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7-12 10:55:2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单元 课题3《运动的快慢》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短路运动员奔跑时的速度最接近(  )
A.1千米/时
B.1米/秒
C.10千米/时
D.10米/秒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3.一列运动的火车的速度为288km/h,这表示该火车的快慢程度是(  )
A.每小时的速度是288km/h
B.火车通过的路程为288km
C.火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288km/h
D.火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288km
4.如图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
B.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
C.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
D.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像应位于①区域
5.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m.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www.21-cn-jy.com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着路线是直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只要是速度大小不变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总是保持不变
D.以上都不对
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图中A B C D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 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3 ( http: / / www.21cnjy.com )6km/h.有一次火车因故迟开20min,为了正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车速提高到72km/h,那么甲、乙两站相距 ,正常行驶的时间是 。
9.有一辆货车在平直的公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背向一座高山行驶,在某一时刻司机按下喇叭,经过3秒后听到喇叭声的回音,则司机按喇叭处离高山的距离是 。(已知货车的速度为25m/s)
10. 一辆客运汽车A从甲站开往乙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速度vA匀速行驶,恰能正点到达乙站,若客运汽车A在途中由于机械故障停止,停止后立即打电话给乙站派另一辆汽车B,汽车B的行驶速度为vB,汽车B到达汽车A 停止处,旅客立即换乘汽车B开往乙站,要使汽车B也正点到达乙站,则汽车B与汽车A的行驶速度之比vB:vA为 。21cnjy.com
《运动的快慢》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析】短路运动员参加100m短跑时,路程为100m,时间约10s,因此其运动的速度:v=100m//10s=10m/s.故选D。2·1·c·n·j·y
2.【答案】C
【解析】A、由图像看出两物体在0~ ( http: / / www.21cnjy.com )10s内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此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此选项错误;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选项错误;C、由图像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此选项正确;D、由图像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此选项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一列火车的速度是288千米/时,表示的含义是:火车在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288千米.ABC错误、D正确。故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答案】D
【解析】(1)因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在相等的时间内,点间的距离越小,表明物体速度越小,而丙纸带上的间距最大,乙最小,因此丙的速度最大,其次是甲,速度最小的是乙,故A错误;(2)由打点计时器打点知,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距离,小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作用,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小车受到的阻力都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都相等;故B错误;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也为3N,故C错误;(3)由甲、乙、丙三纸带知,它们打点的时间间隔相等,运动相同的路程,丙用的时间最短,根据速度公式可知,丙的速度最大,在s-t图象中它的图象应该在OA的上方,即①区域,故D正确。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5.【答案】D
【解析】虽然三个一分钟通过的路程都为300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并不能说明一分钟内的速度没有变化,所以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故选D。
6.【答案】C
【解析】A、只提到运动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没有提到运动的快慢不变,故A错误;B、只提到快慢不变,没有提到运动方向不变,故B错误;C、速度保持不变包括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变,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总是保持不变,故C正确;D、因为C正确,所以D错误。故选C。
7. .【答案】D
【解析】A、如图,物体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如图,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不符合题意;C、如图,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不符合题意;D、如图,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并且运动路线是直的,所以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com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24;0.67。
【解析】设火车正常行驶的时间为t1,则火车提速后的行驶时间为t2=t1 —h=t1—h,
∵,
∴火车正常的路程:s=v1t1=36km/h×t1,
∴火车提速后的路程s=v2t2=v2(t1—h)=72km/h×(t1—h),
∴36km/h×t1=72km/h×(t1—h),
∴t1= h≈0.67h.
甲乙两站的距离:s=v1t1=36km/h×h=24km.
故答案为:0.67;24.
9.【答案】根据可得:
在t=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25m/s×3s=75m,
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3s=102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1+s
∴s= =547.5m.
故答案为:547.5m.
