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彩虹 课内外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彩虹 课内外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1 17: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彩虹 课内外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一、课内阅读
彩虹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您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您高兴吗?
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月亮照你梳头,你快乐吗?
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文中“漂亮的桥”指的是( )
A.拱桥
B.云彩
C.彩虹
3.文中小作者走到彩虹桥上准备帮爸爸( ),帮妈妈( )(填序号)
A.浇田
B.梳头
C. 照镜子
4.照样子,写词语。
例:飘来飘去(ABAC 式词语):
5.用 “____”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
6.你觉得小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7.假如你走上了彩虹桥,你会做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8.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一《彩虹》
①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②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药圃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快乐吗?
短文二《神奇的桥》
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座神奇的桥。小兔子看到了,它想:如果我能在这座桥上蹦蹦跳跳,一定很有趣。于是小兔子飞快地跑向桥。小猴子看到了,它想:要是我能在桥上荡来荡去,肯定特别好玩。小猴子连忙爬上树,准备往桥上跳。这时,小鸟飞过来,对它们说:“这座桥可不能随便上去,它是彩虹,很神奇,但不是我们能玩耍的地方哦。”
(1)两篇短文中都提到的桥是什么桥?它出现在什么时候?
(2)短文中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们都对桥有自己的想法,《彩虹》中的 “我” 想做什么?《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和小猴子想做什么?
(3)小鸟为什么说彩虹不能随便上去?你觉得彩虹还有哪些神奇之处?
(4)你更喜欢哪篇短文中关于彩虹的描述?为什么?
二、课外拓展阅读
彩虹滑梯
①雨后的天空,挂着一道彩虹。妹妹拍着手喊:“看呀!彩虹变成滑梯啦!”
②爷爷,您摇着的大蒲扇呢?如果我抓着扇柄,“哧溜——”滑下去,风儿呼呼地吹呀吹,不就变成凉凉的秋天了吗?您就不用擦汗啦,您高兴吗?
③奶奶,您装果子的竹篮呢?如果我挎着篮子,从彩虹滑梯上“唰——”地滑过,把甜甜的果子洒向田野,不就种出好多果树了吗?明年您就能摘满筐的果子啦!
④爸爸,您钓鱼的渔网呢?如果我拖着渔网滑呀滑,接住彩虹掉落的亮晶晶水珠,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晚上咱们就能把星星灯挂在院里啦!
9.妹妹把彩虹想象成了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10.妹妹想为家人做三件事,请按顺序填写:
(1)爷爷:用大蒲扇变成
(2)奶奶:用竹篮种出
(3)爸爸:用渔网装满
11.选一选。(填序号)
(1)文中“凉凉的秋天”中“凉凉”的意思是( )
①很冷 ②结冰了 ③很舒服的风
(2)“亮晶晶的水珠”指的是( )
①雨水 ②彩虹的光 ③星星
12.句子仿写:仿照例句,用“如果……不就……吗?”为妈妈写一个愿望。
例: 如果我拖着渔网滑下去,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
写: 如果我拿着妈妈的 , 不就 了吗?
13.妹妹的“彩虹滑梯”愿望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至少写出1个理由)
我最喜欢为 许的愿,因为 。
太阳和彩虹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半空中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人们看见彩虹,都忍不住赞美它:“哇,太漂亮啦!”彩虹听了,骄傲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
太阳对彩虹说:“你很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 彩虹不相信,反而更加骄傲了。
太阳摇摇头,躲进了云层里,彩虹立刻不见了。
14.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 )句话。
15.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对近义词,请用“ ”圈出来。
雨停了,彩虹出现在 。
16.选一选。
(1)“你很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这句话中,“你”指的是( ),“我”指的是( )
①太阳 ②彩虹 ③雨
(2)最后,彩虹不见了,是因为( )
①彩虹太骄傲,自己走了。
②太阳躲进云层里去了。
参考答案
1.4/四 2.C 3. A C 4. 走来走去 跑来跑去 晃来晃去 5.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
改陈述句: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就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 6.小作者是一个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关心家人的孩子。 7.我会摘下一片彩虹做成糖果,分给所有小朋友。
