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202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期末检测试卷四年级
1.(2025四上·温州期末)走进非遗馆,正在进行温州鼓词表演。温州鼓词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州鼓词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又称檀板)、小抱月(又称小梆子)、大锣等。
(1)牛筋琴是温州鼓词的主要伴奏乐器,被誉为“天下第一琴”。这种乐器用牛筋作弦,以敲击琴弦进行演奏。敲击的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就越( )。
A.低 B.高 C.弱
(2)当进行温州鼓词演奏时,声音是通过( )传给观众的。
A.地面 B.光 C.空气
(3)鼓词演奏馆内,墙上有标语“禁止大声喧哗”,是提醒大家要控制( )。
A.音量 B.音高 C.音色
(4)演奏馆内的凳子如图所示,在凳脚上加软垫,移动家具的声音轻多了,主要原因是软垫能( )。
A.隔绝凳脚传出的声音
B.使凳脚更光滑,不发生振动
C.减弱凳脚与地面碰撞时产生的振动
(5)表演者停止敲击大锣后,锣还在发出声音,其主要原因是( )。
A.锣还在振动
B.空气传播声音比较慢
C.锣的回音
(6)如右图,为了探究“扁鼓的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里的”,小明制作了一个鼓膜模型,对着左侧瓶口敲击扁鼓,观察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皮模拟鼓膜,塑料瓶模拟外耳道
B.发声后,可以看到泡沫小球振动,说明气球皮在振动
C.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声音传到外耳道后,会使听小骨发生振动,从而带动鼓膜振动
(7)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耳朵听力的是( )。
A.为了能更投入地欣赏音乐,经常戴耳塞听音乐
B.耳垢太脏了,要经常清理,这样可以保持外耳道的清洁,有助于保护耳朵
C.听到较刺耳的声音时,我们可以闭上嘴巴,捂上耳朵
(8)小明敲击扁鼓,发现:敲击的力越小,振动幅度越 (选填“大”或“小”),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强”或“弱”);敲击的力越大,振动幅度越 (选填“大”或“小”),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强”或“弱”)。
【答案】(1)B
(2)C
(3)A
(4)C
(5)A
(6)C
(7)C
(8)小;弱;大;强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琴弦越细,振动时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所以选B。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温州鼓词演奏时,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给观众的,光不能传播声音,地面不是主要传播介质,所以选C。
(3)“禁止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指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也就是音量,提醒大家控制音量大小,所以选A。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4)在凳脚上加软垫,能减弱凳脚与地面碰撞时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弱声音的产生,使移动家具的声音轻多了。软垫不能隔绝凳脚传出的声音,也不能使凳脚更光滑且不发生振动,所以选C。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表演者停止敲击大锣后,锣还在发出声音,是因为锣还在振动。空气传播声音的快慢与锣发声后持续发声的原因无关,锣的回音也不是锣停止敲击后还发声的主要原因,所以选A。
(6)A、在该鼓膜模型中,气球皮可以随着声音的传来而振动,模拟鼓膜;塑料瓶起到类似外耳道传导声音的作用,模拟外耳道,该说法正确。
B、发声后,气球皮振动带动泡沫小球振动,通过泡沫小球的振动可以直观地看出气球皮在振动,该说法正确。
C、此实验只是模拟了鼓膜振动,重点在于展示鼓膜能随声音振动,并没有体现出声音传到外耳道后使听小骨发生振动带动鼓膜振动这一过程,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7)A、经常戴耳塞听音乐,会使耳朵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对听力造成损害,不利于保护耳朵听力。
B、耳垢对外耳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常清理耳垢可能会破坏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环境,甚至损伤外耳道,不利于保护耳朵。
C、听到较刺耳的声音时,闭上嘴巴、捂上耳朵,可以减少声音传入耳朵,从而保护耳朵听力,该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C。
(8)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敲击的力越小,气球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小,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弱;敲击的力越大,气球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 。
2.(2025四上·温州期末)【自制乐器体验区】
(1)以下是小明制作的小乐器,用一定的方式让它们发出声音,能从左到右依次发出“1(do)2(re)3(mi)4(fa)5(sol)” 5种不同音阶的是( )。
A.用吹的方式发声
B.用敲击的方式发声
C.用敲击的方式发声
(2)体验区活动为“自制一个能发出完整音阶的乐器”,以增加演奏的丰富感,这个任务需要经历的过程依次是 → → → 。
A.头脑风暴,制订乐器制作的最优方案
B.演奏自制乐器并反思方案,进行改进
