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卷】备战2026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阶梯训练第7~8题
一、原题7
1.(2025·辽宁)如图,在矩形中,点在边上,,连接,若,,则的长为( )
A.1 B.5 C.2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矩形ABCD中,AB=3,AE=4,
∴∠A=∠D=90°,AD=BC,CD=AB=3,
∴,
∴BC=BE=5,
∴AD=BC=5,
∴DE=AD-AE=1,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再得到BC的长,推出AD的长,接着利用线段差求得DE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E.
二、变式1基础
2.(2025·路桥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若,则OB的长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又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 则可得出答案.
3.(2025八下·海宁月考)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则的长为( )
A.2 B.4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矩形
∴
∵,
∴是等边三角形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矩形对角线相等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到是等边三角形,故OA=AB=2,即可解答.
4.(2023八下·涟源期末)如图,在矩形中,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①是等腰三角形;②;③;④;⑤当时,矩形是正方形.
A.2 B.3 C.4 D.5
【答案】C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A=OB=OC=OD,∠BAD=90°,
∴是等腰三角形,,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ABD=45°,
∴∠ADB=180°-90°-45°=45°,
∴∠ABD=∠ADB,
∴AB=AD,
∴矩形ABCD是正方形,⑤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AC=BD,OA=OB=OC=OD,∠BAD=90°,得③正确、④错误,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①②正确,接下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D=∠ADB=45°,从而有AB=AD,最后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得⑤正确.
三、变式2巩固
5.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交于点O,M,N分别为BC,OC的中点.若∠ACB=30°,AB=8,则MN的长为( )
A.5 B.5 C.8 D.4
【答案】D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交于点O,∠ACB=30°,AB=8,
∴BD=AC=2AB=2×8=16,
∴BD=2BO,即2BO=16
∴BO=8.
又∵M、N分别为BC、OC的中点,
∴MN是△CBO的中位线,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D=16,进而求出BD=2BO,再依据中位线的性质推知.
6.(2025·浙江二模)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的平分线交边 BC 于点 E,ED 恰好平分 . 若 ,则 的面积为( )
A.2 B. C.4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BAD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E,ED恰好平分∠AEC,
∴∠BAE=∠DAE,∠AED=∠CE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BE=90°,
∴∠DAE=∠AEB,∠ADE=∠CED,
∴∠BAE=∠AEB,∠AED=∠ADE,
∴AB=EB,AD=AE,
∵AB=2,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E=∠DAE,∠AED=∠CED,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EB,AD=AE,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
7.(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矩形纸片中,,,折叠纸片使边落在对角线上,折痕为,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为矩形,
,,,
,,
在中,
根据折叠可得,
设,则,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的面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并用勾股定理求得BD的值,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A D,根据线段的和差
A B=BD-A D求得AB的值,设则,在直角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的值,然后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四、变式3提高
8.(2025八下·宁波开学考)综合与实践课上,“矩形折纸”为主题开展了数学活动.小宁同学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片,,,他在边上取中点,又在边上任取一点,再将沿折叠得到,连结,小宁同学通过多次实践得到以下结论:
①当点在边上运动时,点在以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
②的最大值为24;
③的最小值为16;
④达到最小值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1,连接,
∵将沿折叠得到,
∴,
∵点N为的中点,,
.
∴当点M在边上运动时,点在以N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故①正确;
在中,,
∵,
∴,
∴的最小值为16,
故③正确;
∵,且M在上,
∴,
∴的最大值为24,故②正确;
如图2,
当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为;
∴,
设,则,,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即,故④正确,
综上,结论中正确的个数4个,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BN=B'N,故点B'到点N的距离始终等于BN,由圆的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一定在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上”即可判断①;连接AN,根据勾股定理得AN=26,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AN-NB'=16,当A、B'、N共线时,AB'最小为16,据此可判断③;由折叠得BM=B'M,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AB'≤AM+MB'=AM+BM=AB=24,据此可判断②;当A、B'、N共线时,AB'最小为16,由折叠及平角定义得∠AB'M=90°,设BM=x,则B'M=BM=x,AM=24-x,在Rt△AB'M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可判断④.
