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直线的方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射击手在进行射击训练时,要掌握两个动作要领:一是托枪的手要非常稳,二是眼睛要瞄准目标的方向.若把子弹飞行的轨迹看作一条直线,并且射击手达到了上述的两个动作要求.
【问题】 (1)托枪的手的位置相当于直线中哪个几何要素?
(2)试从数学角度分析子弹是否会命中目标?
                      
                      
知识点一 直线l的方程
 如果一条直线l上的每一点的坐标          ,并且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称为直线l的方程.
知识点二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斜截式
名称 条件 方程 图形
点斜式 直线l过定点P(x0,y0),斜率为k
斜截式 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为(0,b)(直线l与y轴的交点(0,b)的纵坐标b叫作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
【想一想】
1.直线与y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和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是同一概念吗?
2.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等同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吗?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也可写成=k.(  )
(2)y轴所在直线方程为x=0.(  )
(3)直线y-3=k(x+1)恒过定点(-1,3).(  )
(4)直线y=2x-3在y轴上的截距为3.(  )
2.已知直线的方程是y+2=-x-1,则(  )
A.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C.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D.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3.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斜率为-3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    .
题型一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例1】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经过点(2,5),倾斜角为45°;
(2)直线y=x+1绕着其上一点P(3,4)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直线l.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求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思路
提醒 只有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跟踪训练】
 过点(-1,2),且倾斜角为135°的直线方程为    .
题型二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例2】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倾斜角为60°,与y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
(2)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y轴夹角为60°.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的求解策略
(1)用斜截式求直线方程,只要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同时要特别注意截距和距离的区别;
(2)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kx+b不仅形式简单,而且特点明显,k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只要确定了k和b的值,直线的图象就一目了然.因此,在解决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时,常通过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化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利用k,b的几何意义进行判断.
【跟踪训练】
  求倾斜角是直线y=-x+1的倾斜角的,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5的直线的方程.
题型三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直线l:y=kx+2k+1.
(1)求证:直线l过定点;
(2)当-3<x<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定点的确定方法
  把含参直线方程化为点斜式的形式即可得出定点坐标.
【跟踪训练】
求证:无论m为何值,直线l:y=(m-1)x+2m+1总过第二象限.
1.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为(  )
A.x+3=2(y-1) B.x-3=2(y+1)
C.y-3=2(x+1) D.y+3=2(x-1)
2.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60°,在y轴上的截距为-2,则此直线的方程为(  )
A.y=x+2 B.y=-x+2
C.y=-x-2 D.y=x-2
3.已知方程kx-y-1=3k,当实数k变化时,方程表示的所有直线都通过的定点坐标为(  )
A.(0,0) B.(0,1)
C.(3,1) D.(3,-1)
4.(多选)给出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方程k=与方程y-2=k(x+1)可表示同一直线
B.直线l过点P(x1,y1),倾斜角为90°,则其方程是x=x1
C.直线l过点P(x1,y1),斜率为0,则其方程是y=y1
D.所有的直线都有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5.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y-m=(m-1)(x+1),若l在y轴上的截距为7,则m=    .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都是一个方程的解 都在直线l上
知识点二
 y-y0=k(x-x0) y=kx+b
想一想
1.提示:不是同一概念,距离非负,而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
2.提示:不一定.当k≠0时,y=kx+b即为一次函数,当k=0时,y=b不是一次函数.
自我诊断
1.(1)× (2)√ (3)√ (4)×
2.D 直线方程y+2=-x-1可化为y-(-2)=-[x-(-1)],所以过定点(-1,-2),斜率为-1.
3.y=-3x+2 解析:∵直线的斜率为-3,又截距为2,∴由斜截式方程可得y=-3x+2.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解:(1)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的斜率k=tan 45°=1.又直线过点(2,5),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5=x-2.
(2)直线y=x+1的斜率k=1,所以倾斜角为45°.
由题意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135°,所以直线l的斜率k'=tan 135°=-1.又点P(3,4)在直线l上,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知,直线l的方程为y-4=-(x-3).
跟踪训练
 x+y-1=0 解析:k=tan 13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2=-(x+1),即x+y-1=0.
【例2】 解:(1)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60°,所以斜率k=tan 60°=.因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所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3或b=-3,故所求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y=x+3或y=x-3.
(2)与y轴夹角为60°的直线的倾斜角为30°或150°,所以斜率k为tan 30°或tan 150°,即k=±,故所求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y=±x-6.
跟踪训练
 解:∵直线y=-x+1的斜率k=-,∴其倾斜角α=120°,由题意,得所求直线的倾斜角α1=α=30°,故所求直线的斜率k1=tan 30°=.