【导语】这篇短文《彩虹》以童真的视角展开想象,通过孩子与彩虹的互动,展现了纯真美好的童心世界。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拟人化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内容上通过三个假设场景(帮爸爸浇田、为妈妈照镜子、和哥哥荡秋千),体现了孩子对家人的关爱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整体风格温馨浪漫,富有诗意,能引发读者共鸣,是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美散文。
1.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或明显换行),①“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②“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③“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④“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
故短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章标题是《彩虹》,第一段说“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结合生活常识,雨后天上的“桥”就是彩虹。故选C。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原文第②自然段:“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您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可知,小作者走到彩虹桥上准备帮爸爸浇田。故选A。
根据原文第③自然段:“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月亮照你梳头。”可知,小作者走到彩虹桥上准备帮妈妈照镜子。故选C。
4.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飘来飘去”是ABAC结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或相关词。
示例答案:跑来跑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游来游去、走来走去。
5.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反问句的特点是“用疑问句表达肯定意思”,通常带有“不是……吗?”“难道……吗?”等结构。改写时,要去掉反问词,把句子变成直接肯定的表达。
文中反问句:“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
改为陈述句:爸爸,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是我在下雨。
文中反问句:“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
改为陈述句:妈妈,假如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去,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文中反问句:“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
改为陈述句:哥哥,假如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我的花裙子就变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
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小作者想象自己走上彩虹桥:
帮爸爸“下雨”浇田(关心家人、爱劳动),帮妈妈照镜子(孝顺),想象自己荡秋千时裙子变成彩云(天真、想象力丰富)
示例答案:小作者是一个关心家人、爱劳动、孝顺、天真、有想象力的人。
7.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合理想象,语言通顺即可。
示例答案:我会用彩虹当滑梯,从天空滑到森林里。
8.(1)两篇短文中的桥都是彩虹。它出现在雨过天晴/雨停的时候。
(2)《彩虹》中的“我”想提着水壶走到桥上洒水,帮助爸爸浇灌药圃。
《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想在桥上蹦蹦跳跳,小猴子想在桥上荡来荡去。
(3)小鸟说彩虹不能随便上去,是因为彩虹是自然现象,并非真实的桥,无法真正攀爬或玩耍。
彩虹的神奇之处:由阳光和水滴折射形成,色彩绚丽;形状像一座桥,但无法触摸;出现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4)更喜欢《彩虹》,因为小朋友的想法充满童真和爱心,想用彩虹帮助爸爸干活,体现了亲情和想象力。
或更喜欢《神奇的桥》,因为小动物们的反应生动有趣,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特点,结尾小鸟的提醒也富有教育意义。
【导语】这两篇短文以“彩虹”为意象,展现了童真与想象的魅力。《彩虹》通过孩子的视角,将浇花水壶与下雨相联系,体现了孩童天马行空的联想和对父亲的体贴;《神奇的桥》则借小动物的视角,展现不同性格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象。两文都运用拟人手法,但前者更显温情,后者更具趣味性。文字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和心理描写,成功塑造了鲜活的童趣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孩子眼中彩虹的奇妙与美好。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及关键信息提取。
在短文一《彩虹》中,第①自然段:“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可知,这里的“桥”就是指彩虹,出现在雨停之后,天空放晴的时刻。孩子想象自己提着水壶走上这座“桥”,把水洒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可以帮助爸爸浇药圃,表现出童真的想象力和对家人的关爱。