9.(2024九下·杭州开学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分别以点A,C为圆心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N,BC于点E,F.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ECF是菱形;③AC EF=CF CD;④若AF平分∠BACAB.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知,EF垂直平分AC,
在△AOE和△COF中,
∴△AOE △COF(ASA),
∴OE=OF,
∴AE=AF=CF=CE,
即四边形AECF是菱形,
故①结论正确;
∵∠AFB=∠FAO+∠ACB,AF=FC,
∴∠FAO=∠ACB,
∴∠AFB=2∠ACB,
故②结论正确;
∵,
故③结论不正确;
若AF平分∠BAC,则,
∴AF=2BF
∵CF=AF,
∴CF=2BF,
故④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作图可得MN⊥AC,且平分AC,设AC与MN的交点为O,证明四边形AECF为菱形,即可判断①,进而根据等边对等角即可判断②,根据菱形的性质求面积即可求解,判断③,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F=FO,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判断④.
10.(2023·慈溪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H⊥AE于点H,连接DE,下列结论:①∠AED=∠CED;②△AED为等腰三角形;③EH=CE;④图中有3个等腰三角形.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BAD=∠ABC=∠C=∠ADC=90°,AB=CD,AD∥BC,
∴∠ADE=∠CED,故①正确.
∵AE平分∠BAD,
∴∠BAE=∠DAH=45°,
∴△ABE、△ADH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AB,AD=AH.
∵AD=AB=AH,
∴AD=AE,AB=AH=DH=DC,
∴∠ADE=∠AED,
∴∠AED=∠CED.
∵DH⊥AE,DC⊥CE,∠AED=∠CED,
∴∠EDH=∠EDC,
∴EH=CE,故③正确.
∵△ABE、△ADH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D为等腰三角形,
∴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故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AD=∠ABC=∠C=∠ADC=90°,AB=CD,AD∥BC,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E=∠CED,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BAE=∠DAH=45°,推出△ABE、△ADH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E=AB,AD=AH,结合AD=AB可得AD=AE,AB=AH=DH=D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E=∠AED,则∠AED=∠CED,结合内角和定理可得∠EDH=∠EDC,推出EH=CE,据此判断.
五、原题8
11.(2025·辽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的坐标为(3,0),点的坐标为(2,-2),将线段平移得到线段,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3,5),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7,-2) B.(2,3) C.(2,-7) D.(-3,-2)
【答案】B
【知识点】用坐标表示平移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2,-2),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3,5),
∴点A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C,
∴点B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D,
∴点D的坐标为(2,-2+5),即(2,3),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点A平移后的对应点C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向与距离,再应用于点B即可得到点D的坐标.
六、变式1(基础)
12.(2025八下·成都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4,-5)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4,1) B.(10,-5) C.(-2,-5) D.(4,-11)
【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将点P(4,-5)向上平移6个单位,则移动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4,-5+6),即(4,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即可得出平移后点的坐标.
13.(2025七下·金平期末)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 5)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的坐标为( )
A.(1, 5) B.(5, 5) C.(3, 3) D.(3, 7)
【答案】C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是由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
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由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规律: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上加下减,左减右加.易得的坐标.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2,3)与点N关于x轴对称,则将点 M平移到点N的过程为( )
A.向上平移6个单位 B.向下平移6个单位
C.向左平移4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
【答案】B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用坐标表示平移
【解析】【解答】解:因为点 M(-2,3)与点N关于x轴对称,所以N(-2,-3).所以将点 M 平移到点 N的过程为向下平移6个单位.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得到点N的坐标,再根据平移规律解答即可.
七、变式2(巩固)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A.(4,0) B.(3,1) C.(4,-4) D.(-1,1)
【答案】D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点B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2+3=1,
∴B的坐标为(-1,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将点A向上平移3个单位就是给纵坐标加3,向左平移2个单位就是给横坐标减2计算即可.
