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
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朋友图?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
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材料中英国殖民者“利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D.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2.《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政府第一次把满文“中国”一词作为正式国名与俄罗斯对应。此后,在对外交往文件中,
却再未称自己为“中国”。一直到《南京条约》签订时,汉文“中国”才正式被写进外交文书,此后清朝多以“中
国”名义与外国签订条约。该变化反映了清政府()
A,天下观的缓慢转型
B.弥合了满汉之间的界限
9
C.注重捍卫国家主权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3.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主张。这反映
了其()
A.彻底废除封建礼教
B.追求社会财富均等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重视反击外来侵略
4.以下为晚清洋纱进口价格(按包计)数据柱状图,这一现象()
价格/两海关银
A.说明外国商品竞争力弱
100
100
B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66.9
50
C,表明列强放松经济侵路
D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1864年1865年1885年
5.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以下思维导图的主题是(
西北:收复新疆
主题:?
东南:合湾军民抗击侵略
西南:中法战争
A.追求民主政治B.外交政策演变
C.思想解放运动
D.近代边疆危机
6.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发起奥论战,将侵略战争包装为“文明与进步”的代表,并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争取到西方大
国的支持。但清政府对此却无所作为,任由自己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这反映出()
A.外交手段决定双方胜负结果
B.封建制度阻碍军事体系革新
C.清政府对国际形势缺乏认识
D.日本与西方的利益完全一致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左宗棠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邓世昌说,吾辈从军卫国,早
置生死于度外。上述人物的言论体现了他们的共同价值追求是()
A.开拓拼搏
B.变法图强
C.因循守旧
D.热血报国
:.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中国丧失的领土逐渐增多
B.列强侵略不断扩大和深入
抄市
九红
厦门,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3.1895年5月10日《申报》发文:“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
叩求都察院代奏。”该文描述的历史事件()
A.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C.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0.八国联军位于天津的临时政府第202次会议记录:汉文秘书汇报,(清)梅.(东益)提督又一次来访,重申归还
被扣押的武器问题,还提出愿意协助(联军)临时政府测匪。这衣小、)
A.虎门销烟打击了列强的侵略行径
B.火烧圆明园使清政府向列强屈服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辛丑条约》确保了中国的独立
11.下图可知,如图时期的中国(
封建外力
社会0
封建外力
A.仍然保持闭关锁国
封
外力
、隐清
社会0
社会
杜会
B.完全丧失领土主权
7
收
C,自然经济固若金汤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
半封德社会
半封建社会
半封建杜会
半封速社会
D.社会性质逐渐改变
12.“1840年,在炮口的遁迫下,中国社会蹒弱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
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还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材
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解放思想文化
B.发展近代工业
C.推翻反动政府
D.反侵略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