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综合试题 2025-2026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字词。
(1)雨过天晴,天空中挂着一道美丽的cǎi hóng( )。
(2)妹妹高兴地拿起水壶,给花儿sǎ shuǐ( )。
(3)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坐车去 wài pó( )家。
(4)晚上,我和爷爷坐在院子里,听他讲有趣的gù shi( )。
(5)天上有好多shǎn liàng( ) 的xīng xing( )。
(6)张衡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 fā xiàn( )了星星移动的秘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彩虹(gōng) 水壶(hú) 镜子(jìng) 荡漾(dǎng)
B.鼻子(bí) 围绕(rào) 老婆婆(pō) 衣服(fú)
C.洒下(sǎ) 仰头(yǎng) 距离(jù) 勺子(sháo)
D.留下(líu) 份量(fèn) 逃跑(táo) 碧绿(bì)
3.乡村集市的招牌上藏着好多有趣的字!快来帮乐乐组组词吧!
( )圆 好( ) ( )味 送( )
( )面 ( )境 银( ) ( )并
4.乡村的自然景色丰富多彩,请给下面的词语分类。(填序号)
关于江河湖海的词语 关于天气的词语 关于云彩的词语
5.连词成句,注意加上标点符号。
(1)一道 天空 彩虹 挂在 美丽的
(2)外婆家 我 去 喜欢 特别
(3)数星星的孩子 这个 长大了 天文学家 成为
6.实践题 乐乐在乡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乐乐:小明,你刚才做了什么手工?
小明:我做的是 。
乐乐:你是怎么制作的啊?
小明:我先 ,再 ,然后 ,最后 ,这样 就做好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企鹅和妈妈
①小企鹅和妈妈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
②企鹅妈妈白色的肚子下面,有一块柔软的褶(zhě)皮。这褶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间,里面住着小企鹅——妞妞。突然,妞妞的小脑袋从妈妈白色的褶皮下钻了出来。她深深地吸了一口寒冷又清新的空气,小脑袋向天空望了望。“啊,这天多么好看!”小企鹅惊奇地赞叹着。
③“这是蓝色的天。”妈妈告诉她。“哦,这地的颜色真美!”小脑袋摇晃着。
④“这是白色的冰和雪。”妈妈告诉她。“这世界就是由蓝色和白色组成的吗 ”小企鹅好奇地问妈妈。
⑤妈妈笑了,她告诉妞妞:“从妈妈的肚子下面看世界,只能看到蓝天和冰雪。等你长大了,出去闯闯,你还能看到绿色的树,红色的花,还有七色的彩虹……世界很大很大,非常美丽。”
7.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温暖的 褶皮
七色的 小房间
柔软的 彩虹
8.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 )——( )
9.小企鹅生活在哪儿
10.用“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11.小企鹅看到的“白色”是( )。
①白云 ②冰和雪 ③白花
12.[新思维·开放探究]发挥想象,把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一下。
村主任给乐乐和小伙伴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认真阅读。
文彦博是北宋的名臣。他年幼时与小伙伴一起玩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了大树的树洞里面。有的孩子去找大人帮忙,有的孩子尝试伸胳膊_________,还有的孩子想用竹竿将球从树洞里面赶出来。可是,树洞又弯又深,孩子们的方法没成功,大人们也来了,尝试了很多办法,还是没能将球拿出来。大家十分着急。这时,文彦博看着树洞,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大家回家去_________盆和桶,然后_________上水,把水全部_________进树洞里面。不一会儿,球就_________了上来,孩子们轻轻松松地取出了球。
(根据《邵氏闻见录》改编)》
13.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掏 推 拿 送 装 倒 浮 沉
14.一开始,孩子们为了取球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最终,文彦博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成功地将球取出来了。
15.乐乐玩耍的时候把用塑料泡沫做的飞机扔进了一个很深的空桶里,她可以用故事中文彦博的方法,将飞机取出来吗?为什么?
