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15《壶口瀑布》课件(4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15《壶口瀑布》课件(4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1 14: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壶口瀑布
尧山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崖口悬瀑布,半空白皑皑黄河
壶口瀑布宜川县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返回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2. 默读,思考:围绕“壶口瀑布”,课文写了些什么?
车厢 迸射 崖头 雷霆万钧 蒸云弥漫
光泽 渺小 王之涣 长鲸饮涧 淋个痛快 秦晋峡谷  

  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它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我”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课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人们还没看到壶口瀑布,却被它先声夺 人的响声所震撼。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壶口瀑布气势壮观,催发了作者的顿悟。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了壶口的构造。
第四部分(8-10自然段)写作者从黄河及壶口得到的真传,并被它陶醉。
 
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欣赏了瀑布?  
 
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哪个角度欣赏到的瀑布格外吸引你呢?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遇到心动的句子,好好多读几遍。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已经深切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激动。但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就无法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间,就无法理解壶口瀑布的内在精神。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文本,近距离地去欣赏瀑布吧!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是什么让原本寂静的车厢瞬间变得如此活跃?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这声音让我们为之活跃、为之震撼,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这声音让我们为之活跃、为之震撼,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先声夺人。
能读出这先声夺人的气势吗?     
  
 
此时作者是在哪里听到瀑布的声音?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岩磴,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哪个画面让你印象特别深,你想说给或读给大家听。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6自然段),
感受黄河外形之“厚重”。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 一个“跌”字就把瀑布的来势之猛、落差之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透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 一个“蒸云”,一个“浓烟”,给你什么感觉?   除了视觉上的冲击,你还听到了什么 ?感觉到了什么?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 “雷霆万钧”是一个生僻的词,预习的时候有没有谁查过词典?遇到生僻的词能够主动查找词典,这是一个很好的预习习惯。为了深入了解这个词的含义,我还找到了汉代贾山在《至言》中的一句话:“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能读出这雷霆万钧的气势吗? 
从上文第二段中,我们知道今天的天气是“风清云淡”,为什么这里会说是“挟风带雨”呢?这“风”从何来?“雨”又从何来呢?  
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都是黄色的,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是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都是黄色的,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是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叶圣陶《瀑布》: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没有庐山瀑布的飘逸空灵、没有黄果树瀑布的壮丽秀美、但正如书中所说,这壶口瀑布却多了一份( )。  
没有庐山瀑布的飘逸空灵、没有黄果树瀑布的壮丽秀美、但正如书中所说,这壶口瀑布却多了一份(厚重)!  
不知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此时的你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在描写彩虹多彩的形态时,作者一连用到了四个“有的”,现在老师想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个,其余同学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瀑布跌落时,气吞山河、雷霆万钧;水雾升腾时,千变万化、刚柔并济,哪个画面让你格外激动,使你情不自禁地想通过朗读来赞美它呢?
看着瀑布跌落,看着水雾升腾,这一起一落让作者思绪万千,此时的作者会有怎样的顿悟呢?齐读第6自然段。
面对先声夺人,气势壮观,构造独特的壶口瀑布,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自由读7-10自然段。

学习第7自然段:
? 1、壶口的构造是怎样的?
? 2、这一段运用了怎么样的说明方法?学习第8自然段:
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学习第8自然段:
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 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中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动。 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中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动。 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学习9-10自然段:
回想壶口瀑布的气势,回味它蕴含的精神力量,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读9-10自然段,说说“醉”字的含义。
因黄河丰富的内涵,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倾慕、向往和崇尚,从中得到精神力量或灵感,因而陶醉倾倒或沉迷、沉浸在快乐的享受里。总结,回归整体,学习表达方法。1、回顾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些什么?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表达使你对壶口瀑布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了解黄河的现状,思考我们应该为这条母亲河做些什么? ?
一、比一比,再组词。
迸(? ) 钧(? )? 晋(? )? 泽(? )
拼(? ) 匀(? )? 普(? )? 择(?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声( )语? ( )轻( )淡 ( )霆( )钧
气( )山( ) 扑( )迷( ) 花( )锦( )
目瞪( )( ) ( )( )无存 汹涌( )( )
三、读读下面的句子,再答题。
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内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闪动。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请你从文中摘抄一句类似的句子。 ? ?
3、仿写一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