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彩虹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彩虹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1 16: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彩虹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一、积累与运用
1.拼一拼,写一写。
天的晚上,的月在天上,真亮啊!提着一个红红的灯笼。灯笼好美!我指着灯笼问:“哥哥,它漂亮?”哥哥笑着说:“是,真漂亮!”
2.填上合适的量词或词语。
一( )镜子 一( )水壶 一( )彩云
( )的桥 ( )的彩云 ( )的月亮
3.选字填空。
(1)【停 亭】小朋友们玩耍累了,就( )下来,到前面的凉( )里休息。
(2)【提 堤】爸爸( )着一条大鱼,走在( )坝上,向家里走去。
(3)【桃 挑】妈妈在超市里( )选了一些红彤彤的( )子,以及一些礼品去看望生病的邻居。
4.先选字填空,再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啊 吗
(1)你看到彩虹了( )
(2)这座彩虹桥真漂亮( )
5.照样子,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例: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如果 ,不就 ?
6.句子仿写。
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
例:我想把爸爸的水壶挂到彩虹上,帮爸爸浇田。
(1)我想把 挂到彩虹上, 。
(2)我想把 挂到彩虹上, 。
7.看到彩虹,文中的“我”想到些什么?你又想到些什么?填一填,写一写。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彩虹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您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您高兴吗?
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月亮照你梳头,你快乐吗?
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
8.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9.文中“漂亮的桥”指的是( )
A.拱桥
B.云彩
C.彩虹
10.文中小作者走到彩虹桥上准备帮爸爸( ),帮妈妈( )(填序号)
A.浇田
B.梳头
C. 照镜子
11.照样子,写词语。
例:飘来飘去(ABAC 式词语):
12.用 “____”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
13.你觉得小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4.假如你走上了彩虹桥,你会做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15.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一《彩虹》
①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②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药圃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快乐吗?
短文二《神奇的桥》
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座神奇的桥。小兔子看到了,它想:如果我能在这座桥上蹦蹦跳跳,一定很有趣。于是小兔子飞快地跑向桥。小猴子看到了,它想:要是我能在桥上荡来荡去,肯定特别好玩。小猴子连忙爬上树,准备往桥上跳。这时,小鸟飞过来,对它们说:“这座桥可不能随便上去,它是彩虹,很神奇,但不是我们能玩耍的地方哦。”
(1)两篇短文中都提到的桥是什么桥?它出现在什么时候?
(2)短文中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们都对桥有自己的想法,《彩虹》中的 “我” 想做什么?《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和小猴子想做什么?
(3)小鸟为什么说彩虹不能随便上去?你觉得彩虹还有哪些神奇之处?
(4)你更喜欢哪篇短文中关于彩虹的描述?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秋”“圆”“亮”“啊”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面 把 朵 美丽 漂亮 圆圆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可搭配的量词有:面、块等;
水壶:是一种盛水的容器。可搭配的量词有:把、个等;
彩云:是彩色的云朵。可搭配的量词有:朵、片等;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用来修饰“桥”的词语有:美丽、坚固、长长的等;
彩云:色彩绚丽的云朵。用来修饰“彩云”的词语有:漂亮、绚丽、形状各异的等;
月亮:地球的天然卫星。用来修饰“月亮”的词语有:圆圆、弯弯、皎洁的等。
3. 停 亭 提 堤 挑 桃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1)停:止住,终止不动;
亭: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结合所给语境,“玩耍累了,就停下来”意思是小朋友们累了就停止玩耍,故选“停”;
结合所给语境,小朋友们到凉亭内休息,故选“亭”。
(2)提:将手垂下来拿着(有环、柄、提梁、绳套之类的东西)。
堤:沿着湖、河、江、海用土、石等修筑的防水构筑物。
结合所给语境,爸爸用手拎着鱼,故选“提”;
结合所给语境,爸爸走在堤坝上,故选“堤”。
(3)桃:桃树的果实。
挑:从若干人或事物中选出适合要求的。
结合所给语境,妈妈在超市里仔细选择物品,故选“挑”;
结合所给语境,“桃子”是一种水果,“红彤彤的桃子”形容桃子的颜色和种类。故选“桃”。
4.(1)吗 ?
