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的原型真相
传统戏剧《铡美案》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已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十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康熙帝赏识,升为贵州省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有两个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士子,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物相助,因遭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念,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弃妻儿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相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在均州演出此戏时,陈世美的第八代传人组织家族众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使演出被迫停止。
传说陈世美小时候在学堂读书十分用功,成绩特别好。皇上开科选士,他进京赶考,一举得了头名状元。皇帝见他人才出众,就招为东床驸马。
这一来陈驸马就能在皇上面前为均州百姓说得上话了。一日早朝礼毕,他向皇上禀奏:“启禀万岁,湖广均州土地瘠薄,不挪不挖它不长,请万岁酌情减免赋税。”皇上说:“均州土地不挪不挖它不长,那就深挪深挖,叫它天旱三年不断青!”君王口中无戏言,这道圣旨一下,从此均州土地真的不挪不挖,也长庄稼,而且真的天旱三年不断青,收成好。所以在古均州就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均州出了个陈世美,天旱三年不断青。
据初步研究查考:陈世美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是位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罪,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
《吴汉何尝杀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利用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怎样更有效地组织论证过程。
2.仔细学习作者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章结构,找出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2.找出作者的观点和要表达的思想、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不迷信盲从的独立精神。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习作者论证的严密性。
2.学会利用史料有逻辑地组织自己的论据。
◆难点
1.学会怎样使自己的论证更充分,更有说服力。
2.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突破
1.将论据分类,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2.将观点中主要的分歧找出来一一论证,边破边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阅关于吴汗的第一手资料。
2.让学生课前仔细阅读文中的文言文部分,理解其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认真读懂文中的文言文,加深理解。
2.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简要介绍作者和文章风格.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论点和结论。
3.让学生找出论据并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记忆。
2.从文中找到论点并读出来。
3.分析论据。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介绍作者:邓拓,笔名马南屯,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旁征博引,针砭时弊,短小精练。
2.文章从一出戏说起,引起读者兴趣。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论点和结论,并提示学生:找结论时一定要联系文章的题目。从本文的题目看,主要在“何尝”两字上下功夫。(要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
3.提问:文章题目其实是一个设问句,这样用问句作题目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
1.通过听讲,对作者及其写作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要记住作者的笔名。通过了解作者的文风,为学习本文打下基础。
2.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表明作者论点的句子在第三段第一句话。文章就是围绕吴汉有没有杀妻而展开议论的。通过分析“何尝”二字,可以看出吴汉没有杀妻。
3.回答: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答案,读者一目了然。
二、分析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及作者的论据(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问:作者先说许多人看过一出戏,以此来开头有什么好处?
2.让学生读文章的第二段,看这个戏的主要剧情,了解作者认为它在哪个主要情节上不符合历史事实,然后才能知道作者是怎样用论据推翻它的。和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情节还有很多,试让学生概括出来。
3.提问:和历史事实不符合的剧情很多,为什么作者选中杀妻这一情节展开论证?组织学生讨论,并提示学生联系第三段思考:这是不是无关紧要的,涉及到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
1.回答:使看过的人马上想到剧情,没看过的人对此产生兴趣,起设趣的作用。
2.读完后对剧情有了基本的了解,概括出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剧情:他娶了王莽的女儿,捉住刘秀报功;他与王莽有杀父之仇;他使王莽的女儿自刎,其母命令他杀妻,等等。吴汉确实是起兵反莽,后来的确成为中兴名将。
3.联系第三段最后一句,回答:作者认为这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关系到历史人物的形象及其在人们心中的一地位。说到底是历史观的问题。
三、分析论据.看作者是怎样论证的(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问:作者的论据分布在哪几段?
2.提问:作者从哪些书籍的原始资料中寻找依据?第四段从《后汉书》中关于吴汉的生平中找到的有力证据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就此作出结论,为什么还要再查究他的家庭和夫妻关系呢?从第五段找出原因,这说明什么呢?
3.提问:作者在从《后汉书》找到了吴汉的生平和家庭夫妻关系之后,为什么?
4.作者在第七段介绍刘珍是为了说明什么? 这为什么不是多余的?
5.第八段作者又以吴汉的人品作证,只有一句话,作者为什么还要引用?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出了自己对编写戏剧的态度,作者用“虽然……但是……”,这表明作者重点强调的是前者还是后者?
学生活动
1.回答:分布在第四、六、七、八段。
2.回答:作者从《后汉书》和《东观记》寻找证据;他为亭长,并非总兵;而且对他和王莽的关系根本没提,因为作者想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想使读者更加信服。这说明作者论证的严密性。
3.回答:作者其实是在旁征博引,使读者更加信服,因为如果单独从一本书上找又举出《东观记》中的文字作证明,显得缺乏说服力,这样可以使它们相互印证。
4.回答:是说明刘珍的《东观记》的可靠性,以使读者更加信服。
5.作者从他的人品来说,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忠孝是最大的美德,杀妻一事表明忠孝,一定会上书的。这是很有力的推断。最后一段作者用这组关连词,表明作者强调的是后者。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让学生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
2.讲解本文的论证过程。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有效组织论据的方法。
学生活动
1.回答教师的提问。
2.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
3.学习并掌握组织论据的方法。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熟悉本文内容(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让学生复习上节课讲到的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并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文章中的难理解的文言字句,一一解释,使学生理解其大意。
3.让学生回答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文章最后一段和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
1.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用课本上的原话回答。
2.就不懂的地方向教师询问,也可以自己查词典等等。
3.自己概括,只要言简意赅,言之成理就可以;文章开头和最后是前后呼应或对应关系。
二、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提问:作者是怎样组织论据的?试让学生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再作出回答,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引经据典,步步为营。
2.作者在论证时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作者在哪一段中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段分析。
3.把以上作者的论证过程向学生交代清楚后,提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治学态度怎样?
学生活动
1.回答:作者先是用最一般的原始材料论证史书上根本没有提到杀妻的情节,然后又研究和这个情节有关的章节,再举出可以和其观点相印证的其它史书的资料来论证。
2.回答:好处是论证充分严密,使读者信服;第四段用摆事实的方法,第六段、第七段和第八段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只是有的段落侧重二者中的一种。
3.回答:作者十分注重论据的充足性、论证的充分性、逻辑的严密性,很显然,作者治学严谨。
三、找出作者的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作者通过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他对编写戏剧的看法或态度,让学生找出来在哪一段。
2.提问:作者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认识问题,在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对历史人物应持的态度?
3.提问: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可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
1.回答:表明作者态度的段落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找出并读出来。
2.回答: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应采取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
3.积极讨论,回答:敢于怀疑,独立思考,治学严谨等。
本节总结
本课通过对一出戏剧的剧情的介绍,指出该剧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合之处。作者论据充足,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我们从中要学习他的论证方法和分析论证过程,进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补充资料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191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1930年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和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等职。1961年,邓拓以马南屯为笔名,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后来,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他们在这里发表了大量的杂文。这些杂文针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寓意深刻,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1966年,邓拓由于被四人帮等诬陷,含冤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