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我要的是葫芦
(部编版)二年级
上
www.21cnjy.com
第6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二
学习新知
三
主题升华
四
课后作业
五
六
生字指导
词语积累
一
核心素养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感受中国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充满智慧的独特魅力,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全面、联系地看问题”的传统哲学思想。
认识“葫、芦”等8个生字,会写“棵、谢”等10个生字。理解“自言自语、奇怪”等词语。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句的语气(感叹句、反问句)。
通过探究“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培养因果推理能力。通过对比种葫芦人的想法、做法与最终结果之间的矛盾,培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感受故事中描绘的葫芦生长之美(细长的藤、雪白的花、可爱的小葫芦)。
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及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
语言积累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葫芦藤
葫芦花
小葫芦
蚜 虫
( )的葫芦藤
( )的葫芦花
( )的小葫芦
( )的绿蚜虫
细长、美丽、绿色……
雪白、美丽、可爱……
可爱、绿色……
可恨、讨厌……
一开始,那些小葫芦多么可爱,种葫芦的人多么喜欢它们啊!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朗读句子
三
学习新知
质
疑
导
入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最后都落了呢?种葫芦的人到底错在哪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人 物 看到什么 怎样说/怎样想 怎样做
种葫芦的人
邻居
默读第2-4自然段,用“____”画出种葫芦的人看到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用“~~”画出邻居看到什么、说什么。
人 物 看到什么 怎样说/怎样想 怎样做
种葫芦的人 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 无动于衷
没有治疗
邻居 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一治吧!” 劝告
默读第2-4自然段,用“____”画出种葫芦的人看到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用“~~”画出邻居看到什么、说什么。
第2自然段,思考:叶子上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在文中画出来。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对蚜虫毫不在意,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叹号所表达的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一些,反映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不屑一顾的态度。
朗读指导:读出不屑一顾的语气。
比一比
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一说:邻居提出了什么建议?种葫芦的人如何回应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邻居的建议
种葫芦人的反应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是反问句,所表达的语气比第二句更强烈一些,反映出种葫芦的人的诧异。
朗读指导:反问句语调上扬,读出种葫芦的人自信的语气,读出他对邻居的质疑。
读一读,比较两组句子的不同语气。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相同之处:每组的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样。
不同之处:两组句子都是反问句和陈述句。反问句比陈述句所表达的语气比下一句更强烈。
想一想,蚜虫和葫芦真的没有联系吗?
关系链: 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关系的,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叶子被蚜虫吃了,葫芦得不到养分,自然就长不好了。
蚜虫多了
叶子黄了
小葫芦落了
蚜虫是昆虫的一种,又称蜜虫、腻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可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植株死亡。
思考: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因为他不懂得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就只能慢慢变黄、脱落。另外他还不听邻居的劝告,自以为是。
思考讨论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读课文第4段,说一说:不管叶子上虫子的后果是什么?
逐步变化
三人小组之间自由练习朗读种葫芦人的自言自语、他与邻居的对话。
课堂小剧场
种葫芦人评议要点:
“快长啊!”:是否读出了迫不及待、充满美好憧憬的感觉?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是否流露出满不在乎、轻视的语气?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否表现出惊讶、奇怪、觉得对方多管闲事的态度?
邻居评议要点: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语气是否真诚、恳切,带着善意的提醒?
“快治一治吧!”:是否读出了焦急、担心的心情?
叙述者评议要点:
语调是否平稳,能否清晰地交代故事背景和情节发展?
四
主题升华
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要善于听取他人有益的劝告。
要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考虑问题要全面, 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葫芦,不顾 和 的关系,只盯着葫芦,最后
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关系,不能 地看问题,否则会适得其反,让事情变坏。
叶子
果实
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
片面
课堂总结
五
生字指导
居
吧
奇
邻
左右结构
怪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讲解结构
lín
造句:小明和小芳是好邻居
部首:阝
笔画:七
组词:邻居 邻里
“令”的第二笔捺改点
“阝”的第一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写得大一些
规范
整洁
正确
jū
造句:王奶奶在这里居住
六十年了。
部首:尸
笔画:八
组词:居住 居民
“古”首笔横在横中线,右端超出“尸”;第二笔竖在竖中线右侧,略向左下斜行
“口”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
规范
整洁
正确
bɑ
造句:国庆节去北京
看升国旗可以吧?
部首:口
笔画:七
组词:好吧 去吧
“巴”首笔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短竖在竖中线右侧
“乚”连接两横后沿竖中线左侧下行右弯钩出,钩部超出上部
规范
整洁
正确
qí
结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部首:大
笔画:八
组词:奇特 奇异
“大”首笔横短,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末笔捺改点,点从撇中部点出
规范
整洁
正确
guài
造句:王大爷是一个
奇怪的老头。
部首:忄
笔画:八
组词:责怪 奇怪
右上部“又”撇捺舒展开
右下部 “土”最后一横不宜超出撇捺的宽度
规范
整洁
正确
六
拓展作业
1.续编故事:
想象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掉光后的情景,续编他和邻居的对话。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样呢?
2.拓展阅读:
阅读拔苗助长(拼音版)。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把这两篇寓言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