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12.2 一次函数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导入新课
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1)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y(单位:km)与行驶时间x(单位:h)之间的关系;
(1)由“路程=速度×时间”,得y=60x.
(2)圆的周长C(单位:cm)与它的半径r(单位:cm)之间的关系;
(2)由圆得周长公式,得C=2πr.
导入新课
(3)某水池有水15 m ,现打开进水管进水,进水速度为5 m/h,x h后这个水池内有水y m.
(3)这个水池每时增加5 m 的水,x h后增加5x m3的水,故可得y=15+5x.
类似于y=60x,C=2πr,y=15+5x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
高效课堂
活动一:抽象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观察这些函数的表达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y=60x;C=2πr;y=15+5x;h=30t+1800;
S=300t;y=2x;y=-2x;y=2x+4.
这些函数的表达式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式,可以写成y=kx+b(k,b为常数,且k≠0)的形式.
高效课堂
一般地,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作一次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x(k为常数,且k≠0).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作正比例函数.
这里为什么强调k是常数,且k≠0?
当k=0时,含有未知数x的项变成0,就没有自变量了.
高效课堂
上面的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y=60x,C=2πr,S=300t,y=2x,y=-2x是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三个基本特征:(1)自变量的系数k≠0;(2)自变量的次数为1;(3)等式右边是含有自变量的整式
当等式右边是含有自变量的单项式时,它是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形,即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而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活动二: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
观察这些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高效课堂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通常我们把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叫作直线y=kx.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过这两点画直线即可.
高效课堂
例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y= x,y=x,y=3x.
高效课堂
仿照例题,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y= x,y=-x,y=-3x.
高效课堂
(1)请说出正比例函数y=3x和y=-3x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3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2)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k<0 呢?
当k>0 时,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0 时,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高效课堂
(3)当k>0时,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当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是怎样变化的?k呢?
当k>0时,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变化趋势是上升的,当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是增大的;当k<0时,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变化趋势是下降的,当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是减小的.
高效课堂
(4)|k|的大小对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有什么影响
|k|越大,图象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越陡,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速度越快.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 为常数,且k≠0)有下列性质:
当k>0时,y 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象是自左向右上升的);
当k<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图象是自左向右下降的);
|k|越大,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速度越快.
课堂评价
1.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 )
A.y=x2 B.y= C.y= D.y=2x+3
B
点拨 B选项,y= ,x的次数为1,系数为 ,是正比例函数.
2.下列关于正比例函数y=3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x=3时,y=1
B.它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C.y 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它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
课堂评价
3.已知正比例函数y=(2m+4)x.求:
(1)m为何值时,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2)m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m为何值时,点(1,3)在该函数图象上.
(1)因为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所以2m+4>0,解得m>-2.
(2)因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2m+4<0,解得m<-2.
(3)因为点(1,3)在该函数图象上,所以2m+4=3,解得m= .
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
2.有哪些体会和收获?请说一说!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教材练习第1,2题.
提高性作业:教材练习第3题.
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