数雨滴的孩子
①沙沙沙,沙沙沙,下雨啦!
②竺可桢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屋门旁,出神地望着房檐上滴落的小雨滴,轻轻地数着:“1、2、3、4、5……”
③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什么奇迹,房檐下的大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小坑呢□小雨滴正好流在小坑里□叭叭叭地响□
④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这叫水滴石穿啊□别看小小的雨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小坑来了,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⑤竺可桢记住了妈妈的话,从此发愤学习。后来,他专门研究气象,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16.“沙沙沙”“叭叭叭”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请你再写一个类似的描写声音的词 。
17.在文中“□”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18.竺可桢在下雨的时候发现的“奇迹”是( )
①房檐上会滴落小雨滴 ②房檐下有石板 ③房檐下的石板上有小坑
19.“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仔细阅读文中妈妈的话,用“_____”画出来。
20.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①下雨的时候要仔细数雨滴,这样才会发现奇迹。
②研究气候,长大后就会成为科学家。
③做事情时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三、书面表达
21.看图写话。
图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哪儿?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想一想,写下来。
参考答案
题号 2
答案 C
1. 彩虹 洒水 外婆 故事 闪亮 星星 发现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虹”“婆”“闪”“现”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彩虹(gōng)——hóng,荡漾(dǎng)——dàng;
B.老婆婆(pō)——pó;
D.留下(líu)——liú;
故选C。
3. 桂 坏 香 给 挂 环 杏 合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需根据括号前后的提示字,选择正确的字形组成常见词语:
①处:与“圆”搭配,应选“桂”(桂圆,即龙眼);
②处:与“好”搭配,应选“坏”(好坏);
③处:与“味”搭配,应选“香”(香味);
④处:与“送”搭配,应选“给”(送给);
⑤处:与“面”搭配,应选“挂”(挂面,一种面条);
⑥处:与“境”搭配,应选“环”(环境);
⑦处:与“银”搭配,应选“杏”(银杏,即白果);
⑧处:与“并”搭配,应选“合”(合作或合并)。
4.①⑥⑧ ②③④⑤ ⑦⑨⑩
【详解】本题考查给词语分类。
需根据词语所指的自然现象类型进行分组:
关于江河湖海的词语:指与水域相关的自然景观,包括①海洋(大片咸水区域)、⑥湖泊(内陆静水水体)、⑧小溪(小型流动水道)。
关于天气的词语:指大气中发生的降水或温度现象,包括②冰雹(固态降水)、③雨点(液态降水)、④雪花(固态降水)、⑤霜冻(低温凝结现象)。
关于云彩的词语:指天空中的云或光晕现象,包括⑦白云(云的类型)、⑨朝霞(清晨云霞)、⑩晚霞(傍晚云霞)。
5. 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 我特别喜欢去外婆家。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长大了成为天文学家。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和标点符号。
这道题目要求将给定的词语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给定的词语是:一道、天空、彩虹、挂在、美丽的。首先,需要确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从词语来看,“彩虹”是句子的主要描述对象,可以作为主语;“挂在”是一个动词,可以作为谓语;“天空”是彩虹所在的位置,可以作为宾语;而“一道”和“美丽的”则是用来修饰“彩虹”的定语。根据这些词语的逻辑关系,可以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句末加句号。示例: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
(2)给定的词语是:外婆家、我、去、喜欢、特别。首先,需要确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从词语来看,“我”是句子的主语,“喜欢”是谓语,“去外婆家”是宾语。而“特别”则是用来修饰“喜欢”的程度副词。根据这些词语的逻辑关系,可以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句末加句号。示例:我特别喜欢去外婆家。