C.明确设计并制作乐器的任务
D.项目组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乐器
(3)为了能用吸管排箫演奏出《小星星》,需要在吸管排箫中增加一个“6(la)”的音阶,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请在图中画出,让它依次发出“1~6”的音阶。说明这么画的理由。
【答案】(1)A
(2)C;A;D;B
(3)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吹吸管时,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而敲击装水的玻璃杯和水杯琴是通过杯子和水的振动发声,其发声原理与吹吸管不同,金属越短,玻璃杯中的水越少,振动越快。所以能从左到右依次发出“1(do)2(re)3(mi)4(fa)5(so)6(la)”5种不同音阶的是用吹的方式发声的吸管,选A。
(2)首先要明确设计并制作乐器的任务,即C;然后进行头脑风暴,制订乐器制作的最优方案,即A;接着项目组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乐器,即D;最后演奏自制乐器并反思方案,进行改进,即B。
(3)吹吸管时,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因此想要增加一个“6(la)”的音阶,就要在右边增加一个更短的习惯,这样空气柱更短,振动更快,音调更高。
3.(2025四上·温州期末)2024年12月8日“强城杯”温州马拉松鸣枪开跑。小明一家报名参加了本次马拉松比赛,为了顺利完成比赛,赛前小明一家在饮食和运动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1)小明每天坚持跑步训练。一般情况下,与不经常运动的同学相比较,小明的肺活量( )。
A.更大 B.更小 C.和同学差不多
(2)小明在统计一天的食物时,晚餐这一餐应记为( )种食物。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糯米饭、牛奶 米饭、炒白菜、西蓝花 米饭、玉米排骨、番茄、炒鸡蛋
A.三 B.四 C.五
(3)从营养搭配均衡角度看,小明的午餐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4)下列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检验正确的是 ( )。
食物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食物中主要含有的成分
A 馒头 滴加碘酒 颜色变成蓝色 蛋白质
B 花生 在白纸上挤压 留下明显油迹 脂肪
C 土豆 燃烧 有一股焦臭味 淀粉
(5)食物主要在( )中完成消化和吸收。
A.胃 B.小肠 C.口腔
(6)妈妈告诉小明,要“细嚼慢咽”。“细嚼”是由我们口腔中的( )完成的。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7)如图,为了研究呼吸时内部器官的变化,可以用器材模拟呼吸器官,①模拟的是 ,②模拟的是 。
(8)a模拟的是 (选填“吸气”或“呼气”)动作,这时胸腔 (选填“收缩”或“扩张”)。
(9)除了细嚼慢咽,还有哪些饮食习惯,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① ;
② 。
【答案】(1)A
(2)C
(3)C
(4)B
(5)B
(6)C
(7)气管;肺
(8)呼气;收缩
(9)按时吃饭;适当运动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测量肺活量;食物中的营养;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经常进行跑步训练等运动,能使呼吸肌更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增强,从而导致肺活量增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小明与不经常运动的同学相比,肺活量更大,答案选A。
(2)晚餐包含米饭(主食类)、玉米(主食类)、排骨(肉类,提供蛋白质等)、番茄(蔬菜类)、炒鸡蛋(蛋类,提供蛋白质等),共五种食物,答案选C。
(3)小明午餐有米饭(提供糖类)、炒白菜和西蓝花(提供维生素等)、玉米排骨、番茄、炒鸡蛋(提供蛋白质等),相对而言,蔬菜较多,从营养搭配均衡角度看,缺少较多的是蛋白质类食物,答案选C。
(4)A、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说明馒头含淀粉,不是蛋白质,A错误。
B、花生富含脂肪,在白纸上挤压会留下明显油迹,B正确。
C、土豆燃烧有一股焦臭味,说明含有蛋白质等成分,淀粉燃烧不会有这种特殊气味,且土豆主要成分是淀粉,但该实验现象不能证明主要成分是淀粉,C错误。
故答案为:B。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很长,内有多种消化液,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等。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口腔只能初步消化淀粉,食物主要在小肠中完成消化和吸收,答案选B。
(6)门齿主要用于切断食物,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细嚼慢咽”主要是通过臼齿完成的,所以选C。
(7)在模拟呼吸器官的装置中,①是细长的管道结构,模拟气管;②是气球,模拟肺。
(8)a图中,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腔容积收缩,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模拟的是呼气动作。
(9)按时吃饭能保证身体有规律地获取营养;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消化等,这些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饮食习惯。
4.(2025四上·温州期末)【欢乐赛事进行时】
(1)运动员呼吸时,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关于气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都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C.氧气无变化,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