∵所求直线的斜率是,在y轴上的截距为-5,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x-5.
【例3】 解:(1)证明:由y=kx+2k+1,得y-1=k(x+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知,直线过定点(-2,1).
(2)设函数f(x)=kx+2k+1,显然其图象是一条直线,当-3<x<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x轴上方,需满足
即
解得-≤k≤1.
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k≤1}.
跟踪训练
 证明:法一 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y-3=(m-1)(x+2),
所以直线l过定点(-2,3).
由于点(-2,3)在第二象限,故直线l总过第二象限.
法二 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m(x+2)-(x+y-1)=0.
令解得
所以无论m取何值,直线l总经过点(-2,3).
因为点(-2,3)在第二象限,所以直线l总过第二象限.
随堂检测
1.D 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为y-(-3)=2(x-1),即y+3=2(x-1).
2.D ∵α=60°,∴k=tan 60°=,∴直线l的方程为y=x-2.
3.D 将直线方程化为y+1=k(x-3),可得直线过定点(3,-1).
4.BC A不正确,方程k=不含点(-1,2);B正确;C正确;D只有k存在时成立.
5.4 解析: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y=(m-1)x+2m-1,由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7,得2m-1=7,解得m=4.
3 / 3(共57张PPT)
1.3 直线的方程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
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射击手在进行射击训练时,要掌握两个动作要领:一是托枪的手
要非常稳,二是眼睛要瞄准目标的方向.若把子弹飞行的轨迹看作一条
直线,并且射击手达到了上述的两个动作要求.
【问题】 (1)托枪的手的位置相当于直线中哪个几何要素?
(2)试从数学角度分析子弹是否会命中目标?
                       
                      
                       
知识点一 直线 l 的方程
 如果一条直线 l 上的每一点的坐标 ,并且以
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称为直线 l
的方程.
都是一个方程的解 
都在直线 l 上 
知识点二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斜截式
名称 条件 方程 图形
点斜
式 直线 l 过定点 P ( x0, y0),斜率为 k 
 
斜
截
式 直线 l 的斜率为 k ,且与 y 轴的交点为(0, b )(直线 l 与 y 轴的交点(0, b )的纵坐标 b 叫作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 
 
y - y0= k
( x - x0) 
y = kx +
b  
【想一想】
1. 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和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是同一概
念吗?
提示:不是同一概念,距离非负,而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
2.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等同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吗?
提示:不一定.当 k ≠0时, y = kx + b 即为一次函数,当 k =0时, y
= b 不是一次函数.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也可写成 = k . ( × )
(2) y 轴所在直线方程为 x =0. ( √ )
(3)直线 y -3= k ( x +1)恒过定点(-1,3). ( √ )
(4)直线 y =2 x -3在 y 轴上的截距为3. ( × )
×
√
√
×
2. 已知直线的方程是 y +2=- x -1,则(  )
A. 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 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C. 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D. 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解析: 直线方程 y +2=- x -1可化为 y -(-2)=-[ x -(-
1)],所以过定点(-1,-2),斜率为-1.
3.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且斜率为-3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 
 .
解析:∵直线的斜率为-3,又截距为2,∴由斜截式方程可得 y =
-3 x +2.
y =-3 x
+2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例1】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经过点(2,5),倾斜角为45°;
解: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的斜率 k =tan 45°=1.又直线过点(2,5),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y -5= x -2.
(2)直线 y = x +1绕着其上一点 P (3,4)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
直线 l .
解:直线 y = x +1的斜率 k =1,所以倾斜角为45°.
由题意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135°,所以直线 l 的斜率k'=tan
135°=-1.又点 P (3,4)在直线 l 上,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4=-( x -3).
通性通法
求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思路
提醒 只有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跟踪训练】
过点(-1,2),且倾斜角为135°的直线方程为 .
解析: k =tan 13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 y -2=-( x +
1),即 x + y -1=0.
x + y -1=0 
题型二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例2】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倾斜角为60°,与 y 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
解: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60°,所以斜率 k =tan 60°= .因为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3,所以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b =3或 b =-3,故所求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3或 y = x -3.
(2)在 y 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 y 轴夹角为60°.
解:与 y 轴夹角为60°的直线的倾斜角为30°或150°,所
以斜率 k 为tan 30°或tan 150°,即 k =± ,故所求直线方程
的斜截式为 y =± x -6.