(3)给定的词语是:数星星的孩子、这个、长大了、天文学家、成为。首先,需要确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从词语来看,“数星星的孩子”是句子的主语,“成为”是谓语,“天文学家”是宾语。“长大”是“成为”的条件,而“这个”则是用来修饰“数星星的孩子”的定语。根据这些词语的逻辑关系,可以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句末加句号。句子。示例:这个数星星的孩子长大了成为天文学家。
6. 狮子头饰 画好狮子头的轮廓 画上眼睛、嘴巴 涂上颜色 剪下来,粘在生日帽上 狮子头饰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
根据手工制作通用顺序(设计→制作→装饰→完成)补充内容。
示例:①处:回答手工类型,如填“一个纸杯狮子”。
②处:第一步,准备材料或基础造型,如“用纸杯做狮子的脸”。
③处:第二步,添加主要特征,如“贴上彩纸做的鬃毛”。
④处:第三步,完善细节,如“画上眼睛和鼻子”。
⑤处:最后一步,固定或最终处理,如“粘上胡须和耳朵”。
⑥处:总结成果,与①呼应,填“纸杯狮子”。
7. 8. 温暖 寒冷 9.冰天雪地的南极 10.这褶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间 11.② 12.五彩缤纷的春天
【导语】这篇《小企鹅和妈妈》是一篇温馨的科普童话,通过小企鹅妞妞的视角展现了南极世界。文章以“蓝色与白色”为线索,巧妙地将科学知识与童真探索结合文本语言简洁优美,对话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在传授自然知识的同时,传递了鼓励探索世界的积极价值观。
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第②段“有一块柔软的褶皮”可知企鹅妈妈肚子下面有一块柔软的褶皮。故“柔软的”连“褶皮”。
第②段“这褶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间”可知企鹅妈妈褶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间。故“温暖的”连“小房间”。
第⑤段“还有七色的彩虹”可知企鹅妈妈告诉妞妞外面世界有七色的彩虹。故“七色的”连“彩虹”。
8.本题考查找关键词。
第②段“她深深地吸了一口寒冷又清新的空气”,“寒冷”描述的是温度低、让人感觉冷的状态。
第②段“这褶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间”,“温暖”表达的是暖和、让人感觉热乎的状态。
“寒冷”和“温暖”所表达的温度感受是相反的。
故这组反义词是“寒冷”——“温暖”。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第①段“小企鹅和妈妈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可知小企鹅生活在南极。
10.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比喻句的特点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第②段“这褶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间”,把“褶皮的后面(的空间)”比作“温暖的小房间”。这里“褶皮的后面(的空间)”是本体,“温暖的小房间”是喻体,“像”是比喻词,符合比喻句的结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褶皮后面空间的特点。
示例:这褶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间。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第④段“‘这是白色的冰和雪。’妈妈告诉她”可知小企鹅看到的“白色”是冰和雪。
故选②。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开放性作答。
本题属于“内容拓展与仿写类题目”,核心是基于原文对“世界美丽事物”的描述逻辑,补充符合主题、格式或特征的内容。解题需先从文中锁定关键信息——第⑤段明确提到“世界很大很大,非常美丽。除了白色的冰和雪,还有七色的彩虹”,由此可知原文的拓展方向是“不同颜色的美好事物”,且需围绕“展现世界美丽”这一核心主题展开。
补充的事物必须是“世界上的美丽事物”,需传递积极、美好的感受,避免选择负面或不符合“美丽”定义的内容。原文已给出“白色的冰和雪”“七色的彩虹”,均包含“颜色+事物”的结构(颜色修饰事物,突出视觉上的美丽),因此补充内容建议遵循这一格式,让答案更贴合原文语境。补充的事物需是现实中存在、大众认知里的“美丽事物”,确保逻辑通顺。
示例:金色的阳光
13.掏 拿 装 倒 浮 14.有的孩子去找大人帮忙,有的孩子尝试伸胳膊掏,还有的孩子想用竹竿将球从树洞里面赶出来。
往树洞里灌水 15.可以。因为用塑料泡沫做的飞机很轻,可以浮在水上。
【导语】本文通过文彦博灌水取球的历史故事,考查学生动词选择、信息提取和迁移应用能力。故事生动展现古代儿童的智慧,引导学生遇事积极思考、善于利用物理原理(浮力)解决问题。
13.本题考查动词选择。
需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动词,使故事逻辑通顺。
“伸胳膊”后接“掏”(伸手去掏球);
“回家去”后接“拿”(取工具);
