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4 计算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4 计算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1 20: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人教版
专项04 计算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直接写得数。


2.计算下列各题。



3.直接写出得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4.直接写出得数。
5. 直接写出得数。
6.直接写出得数。
7.直接写出答案。
8.直接写得数。
9. 直接写出得数。
     
10.口算
11.口算。
3.14×32= ×= ÷= ×= ÷=
÷= += 12÷= ÷= ÷=
12.直接写出得数。
13.直接写得数。
2×= ×= 2.4×= (3+)×0=
÷7= 0÷= 1÷= ××3=
14.直接写得数。
×= += 30÷= ÷15=
÷= ×= ÷= 35×=
15.直接写出得数。
=
16.直接写出得数。
17.直接写出得数。
18.直接写出得数。
19. 直接写出得数。
20.直接写出得数。
21.方法二:逆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 ×14+
22. 方法一:顺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3.用简便方法计算。
24.计算下面各题。
+× ×-
25.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9 (-)×24
×+×0.625+ 0.25×××
(+)×5.4 35×
26.用简便方法计算。
27.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7×× ×+×
×7+9+-0.8 -×
28.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2)
(3)
2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0.脱式计算。
3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3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4.选择简便的方法计算。
35.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6. 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8+
37.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
(3) (4)
3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0.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2)
(3) (4)
41.解方程。
(1)
(2)
(3)
(4)(1- )x=5.6
42.解方程。
(1)x+ =
(2) ÷x=
(3) x=
43.解方程.
(1)x-x=
(2)x÷=
(3)+x=1
44.解方程.
(1)x÷ =
(2) x﹣ x=
(3) x﹣ =
45.解方程。
(1) x=
(2)3.5x-x=7.5
(3) x+3=4.5
46.解方程。
(1) =
(2)
(3)
47.解方程。
(1) x+ =10
(2)x+ x=
(3)x÷ =15×
48.解方程。
(1) + x- =1
(2) x÷ =
49.解方程。
(1)x+=
(2)x÷14=
(3)x-x=240
50.解方程。
(1)x-15=60
(2)
(3)(x-4.5)=
51.看图列式计算。
52.看图列式计算。
53.看图列式计算。
54.看图列式计算。
55.看图列式计算。
(1)
(2)
56.看图列式计算。
57.看图列式计算。
58.看图列式:
59. 看图列式计算。
(1)
(2)
60.看图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4

【分析】分数除法: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据此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分子乘分子,分母成分母,能约分的约分。
2.



【分析】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整数的倒数就是分子是1,分母是这个整数的分数;据此计算。
3.解:根据题意,可得
(1) (2)4 (3)2.1 (4)0 (5) 2
(6) (7) (8)9 (9) (10) 5
【分析】(1)分数除以分数,等于乘以该分数的倒数,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求解;
(2)分数乘以分数,分别对分子和分母相乘,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求解;
(3)小数除以分数,先将除法换算成乘法,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求解;
(4)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为0
(5)带分数乘以分数,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进行约分即可;
(6)小数减分数,先将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再进行运算即可。
4.
36 2 25
28.26
【分析】分数乘小数,能约分的先约分,不能约分的先把小数变成分数,然后根据分数乘分数的方法来计算;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后计算,不能约分的直接计算;
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结果做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结果做分母;
除以分数,等于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按照分数乘以分数的方法计算;
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然后再按照分数乘以分数的方法计算;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先把除法都转化为乘法,再一块先约分后计算。
5.
5
2
3.5
13
【分析】分数乘法: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相乘;
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①没有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②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6.
4
3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7.
2
【分析】计算分数除以整数时,可以用分子与整数的商作新的分子,分母不变;也可以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把分数除法化为分数乘法计算;计算分数除以分数时,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8.

【分析】对于分数除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对于分数乘法,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对于有括号的运算,先算括号内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对于小数与分数的乘法,把小数化为分数后再相乘。
9.
4 1
10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0.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1.
3.14×32=100.48 ×= ÷=1 ×= ÷=
÷= += 12÷=18 ÷=25 ÷=
【分析】计算小数乘法时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计算分数除法时要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
12.
0
【分析】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结果做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结果做分母;
除以分数,等于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按照分数乘以分数的方法计算;
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然后再按照分数乘以分数的方法计算。
13.
2×= ×= 2.4×=2 (3+)×0=0
÷7= 0÷=0 1÷= ××3=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4.
×= += 30÷=36 ÷15=
÷= ×= ÷= 35×=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5.
16
=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然后先约分再计算。
16.
12
6
【分析】根据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计算;求比值时可以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来计算。
17.
1
90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计算。
18.

【分析】本题考查分数的除法运算。在进行分数除法时,遵循“乘以倒数”的原则,即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具体操作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倒数。同时,分数的除法运算也涉及到了分数的简化和转换,需注意化简结果到最简形式。
19.解:
28 70 3 2.6
18 0 1
【分析】分数除以分数:
分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
20.
9 0.14 1
2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1.解:
=(+)×
=1×
=
=(1-)×

=
×+×-
=(+-1)×
=0×
=0
×14+
=(14+1)×
=15×
=7
【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0,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4+1)=15,然后再乘。
22.解:
=36×+×
=21+
=
=24×+24×-24×
=9+18-20
=7
=9××7-7××9
=56-45
=11
=×88-×88
=48-33
=11
【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24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7×9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88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23.解:
=1×
=
=(×16)×(×)
=6×
=
=7×2
=14
=(7×)×(9×)
=5×8
=40
【分析】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16)×(×),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7×)×(9×),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4.解:+×
=+
=
×-
=-
=0