在短文二《神奇的桥》中,开头也写道:“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座神奇的桥。”同样是指彩虹。小兔子和小猴子都误以为这是一座可以玩耍的桥,想去跳跃或攀爬,直到小鸟提醒他们,这座桥其实是彩虹,不是可以随便上去的。这段描写通过动物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彩虹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现象的尊重和敬畏。
两篇短文都通过孩子的视角或动物的想象,把彩虹比作“桥”,既形象又富有童趣,展现了彩虹在雨后天空中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对它的美好联想。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及关键词句查找。
短文一《彩虹》中的“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现的美丽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并产生了一个充满童趣和关爱的想法:“假如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药圃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快乐吗?”(第②自然段)这里的“我”希望通过自己走上这座“桥”,用水壶洒水,代替爸爸挑水浇药圃,表达对爸爸的体贴和关心,体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和对家人的爱。
短文二《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和小猴子看到雨过天晴后天空中的神奇彩虹,也把它当作一座桥,并产生了各自的想法。小兔子想:“如果我能在这座桥上蹦蹦跳跳,一定很有趣。”于是“飞快地跑向桥”;小猴子想:“要是我能在桥上荡来荡去,肯定特别好玩。”于是“连忙爬上树,准备往桥上跳”。它们都希望能在这座“桥”上玩耍,体验快乐。然而,小鸟提醒它们:“这座桥可不能随便上去,它是彩虹,很神奇,但不是我们能玩耍的地方哦。”这段描写通过小动物们的反应,表现了彩虹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尊重。
综上所述,《彩虹》中的“我”想走上彩虹桥洒水,帮助爸爸浇药圃,表达对爸爸的关爱;而《神奇的桥》中的小兔子和小猴子则想在彩虹桥上玩耍,体验快乐,体现了孩子们对彩虹的好奇与向往。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
短文二,小鸟说彩虹不能随便上去,是因为彩虹并不是一座真正可以踩踏的桥,而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阳光照射到空中的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彩色光带。在短文二中,小鸟明确指出:“这座桥可不能随便上去,它是彩虹,很神奇,但不是我们能玩耍的地方哦。”这说明彩虹虽然看起来美丽迷人,但它并不是实体,无法承载小兔子和小猴子的重量,更不可能像真正的桥那样供人行走或玩耍。
彩虹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美丽色彩和梦幻般的弧形外观,还在于它出现的条件非常特殊,通常只有在雨过天晴、阳光与水汽同时存在时才会出现。此外,彩虹的位置总是与太阳相对,而且每个人看到的彩虹位置都不相同,仿佛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自然奇观。彩虹还常常被人们赋予美好的寓意,比如希望、幸运和梦想,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短文一中的小朋友把彩虹想象成可以帮助爸爸浇水的桥一样,充满了童真和温暖。
(4)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本题目问的是“更喜欢哪篇短文中关于彩虹的描述”,并需要说明原因。因此,需要先回顾两篇短文对彩虹的描述,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更喜欢的一篇,并说明原因。可以从语言风格、情感表达、想象力、教育意义等角度展开。
《彩虹》:描述更简洁,突出彩虹的美丽(“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通过小朋友的想象,将彩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用浇花的水壶洒水,帮助爸爸浇药圃),充满童趣和温馨。
因此,我更喜欢短文一《彩虹》中关于彩虹的描述,因为它通过一个孩子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视角,把彩虹描绘成一座可以帮助爸爸浇水的桥,充满了童真、温暖和对家人的关爱。
《神奇的桥》:描述更注重彩虹的“神奇”特性。通过小动物们的想象(小兔子想蹦跳,小猴子想荡来荡去)展现彩虹的吸引力,但最后用小鸟的话点明彩虹不能随便上去,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因此,我更喜欢短文二《神奇的桥》,这是因为它通过小动物们的视角,生动有趣地展现了彩虹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尊重。
9.彩虹变成滑梯啦! 10. 秋天 果树 星星 11. ③ ② 12. 丝巾 天空 飘满彩带了吗 13. 爸爸 星星灯太神奇了
【导语】这篇《彩虹滑梯》以童真视角展开想象,通过妹妹将彩虹幻化为滑梯的创意,展现了孩童独特的诗意世界。文章结构精巧,采用排比句式分别描述对爷爷、奶奶、爸爸的温馨愿望,形成三重奏式的抒情节奏。拟声词“哧溜”“唰”的运用生动传神,将静态的彩虹转化为动态的游戏场。作者通过“大蒲扇变秋天”“竹篮种果树”“渔网装星星”三个超现实意象,既体现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暗含对亲人的体贴关怀,在奇幻想象中包裹着质朴的亲情温度。
9.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文中第①自然段“妹妹拍着手喊:‘看呀!彩虹变成滑梯啦!’”可知,这句话通过妹妹的语言直接体现出她对彩虹的想象,将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赋予了滑梯的形象,展现出妹妹丰富的想象力和童真。所以应画出“彩虹变成滑梯啦”。