“桶”后用“装”(装水);
“进”前用“倒”(倒进树洞);
“球”后接“浮”(球浮上水面)。
14.本题考查分析关键语句。
孩子们的努力:文中明确描述“有的孩子去找大人帮忙,有的孩子尝试伸胳膊掏,还有的孩子想用竹竿将球从树洞里面赶出来”。
文彦博的方法:往树洞里灌水,利用水的浮力让球浮起。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塑料泡沫飞机材质轻,密度小于水,能浮在水面上。因此可用同样方法(往桶里灌水)使飞机浮起取出。
16.哗哗哗 17.? , 。 ! 18.③ 19.别看小小的雨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小坑来了,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20.③
【导语】《数雨滴的孩子》以孩童视角铺展,将对雨滴的计数化为纯真载体,藏着对细微美好的珍视。文字轻简却有温度,借重复的动作勾勒专注,于日常场景中掘出诗意。孩童的执着里,藏着成年人遗失的敏锐,字里行间漫溢着对自然与童心的温柔礼赞,以小见大,余味清甜。
16.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沙沙沙”“叭叭叭”都是由三个相同的表示声音的字组成的拟声词。
像这样的词还有:哗哗哗、呼呼呼、叽叽叽、啦啦啦、汪汪汪、咯咯咯。
1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结合第③段句子“房檐下的大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小坑呢”中“呢”一字可知本句是疑问句,所以用问号;
结合第③段句子“小雨滴正好流在小坑里”话没有说完,是句子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叭叭叭地响”是陈述句的结束,用句号;
结合第④段句子“这叫水滴石穿啊”中“啊”一字可知本句是感叹句,用感叹号。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③段句子“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什么奇迹,房檐下的大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小坑呢”,由此可知竺可桢发现的“奇迹”是房檐下的石板上有小坑。
故选③。
19.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及关键句。
结合第④段句子“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这叫水滴石穿啊!别看小小的雨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小坑来了,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可知妈妈说的话中“别看小小的雨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小坑来了”具体解释了“水滴石穿”的意思,按照要求画出即可。
结合上句分析可知“水滴石穿”的意思为指水持续滴落能穿透石头,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即使力量微小也能达成目标。
20.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结合第④段句子“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这叫水滴石穿啊!别看小小的雨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小坑来了,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和第⑤段句子“竺可桢记住了妈妈的话,从此发愤学习。后来,他专门研究气象,成了著名的科学家。”可知妈妈通过雨滴把石板滴出小坑的例子告诉竺可桢“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竺可桢记住了妈妈的话并努力学习成为著名科学家。短文重点强调的是坚持做事就能成功。
故选③。
21.例文:
一天,小蚂蚁在河边找食物。突然,一阵风吹来,小蚂蚁被风吹进了河里。小蚂蚁不会游泳,只能喊“救命”。河边的大树听见了,赶紧把一片树叶扔到了小蚂蚁身边,让他爬上去。小蚂蚁站在树叶上,感激地向大树道谢,大树笑着说:“不客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要先仔细看图,看清画面,画面上有什么人(可以给人物附加名字,比如小红、小明等等)、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什么地点、人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再动脑筋展开合理想象,加上语言,使图上那些静止人物、景物“活”起来。写人和写物,是看图写话非常高频的两个考点。写人时,人物一定要说话,而且需要委婉,不能直接说,需要添加动作和表情。写物时,需要通过联想,帮“物品说话”,可以用比喻或者拟人等等其他的修辞手法。
通过观察本题给出的内容是:第一幅图描述的画面是一只小蚂蚁落入水中大声呼救,岸上的大树听见,着急的想办法的画面;第二幅图描述的是小蚂蚁把大树的树叶当船,成功上岸的画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