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15 11:18:26

文档简介

长沙同升湖高级中学
2026 届高三第 2 次月考生物答案
1-6 CDBDAD 7-12 BBDDCC 13.CD 14.AD 15.ABD 16.AB
17.【答案】(1)蓝光 蓝光下,气孔导度较大,但胞间 CO2 浓度低,说明蓝光下单位时
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积累的有机物更多
(2)减法 TOR 激酶促进光照下保卫细胞中淀粉的迅速降解,使气孔打开
(3) 淀粉水解酶 添加蔗糖不添加 TOR 激酶抑制剂
【解析】(1)蓝光下,气孔导度较大,但胞间 CO2 浓度低,说明蓝光下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
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净光合速率更大,积累的有机物更多。
(2)欲研究蛋白质 TOR 激酶在气孔开闭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选用 TOR 激酶抑制剂处理作为
实验组,TOR 激酶不能发挥作用,为减法原理;与野生型相比,TOR 激酶抑制剂组淀粉颗粒减
少,气孔开度减少,可知 TOR 激酶促进光照下保卫细胞中淀粉的迅速降解,使气孔打开。
(3)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蔗糖可通过 TOR 激酶调节弱光下淀粉水解过程的假说。将野生型拟南
芥分为 4 组。第 4 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第 2 组与第 3 组分别添加蔗糖与 TOR 激酶抑制剂,将各
组植株置于弱光开展实验,然后检测光照后各组中淀粉水解酶的表达量。2 组比 4 组相对含量
更高,3 组与 1 组无显著差异,均小于 4 组,能证明蔗糖通过 TOR 激酶调节淀粉代谢参与气孔
运动,蔗糖与 TOR 激酶起到相同的调控作用。由于 2 组比 4 组相对含量更高,即可判定② 添
加蔗糖不添加 TOR 激酶抑制剂。
18.【答案】(1)紫 (2)F2 红花出现 3 种电泳带分布 一段能与 SSR 的碱基序列互补
配对的短单链核酸 一 (3)2 1 条电泳带:2 条电泳带=1:2
【解析】(1)用纯种紫花和纯种红花杂交,F1 均为紫花,根据显性性状的概念可知,紫花对
红花为显性。
(2)①实验人员分别对亲本、F1 以及 F2 中 50 株红花植株的 2 号亲本 Br1 染色体上的 SSR 进
行扩增、检测,统计各自的电泳条带类型。如图 1 所示。在进行扩增、电泳实验之前,研究人
员对 F2 中 50 株红花植株的电泳结果作出两种假设,并进行演绎推理。假说一:若基因 Q/q 位
于 2 号染色体上,即相关定位与 q 所在的 2 号染色体连锁,预期的结果应为 F2 红花出现 1 种电
泳带分布。假说二:若基因 Q/q 不位于 2 号染色体上,即相关定位与 2 号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
合,预期的结果应为 F2 红花出现 3 种电泳带分布,即表现为分别于两种亲本的定位相同,以及
相关定位包含亲本的两种类型。
1
②扩增 SSR 时需要引物,此处的引物是一段能与 SSR 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这是
因为子链的延伸过程需要引物。扩增 SSR 序列后进行电泳的结果如图 2 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
得出假说一成立。
(3)根据以上结论,即相关定位位于 2 号染色体上,则进一步对 F2 紫花,其基因型有 QQ 和
Qq 两种类型,二者的比例关系为 1∶2,则对 F2 紫花的 2 号染色体上的 SSR 进行扩增、检测,
电泳后结果是出现的电泳带有 2 种分布情况,分布及比例为 1 条电泳带∶2 条电泳带=1∶2。
19.【答案】(1)与 POMC 神经元膜上的受体结合后,Na+内流,从而引起 POMC 神经元兴奋
戒烟后不再摄入尼古丁,POMC 神经元兴奋程度降低,引起“饱腹感”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
而食物的摄入量增加;同时因失去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脂肪的分解减少,戒烟后体重上升
(2)负反馈调节 困难
(3)提高 TCF7L2 基因的表达可降低野生型大鼠对尼古丁的主动摄入量,减小 nAChR 对
尼古丁的依赖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尼古丁作用于 POMC 神经元,与尼古丁受体相结合,使 Na+通
道打开,Na+内流,使 POMC 神经元产生兴奋;该兴奋还会传给位于大脑皮层的“饱腹感”神
经元,产生饱觉,戒烟后,POMC 神经元的兴奋程度降低,通过饱腹神经元对“食欲下降”的
调节作用降低, 增加了食物的摄入;同时又因为缺少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减弱,肾上
腺素释放减少, 脂肪细胞内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导致脂肪积累,因此戒烟后体重上升。
(2)尼古丁会使人产生“尼古丁厌恶反应”,大量摄入尼古丁又会引起血糖升高,而血糖浓度
过高又会抑制“尼古丁厌恶反应”的产生,这属于负反馈调节;患糖尿病的吸烟者的血糖居高
不下,血糖过高,会抑制“尼古丁厌恶反应”,使其更加难以戒烟。
(3)突变型大鼠对尼古丁的主动摄入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即 TCF7L2 基因敲除后,要引起足够
的兴奋,需要更多的尼古丁,证明 TCF7L2 基因敲除后 nAChR 对尼古丁的敏感性降低,因此
TCF7L2 基因可以提高 nAChR 对尼古丁的敏感性;突变体大鼠体内与野生型大鼠相比不同的就
是突变型大鼠缺乏 TCF7L2 基因,因此可以推测尼古丁摄入引发的血糖升高依赖于 TCF7L2 基
因的正常表达。