16.(2024七下·潮阳期中)已知点,将点A往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点A往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
点的坐标为,即,
故选:A.
【分析】本题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其中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由点A往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把点的横坐标减,纵坐标加,得到点的坐标,得到答案.
17.(2023七下·香洲期中)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若将线段平移至,则的值为( )
A.2 B.3 C.4 D.5
【答案】B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线段平移至, 点A与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
∵点,,点,
∴线段向右平移两个单位,
由点的对应点知向上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
,
,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点A、B及其对应点的坐标,可得出线段AB到线段A1B1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然后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可求出a、b的值,进而即可得出a+b的值。
八、变式3(提高)
18.(2025七下·新会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得到,,,,那么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用代数式表示图形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观察,,,,A5(2,1),A6(3,1),A7(3,0),A8(4,0)......
可以发现每四个点为1个循环,
,
的坐标是,即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根据点的移动方向方式,根据数轴,得出点A5,A6,A7,A8的坐标,找出循环周期:移动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然后根据,再根据商和余数,即可求出的坐标.
19.(2025七下·南雄月考)如图,将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将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将点A3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按照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点的横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探索规律-点的坐标规律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的横坐标为,
的横坐标为,
的横坐标为,
的横坐标为,
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的横坐标为,
按照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点的横坐标为,
故选:B .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的横坐标为,的横坐标为,的横坐标为,的横坐标为,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的横坐标为,即可得到答案
20.(2024八下·天桥月考)如图,将点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将点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将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点的横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探索规律-点的坐标规律
【解析】【解答】解:点的横坐标为,
点的横坐为标,
点的横坐标为,
点的横坐标为,
…
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的横坐标为,
∴点的横坐标为,
故选:B.
【分析】
根据平移方式先求得,,,的坐标,找到规律求得的横坐标,进而求得的横坐标.
1 / 1【辽宁卷】备战2026年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阶梯训练第7~8题
一、原题7
1.(2025·辽宁)如图,在矩形中,点在边上,,连接,若,,则的长为( )
A.1 B.5 C.2 D.
二、变式1基础
2.(2025·路桥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若,则OB的长为( )
A.1 B.2 C.3 D.4
3.(2025八下·海宁月考)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则的长为( )
A.2 B.4 C. D.
4.(2023八下·涟源期末)如图,在矩形中,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①是等腰三角形;②;③;④;⑤当时,矩形是正方形.
A.2 B.3 C.4 D.5
三、变式2巩固
5.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交于点O,M,N分别为BC,OC的中点.若∠ACB=30°,AB=8,则MN的长为( )
A.5 B.5 C.8 D.4
6.(2025·浙江二模)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的平分线交边 BC 于点 E,ED 恰好平分 . 若 ,则 的面积为( )
A.2 B. C.4 D.
7.(2025·新昌模拟)如图,在矩形纸片中,,,折叠纸片使边落在对角线上,折痕为,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四、变式3提高
8.(2025八下·宁波开学考)综合与实践课上,“矩形折纸”为主题开展了数学活动.小宁同学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纸片,,,他在边上取中点,又在边上任取一点,再将沿折叠得到,连结,小宁同学通过多次实践得到以下结论:
①当点在边上运动时,点在以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
②的最大值为24;
③的最小值为16;
④达到最小值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2024九下·杭州开学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分别以点A,C为圆心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N,BC于点E,F.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ECF是菱形;③AC EF=CF CD;④若AF平分∠BACAB.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10.(2023·慈溪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H⊥AE于点H,连接DE,下列结论:①∠AED=∠CED;②△AED为等腰三角形;③EH=CE;④图中有3个等腰三角形.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五、原题8
11.(2025·辽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的坐标为(3,0),点的坐标为(2,-2),将线段平移得到线段,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3,5),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7,-2) B.(2,3) C.(2,-7) D.(-3,-2)
六、变式1(基础)
12.(2025八下·成都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4,-5)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4,1) B.(10,-5) C.(-2,-5) D.(4,-11)
13.(2025七下·金平期末)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 5)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的坐标为( )
A.(1, 5) B.(5, 5) C.(3, 3) D.(3, 7)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2,3)与点N关于x轴对称,则将点 M平移到点N的过程为( )
A.向上平移6个单位 B.向下平移6个单位
C.向左平移4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
七、变式2(巩固)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
A.(4,0) B.(3,1) C.(4,-4) D.(-1,1)
16.(2024七下·潮阳期中)已知点,将点A往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17.(2023七下·香洲期中)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若将线段平移至,则的值为( )
A.2 B.3 C.4 D.5
八、变式3(提高)
18.(2025七下·新会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平移,每次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得到,,,,那么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19.(2025七下·南雄月考)如图,将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将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将点A3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按照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点的横坐标为( )