(2)马拉松结束后,小明马上测量心跳和呼吸次数,发现都比安静状态时增加了。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心情太紧张了
B.运动需要更多的氧气
C.运动后太累了
(3)赛后,马拉松运动员因为饥饿感到有点头晕,他应该吃( )快速补充能量,恢复状态。
A.空心菜 B.牛肉 C.面包
(4)如下图,小明发现美食区食物是这样放置的,这样排列的依据是( )。
红烧肉、清炒虾仁、清蒸黄鱼、红烧牛腩 蒜泥青菜、酸辣土豆丝、干煸豆角、凉拌黄瓜
A.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B.熟食和生食
C.主食和副食
(5)赛后,马拉松运动员们品尝了猪脏粉、鱼丸汤、猪油糕、松糕等温州特色小吃,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路线是 (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胃
C.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答案】(1)B
(2)B
(3)C
(4)A
(5)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食物的分类;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同时会带出一些水蒸气等其他气体,所以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答案选B。
(2)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活动,而能量的产生需要氧气参与呼吸作用,所以运动时呼吸和心跳次数会增加以获取更多氧气,答案选B。
(3)面包的主要成分是糖类,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能快速补充能量;空心菜主要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牛肉主要提供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相对来说面包能更快补充能量,答案选C。
(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红烧肉、清炒虾仁、黄鱼、红烧牛腩等属于动物类食物,清蒸蒜泥青菜、酸辣土豆丝、干煸豆角、凉拌黄瓜等属于植物类食物,排列依据是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答案选A。
(5)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是:口腔初步咀嚼和消化淀粉,然后经食道进入胃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再到小肠进行主要的消化和吸收,最后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所以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答案选A。
5.(2025四上·温州期末)学校科技节举办自制动力小车赛,要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自制动力小车,能运载一块橡皮泥行驶1米,以下是同学们的3种方案。
方案一:利用垫圈的重力驱动小车。
(1)下列物品中,质量接近1N的重物是( )。
A.2枚垫圈 B.2个鸡蛋 C.2枚硬币
(2)想让小车运动速度加快,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增加垫圈数量 B.拿掉小车车轮 C.增加小车质量
(3)小明想知道一个垫圈到底有多重,他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
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物体
(4)如右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5)图1的右侧绳子与桌子会发生 摩擦。加一个滑轮(如图2),就变成了 摩擦。
【答案】(1)B
(2)A
(3)C
(4)2.6
(5)滑动;滚动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摩擦力;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2枚垫圈质量远小于100g;2个鸡蛋质量大约100g,接近1N;2枚硬币质量一般小于100g,所以选B。
(2)增加垫圈数量,会增大拉力,使小车运动速度加快;拿掉小车车轮,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增大,运动速度会减慢;增加小车质量,在拉力一定时,加速度会减小,速度增加变慢,所以选A。
(3)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是为了保证测量准确,A正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能避免读数误差,B正确;弹簧测力计有一定的量程,不能测量任何物体,超过量程会损坏弹簧测力计,C错误。故选C。
(4)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图中测力计的量程是5N,一个小格代表0.2N,指针在2和3之间过3个小格,测量的力是2.6N。
(5)图1中右侧绳子与桌子接触且有相对滑动,发生的是滑动摩擦;图2增加滑轮后,绳子与滑轮之间是滚动关系,此时绳子与桌子间变成滚动摩擦。
6.(2025四上·温州期末)方案二: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一般情况下,用同一根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的弹力越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 )
A.大 远 B.大 近 C.小 近
(2)为了防止橡皮筋动力小车的轮胎打滑,我们可以( )。
A.增加小车的质量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数量