通性通法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的求解策略
(1)用斜截式求直线方程,只要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同时
要特别注意截距和距离的区别;
(2)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y = kx + b 不仅形式简单,而且特点明显, k
是直线的斜率, b 是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只要确定了 k 和 b 的
值,直线的图象就一目了然.因此,在解决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
时,常通过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化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利用 k ,
b 的几何意义进行判断.
【跟踪训练】
  求倾斜角是直线 y =- x +1的倾斜角的 ,且在 y 轴上的截
距是-5的直线的方程.
解:∵直线 y =- x +1的斜率 k =- ,∴其倾斜角α=
120°,由题意,得所求直线的倾斜角α1= α=30°,故所求直
线的斜率 k1=tan 30°= .
∵所求直线的斜率是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5,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 = x -5.
题型三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直线 l : y = kx +2 k +1.
(1)求证:直线 l 过定点;
解:证明:由 y = kx +2 k +1,得 y -1= k ( x +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知,直线过定点(-2,1).
(2)当-3< x <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 x 轴上方,求实数 k 的取
值范围.
解:设函数 f ( x )= kx +2 k +1,显然其图象是一条直
线,当-3< x <3时,直线上的点都在 x 轴上方,需满足
即
解得- ≤ k ≤1.
所以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
通性通法
定点的确定方法
  把含参直线方程化为点斜式的形式即可得出定点坐标.
【跟踪训练】
求证:无论 m 为何值,直线 l : y =( m -1) x +2 m +1总过第
二象限.
证明:法一 直线 l 的方程可化为 y -3=( m -1)( x +2),
所以直线 l 过定点(-2,3).
由于点(-2,3)在第二象限,故直线 l 总过第二象限.
法二 直线 l 的方程可化为 m ( x +2)-( x + y -1)=0.
令解得
所以无论 m 取何值,直线 l 总经过点(-2,3).
因为点(-2,3)在第二象限,所以直线 l 总过第二象限.
1. 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为(  )
A. x +3=2( y -1) B. x -3=2( y +1)
C. y -3=2( x +1) D. y +3=2( x -1)
解析: 经过点(1,-3)且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为 y -
(-3)=2( x -1),即 y +3=2( x -1).
2.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60°,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则此直线的方程
为(  )
解析: ∵α=60°,∴ k =tan 60°= ,∴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x -2.
3. 已知方程 kx - y -1=3 k ,当实数 k 变化时,方程表示的所有直线都
通过的定点坐标为(  )
A. (0,0) B. (0,1)
C. (3,1) D. (3,-1)
解析: 将直线方程化为 y +1= k ( x -3),可得直线过定点
(3,-1).
4. (多选)给出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B. 直线 l 过点 P ( x1, y1),倾斜角为90°,则其方程是 x = x1
C. 直线 l 过点 P ( x1, y1),斜率为0,则其方程是 y = y1
D. 所有的直线都有点斜式和斜截式方程
解析: A不正确,方程 k = 不含点(-1,2);B正确;C
正确;D只有 k 存在时成立.
5. 已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m =( m -1)( x +1),若 l 在 y 轴上的截
距为7,则 m = .
解析:直线 l 的方程可化为 y =( m -1) x +2 m -1,由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7,得2 m -1=7,解得 m =4.
4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若直线 l 的倾斜角为45°,且经过点(2,0),则直线 l 的方程是
(  )
A. y = x +2 B. y = x -2
解析: 由题得直线 l 的斜率为tan 4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求得直线 l 的方程为 y -0= x -2,即 y = x -2.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直线 y -2=- ( x +1)的倾斜角及在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  )
A. 60°,2
D. 120°,2
解析: 该直线的斜率为- ,当 x =0时, y =2- ,∴其倾
斜角为120°,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直线 y = ax + 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 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其斜率与在 y 轴上的截距同
号,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多选)已知直线 l : y =- x +2,则(  )
A. 倾斜角为60°
B. 过点(0,2)
D.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直线斜率 k =- ,所以倾斜角为120°,故A错误;将点(0,2)代入直线方程, ×0+2-2=0成立,故B正确;因为直线 l 斜率 k =- ,所以(1,- )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故C正确;令 x =0,可得 y =2,即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故D正确.故选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多选)下列关于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y - y0= k ( x - x0)( k ∈R)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表示与 y 轴平行的直线
B. 不能表示与 x 轴平行的直线
C. 表示经过点( x0, y0)的所有直线
D. 表示经过点( x0, y0)的无数条直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y - y0= k ( x - x0)( k ∈R)不能
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即不能表示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但能表示
与 x 轴平行的直线,A正确,B错误;该直线能表示过点( x0, y0)
的无数条直线,但不能表示过点( x0, y0)的所有直线(因为过点
( x0, y0)的所有直线中存在一条平行于 y 轴的直线),故C错误,
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多选)直线( m2+2 m ) x +(2 m2- m +3) y =4 m +1在 y 轴上
的截距为1,则 m 的值可以是(  )
A. -2
D. 2
解析: 令 x =0,得 y = .由已知得 =1,则4 m
+1=2 m2- m +3,即2 m2-5 m +2=0.解得 m =2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 y 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方程是 
 .
