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3 23: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1课时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理
学习目标
①结合示意图,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
②通过示意图,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③观察北极星,推测当地地理纬度,观察太阳和星星运动特点,说明其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④根据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合理选择航天发射场,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征。
难点:
地球自转速度,地球公转轨道及速度。
导入新课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思考:
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新课讲授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轴
1.定义:地球围绕其自转轴(地轴)不停地旋转。
2.特点
过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
北端指向北极星、假想轴
新课讲授
一、地球的自转
(二)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导入新课
思考:
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所以看到北极星就是不动的。人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看到的是其他恒星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即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新课讲授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一: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相等。
以上结论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地区的纬度。
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新课讲授
【自主完成】
名称 参照物 时间 自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太阳日
一、地球的自转
(三)周期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名称 参照物 时间 自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遥远的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 真正周期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59′ 昼夜交替的周期
新课讲授
一、地球的自转
(四)速度
角速度
单位时间自转的角度。
=
自转角速度
旋转一周的角度
自转周期
360°
恒星日
=
线速度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
自转线速度
=
纬线周长
自转周期
新课讲授
一、地球的自转
(四)速度
角速度
单位时间自转的角度。
自转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均为15°/h。
线速度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新课讲授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上了天。细心的人会发现,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场基本上靠近地球赤道,而且大多数卫星是向东发射的。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初速度很大,因而在发射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使等待发射的人造卫星获得较大的初动能,由此可减轻发射时所带燃料的质量。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并且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所以火箭的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该是地球赤道附近,发射方向应由西向东。
合作探究二:
圣马科发射场(美国)
库鲁发射场(法国)
新课讲授
3分钟独立思考,3分钟小组讨论。
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突出优势并归纳航天发射场选址的条件。
合作探究二: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1.在这里发射卫星有助于航天器获得较大的初速度,从而可以节约燃料,可以携带更大质量的卫星或实验器材;文昌航天发射场还有海运优势,方便运输大型器材;周边都是大海,人口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小。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答案】
2.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交通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内陆山区、沙漠地区等地广人稀处,隐蔽性强。
新课讲授
二、地球的公转
(一)概念
1.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演示
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用随身物品(笔筒、水杯等)代表太阳置于课桌中心。
不考虑自转,逆时针移动地球仪。
注意:地球仪底座不要离开桌面;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新课讲授
二、地球的公转
(二)方向
2.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
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1.演示
在演示地球公转的同时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
观察地球公转方向及与地球自转方向的关系。
新课讲授
【自主完成】
名称 参照物 时间 意义
回归年
恒星年
二、地球的公转
(三)周期
新课讲授
时间到,大家一起来展示!
名称 参照物 时间 意义
回归年 太阳 365日5时48分46秒 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
恒星年 遥远的恒星 365日6时9分10秒 真正周期
新课讲授
二、地球的公转
(三)轨道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读图回答:
1.521亿千米
1.471亿千米
新课讲授
二、地球的公转
(四)速度
速度: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读图回答:
1.521亿千米
1.471亿千米
开普勒第二定律:在椭圆上运动的物体,它与焦点的连线在相同时间里面扫过的面积相等。
远日点
时间:(7月初)
日地距离:1.521亿km
角速度:57’/d
线速度:29.3km/s
近日点
时间:(1月初)
日地距离:1.471亿km
角速度:61’/d
线速度:30.3km/s
新课讲授
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三:
冬至
12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夏半年
冬半年
新课讲授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近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远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小,北半球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时间较长,冬半年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所以时间较短。
合作探究三:
冬至
12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夏半年
冬半年
2.图1示意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2示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中M点的纬度、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
图1 图2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1.北京(40°N)和广州(23.5°N)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比较(  )
A.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当堂训练
D
C
当堂训练
3.下图是地球表面某地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单位:km/h)。图中c、d两点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纬度高低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距海远近不同 D.地表植被不同
B
当堂训练
2016年8月5—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本届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5.下列关于开幕式当天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①大 B.比②大
C.比③大 D.比④大
B
B
当堂训练
6.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动到图中标注的位置时,对应的节气分别是:A 、C 。
(2) 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C的天数是186天,从C到A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公转从A到C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从C到A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春分
秋分
课堂小结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周期:恒星年、回归年
方向:自西向东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周期:恒星日、太阳日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