C.使用无花纹轮胎代替有花纹轮胎
【答案】(1)A
(2)A
【知识点】弹力;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1)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与缠绕圈数有关,在材料和粗细等一定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其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弹力越大,对小车施加的动力就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也就越远,所以选A。
(2)A、增加小车的质量,根据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小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能更好地“抓紧”地面,可防止打滑,该选项正确。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数量,会使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增大,小车运动速度加快,但并不能直接防止轮胎打滑,反而可能因为动力过大更容易打滑,该选项错误。
C、无花纹轮胎比有花纹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更光滑,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更小,更容易打滑,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7.(2025四上·温州期末)方案三:利用气球驱动小车。
小科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制作了气球动力小车,并用气球小车开展一些探究活动。
(1)小科的气球小车是靠( )运动的。
A.拉力 B.弹力 C.反冲力
(2)小科发现自己的气球小车不走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
A.车轴不正 B.气球吹得不够大 C.气球喷嘴太细
(3)按右图方向摆放小车,松开手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向右运动
B.小车向左运动
C.小车安装了轮子,所以小车运动时没有摩擦力
(4)下列物体与气球小车动力不同的是 ( )。
A.水火箭 B.窜天猴鞭炮 C.动车
【答案】(1)C
(2)A
(3)B
(4)C
【知识点】反冲力;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1)气球向后喷气,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会给气球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反冲力,使小车运动,所以选C。
(2)A、车轴不正,会导致车轮滚动方向不一致,从而使小车不走直线,A正确;
B、气球吹得不够大,只是影响小车获得动力的大小,不会导致小车不走直线,B错误;
C、气球喷嘴太细,会影响气体喷出的速度等,但不是小车不走直线的主要原因,C错误;
故答案为:A。
(3)按图中方向摆放小车,气球向右喷气,根据反冲原理,小车会向左运动,A错误,B正确。小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但并不是没有摩擦力,C错误。故选B。
(4)水火箭是利用内部气体向后喷出产生反冲力升空的;窜天猴鞭炮是利用内部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产生反冲力发射的,它们和气球小车一样都是利用反冲力运动。动车是利用电动机等动力装置驱动的,其动力原理与气球小车的反冲力不同。故选C。
8.(2025四上·温州期末)【直击赛事现场】
(1)与其他同学的气球小车相比,小科制作的气球小车行驶距离太小,他认为可能和“吹气的时间太短”有关。请问这属于科学实践中的( )。
A.提问 B.假设 C.实验
(2)制作好后,其他小组对小科组的小车进行了评价,下列不能作为小车评价标准的是 ( )。
A.小车行驶的距离 B.小车的运载能力 C.小车是谁制作的
(3)当我们制作的小车行驶距离不能达到标准时,我们的活动是( )。
A.没有探究意义的
B.一次失败的模型,没有学习的价值
C.一次很好的学习,可以继续反思改进
(4)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下列有关赛车的设计,分析错误的是 ( )。
A.设计流线型车身,主要是让赛车看起来美观
B.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行驶稳定
C.轮胎的设计,要考虑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关系,以便行驶得更快
【答案】(1)B
(2)C
(3)C
(4)A
【知识点】摩擦力;小车的制作与评估;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1)小科认为小车行驶距离小可能和“吹气的时间太短”有关,这只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推测,在科学实践中属于假设环节。故选B。
(2)小车行驶的距离可以反映其动力等方面的性能,小车的运载能力体现了其功能特点,都可以作为评价小车的标准;而小车是谁制作的与小车本身的性能、功能等无关,不能作为评价标准,所以选C。
(3)当制作的小车行驶距离不能达到标准时,这并不意味着活动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改进的过程,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不是失败的模型就没有学习价值,所以选C。
(4)设计流线型车身主要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从而提高车速,而不是为了让赛车看起来美观;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降低重心,使行驶更稳定;轮胎的设计考虑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关系,能优化抓地力等,使行驶得更快,所以A选项分析错误,故选A。
