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
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教科版
年级
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单元名称
第1单元《周围的植物》
单元主题
植物探索家
发现身边绿色的奥秘
课时安排
6课时
一、单元主题
植物探索家一一发现身边绿色的奥秘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植物探秘之旅”
我们将成立一个“小小植物探索家”团队,接受一项神秘而有趣的任务:为
我们美丽的校园制作一份《植物发现手册》。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学习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记录、发现校园里各种植物的秘密,最终成为合格的
“植物探索家”,并在“探索成果发布会”上展示我们的手册。
三、课程标谁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谁(2022年版)》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学习内容
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特征,知道植物是生物。说出植物需
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1.能说出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段目标
2.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组分。
(1-2年级)
3.具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意识,尝试从颜色、形状、大小等
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们知道的植物》、《观察植物》、《植物长在哪里》、《给
植物画张“像”》、《植物的变化》和《校园里的植物》这6课内容。
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前概念。
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身边和生活中知道的植物,初步建
立“植物”的概念,激发他们对周围植物的探究兴趣。
第二课《观察植物》是单元技能培养的基础。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感官
(如看、摸、闻等)对一棵植物进行初步的、整体的观察,学习基本的观察方法,
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第三课《植物长在哪里》将植物的观察视角从个体扩展到环境。主要内容是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植物生长环境(如地上、水里、石缝等)的多样性,初步认
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土壤、阳光等条件。
第四课《给植物画张“像”》是观察活动的深化和记录方法的培养。主要内
容是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一棵植物的主要特征,
巩固观察技能,学习科学记录的方法。
第五课《植物的变化》引入了“变化”与“时间”的维度。主要内容是通过
回顾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植物会随着时间(如季节变化)而生长、变化,初步
建立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的观念。
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是单元的总结与实践应用。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走
出教室,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观察、寻找并认识更多的植物,综合运用本单元所
学的观察、记录方法,深化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单元六课内容遵循了小学生认知规律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层层递进,
联系紧密。
1.从已知到未知:《我们知道的植物》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开启单元学习。
2.从方法到实践:《观察植物》和《给植物画张“像”》重点学习观察和记
录的科学方法,为后续课程的活动开展提供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