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人美版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翰墨菁华》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人美版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翰墨菁华》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10-11 16: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翰墨菁华》教学设计(第1课)
课题 翰墨菁华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感受中国书法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理解不同书体的风格特征。艺术表现:能够通过临摹或意临表达个人审美情趣。创意实践:尝试将书法元素应用于日常生活设计。文化理解:理解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人格修养的关联。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翰墨菁华”为主题,围绕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经典作品赏析、不同时期审美取向展开,重点介绍“天下三大行书”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书品即人品”的文化内涵。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历史文化知识,对汉字书写有初步了解,但对书法艺术的深层魅力与审美演变缺乏系统认识,需通过经典作品赏析与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与不同书体的艺术特征;赏析经典书法作品,理解其与历史、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分析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并尝试进行意临创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赏析法、讨论法、实践临摹法、项目式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 提问:“你知道中国汉字是如何演变的吗?”播放“汉字演变”视频片段。过渡语:“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行楷,汉字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一门艺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翰墨菁华》,感受书法的魅力。”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汉字与书法的历史渊源。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建立汉字与书法的联系。
环节二:新课讲授 讲解汉字演变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重点讲解何尊铭文(拓片)布置任务一:赏析经典书法作品,了解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通过知识讲解及播放视频重点介绍“天下三大行书”及其历史背景与情感表达。过渡语:“原来笔墨不仅能记录文字,更能表达情感、彰显人格。这正是书法成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原因 —— 它既是技巧的修炼,更是心灵的修行。”布置任务二:对比不同书家对《兰亭序》的诠释,从章法布局、字形结构、笔画特点等方面分析 其各自的艺术风格特征。
3.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书家对《兰亭序》的诠释。并说一说在章法、字形、笔法有哪些区别?
布置任务三: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主流的书法审美取向变化。4.讲解知识书法审美取向变化。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清代书法家梁在《评书帖》中提出了“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的观点。历代书法家不断创新,探索出了类型多样的艺术风格,使书法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在前代行书发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各自形成别具意趣、独具特色的行书风格,成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 记录书体演变脉络。了解何尊铭文(拓片)。
2. 分组讨论《祭侄文稿》《寒食帖》《兰亭序》的情感与书法特点。通过观看视频加深理解。
3. 对比褚遂良、文徵明、朱聿所写“永”字。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主流的书法审美取向变化。 系统了解书法发展史,提升赏析能力,理解“书如其人”的文化内涵。通过经典作品的情感对比,具象化 “书为心画” 的抽象概念;结合自身实践感悟,让文化理解落地,避免空泛说教,深化情感态度目标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环节三:课堂实践 过渡语:“每一笔每一画都承载着书写者的情感与时代的精神。接下来,我们亲手体验书法的韵味。”指导学生选择一幅经典作品(如《兰亭序》局部)进行意临,强调表现个人审美情趣。 选择作品,进行意临练习,注重笔画、结构、章法的表现。 通过实践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培养艺术表现力。
环节四:作品展示与交流 过渡语:“大家的笔下已经有了古人的风骨,也有了自己的情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彼此的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引导互评,点评作品中体现的个性与传统融合。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展示自己的意临作品,欣赏他人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增强自信心,提升审美表达能力,促进合作学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重点:书体演变、经典作品赏析、审美取向变迁、书法与情感人格的关系。 回顾学习内容,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巩固知识,提升文化认同与审美素养。
拓 展 联想迁移: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发现过书法元素的创造性应用?书法艺术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装点生活?2.推荐阅读:《中国书法简史》《翰墨情怀》;推荐参观当地书法展或博物馆。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赏析、实践、展示等环节,学生参与度高,对书法的兴趣明显提升。2.部分学生在意临过程中对笔画控制较弱,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基本功训练。3.可结合数字化工具(如平板书法APP)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
图形
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