解析:与 y 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的斜率为 k =tan 60°= 或 k =
tan 120°=- ,所以在 y 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 y 轴相交成30°
角的直线方程是 y = x -6或 y =- x -6.
y =
x -6或 y =- x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将直线 y = x + -1绕其上一点(1,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1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 .
解析:直线 y = x + -1的倾斜角是45°,逆时针方向旋转15°后
倾斜角为60°,斜率是 ,则方程是 y - = ( x -1),即 y
= x .
y =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直线 y = kx +2( k ∈R)不过第三象限,则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是 .
解析:当 k =0时,直线 y =2不过第三象限;
当 k >0时,直线过第三象限;
当 k <0时,直线不过第三象限.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直线的倾斜角为45°且在 y 轴上的截距是2;
解:斜率 k =tan 45°=1,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2.
(2)直线过点 A (3,1)且在 y 轴上的截距是-1.
解:由题意知直线过点(3,1),(0,-1),
∴斜率 k = = ,
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与直线3 x -2 y =0的斜率相等,且过点(-4,3)的直线方程为
(  )
解析: 由直线3 x -2 y =0得 y -0= ( x -0),则斜率 k =
,从而所求直线的斜率也为 .又所求直线过点(-4,3),所以
依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 y -3= [ x -(-4)]= ( x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直线 l1: y = ax + b 与直线 l2: y = bx + a ( ab ≠0, a ≠ b )在同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对于A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矛盾;对于B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矛盾;对于C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矛盾;对于D选项,由 l1得 a >0, b >0,而由 l2得 a >0, b >
0.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多选)已知直线 l : x - my + m -1=0,则下述正确的是
(  )
A. 直线 l 的斜率可以等于0
B. 直线 l 的斜率有可能不存在
C. 直线 l 可能过点(2,1)
D. 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可能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因为直线 l : x - my + m -1=0,若 m =0,则直线的
斜率不存在,故B正确;若 m ≠0,则直线的斜率存在,且斜率 k =
,不可能为0,故A错误;将点(2,1)代入直线方程得2- m +
m -1=1≠0,故C错误;令 m =1,则直线方程为 x - y =0,横纵
截距均为0,故D正确.故选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将直线 y =3 x 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
单位长度,所得直线方程为 .
解析:将直线 y =3 x 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直线
y =- x ,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直线方程为 y =-
( x -1),即 y =- x + .
y =- x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与直线3 x -2 y =6的斜率相等,直线 l 与 x 轴的交
点坐标为( a ,0),且 a 比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大1,求直线 l 方
程的斜截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由题意知,直线 l 的斜率为 ,
设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b ,
故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x + b ,
由 x + b =0得 a =- b ,
所以- b - b =1, b =- ,
所以直线 l 方程的斜截式为 y = x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如图,在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 l1, l2的一角,有一个电线杆,电线
杆底部到道路 l1的垂直距离为4米,到道路 l2的垂直距离为3米,现
在要过电线杆的底部靠近道路的一侧修建一条人行道 AB ,使得人
行道与两条垂直的道路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求人行道
的长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人行道所在直线方程为 y -4= k
( x -3)( k <0),所以 A (3- ,0), B (0,4-3 k ),所
以△ ABO 的面积 S = (4-3 k ) = ,因为
k <0,所以-9 k - ≥2 =24,当且仅当-9 k =-
,即 k =- 时取等号,此时, A (6,0),
B (0,8),所以人行道的长度为10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谢 谢 观 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3 直线的方程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45°,且经过点(2,0),则直线l的方程是(  )
A.y=x+2 B.y=x-2
C.y=x- D.y=x-2
2.直线y-2=-(x+1)的倾斜角及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
A.60°,2 B.120°,2-
C.60°,2- D.120°,2
3.直线y=ax+的图象可能是(  )
4.(多选)已知直线l:y=-x+2,则(  )
A.倾斜角为60°
B.过点(0,2)
C.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1,-)
D.在y轴上的截距为2
5.(多选)下列关于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0=k(x-x0)(k∈R)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表示与y轴平行的直线
B.不能表示与x轴平行的直线
C.表示经过点(x0,y0)的所有直线
D.表示经过点(x0,y0)的无数条直线
6.(多选)直线(m2+2m)x+(2m2-m+3)y=4m+1在y轴上的截距为1,则m的值可以是(  )
A.-2 B.-
C. D.2
7.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y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方程是    .