1 / 1温州202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期末检测试卷四年级
1.(2025四上·温州期末)走进非遗馆,正在进行温州鼓词表演。温州鼓词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州鼓词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又称檀板)、小抱月(又称小梆子)、大锣等。
(1)牛筋琴是温州鼓词的主要伴奏乐器,被誉为“天下第一琴”。这种乐器用牛筋作弦,以敲击琴弦进行演奏。敲击的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就越( )。
A.低 B.高 C.弱
(2)当进行温州鼓词演奏时,声音是通过( )传给观众的。
A.地面 B.光 C.空气
(3)鼓词演奏馆内,墙上有标语“禁止大声喧哗”,是提醒大家要控制( )。
A.音量 B.音高 C.音色
(4)演奏馆内的凳子如图所示,在凳脚上加软垫,移动家具的声音轻多了,主要原因是软垫能( )。
A.隔绝凳脚传出的声音
B.使凳脚更光滑,不发生振动
C.减弱凳脚与地面碰撞时产生的振动
(5)表演者停止敲击大锣后,锣还在发出声音,其主要原因是( )。
A.锣还在振动
B.空气传播声音比较慢
C.锣的回音
(6)如右图,为了探究“扁鼓的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里的”,小明制作了一个鼓膜模型,对着左侧瓶口敲击扁鼓,观察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皮模拟鼓膜,塑料瓶模拟外耳道
B.发声后,可以看到泡沫小球振动,说明气球皮在振动
C.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声音传到外耳道后,会使听小骨发生振动,从而带动鼓膜振动
(7)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耳朵听力的是( )。
A.为了能更投入地欣赏音乐,经常戴耳塞听音乐
B.耳垢太脏了,要经常清理,这样可以保持外耳道的清洁,有助于保护耳朵
C.听到较刺耳的声音时,我们可以闭上嘴巴,捂上耳朵
(8)小明敲击扁鼓,发现:敲击的力越小,振动幅度越 (选填“大”或“小”),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强”或“弱”);敲击的力越大,振动幅度越 (选填“大”或“小”),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强”或“弱”)。
2.(2025四上·温州期末)【自制乐器体验区】
(1)以下是小明制作的小乐器,用一定的方式让它们发出声音,能从左到右依次发出“1(do)2(re)3(mi)4(fa)5(sol)” 5种不同音阶的是( )。
A.用吹的方式发声
B.用敲击的方式发声
C.用敲击的方式发声
(2)体验区活动为“自制一个能发出完整音阶的乐器”,以增加演奏的丰富感,这个任务需要经历的过程依次是 → → → 。
A.头脑风暴,制订乐器制作的最优方案
B.演奏自制乐器并反思方案,进行改进
C.明确设计并制作乐器的任务
D.项目组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乐器
(3)为了能用吸管排箫演奏出《小星星》,需要在吸管排箫中增加一个“6(la)”的音阶,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请在图中画出,让它依次发出“1~6”的音阶。说明这么画的理由。
3.(2025四上·温州期末)2024年12月8日“强城杯”温州马拉松鸣枪开跑。小明一家报名参加了本次马拉松比赛,为了顺利完成比赛,赛前小明一家在饮食和运动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1)小明每天坚持跑步训练。一般情况下,与不经常运动的同学相比较,小明的肺活量( )。
A.更大 B.更小 C.和同学差不多
(2)小明在统计一天的食物时,晚餐这一餐应记为( )种食物。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糯米饭、牛奶 米饭、炒白菜、西蓝花 米饭、玉米排骨、番茄、炒鸡蛋
A.三 B.四 C.五
(3)从营养搭配均衡角度看,小明的午餐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4)下列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检验正确的是 ( )。
食物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食物中主要含有的成分
A 馒头 滴加碘酒 颜色变成蓝色 蛋白质
B 花生 在白纸上挤压 留下明显油迹 脂肪
C 土豆 燃烧 有一股焦臭味 淀粉
(5)食物主要在( )中完成消化和吸收。
A.胃 B.小肠 C.口腔
(6)妈妈告诉小明,要“细嚼慢咽”。“细嚼”是由我们口腔中的( )完成的。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7)如图,为了研究呼吸时内部器官的变化,可以用器材模拟呼吸器官,①模拟的是 ,②模拟的是 。
(8)a模拟的是 (选填“吸气”或“呼气”)动作,这时胸腔 (选填“收缩”或“扩张”)。
(9)除了细嚼慢咽,还有哪些饮食习惯,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① ;
② 。
4.(2025四上·温州期末)【欢乐赛事进行时】
(1)运动员呼吸时,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关于气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都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C.氧气无变化,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
(2)马拉松结束后,小明马上测量心跳和呼吸次数,发现都比安静状态时增加了。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心情太紧张了
B.运动需要更多的氧气
C.运动后太累了
(3)赛后,马拉松运动员因为饥饿感到有点头晕,他应该吃( )快速补充能量,恢复状态。
A.空心菜 B.牛肉 C.面包
(4)如下图,小明发现美食区食物是这样放置的,这样排列的依据是( )。
红烧肉、清炒虾仁、清蒸黄鱼、红烧牛腩 蒜泥青菜、酸辣土豆丝、干煸豆角、凉拌黄瓜
