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31 15:5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名师导学课时测控双休作业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堂导学案
易漶辨折
商鞅变法的内容对
不同阶层及国家带来的影响
内容
不利于有利于总体
的阶层的阶层作用
国家承认
奴隶
有,许主阶封建
自电买|懒惰|地主|秦国
耕战:生的
产粮食布人
勤劳|的经
弃农的衣济得
到发
人,可免|经商民
帛多的

除徭役
的人
军队


根大爵宅没的的
军授

和废
仗功

功予田除功族
没军的贵一
有功旧族
打有的一



军贵权
力断强发成战后最强
不加,展为国期富的家
建制君官


直吏
接治
国派理

有于君强央权
国加中集
e韦题导折
【例】都江堰水利工程解决了
哪条河流造成的水患灾害
A.黄河B.岷江
C.淮河D.长江
解析】都江堰修筑在长江上
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岷江
上,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高
山地区,由于岷江东岸的玉
垒山阻挡了江水东流,造成
东旱西涝。而都江堰的建
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本题容易错选D项,原因是
由于岷江是长江的一条支
流,成都平原又位于长江的
上游,就误以为都江堰水利
工程建在长江上,造成误选。
【答案】B
学法指导
本课知识巧记
战国七雄多战争,
统一趋势渐已明。
李冰修筑都江堰,
造福人民几千年。
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
奖励耕战免徭役,
建立县制搞治理,
秦国经济大发展,
军队有了战斗力。
01自主预习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①秦
战国七雄
主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②长平之战。
时间:公元前356年
政治:确立8县制;废除贵族的④世袭特权
改革⑤户籍制度
经济:废除⑥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
商鞅变法

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
意义: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蜀郡郡守饣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
为沃野,被称为8“天府之国”。
02当堂评价柔
知识点战国七雄
1.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右图)中的三家不包括
C
A.韩国
B.赵国
C.燕国
D.魏国
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诸侯国是
B
A.燕国
B.秦国
C.齐国
D.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