10.【答案】2:1
【解析】设中途停车的地点为丙地,由题意知,B车从乙站到达丙地再从丙地返回乙站的时间,与A车由丙地到达乙站的时间必须相同,才能确保汽车B也正点到达乙站;可见B车在乙、丙间往返一次的时间与A车单程一次的时间相同;即在相同时间内B车行驶的路程是A车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可得,vB=2vA,即vB:vA=2:1。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章 课题3《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速度公式的意义及速度单位的含义,能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
1.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速度公式的应用及计算
【教学方法】
引导归纳、补充讲解、巩固提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龟兔赛跑的图片,并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展示百米赛跑的图片,展示不同的比较的快慢的图片。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 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 9秒72的世界纪录。百米赛跑中,究竟是如何判断谁是冠军呢?21cnjy.com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速度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展示游泳比赛中,不同的人的不同的观念图片。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2·1·c·n·j·y
【过渡】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观众和裁判的比较方法是不同的。那么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归纳总结】比较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1)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行驶路程的长短,行驶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
(2)在行驶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过渡】那么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比较呢?这就是我们物理学中所涉及到的——速度,究竟什么是速度呢?21·世纪*教育网
2、速度
(1)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2)公式: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单位及其换算: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也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1m/s=3.6Km/h。
【交流】指导学生阅读P20小资料的内容,对速度有进一步的感知。
【知识巩固】1、1.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2、长200m的列车用120s匀速通过1.6km长的桥,列车运行的实际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www-2-1-cnjy-com
【过渡】前边我们学习了关于运动的速度的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运动都是按照一个速度吗?所有的运动又都是直线吗?  21*cnjy*com
3、匀速直线运动
(1)运动的分类
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交流】请同学们看想想议议的内容,讨论甲乙两图中汽车运动的特点。(引入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如果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了一段路程,且速度保持不变,这个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匀 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图像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过渡】现在大家都学会如何使用刻度尺了吧?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刻度尺,我们又该如何估测长度呢?2-1-c-n-j-y
【知识巩固】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2)和(4) B.(2)和(3)
C.(1)和(4) D.(1)(2)(3)(4)
三、课堂练习:
1.1.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C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2.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寓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 D )www.21-cn-jy.com
A.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 B.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
C.白兔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3.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B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所用时间相同时,路程长的运动快。
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定义: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了一段路程,且速度保持不变。
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m/s)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速度
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机械运动
课题3 运动的快慢
导入新课
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判断乌龟胜利的依据是什么?
龟兔赛跑
导入新课
如何判断谁是百米赛跑的冠军?
想一想
新课学习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观众:中间那个在最前面,好快啊!
裁判:中间那个时间最少,真快!
新课学习
在行驶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行驶路程的长短,行驶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
新课学习
定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物理意义
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的比叫做速度。
v=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
新课学习
基本单位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km/h 或 km ·h-1 读作千米每小时
单位
知识拓展
这些你知道吗?
喷气式客机 约250m/s
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m/s
子弹出膛时 约1000m/s
同步卫星轨道速度 3070m/s
第一宇宙速度 7900m/s
真空中光速 3×108m/s
新课学习
速度公式的应用实例
例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新课学习
解析: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间t=12.91s,利用公式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必要的说明
列出公式
代入数据求结果,结果要带单位。
知识巩固
1.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
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C
知识巩固
2.长200m的列车用120s匀速通过1.6km长的桥,列车运行的实际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解:列车实际通过的路程S=1600m+200m=1800m,
实际所用时间为120s,
实际速度V===15m/s=54km/h.
答:列车运行的实际速度为15m/s,合54km/h.
新课学习
运动的分类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新课学习
运动的分类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合作探究
想一想
两幅图中汽车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新课学习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如果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了一段路程,且速度保持不变,这个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新课学习
图像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知识巩固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2)和(4) B.(2)和(3)
C.(1)和(4) D.(1)(2)(3)(4)

1.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课堂练习

2.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寓言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  )
A.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 B.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
C.白兔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3.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
A.     B.
C.     D.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我们都学了什么?
课堂小结
运动的快慢
所用时间相同时,路程长的运动快。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速度
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v= (m/s)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沿直
线运动了一段路程,且速度保持不变。
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
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
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