A. B. C. D.
20.(2024八下·天桥月考)如图,将点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将点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将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点的横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矩形ABCD中,AB=3,AE=4,
∴∠A=∠D=90°,AD=BC,CD=AB=3,
∴,
∴BC=BE=5,
∴AD=BC=5,
∴DE=AD-AE=1,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再得到BC的长,推出AD的长,接着利用线段差求得DE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E.
2.【答案】B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又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 则可得出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是矩形
∴
∵,
∴是等边三角形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矩形对角线相等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到是等边三角形,故OA=AB=2,即可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A=OB=OC=OD,∠BAD=90°,
∴是等腰三角形,,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ABD=45°,
∴∠ADB=180°-90°-45°=45°,
∴∠ABD=∠ADB,
∴AB=AD,
∴矩形ABCD是正方形,⑤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AC=BD,OA=OB=OC=OD,∠BAD=90°,得③正确、④错误,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①②正确,接下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D=∠ADB=45°,从而有AB=AD,最后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得⑤正确.
5.【答案】D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交于点O,∠ACB=30°,AB=8,
∴BD=AC=2AB=2×8=16,
∴BD=2BO,即2BO=16
∴BO=8.
又∵M、N分别为BC、OC的中点,
∴MN是△CBO的中位线,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D=16,进而求出BD=2BO,再依据中位线的性质推知.
6.【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BAD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E,ED恰好平分∠AEC,
∴∠BAE=∠DAE,∠AED=∠CE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BE=90°,
∴∠DAE=∠AEB,∠ADE=∠CED,
∴∠BAE=∠AEB,∠AED=∠ADE,
∴AB=EB,AD=AE,
∵AB=2,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E=∠DAE,∠AED=∠CED,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EB,AD=AE,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
7.【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为矩形,
,,,
,,
在中,
根据折叠可得,
设,则,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的面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并用勾股定理求得BD的值,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A D,根据线段的和差
A B=BD-A D求得AB的值,设则,在直角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的值,然后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8.【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1,连接,
∵将沿折叠得到,
∴,
∵点N为的中点,,
.
∴当点M在边上运动时,点在以N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故①正确;
在中,,
∵,
∴,
∴的最小值为16,
故③正确;
∵,且M在上,
∴,
∴的最大值为24,故②正确;
如图2,
当共线时,的值最小,最小为;
∴,
设,则,,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即,故④正确,
综上,结论中正确的个数4个,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BN=B'N,故点B'到点N的距离始终等于BN,由圆的定义“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一定在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上”即可判断①;连接AN,根据勾股定理得AN=26,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AN-NB'=16,当A、B'、N共线时,AB'最小为16,据此可判断③;由折叠得BM=B'M,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AB'≤AM+MB'=AM+BM=AB=24,据此可判断②;当A、B'、N共线时,AB'最小为16,由折叠及平角定义得∠AB'M=90°,设BM=x,则B'M=BM=x,AM=24-x,在Rt△AB'M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可判断④.
