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0-11 14:4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B1U4 Reading and Thinking - Deep Thinking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英语 年级 高一
学段 高中 版本章节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与地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 “abnormal”“crack”“ruin” 等;理解文章按时间顺序(chronological order)的写作结构;了解文学新闻(literary journalism)这种文体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生能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总结地震前、中、后的不同情况;能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如列数字、场景描写)进行简单的灾害场景描述;能根据文章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唐山地震带来的破坏与苦难,感受救援与重建中的希望和团结精神;培养面对灾害时的忧患意识和积极应对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地震时的破坏情况以及震后的救援和重建内容。 (2)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写作手法(列数字、场景描写等)。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以及从文章中感悟到的希望、团结等精神内涵。
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常识性了解。但对于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可能比较陌生,在分析文章深层写作手法和情感内涵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此外,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复杂的灾害场景描述和观点表达时,可能会存在词汇和句式运用的困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包含文章内容、问题引导、图片等的课件,以辅助教学。 准备与唐山地震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设计课堂活动和练习题,如小组讨论、词汇填空、写作练习等。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和新词汇。 收集关于地震的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提问 “What can happen to a city before/during/ after a big earthquake ”,引导学生讨论。 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已有知识,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略读 呈现课文标题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和相关图片,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和时间。 引导学生圈出与时间相关的词汇,分析写作顺序为时间顺序;划分段落,总结每段主旨(地震前的预警信号、地震的破坏与伤亡、震后废墟与苦难、救援与初步恢复、唐山的重建与精神)。 提出问题 “What genre is this article ”,介绍报告文学(Literary journalism)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如何结合文学写作技巧与新闻事实报道。 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期待。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提升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让学生了解新的文体,提升对文章写作风格的认知。
深度理解 分析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将其分为与井相关、动物异常行为、天空与声音异常三类;探讨过渡句的作用,体会灾害的突发性。 分析描述地震恐怖的写作方法,如列数字(说明灾害的暴力程度)、场景描写(让读者感受地震发生时的恐怖和破坏力)。 引导学生根据前两段内容,分析唐山地震造成重大伤亡的原因(地震发生在夜间,人们睡眠中难以反应逃生;虽有异常现象但多数人未注意)。 分析震后废墟的描写,找出能体现幸存者内心想法的句子;梳理提到的破坏类型(建筑、交通设施、动物)。 引导学生讨论在地震等重大灾害中幸存者最重要的东西(希望)、谁带来希望(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以及是否愿意成为给他人带来希望的人;分析唐山重建体现的精神(团结、积极的心态、重建的智慧和决心)。 深入理解课文细节,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写作技巧,提升对灾害场景的感知和描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感受震后人们的状态和灾害的破坏范围,提升文本细读能力。 升华主题,让学生体会灾害中的希望与团结精神,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作业设计 1.作业内容: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40年后唐山灾后的恢复与发展,请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用英语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 字数不少于100字; 内容可以涵盖经济、交通、工业、城市风貌、人们生活等1-2个方面,突出重点,切勿写流水账。 2.设计意图: 拓展认知与视野 (1)承接课文地震场景,延伸至 40 年后的唐山。 (2)渗透跨学科思维,涵盖经济数据、交通工程、生态治理等元素,引导用英语分析城市发展多元维度。 2.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1)传递精神力量,感受唐山抗震精神,培育面对困境的韧性与奋斗意识。 (2)培育家国情怀,用英语讲述中国城市重生故事,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认同与自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在分析文章时,从整体结构到细节内容,逐步引导学生梳理,有助于学生构建对文章的清晰认知,提升阅读理解与概括能力。同时,融入文体知识、写作手法分析以及情感态度的引导,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问题 在时间分配上,对文章细节分析的部分耗时较长,使得后续关于学生表达和拓展的环节略显仓促,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拓展训练不够充分。 改进 后续教学中,要更注重关注全体学生,设计更多互动性强的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同时,需优化教学时间分配,确保各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开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和思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