A.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B.熟食和生食
C.主食和副食
(5)赛后,马拉松运动员们品尝了猪脏粉、鱼丸汤、猪油糕、松糕等温州特色小吃,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路线是 (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胃
C.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5.(2025四上·温州期末)学校科技节举办自制动力小车赛,要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自制动力小车,能运载一块橡皮泥行驶1米,以下是同学们的3种方案。
方案一:利用垫圈的重力驱动小车。
(1)下列物品中,质量接近1N的重物是( )。
A.2枚垫圈 B.2个鸡蛋 C.2枚硬币
(2)想让小车运动速度加快,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增加垫圈数量 B.拿掉小车车轮 C.增加小车质量
(3)小明想知道一个垫圈到底有多重,他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
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物体
(4)如右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5)图1的右侧绳子与桌子会发生 摩擦。加一个滑轮(如图2),就变成了 摩擦。
6.(2025四上·温州期末)方案二: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一般情况下,用同一根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的弹力越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 )
A.大 远 B.大 近 C.小 近
(2)为了防止橡皮筋动力小车的轮胎打滑,我们可以( )。
A.增加小车的质量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数量
C.使用无花纹轮胎代替有花纹轮胎
7.(2025四上·温州期末)方案三:利用气球驱动小车。
小科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制作了气球动力小车,并用气球小车开展一些探究活动。
(1)小科的气球小车是靠( )运动的。
A.拉力 B.弹力 C.反冲力
(2)小科发现自己的气球小车不走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
A.车轴不正 B.气球吹得不够大 C.气球喷嘴太细
(3)按右图方向摆放小车,松开手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向右运动
B.小车向左运动
C.小车安装了轮子,所以小车运动时没有摩擦力
(4)下列物体与气球小车动力不同的是 ( )。
A.水火箭 B.窜天猴鞭炮 C.动车
8.(2025四上·温州期末)【直击赛事现场】
(1)与其他同学的气球小车相比,小科制作的气球小车行驶距离太小,他认为可能和“吹气的时间太短”有关。请问这属于科学实践中的( )。
A.提问 B.假设 C.实验
(2)制作好后,其他小组对小科组的小车进行了评价,下列不能作为小车评价标准的是 ( )。
A.小车行驶的距离 B.小车的运载能力 C.小车是谁制作的
(3)当我们制作的小车行驶距离不能达到标准时,我们的活动是( )。
A.没有探究意义的
B.一次失败的模型,没有学习的价值
C.一次很好的学习,可以继续反思改进
(4)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下列有关赛车的设计,分析错误的是 ( )。
A.设计流线型车身,主要是让赛车看起来美观
B.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行驶稳定
C.轮胎的设计,要考虑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关系,以便行驶得更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C
(3)A
(4)C
(5)A
(6)C
(7)C
(8)小;弱;大;强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琴弦越细,振动时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所以选B。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温州鼓词演奏时,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给观众的,光不能传播声音,地面不是主要传播介质,所以选C。
(3)“禁止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指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也就是音量,提醒大家控制音量大小,所以选A。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
(4)在凳脚上加软垫,能减弱凳脚与地面碰撞时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弱声音的产生,使移动家具的声音轻多了。软垫不能隔绝凳脚传出的声音,也不能使凳脚更光滑且不发生振动,所以选C。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表演者停止敲击大锣后,锣还在发出声音,是因为锣还在振动。空气传播声音的快慢与锣发声后持续发声的原因无关,锣的回音也不是锣停止敲击后还发声的主要原因,所以选A。
(6)A、在该鼓膜模型中,气球皮可以随着声音的传来而振动,模拟鼓膜;塑料瓶起到类似外耳道传导声音的作用,模拟外耳道,该说法正确。
B、发声后,气球皮振动带动泡沫小球振动,通过泡沫小球的振动可以直观地看出气球皮在振动,该说法正确。
C、此实验只是模拟了鼓膜振动,重点在于展示鼓膜能随声音振动,并没有体现出声音传到外耳道后使听小骨发生振动带动鼓膜振动这一过程,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7)A、经常戴耳塞听音乐,会使耳朵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对听力造成损害,不利于保护耳朵听力。