20.【答案】(1)(生物)群落 取样器取样法 减弱各种鼠类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充分
利用环境资源
(2)越高 鼹鼠的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植物根系对矿质
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3)协调
2
【解析】(1)生物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包含了森林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细
菌、真菌等微生物,草甸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为了调查
该森林群落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没有两种鼠的生态位
是完全重叠的,这有利于减弱各种鼠类之间的竞争,同时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草甸中高原鼹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鼹鼠的挖洞行为
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
长,使群落物种丰富度更高。
(4)协调原理是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故选
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体现了协调原理。
21.【答案】(1)甲和丁 5'-TGATCA-3'和 5'-AAGCTT-3'(2)CaCl2(Ca2+)
(3)只转入空载质粒的大肠杆菌也可以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
能够生长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电泳后获得两条条
带,只有 2 中含有一条与干扰素基因(1.5kb)大小相同的条带
【解析】(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和 DNA 连接 酶,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
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若用 BamH I 酶切割,则两个抗性基因都将被破坏,质粒和目的基
因所在的 DNA 片段都有 BclI 和 HindIII 的切割位点,且四环素抗性基因上无这两种酶的切割位
点,故应用 BclI 和 HindIII 两种限制酶切割,PCR 扩增时引物应与模板的 3'端结合,故应选择
引物对是引物甲与引物丁以扩增目的基因,结合图中两种酶的酶切序列可知,PCR 时应选取的
引物对及在每种引物 5'端添加的序列为 5'-TGATCA-3'和 5'-AAGCTT-3';(2)将目的基因
导入大肠杆菌(微生物细胞)时常用 CaCl2(或 Ca2+)溶液来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的生理状态(是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 DNA 分子的状态),这种方法称为感受态细胞法;(3)
①质粒含有两种抗性基因,只转入空载质粒的大肠杆菌也可以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故
利用四环素筛选出的大肠杆菌中不一定含目的基因;而重组质粒破坏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故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可利用该特点进行
筛选;②观察电泳图可知,1 号菌落酶切后只有一条带,说明其质粒可能未被切开,不是重组
质粒;3 号菌落酶切后条带情况与 1 号类似,也不是重组质粒;4 号菌落酶切后条带大小与正
常质粒酶切后的条带大小不符,不是重组质粒。而 2 号菌落的质粒经两种限制酶酶切后,出现
了两条带,其中一条带的大小与用这两种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得到的条带大小
相符(干扰素基因(长度 1.5kb)),另一条带与切割后的质粒条带大小相符,所以 2 号菌落
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3长沙同升湖高级中学
2026届高三第2次月考生物试卷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
一、选择题:(1-12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1.云南大理的“漾濞核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种仁富含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无机盐,
常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桃种仁和人体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桃种仁匀浆,需加热后才能呈现紫色反应
C.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后的产物可以主动运输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D.核桃种了萌发时,脂肪可转化为葡萄糖,说明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2.核纤层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其分布于核膜内侧,能维持细胞核正常形状与大