(2)啊 !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标点符号。
啊:助词。用在感叹句末,表示增强语气。
吗: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1)结合所给句子可知这是一个疑问句,表示询问对方是否看到彩虹。语气助词“吗”常用于疑问句结尾,表达疑问的语气。填“吗”后,句子变成“你看到彩虹了吗”,句尾应加问号(?),表示疑问。
(2)结合所给句子可知这是一个感叹句,表达对彩虹桥的赞美和感叹。语气助词“啊”常用于感叹句结尾,加强感叹的语气。填“啊”后,句子变成“这座彩虹桥真漂亮啊”,句尾应加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
5. 我穿上花裙子,在花丛中跑来跑去 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吗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是“如果+假设的条件,不就+条件带来的结果(反问语气)”的句式。写句子时,需保证“如果”后的内容是一个具体、可实现的假设(如“坚持阅读”“收拾书包”),“不就”后的内容是这个假设自然能达成的结果(如“增长知识”“不着急”),结果要与假设形成合理的因果关系,符合生活常识。最后,结尾加上反问词“吗”。
示例:如果我们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不就能增长很多知识吗?
6. 妈妈的晾衣绳 让阳光把衣服晒得香香的 妹妹的秋千 陪她荡到云朵里去玩耍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此题核心是仿写 “我想把(家人的物品)挂到彩虹上,(用物品为家人做事)” 的句式。需把握三点:选家人常用物品,体现其身份(如妈妈的围裙);物品功能要合理(围裙可擦手);整体围绕对家人的关怀,用彩虹的奇幻场景放大这份心意。既考句式模仿,也练将日常观察与想象结合,用生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如:(1)我想把爷爷的躺椅挂到彩虹上,让他舒舒服服地看星星眨眼。
(2)我想把奶奶的老花镜挂到彩虹上,让奶奶在读书看报时眼睛更明亮。
7.
浇田 梳头
示例:把彩虹当彩带,给家人表演节目。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表达。
《彩虹》是韦其麟写作的一篇短文。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我”看到天上的彩虹后产生了三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其爱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美好心愿。
由课文内容“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田地里,你就不用挑水浇了,你高兴吗?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你看见了,高兴吗?”可知,文中的“我”透过“提水壶”“拿镜子”“系秋千”等具体做法来表达对家人的关心。结合个人体会,可联想到更多关爱家人的方法,说明彩虹象征美好,也激发我们用行动去温暖家人。
示例:帮爸爸整理工具、分担家务;给妈妈捶背、陪她聊天;和哥哥一起玩耍、做游戏;让家里充满更多欢乐和温暖。
8.4/四 9.C 10. A C 11. 走来走去 跑来跑去 晃来晃去 12.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
改陈述句: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就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 13.小作者是一个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关心家人的孩子。 14.我会摘下一片彩虹做成糖果,分给所有小朋友。
【导语】这篇短文《彩虹》以童真的视角展开想象,通过孩子与彩虹的互动,展现了纯真美好的童心世界。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拟人化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内容上通过三个假设场景(帮爸爸浇田、为妈妈照镜子、和哥哥荡秋千),体现了孩子对家人的关爱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整体风格温馨浪漫,富有诗意,能引发读者共鸣,是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美散文。
8.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或明显换行),①“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②“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③“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④“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
故短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章标题是《彩虹》,第一段说“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结合生活常识,雨后天上的“桥”就是彩虹。故选C。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原文第②自然段:“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您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可知,小作者走到彩虹桥上准备帮爸爸浇田。故选A。
根据原文第③自然段:“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月亮照你梳头。”可知,小作者走到彩虹桥上准备帮妈妈照镜子。故选C。
11.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飘来飘去”是ABAC结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或相关词。
示例答案:跑来跑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走来走去。
12.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反问句的特点是“用疑问句表达肯定意思”,通常带有“不是……吗?”“难道……吗?”等结构。改写时,要去掉反问词,把句子变成直接肯定的表达。
文中反问句:“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
改为陈述句: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是我在下雨。
文中反问句:“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
改为陈述句: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去,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文中反问句:“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
改为陈述句: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就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
1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小作者想象自己走上彩虹桥:
帮爸爸“下雨”浇田(关心家人、爱劳动),帮妈妈照镜子(孝顺),想象自己荡秋千时裙子变成彩云(天真、想象力丰富)
示例答案:小作者是一个关心家人、爱劳动、孝顺、天真、有想象力的人。
14.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合理想象,语言通顺即可。
示例答案:我会用彩虹当滑梯,从天空滑到森林里。
15.(1)两篇短文中的桥都是彩虹。它出现在雨过天晴/雨停的时候。
(2)《彩虹》中的“我”想提着水壶走到桥上洒水,帮助爸爸浇灌药圃。
《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想在桥上蹦蹦跳跳,小猴子想在桥上荡来荡去。
(3)小鸟说彩虹不能随便上去,是因为彩虹是自然现象,并非真实的桥,无法真正攀爬或玩耍。
彩虹的神奇之处:由阳光和水滴折射形成,色彩绚丽;形状像一座桥,但无法触摸;出现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4)更喜欢《彩虹》,因为小朋友的想法充满童真和爱心,想用彩虹帮助爸爸干活,体现了亲情和想象力。
或更喜欢《神奇的桥》,因为小动物们的反应生动有趣,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特点,结尾小鸟的提醒也富有教育意义。
【导语】这两篇短文以“彩虹”为意象,展现了童真与想象的魅力。《彩虹》通过孩子的视角,将浇花水壶与下雨相联系,体现了孩童天马行空的联想和对父亲的体贴;《神奇的桥》则借小动物的视角,展现不同性格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象。两文都运用拟人手法,但前者更显温情,后者更具趣味性。文字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和心理描写,成功塑造了鲜活的童趣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孩子眼中彩虹的奇妙与美好。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及关键信息提取。
在短文一《彩虹》中,第①自然段:“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可知,这里的“桥”就是指彩虹,出现在雨停之后,天空放晴的时刻。孩子想象自己提着水壶走上这座“桥”,把水洒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可以帮助爸爸浇药圃,表现出童真的想象力和对家人的关爱。
在短文二《神奇的桥》中,开头也写道:“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座神奇的桥。”同样是指彩虹。小兔子和小猴子都误以为这是一座可以玩耍的桥,想去跳跃或攀爬,直到小鸟提醒他们,这座桥其实是彩虹,不是可以随便上去的。这段描写通过动物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彩虹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现象的尊重和敬畏。
两篇短文都通过孩子的视角或动物的想象,把彩虹比作“桥”,既形象又富有童趣,展现了彩虹在雨后天空中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对它的美好联想。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及关键词句查找。
短文一《彩虹》中的“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现的美丽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并产生了一个充满童趣和关爱的想法:“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药圃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快乐吗?”(第②自然段)这里的“我”希望通过自己走上这座“桥”,用水壶洒水,代替爸爸挑水浇药圃,表达对爸爸的体贴和关心,体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和对家人的爱。
短文二《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和小猴子看到雨过天晴后天空中的神奇彩虹,也把它当作一座桥,并产生了各自的想法。小兔子想:“如果我能在这座桥上蹦蹦跳跳,一定很有趣。”于是“飞快地跑向桥”;小猴子想:“要是我能在桥上荡来荡去,肯定特别好玩。”于是“连忙爬上树,准备往桥上跳”。它们都希望能在这座“桥”上玩耍,体验快乐。然而,小鸟提醒它们:“这座桥可不能随便上去,它是彩虹,很神奇,但不是我们能玩耍的地方哦。”这段描写通过小动物们的反应,表现了彩虹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尊重。
综上所述,《彩虹》中的“我”想走上彩虹桥洒水,帮助爸爸浇药圃,表达对爸爸的关爱;而《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和小猴子则想在彩虹桥上玩耍,体验快乐,体现了孩子们对彩虹的好奇与向往。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
短文二,小鸟说彩虹不能随便上去,是因为彩虹并不是一座真正可以踩踏的桥,而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阳光照射到空中的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彩色光带。在短文二中,小鸟明确指出:“这座桥可不能随便上去,它是彩虹,很神奇,但不是我们能玩耍的地方哦。”这说明彩虹虽然看起来美丽迷人,但它并不是实体,无法承载小兔子和小猴子的重量,更不可能像真正的桥那样供人行走或玩耍。
彩虹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美丽色彩和梦幻般的弧形外观,还在于它出现的条件非常特殊,通常只有在雨过天晴、阳光与水汽同时存在时才会出现。此外,彩虹的位置总是与太阳相对,而且每个人看到的彩虹位置都不相同,仿佛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自然奇观。彩虹还常常被人们赋予美好的寓意,比如希望、幸运和梦想,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短文一中的小朋友把彩虹想象成可以帮助爸爸浇水的桥一样,充满了童真和温暖。
(4)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本题目问的是“更喜欢哪篇短文中关于彩虹的描述”,并需要说明原因。因此,需要先回顾两篇短文对彩虹的描述,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更喜欢的一篇,并说明原因。可以从语言风格、情感表达、想象力、教育意义等角度展开。
《彩虹》:描述更简洁,突出彩虹的美丽(“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通过小朋友的想象,将彩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用浇花的水壶洒水,帮助爸爸浇药圃),充满童趣和温馨。
因此,我更喜欢短文一《彩虹》中关于彩虹的描述,因为它通过一个孩子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视角,把彩虹描绘成一座可以帮助爸爸浇水的桥,充满了童真、温暖和对家人的关爱。
《神奇的桥》:描述更注重彩虹的“神奇”特性。通过小动物们的想象(小兔子想蹦跳,小猴子想荡来荡去)展现彩虹的吸引力,但最后用小鸟的话点明彩虹不能随便上去,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因此,我更喜欢短文二《神奇的桥》,这是因为它通过小动物们的视角,生动有趣地展现了彩虹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尊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