B、耳垢对外耳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常清理耳垢可能会破坏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环境,甚至损伤外耳道,不利于保护耳朵。
C、听到较刺耳的声音时,闭上嘴巴、捂上耳朵,可以减少声音传入耳朵,从而保护耳朵听力,该做法正确。
故答案为:C。
(8)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敲击的力越小,气球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小,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弱;敲击的力越大,气球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 。
2.【答案】(1)A
(2)C;A;D;B
(3)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吹吸管时,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而敲击装水的玻璃杯和水杯琴是通过杯子和水的振动发声,其发声原理与吹吸管不同,金属越短,玻璃杯中的水越少,振动越快。所以能从左到右依次发出“1(do)2(re)3(mi)4(fa)5(so)6(la)”5种不同音阶的是用吹的方式发声的吸管,选A。
(2)首先要明确设计并制作乐器的任务,即C;然后进行头脑风暴,制订乐器制作的最优方案,即A;接着项目组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乐器,即D;最后演奏自制乐器并反思方案,进行改进,即B。
(3)吹吸管时,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因此想要增加一个“6(la)”的音阶,就要在右边增加一个更短的习惯,这样空气柱更短,振动更快,音调更高。
3.【答案】(1)A
(2)C
(3)C
(4)B
(5)B
(6)C
(7)气管;肺
(8)呼气;收缩
(9)按时吃饭;适当运动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测量肺活量;食物中的营养;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经常进行跑步训练等运动,能使呼吸肌更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增强,从而导致肺活量增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小明与不经常运动的同学相比,肺活量更大,答案选A。
(2)晚餐包含米饭(主食类)、玉米(主食类)、排骨(肉类,提供蛋白质等)、番茄(蔬菜类)、炒鸡蛋(蛋类,提供蛋白质等),共五种食物,答案选C。
(3)小明午餐有米饭(提供糖类)、炒白菜和西蓝花(提供维生素等)、玉米排骨、番茄、炒鸡蛋(提供蛋白质等),相对而言,蔬菜较多,从营养搭配均衡角度看,缺少较多的是蛋白质类食物,答案选C。
(4)A、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说明馒头含淀粉,不是蛋白质,A错误。
B、花生富含脂肪,在白纸上挤压会留下明显油迹,B正确。
C、土豆燃烧有一股焦臭味,说明含有蛋白质等成分,淀粉燃烧不会有这种特殊气味,且土豆主要成分是淀粉,但该实验现象不能证明主要成分是淀粉,C错误。
故答案为:B。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很长,内有多种消化液,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等。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口腔只能初步消化淀粉,食物主要在小肠中完成消化和吸收,答案选B。
(6)门齿主要用于切断食物,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细嚼慢咽”主要是通过臼齿完成的,所以选C。
(7)在模拟呼吸器官的装置中,①是细长的管道结构,模拟气管;②是气球,模拟肺。
(8)a图中,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腔容积收缩,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模拟的是呼气动作。
(9)按时吃饭能保证身体有规律地获取营养;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消化等,这些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饮食习惯。
4.【答案】(1)B
(2)B
(3)C
(4)A
(5)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食物的分类;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同时会带出一些水蒸气等其他气体,所以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答案选B。
(2)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活动,而能量的产生需要氧气参与呼吸作用,所以运动时呼吸和心跳次数会增加以获取更多氧气,答案选B。
(3)面包的主要成分是糖类,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能快速补充能量;空心菜主要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牛肉主要提供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相对来说面包能更快补充能量,答案选C。
(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红烧肉、清炒虾仁、黄鱼、红烧牛腩等属于动物类食物,清蒸蒜泥青菜、酸辣土豆丝、干煸豆角、凉拌黄瓜等属于植物类食物,排列依据是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答案选A。