小,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隔离与信息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核纤层可能与维持核膜结构的稳定有关
C.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由核孔进入细胞核内
D.核纤层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同
3.关于真核生物中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一种解释: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蓝细菌被原
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关系中,蓝细菌为宿主细胞完成光合作用,而宿主细胞为其提供
营养条件,即“内共生起源学说”(下图所示)。以下哪项证据不支持这一学说()
原始真
核生物
@子叶绿体
蓝藻
被吞噬的蓝藻
能进行光合作
用的真核生物
A.叶绿体中的DNA呈裸露环状,与蓝细菌DNA相似
B.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少数几种由叶绿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
C.叶绿体核糖体的组成(大、小亚基)与蓝细菌的相同而与真核细胞的不同
D.叶绿体的外膜成分与真核细胞膜最相似、内膜成分与蓝细菌细胞膜最相似
4.某研究团队通过伞藻嫁接及核移植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实验中将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
(含细胞核)与伞形帽伞藻的柄(含细胞质)进行嫁接,新生的伞帽呈现中间形态(兼具两种
伞藻特征)。一段时间后,再次切除新生伞帽,重新生长出的伞帽变为菊花形。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初次新生伞帽呈中间形态,可能与细胞质中残留的物质指导蛋白质合成有关
B.最终伞帽恢复为菊花形,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并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若将两种伞藻的细胞膜成分进行互换,新生伞帽的形态、结构均不发生改变
1
D.该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且细胞质起主导作用
5.细胞内的马达蛋白能够与“货物'(颗粒性物质)结合并利用ATP水解使马达蛋白磷酸化驱动
自身沿细胞骨架“行走”,部分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细胞中的马达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能运输特定的货物
B.马达蛋白运输“货物过程中伴随着马达蛋白的磷酸化
C.细胞内囊泡的运输、叶绿体的运动等生理活动也需要马达蛋白的参与
D.马达蛋白对运输的“货物”具有特异性
6.在人体中,胆固醇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血液,然后被运送到全身
各处细胞。已知细胞摄取LDL有两种途径:一是LDL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被胞吞,
之后受体重新回到细胞膜上:二是LDL随机被胞吞(不需要与受体结合)。如图为体外培养的
正常细胞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细胞对LDL的摄取速率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DL胞吞进入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120
B.当胞外LDL浓度大于35ug/L时,正常细胞的LDL凝取速率
100
正常细胞
改变
60
C.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通过途径二吸收LDL
40
患者细胞
D.破坏LDL受体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摄取LDL的相对速率会
受影响
7.板栗仁中存在多种多酚氧化酶(PPO),不同温度对板栗PPO活性的影响如图1所示;L-抗
坏血酸是PPO的一种抑制剂,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对板栗PPO活性的抑制效果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0
2030400布00100
d10.2030405060768
温度/℃
图2
A.在25℃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PPO催化效率仍可能维持较高水平
B.在40C条件下PPO活性达到峰值,此时酶分子提供的活化能最多
C.一定范围内,随L-抗坏血酸浓度增加,PPO活性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
D.图1出现双峰曲线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PPO结构不同,最适温度不同
8ATP是一种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的物质,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也可以简写成A一PPP。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OH OH
A.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常与⑤的断裂和形成相关联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