9.【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知,EF垂直平分AC,
在△AOE和△COF中,
∴△AOE △COF(ASA),
∴OE=OF,
∴AE=AF=CF=CE,
即四边形AECF是菱形,
故①结论正确;
∵∠AFB=∠FAO+∠ACB,AF=FC,
∴∠FAO=∠ACB,
∴∠AFB=2∠ACB,
故②结论正确;
∵,
故③结论不正确;
若AF平分∠BAC,则,
∴AF=2BF
∵CF=AF,
∴CF=2BF,
故④结论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作图可得MN⊥AC,且平分AC,设AC与MN的交点为O,证明四边形AECF为菱形,即可判断①,进而根据等边对等角即可判断②,根据菱形的性质求面积即可求解,判断③,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F=FO,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判断④.
10.【答案】D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BAD=∠ABC=∠C=∠ADC=90°,AB=CD,AD∥BC,
∴∠ADE=∠CED,故①正确.
∵AE平分∠BAD,
∴∠BAE=∠DAH=45°,
∴△ABE、△ADH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AB,AD=AH.
∵AD=AB=AH,
∴AD=AE,AB=AH=DH=DC,
∴∠ADE=∠AED,
∴∠AED=∠CED.
∵DH⊥AE,DC⊥CE,∠AED=∠CED,
∴∠EDH=∠EDC,
∴EH=CE,故③正确.
∵△ABE、△ADH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D为等腰三角形,
∴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故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AD=∠ABC=∠C=∠ADC=90°,AB=CD,AD∥BC,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E=∠CED,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BAE=∠DAH=45°,推出△ABE、△ADH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E=AB,AD=AH,结合AD=AB可得AD=AE,AB=AH=DH=D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E=∠AED,则∠AED=∠CED,结合内角和定理可得∠EDH=∠EDC,推出EH=CE,据此判断.
11.【答案】B
【知识点】用坐标表示平移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2,-2),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3,5),
∴点A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C,
∴点B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D,
∴点D的坐标为(2,-2+5),即(2,3),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点A平移后的对应点C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向与距离,再应用于点B即可得到点D的坐标.
12.【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将点P(4,-5)向上平移6个单位,则移动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4,-5+6),即(4,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即可得出平移后点的坐标.
13.【答案】C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是由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
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由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规律: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上加下减,左减右加.易得的坐标.
14.【答案】B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用坐标表示平移
【解析】【解答】解:因为点 M(-2,3)与点N关于x轴对称,所以N(-2,-3).所以将点 M 平移到点 N的过程为向下平移6个单位.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得到点N的坐标,再根据平移规律解答即可.
15.【答案】D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点B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2+3=1,
∴B的坐标为(-1,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将点A向上平移3个单位就是给纵坐标加3,向左平移2个单位就是给横坐标减2计算即可.
16.【答案】A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解析】【解答】解:点A往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
点的坐标为,即,
故选:A.
【分析】本题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其中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由点A往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把点的横坐标减,纵坐标加,得到点的坐标,得到答案.
17.【答案】B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线段平移至, 点A与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
∵点,,点,
∴线段向右平移两个单位,
由点的对应点知向上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
,
,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点A、B及其对应点的坐标,可得出线段AB到线段A1B1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然后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可求出a、b的值,进而即可得出a+b的值。
18.【答案】C
【知识点】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用代数式表示图形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观察,,,,A5(2,1),A6(3,1),A7(3,0),A8(4,0)......
可以发现每四个点为1个循环,
,
的坐标是,即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根据点的移动方向方式,根据数轴,得出点A5,A6,A7,A8的坐标,找出循环周期:移动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然后根据,再根据商和余数,即可求出的坐标.
19.【答案】B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探索规律-点的坐标规律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的横坐标为,
的横坐标为,
的横坐标为,
的横坐标为,
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的横坐标为,
按照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点的横坐标为,
故选:B .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的横坐标为,的横坐标为,的横坐标为,的横坐标为,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则的横坐标为,即可得到答案
20.【答案】B
【知识点】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探索数与式的规律;探索规律-点的坐标规律
【解析】【解答】解:点的横坐标为,
点的横坐为标,
点的横坐标为,
点的横坐标为,
…
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的横坐标为,
∴点的横坐标为,
故选:B.
【分析】
根据平移方式先求得,,,的坐标,找到规律求得的横坐标,进而求得的横坐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