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1 21:0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新课导入
这是欧盟在比利时的总部。二战后,欧洲的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欧洲开始走向联合。联合后的欧洲,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欧盟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让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新课导入
一、欧洲的联合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战后重建,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96.9 105.5 1775 208 2373 256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
(1)西欧国家借助原有的工业基础;
(2)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4)得益于美国的经济援助,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西欧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一、欧洲的联合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法国让·莫内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2.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一、欧洲的联合
3. 欧洲的联合过程
(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一、欧洲的联合
3. 欧洲的联合过程
一、欧洲的联合
4.欧洲联合的作用
(1)欧洲走向联合,欧洲各成员国之间加强经济合作,不仅促进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实体。
一、欧洲的联合
4.欧洲联合的作用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其他49%
西欧16%
其他46%
美国35%
美国27%
西欧27%
一、欧洲的联合
4.欧洲联合的作用
美国35%
美国27%
欧盟成立后,欧洲各国之间使用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并且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历史地图】欧洲联盟历次扩大形势”
一、欧洲的联合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经济发展
美国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赢得高额利润。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主要得益于哪些原因?
(1)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2)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
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比重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经济发展
3361
5233
9355
10634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单位:亿美元)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经济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新经济时代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经济发展
年份
增长率(%)
1950
1955
1965
1975
1985
1994
1999
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5.6
-1.9
3.3
3.9
4
繁荣
危机与调整
持续稳定增长
1982
6.3
美国特点:①经济发展具有起伏性、周期性;②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材料一:
日本的安全由美国提供保障。日本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从而节省了大笔军费开支,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发展当中去。
     ——《日美安保条约》
材料二: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刺激下,日本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逢生的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战争期间,日本电力的70%,煤炭的80%,船舶和陆地交通的90%都直接或间接地为美军服务。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
日本实行进口原料,加工成品,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向型的发展战略,符合日本国情。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日本崛起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2)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
(3)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的军需订单。
(4)日本政府非常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二战后的日本
崛起后的日本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历史地图】日本的崛起”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国际地位提高,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我们中国也应该时刻不忘国耻,警钟长鸣。
【合作探究】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原因:
(1)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
(2)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3)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启示:
(1)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2)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
为了缓和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社会保障制度的表现
(1)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2)1948年,英国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德国成为福利国家;
(3)20世纪50年代,美国两次修订了《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4)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重点】罗斯福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措施”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社会保障制度的表现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英国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 单位:英镑)
月收入 20 80 200 最高与最低差额150
儿童津贴 13 13 13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
实际收入 108.6 108 151.2 最高与最低差额43.2
政府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据英国《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
(1)积极: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2)局限性: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高福利使一部分人丧失劳动热情,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降低,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课堂小结
二战结束后,西欧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恢复经济,欧洲逐渐走向了联合,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了六七十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为了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以求得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