(5)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是:口腔初步咀嚼和消化淀粉,然后经食道进入胃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再到小肠进行主要的消化和吸收,最后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所以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答案选A。
5.【答案】(1)B
(2)A
(3)C
(4)2.6
(5)滑动;滚动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摩擦力;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2枚垫圈质量远小于100g;2个鸡蛋质量大约100g,接近1N;2枚硬币质量一般小于100g,所以选B。
(2)增加垫圈数量,会增大拉力,使小车运动速度加快;拿掉小车车轮,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增大,运动速度会减慢;增加小车质量,在拉力一定时,加速度会减小,速度增加变慢,所以选A。
(3)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是为了保证测量准确,A正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能避免读数误差,B正确;弹簧测力计有一定的量程,不能测量任何物体,超过量程会损坏弹簧测力计,C错误。故选C。
(4)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图中测力计的量程是5N,一个小格代表0.2N,指针在2和3之间过3个小格,测量的力是2.6N。
(5)图1中右侧绳子与桌子接触且有相对滑动,发生的是滑动摩擦;图2增加滑轮后,绳子与滑轮之间是滚动关系,此时绳子与桌子间变成滚动摩擦。
6.【答案】(1)A
(2)A
【知识点】弹力;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1)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与缠绕圈数有关,在材料和粗细等一定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其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弹力越大,对小车施加的动力就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也就越远,所以选A。
(2)A、增加小车的质量,根据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小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能更好地“抓紧”地面,可防止打滑,该选项正确。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数量,会使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增大,小车运动速度加快,但并不能直接防止轮胎打滑,反而可能因为动力过大更容易打滑,该选项错误。
C、无花纹轮胎比有花纹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更光滑,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更小,更容易打滑,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1)C
(2)A
(3)B
(4)C
【知识点】反冲力;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1)气球向后喷气,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会给气球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反冲力,使小车运动,所以选C。
(2)A、车轴不正,会导致车轮滚动方向不一致,从而使小车不走直线,A正确;
B、气球吹得不够大,只是影响小车获得动力的大小,不会导致小车不走直线,B错误;
C、气球喷嘴太细,会影响气体喷出的速度等,但不是小车不走直线的主要原因,C错误;
故答案为:A。
(3)按图中方向摆放小车,气球向右喷气,根据反冲原理,小车会向左运动,A错误,B正确。小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但并不是没有摩擦力,C错误。故选B。
(4)水火箭是利用内部气体向后喷出产生反冲力升空的;窜天猴鞭炮是利用内部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产生反冲力发射的,它们和气球小车一样都是利用反冲力运动。动车是利用电动机等动力装置驱动的,其动力原理与气球小车的反冲力不同。故选C。
8.【答案】(1)B
(2)C
(3)C
(4)A
【知识点】摩擦力;小车的制作与评估;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1)小科认为小车行驶距离小可能和“吹气的时间太短”有关,这只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推测,在科学实践中属于假设环节。故选B。
(2)小车行驶的距离可以反映其动力等方面的性能,小车的运载能力体现了其功能特点,都可以作为评价小车的标准;而小车是谁制作的与小车本身的性能、功能等无关,不能作为评价标准,所以选C。
(3)当制作的小车行驶距离不能达到标准时,这并不意味着活动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改进的过程,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不是失败的模型就没有学习价值,所以选C。
(4)设计流线型车身主要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从而提高车速,而不是为了让赛车看起来美观;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降低重心,使行驶更稳定;轮胎的设计考虑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关系,能优化抓地力等,使行驶得更快,所以A选项分析错误,故选A。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