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1 20: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分。
1.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立竿见影 C. 掩耳盗铃 D. 百炼成钢
2.下列科学家与其所做贡献对应错误的是(  )
A. 闵恩泽——研发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B. 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C. 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技术
D. 张青莲——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3.胡辣汤是河南人酷爱的早餐之一,它承载着河南人的故乡情,主要有牛肉、面筋、红薯粉条等食材制作而成,其中红薯粉条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油脂 D. 糖类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测溶液的 pH D. 稀释浓硫酸
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构成下列物质的微观粒子与构成水的微观粒子种类相同的是(  )
A. C60 B. 硫酸铜 C. 汞 D. 氯化钠
6.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水 B.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铁
C. 碱:纯碱、烧碱 D. 合成材料:橡胶、塑料
7.如图是利用氨气处理汽车尾气中某污染物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化学式为NH3 B. 乙和丁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D. 生成丙、丁的质量比是14:9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推测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所以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9.在反应2A+B=3C+2D中,适量的A和16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C和50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208 B. 104 C. 52 D. 26
10.下列有关叙述及对应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 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SO2+H2O=H2SO4
B. 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3CuSO4=Fe2(SO4)3+3Cu
C.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2CO+O22CO2
11.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2:1
B. 产生的气体a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产生气体b的一端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12.鉴别与除杂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鉴别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 鉴别H2O和H2O2:加二氧化锰
C. 除去NaOH中的少量Na2CO3:滴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CO2中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3.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锌粒、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4.现有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水,则该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
A. 6g B. 8g C. 10g D. 12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适量摄入______(填“铁元素”或“钙元素”)。
16.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向15g硝酸钾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硝酸钾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8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只写出计算式)。图2中,某木块悬浮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该木块将______(填“上浮”或“下降”)。
17.调查发现,森林起火多为明火引发,如烟头等,这说明燃烧需要的重要条件之一是______;消防队员常用砍倒树木建立隔离带的方法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18.如图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P点的含义是 ______;t2℃时,9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 ______g;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用 ______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19.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g二氧化碳、0.9g水和mg一氧化碳,则m的数值为 ______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0.弘扬红旗渠精神,走强国富民之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A~D是生石灰烧制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D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C的化学式为 ______ ;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B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 ______ 。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1.某粗盐中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1)写出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溶液Y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3)写出加入适量盐酸时有气泡产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2.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王安石的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述的现象。
(2)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23.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60℃。
(1)a处物质为白磷还是红磷?
(2)a、b两点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3)实验室可以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故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5.酸、碱、盐是一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性质及用途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碱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钾在工业上有着广泛应用,其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它们都含有金属离子
b.它们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任务二】盐在工业上的应用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纯碱可以用来软化水质,与高效反渗透技术共同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取少量用纯碱处理后的水(含有少量纯碱),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1),溶液变______色;纯碱在工业上还可以用来制取烧碱,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理:______。
【任务三】酸、碱、盐在农业上的应用
(3)河南省是小麦种植大省,小麦的生长与土壤的酸碱性息息相关。某农田附近有工厂日常排放酸性废液(酸性物质以HCl计),导致土壤酸碱性异常,小组同学围绕测定土壤酸碱性和改良措施进行研究性学习。
①测定土壤酸碱性时,取少量土壤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搅拌后浸泡,过滤,其中过滤操作如图2所示,该操作中有一处错误,请指正______。
②甲同学提出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来改良土壤的酸性状况该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_____,在实验室模拟改良过程,向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数字传感器记录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3),图中a点溶液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③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提议不妥,可能的理由是______。
(4)丙同学询问当地相关部门后得知,纯碱也可以用来消耗酸性废水中的盐酸,从而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工厂现有73tHCl的质量分数为10%的废液,用纯碱调节至呈中性,理论上需要纯碱的质量是多少?(假设废液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氧气 钙元素
16.【答案】不饱和 上浮
17.【答案】可燃物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
18.【答案】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110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19.【答案】C2H5OH+3O22CO2+3H2O;0.7
20.【答案】(1)CaO 化合反应
(2)Ca(OH)2+CO2=CaCO3↓+H2O 作气体肥料或灭火等
21.【答案】MgCl2+2NaOH=Mg(OH)2↓+2NaCl;
NaCl、NaOH、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22.【答案】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的结构不同
23.【答案】白磷;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4.【答案】2KMnO4K2MnO4+MnO2+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E
25.【答案】c;
红;Ca(OH)2+Na2CO3=CaCO3↓+2NaOH;
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②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NaCl、NaOH;
③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答案不唯一);
10.6t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