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1)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爷爷,您摇着的大蒲扇呢?如果我抓着扇柄,‘哧溜——’滑下去,风儿呼呼地吹呀吹,不就变成凉凉的秋天了吗?您就不用擦汗啦,您高兴吗?”可知,妹妹想用爷爷的大蒲扇,通过在彩虹滑梯上滑下去,让风儿吹出凉凉的感觉,把夏天变成凉凉的秋天,让爷爷不用再擦汗。
(2)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奶奶,您装果子的竹篮呢?如果我挎着篮子,从彩虹滑梯上‘唰——’地滑过,把甜甜的果子洒向田野,不就种出好多果树了吗?明年您就能摘满筐的果子啦!”可知,妹妹打算用奶奶装果子的竹篮,在彩虹滑梯上滑过时把果子洒向田野,从而种出好多果树,让奶奶明年能摘满筐果子。
(3)结合文中第④自然段“爸爸,您钓鱼的渔网呢?如果我拖着渔网滑呀滑,接住彩虹掉落的亮晶晶水珠,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晚上咱们就能把星星灯挂在院里啦!”可知,妹妹想用爸爸的渔网,在彩虹滑梯上拖着渔网滑,接住彩虹掉落的水珠,想象网里能装满星星,晚上就可以把星星灯挂在院子里。
1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指代分析。
(1)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如果我抓着扇柄,‘哧溜——’滑下去,风儿呼呼地吹呀吹,不就变成凉凉的秋天了吗”可知,这里“凉凉的秋天”是妹妹想象中风吹带来的凉爽,目的是让爷爷不再擦汗,感受舒适。“很冷”“结冰了”不符合秋天的正常状态,也与“不用擦汗”的舒适语境不符,而“很舒服的风”能体现出凉爽带来的惬意,符合句子意思。
故选③。
(2)结合文中第④自然段“爸爸,您钓鱼的渔网呢?如果我拖着渔网滑呀滑,接住彩虹掉落的亮晶晶水珠,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可知,这里的“亮晶晶的水珠”是妹妹在“彩虹滑梯”这一想象场景中提到的,且明确是“彩虹掉落的”。彩虹由光的折射形成,本身会呈现亮晶晶的色彩,这一描述符合对彩虹光的想象。而“雨水”是雨后已存在的现实事物,与“彩虹掉落”无关;“星星”是“接住水珠”后最终的想象结果,并非“水珠”本身。因此“亮晶晶的水珠”指的是彩虹的光。
故选②。
1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如果……不就……吗?”是一个表示反诘或反问的句式,通过假设性的前提引出理所当然的结论,带有强调或说服的语气。结合例句“如果我拖着渔网滑下去,网里不就装满星星了吗?”可知,前半句“拖着渔网滑下去”是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后半句“网里装满星星”是这个动作带来的美好结果,整体用“如果……不就……吗?”的句式表达了对爸爸的心意。仿写时,用“如果……不就……吗?”句式,结合妈妈的物品,想象通过从彩虹滑梯滑下这个场景,让物品发挥作用,达成对妈妈的美好愿望即可。
示例:如果我拿着妈妈的围裙飞上天空,天上不就飘满香喷喷的饭菜了吗?
1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文中妹妹为爷爷、奶奶、爸爸分别许下的愿望,选择一个最能打动自己的愿望,比如选爷爷,妹妹希望用大蒲扇带来凉凉的秋天,让爷爷不用擦汗,这直接回应了爷爷可能因炎热而擦汗的状态,充满了对爷爷的体贴;选奶奶,愿望是种出好多果树让奶奶摘满筐果子,体现了对奶奶收获的期盼;选爸爸,想让渔网装满星星挂在院里,充满童趣和对爸爸的爱。最后组织语言,写出所选对象和理由即可。
示例:我最喜欢为爷爷许的愿,因为妹妹想让爷爷凉快,不用擦汗,很贴心。
14. 3/三 3/三 15.漂亮 美丽 半空中 16. ② ① ②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一个寓言故事,展现了太阳和彩虹的对话以及关系。彩虹因自身的美丽而骄傲,未能意识到太阳的重要性。故事揭示了一个哲理:事物的美丽和存在往往依赖于背后的力量或条件,独立存在可能无法持续。太阳象征一种重要的支持力量,启发读者理解谦逊与感恩的重要性。文本结构简单明了,语言生动活泼,易于引发读者思考。
14.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
短文共有3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划分通常以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文章中出现了三次开头空两格的情况,所以可以判断短文共有3个自然段。
第①自然段有3句话。在计数句子时,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标点符号,特别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这些标点符号通常标志着句子的结束。第①自然段中有2个句号,1个感叹号,所以可以明确这一自然段共有3句话。
15.本题考查近义词及文章内容概括、理解。
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人们看见彩虹,都忍不住赞美它:‘哇,太漂亮啦!’彩虹听了,骄傲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中的“漂亮”和“美丽”都用来形容彩虹的好看。故“漂亮”和“美丽”是一对近义词。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半空中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可知,雨停了,彩虹出现在半空中。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理解。
(1)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是太阳对彩虹说的话。彩虹因听到人们的赞美而骄傲,觉得自己比太阳美丽。文章第②自然段“太阳对彩虹说:‘你很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可知,“你”是指彩虹,“我”则是指太阳自己。太阳在强调自己的存在对于彩虹出现的重要性,以此来告诫彩虹不要过于骄傲。
故依次选②、①。
(2)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太阳摇摇头,躲进了云层里,彩虹立刻不见了”,明确说明了彩虹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太阳躲进云里,而不是彩虹太骄傲,自己走了。所以彩虹不见了是因为太阳躲进云层里去了。
故选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