8.将直线y=x+-1绕其上一点(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    .
9.直线y=kx+2(k∈R)不过第三象限,则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
10.写出下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1)直线的倾斜角为45°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2;
(2)直线过点A(3,1)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1.
11.与直线3x-2y=0的斜率相等,且过点(-4,3)的直线方程为(  )
A.y-3=-(x+4) B.y+3=(x-4)
C.y-3=(x+4) D.y+3=-(x-4)
12.直线l1:y=ax+b与直线l2:y=bx+a(ab≠0,a≠b)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13.(多选)已知直线l:x-my+m-1=0,则下述正确的是(  )
A.直线l的斜率可以等于0
B.直线l的斜率有可能不存在
C.直线l可能过点(2,1)
D.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可能为0
14.将直线y=3x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方程为    .
15.已知直线l的斜率与直线3x-2y=6的斜率相等,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0),且a比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大1,求直线l方程的斜截式.
16.如图,在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l1,l2的一角,有一个电线杆,电线杆底部到道路l1的垂直距离为4米,到道路l2的垂直距离为3米,现在要过电线杆的底部靠近道路的一侧修建一条人行道AB,使得人行道与两条垂直的道路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求人行道的长度.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1.B 由题得直线l的斜率为tan 45°=1,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求得直线l的方程为y-0=x-2,即y=x-2.故选B.
2.B 该直线的斜率为-,当x=0时,y=2-,∴其倾斜角为120°,在y轴上的截距为2-.
3.B 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其斜率与在y轴上的截距同号,故选B.
4.BCD 直线斜率k=-,所以倾斜角为120°,故A错误;将点(0,2)代入直线方程,×0+2-2=0成立,故B正确;因为直线l斜率k=-,所以(1,-)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故C正确;令x=0,可得y=2,即在y轴上的截距为2,故D正确.故选B、C、D.
5.AD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0=k(x-x0)(k∈R)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即不能表示与y轴平行的直线,但能表示与x轴平行的直线,A正确,B错误;该直线能表示过点(x0,y0)的无数条直线,但不能表示过点(x0,y0)的所有直线(因为过点(x0,y0)的所有直线中存在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故C错误,D正确.
6.CD 令x=0,得y=.由已知得=1,则4m+1=2m2-m+3,即2m2-5m+2=0.解得m=2或.
7.y=x-6或y=-x-6
解析:与y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的斜率为k=tan 60°=或k=tan 120°=-,所以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y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方程是y=x-6或y=-x-6.
8.y=x 解析:直线y=x+-1的倾斜角是45°,逆时针方向旋转15°后倾斜角为60°,斜率是,则方程是y-=(x-1),即y=x.
9.(-∞,0] 解析:当k=0时,直线y=2不过第三象限;
当k>0时,直线过第三象限;
当k<0时,直线不过第三象限.
10.解:(1)斜率k=tan 45°=1,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 y=x+2.
(2)由题意知直线过点(3,1),(0,-1),
∴斜率k==,
可得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y=x-1.
11.C 由直线3x-2y=0得y-0=(x-0),则斜率k=,从而所求直线的斜率也为.又所求直线过点(-4,3),所以依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y-3=[x-(-4)]=(x+4).
12.D 对于A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矛盾;对于B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矛盾;对于C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矛盾;对于D选项,由l1得a>0,b>0,而由l2得a>0,b>0.故选D.
13.BD 因为直线l:x-my+m-1=0,若m=0,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故B正确;若m≠0,则直线的斜率存在,且斜率k=,不可能为0,故A错误;将点(2,1)代入直线方程得2-m+m-1=1≠0,故C错误;令m=1,则直线方程为x-y=0,横纵截距均为0,故D正确.故选B、D.
14.y=-x+ 解析:将直线y=3x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直线y=-x,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直线方程为y=-(x-1),即y=-x+.
15.解: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为,
设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
故直线l的方程为y=x+b,
由x+b=0得a=-b,
所以-b-b=1,b=-,
所以直线l方程的斜截式为y=x-.
16.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人行道所在直线方程为y-4=k(x-3)(k<0),所以A(3-,0),B(0,4-3k),所以△ABO的面积S=(4-3k)=(24-9k-),因为k<0,所以-9k-≥2=24,当且仅当-9k=-,即k=-时取等号,此时,A(6,0),B(0,8),所以人行道的长度为10米.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