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邢台十九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活字印刷 B. 黏土烧瓷 C. 粮食酿酒 D. 火药爆炸
2.在加热铜绿的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取出固体
C. 加入样品 D. 熄灭酒精灯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 常温常压下,水通常是无色的液体
C. 自然界的水都是纯净物
D. 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十分丰富,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4.我国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OH2Ca3(PO4)2+Ca4O(PO4)2+H2O。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5.酞菁钴(C32H16CoN8)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能,可用于制备高性能颜料和染料。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钴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
C. 酞菁钴中含有氢气和氮气
D. 酞菁钴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4:7
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延长食品保质期
B.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
C. “保卫蓝天”的措施有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开发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SO2、CO2、NO2、O3、可吸入颗粒物等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验纯,则其它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
C.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则软水一定不含钙镁化合物
D.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8.在化学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具体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铜丝压成片状利用了其良好的导电性
B. A试管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C. B试管中的溶液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
D. 该实验无法证明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9.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过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
B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通入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再通入足量的浓硫酸
C 除去CuO中混有的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0.某溶液含有HCl和CuSO4,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点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一种溶质
C. d点时有两种沉淀
D. a点到c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总质量在减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1.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西安市很多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展“阳光体育,课间15分钟”系列活动,更多同学利用课余活动时间积极参加篮球运动。
(1)下列篮球运动时用到的器械,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
A.篮球—聚氨酯皮革
B.篮球框圈—不锈钢
C.篮球鞋外底—合成橡胶
(2)篮球运动员通过饮食补充营养素,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
A.牛肉
B.鸡蛋
C.猕猴桃
(3)适当饮用“运动饮料”可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氯化钠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氯化钠中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12.“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火的利用不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是 ______。
A.驱赶野兽,开拓家园
B.火攻水淹,生灵涂炭
C.取暖照明,改善生活
D.冶炼金属,发展生产
(2)《左传》中记载“火所未至,彻(注:拆除)小屋,涂(注:用泥土涂)大屋。”其中“涂大屋”的防火原理是 ______。
(3)《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飓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风炉是煮茶时的用具,“风能兴火”中风能使火烧得更旺的原因是 ______。
(4)苏轼在《石炭行》中写下“投泥泼水愈光明”,是指把水滴到高温炭火上火会烧得更剧烈,原因是水和高温碳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5)“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其化学名是 ______,K2CO3属于 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1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填空。
(1)在 ______℃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P点表示乙的 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3℃时将125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应再加入 ______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4)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甲、乙、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t3℃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
C.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D.实现将乙物质的溶液由N点到M点转化可以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4.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已知:Zn的冶炼温度为904℃,Zn的沸点为906℃。)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______。
(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Zn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该反应生成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冷凝器内发生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______。
(4)我国古代冶锌晚于铁和铜,结合已知信息,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是 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四组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1)盛装红磷的仪器名称为 ______。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写一点即可)。
【实验二】
(3)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钙,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U型管左侧液面开始会 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变”)。
【实验三】
(4)向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后,气球胀大,小科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______。
【实验四】
(5)将某气体X通入如图所示装置,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______。
(2)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在锥形瓶中添加二氧化锰,再从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若使用装置E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c”或“d”)通入。
(4)同学们将F装置放置在阳光下,放置一天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______,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出氧气。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牙膏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日用品,其主要成分包括摩擦剂、氟化物、表面活性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展开探究。
探究Ⅰ:酸碱性
【实验1】
(1)将该品牌的牙膏(白色)与水按质量比1:2混合,搅拌后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入几滴酚酞,液体变红,牙膏呈 ______ 性,可能添加了 ______ (填“碳酸氢钠”或“柠檬酸”),其能调节口腔酸性环境,防止龋齿。牙膏的酸碱性因其类型和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异。
探究Ⅱ:摩擦剂成分
【查阅资料】①摩擦剂可以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该牙膏摩擦剂可能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②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和水。
③牙膏中除了摩擦剂外,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酸、碱反应。
【实验2】
(2)取少量牙膏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得到沉淀。请完善下面表格。
操作 现象 结论
(1)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部分沉淀溶解 ______ 氢氧化铝(填“含有”或“不含”)含有碳酸钙
(2)另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 的稀盐酸 产生气泡
(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Ⅲ:氟化物的作用:
【实验3】
【查阅资料】氟化钠(NaF)能与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反应生成更耐酸的氟磷灰石。
【实验设计】用醋酸溶液模拟容易龋齿的口腔酸性环境,并对相同的牙齿模型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记录如表:
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牙齿模型质量损失/g)
① 浸泡在醋酸溶液中 0.15
② 用含氟牙膏处理后浸泡在醋酸溶液中 0.02
【结论】
(3)组别②牙齿模型损失更少,说明氟化钠的作用是 ______ 。
【交流】
(4)该实验过程中,控制的变量除了相同的牙齿模型外,还有 ______ (写一条)。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化学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同学们欲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将20g大理石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C;
Cl-
12.【答案】B;
隔绝氧气;
增大氧气的含量;
C+H2OCO+H2;
碳酸钾;钾肥
13.【答案】t1;
不饱和;
15;
BD
14.【答案】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
锌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锌金属活动性比铁和铜强,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锌的化合物
15.【答案】燃烧匙;
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减小;降低;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Ca(OH)2+Na2CO3=CaCO3↓+2NaOH
16.【答案】集气瓶;
;
d;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7.【答案】碱;碳酸氢钠;
含有;足量或过量;CaCO3+2HCl=CaCl2+H2O+CO2↑;
预防龋齿或增强牙齿抗酸腐蚀能力;
醋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或浸泡时间相同等
18.【答案】CaCl2和HCl;
75%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