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是在泡沫的形成中不断排出的。因此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答案】26.萤的皮上有一种由白色涂料形成的很细的粒形物质。|身体后面有三节发光的节形,从上下面都可以看见光|调节随身携带的亮光|流入空气量|流入的空气量增加
27.发光的部位少且发光范围有限;严谨准确性;拟人;迅速调整自身光亮;喜爱
28.所给的材料语言表述专业,用词精。确,科普性更强;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运用多种修辞,富有情趣,流露出作者对萤火虫的喜爱之情。
【答案】29.中央;安装;痕迹;变化
30.如果它先把某一边的辐都安置好,那 么这些辐的重量,会使网的中心向这边偏移从而使网扭曲,变成很不规则的形状。
31.像这样毫无次序又时时间断的工作会造出一个整齐的网
32.不矛盾,因为蜘蛛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不同的蜘蛛网辐的数目也 不同,角蛛的网有21根,条纹蜘蛛有32根,而丝光蛛有42根。
33.蜘蛛用毫无次序又时时间断的工作会造出一个整齐的网,这个网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不同的蜘蛛网辐的数目也 不同,角蛛的网有21根,条纹蜘蛛有32根,而丝光蛛有42根。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