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1 15: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上12《寒号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寒号鸟》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得到。
【教学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利用学习单,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2.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教学重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行为及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并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读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新课。
1.上节课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初步学习了课文《寒号鸟》,我们知道文中出现了两只小动物(黑板上贴图)。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继续走进课文《寒号鸟》。
2.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宝宝听说又要和同学们见面,可高兴了!纷纷拿出大红苹果来欢迎你们呢,(出示课件摘苹果)老师摘哪个苹果,孩子们你们就大声说出他的名字,说对了,这个红红的苹果就是你的啦。
3.指名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贴图与板书课题,唤醒学生对课文核心角色与主题的记忆,降低新课学习的认知门槛;同时以“摘苹果认词语”的游戏化形式复习生字词,既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特点,又能高效检测基础字词掌握情况,为后续深入品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二、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时间线。
1.喜鹊和寒号鸟是面对面住着的邻居,但是他们最后的命运却完全不同,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安然过冬,寒号鸟却冻死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吧。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用“----”划出文中描写季节的句子。2.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生汇报句子,课件相机出示。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3.你从这三个句子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预设:天越来越冷
4.指导朗读,注重读出冷的层次感。
5.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都觉得寒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呢,文中除了描写天越冷越冷的句子,还有描写冷的词语,比如第三句中的“冷得像冰窖”,孩子们,你们能不能也试着积累一些这样的词语呢?课件出示“我会积累”。
冷得像冰窖
热得像_______
快得像_______
......
6.文中还有词语写出了在寒冷中的表现,出示课件读一读,你能仿照样子写一写吗?出示学习单一,完成词语积累。
学习单一:冻得直打哆嗦
热得直______
急得直______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的时间线,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故事框架,理解情节发展逻辑;同时结合环境描写的朗读与词语积累、仿写,将阅读感知与语言实践结合,既强化对“天气渐冷”的情境体会,又落实二年级词语积累与运用的语文要素,为后续分析角色行为奠定基础。】
三、品读课文,体会不同表现。
1. 刚刚我们通过学习句子和词语,体会到了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天气变化及冬天刺骨的寒冷,那么这两只小动物在这三段时间里分别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遭遇呢?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出示学习单二,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单二。
时间 喜鹊 寒号鸟
冬天快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
寒冬腊月
(1)生汇报。
(2)刚刚同学们汇报得很好,都写出了自己的发现。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先去2-4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吧。
(3)你觉得喜鹊可能去哪些地方寻找枯草呢?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喜鹊勤劳做窝很辛苦,找枯草不容易。
(4)是呀,喜鹊做窝多么不容易呀,它是多么勤劳呀,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读得稍微重一点,突出他的勤劳和不容易,谁来读一读?
(5)生指名读,指导朗读。
2.寒号鸟是不是也和邻居喜鹊一样在忙着做窝呢?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1)寒号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出来吗?
(2)抓住“却只知道”读出懒惰。
3.喜鹊看到寒号鸟只顾玩和睡,说了什么呢?寒号鸟又是怎样回答的?请你们找出它们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
第一次劝告:
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1)指名读,师指导朗读:读出喜鹊的热心真诚和寒号鸟的满不在乎、懒洋洋。
(2)小组分角色对读。
4.时间可不会因为寒号鸟的懒惰而停止脚步,这时候他们又会有什么遭遇呢?
出示句子: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1)指导朗读,读出寒号鸟被冻得哆嗦。
(2)寒号鸟第二天真的去做窝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找出第二次对话。
第二次劝告: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真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3)这一次喜鹊更着急了,而寒号鸟却满不在乎。请同学们练习读出它们的不同语气。
(4)请两个孩子上台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读。
(5)理解词语“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不做长远打算。
5.寒号鸟就这样挨过了一天又一天,转眼间夜晚住在冷得像冰窖的牙缝里寒号鸟难受吗?痛苦吗?
出示句子: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1)是呀,他都痛苦得忍不住大声号叫,什么是“哀号”?是的,痛苦地大声号叫。
(2)指导朗读,读出带着哭腔,声音颤抖,哀号的痛苦。
6.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可是却再也听不到寒号鸟的回答了,因为它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1)孩子们寒号鸟在深深哀号中,有没有后悔过?他在临死前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学生练习说句子。
(3)(出示学习单二)这并不是寒号鸟第一次后悔,从初冬的那个夜晚他每晚都在后悔,都承诺明天就做窝,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都没有付诸行动,最终因为自己的懒惰、得过且过,而断送了性命。
时间 喜鹊 寒号鸟
冬天快到了 做窝 劝告 玩和睡 不听劝告
冬天说到就到 住在温暖的窝里 第二次劝告 冻 叫 还是不听
寒冬腊月 枝头呼唤 重复哀号 冻死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单引导学生自主梳理角色行为与遭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再通过角色行为对比分析、分角色朗读对话、关键词理解及想象寒号鸟临死前的想法,让学生在情境中直观体会“勤劳”与“懒惰”的差异,深化情感共鸣,为理解课文寓意做好铺垫。】
四、总结课文,明寓意懂道理。
1.孩子们,故事听完了,现在你们能回答课文开头老师提出的思考题了吗?你从他们的不同表现和结局中体会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仔细观察,你的生活中有像喜鹊和寒号鸟这样的人吗?把他们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分析总结课文寓意,再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文道理与学生生活结合,打破文本与生活的界限,让学生学会运用道理观察生活,落实 “懂得勤劳重要性”的德育目标,实现“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