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天气》
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教科版
年级
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单元名称
第1单元《天气》
单元主题
气象探秘家
一一解锁天气的奥秘
课时安排
8课时
一、单元主题
气象探秘家一一解锁天气的奥秘
二、单元大情景
“校园气象观测站”招聘暨培训计划
为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学校决定成立“红领巾校园气象观测站”,现面向
三年级同学招募一批“小小气象观测员”。本单元的学习将作为气象员的岗前培
训,同学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挑战任务,掌握观测、记录和分析天气的基
本技能,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一周的天气观测与播报任务,成功入职。
三、课程标谁分析
依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
10.1天气和气候
学习内容
(12年级:描述阴晴雨雪;34年级:测量气温、降水量等)
①使用工具测量气象数据:
学段目标
②解释天气变化规律;
(3-4年级)
③举例说明天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们关心天气》《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
《观测风,》《观察云》《天气预报》《天气的影响》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如阴、晴、雨、
雪、风等),学习用简单的词句描述天气,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初步了解天气变化。
课本中通过“班级记录单”话动,让学生分享描述天气的词句,并阅读资料了解
大气圈中的天气现象。并尝试观察今天的天气并用图画或词句记录;讨论从哪些
方面观察天气(如气温、云量、风等)。
第二课《认识气温计》则是重点介绍气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习读取气
温计上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符号℃),包括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读写。课本
中通过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强调平视液柱的要求。并认识气温计的组成部分(液
柱、刻度等);练习读数(如38℃、0℃、-5℃)。
第三课《测量气温》学习在实际环境中测量气温,包括选择合适的地点(通
风、无阳光直射的草地上方,离地面约1.5米),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变化。课本中通过测量数据绘制气温变化示意图,发现气温变化规律(如清晨最
低、午后最高)。并尝试在室外背阴和阳光照射处测量气温并比较;连续测量并
记录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折线图。
第四课《测量降水量》学习降水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包括使用雨量器测量
降雨量,并了解降水等级(如小雨、中雨、大雨)。课本中强调测量降水的规范
性(如使用标准雨量器、记录起止时间)。并尝试制作简易雨量器并测量模拟降
雨;了解降雪量的测量方法。
第五课《观测风》学习风向和风力的概念,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如东风、
西北风),风力用风级表示(0-12级)。课本中通过风级歌帮助学生估测风力,
并制作简易风向标观测风向。并观测并记录风向和风力;讨论风的成因(冷热空
气流动)及影响。
第六课《观察云》学习云的观察方法,包括云量(晴、多云、阴天的判断)
和云的形状(如羽毛状、团状、鱼鳞状),并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如大雨前的
云特征)。课本中通过对比图片判断云的类型。并到室外观察云并画出形状;记
录云量;研讨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