=

=
【分析】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25.解:×25××19
=(×19)×(25×)
=4×15
=60
(-)×24
=×24-×24
=18-16
=2
×+×0.625+
=(++1)×
=2×
=
0.25×××
=(0.25×)×(×)

=
(+)×5.4
=×5.4+×5.4
=4.8+4.5
=9.3
35×
=(34+1)×
=34×+1×
=33+
=
【分析】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19)×(25×),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24相乘,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2,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0.25×)×(×),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5.4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应用乘法分配律,把35看作34+1,分别与相乘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6.解:
=×7
=
=8×2
=16
=42×-42×
=27-16
=11
=9××8-8××9
=64-45
=11
=(1-)×

=
=(+)×
=1×
=
【分析】分数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数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42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8×9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乘。
27.解:×27××
=3×
=
×+×
=(+)×
=3×
=2
×7+9+-0.8
=(7+9-1) ×
=15×
=12

=-
=
【分析】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3,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7+9-1)=15,然后再乘;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8.(1)解:
=
=
=
(2)解:
=2
(3)解:
【分析】(1)依次进行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运算,注意可以进行约分,将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2)利用乘法运算律将24乘入括号内,先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再计算整数相加即可。
(3)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发现可以提取公因式,先计算括号内的同分母分数减法,再计算分数乘法。
混合运算的题知识点不用选的太细致
29.;;
;75;8
30.

【分析】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对 进行简便运算,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最后算加法。
(3)先计算括号里面的乘法,再计算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4)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法即可。
(5)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31.解:-×
=-
=-

3-÷-
=3-×-
=3--
=-

4.3-+3.7-
=4.3+3.7--
=(4.3+3.7)-(+)
=8-1
=7
4.8+3.2×
=4.8+1.2
=6
0.45×+÷
=0.45×+0.55×
=(0.45+0.55)×
=1×

[1-(+)]÷
=[1-(+)]÷
=[1-]÷
=÷
=×9
=1
【分析】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先计算除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3-+3.7-,根据带符号搬家,原式化为:4.3+3.7--,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和减法性质简便运算;
先计乘法,再计算加法;
0.45×+÷,先把分数化成小数,=0.55除法换算乘法,原式化为:0.45×+0.55×,应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0.45+0.55)=1,然后再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2.(1)解:
=
=
=
(2)解:
=
(3)解:
(4)解:
【分析】(1)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据此解答即可。
(2)首先将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将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提取公因式,先计算括号内的分数加法,然后将结果与相乘。
(3)观察发现括号内可以提取公因式,然后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内的乘法,然后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通过约分进行简便运算。
(4)首先将“×7×8”乘入小括号内,发现可以通过约分将中括号内的分数消掉;先计算出括号内的得数,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33.(1)解:
=8-6+4
=6
(2)解:
=
(3)解:
=
=12×6
=72
(4)解:
=
=
=12
(5)解:
=
=
=
=2
(6)解:
=
=
=
=9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将24乘入括号中,首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2)首先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提取公因式,先进行括号内的同分母分数计算,再进行乘法运算。
(3)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异分母分数减法,再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4)首先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先计算连乘,再计算整数减法。
(5)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小括号内异分母分数减法,再进行中括号内除法运算,最后再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6)首先将带分数和小数都转化为分数,对括号内的算式先计算分数乘法再进行分数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分数与括号的结果相除。
34.解:





















【分析】不含括号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然后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21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1.2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5.解:

=
=(2+18)×0.9
=20×0.9
=18
=60×+60×-60×
=12+45-25
=32
【分析】第一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第二题:把分数和百分数都化成小数,同时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第三题: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
36.解:÷(-)×
=×12×

=
(+)×8+
=×8+×8+
=3+(+)
=3+1
=4
【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8相乘后再相加,然后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结合在一起先计算。
37.解:(1)
(2)
(3)
(4)
【分析】(1)先将化成小数,然后再将除法换算乘法,最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对式子进行简便运算即可;
(2)先将48拆分成(47+1),然后再根据分数的乘法分配律,对式子进行简便运算即可;
(3)先对小括号里面的分式进行通分运算,然后再对中括号里面的分式进行运算,最后再将中括号外的除法换算成乘法,即可求解;
(4)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将除法换算成乘法,最后再进行约分即可求解。
38.解:×÷

=
×+×
=×(+)
=×1
=
×16-
=×(16-1)
=×15
=8
(15-14×)÷
=(15-8)÷
=7÷
=
[+(-)×]÷
=[+×]÷
=[+]÷

=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计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中括号和小括号,先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然后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顺序解答。
39.解:××

=
×(÷)
=×÷
=××
=
×6+×6
=6×(+)
=6×
=
36×(+)
=36×+36×
=16+30
=46
÷(+)×
=÷×
=××
=
×-×
=×(-)

=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只有乘法,先约分再相乘;
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可以先去掉小括号,再将除法变成乘法,然后约分计算;
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40.(1)



(2)


=14
(3)


=4
(4)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原式变为,再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2)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根据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
(3)可以先计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4)根据四则运算计算法则,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即可。
41.(1) x÷=
解:x÷×=×
x=
(2) x÷=1.2
解:x=0.3
x÷=0.3÷
x=0.6
(3)x+x=50
解: x=50
x÷=50÷
x=30
(4)(1-)x=5.6
解:x=5.6
x÷=5.6÷
x=6.4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一起,把常数项放在一起,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42.(1)x+ =
解:x= –
x=
(2) ÷x=
解:x= ÷
x=
(3) x=
解:x= ÷
x=12
【分析】(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据此解答;
(2)除数=被除数÷商,据此解答;
(3)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
43.(1) x-x=
解:x=
x=÷
x=
(2) x÷=
解:x=×
x=
x=÷
x=
(3)+x=1
解:x=1-
x=
x=÷
x=5
【分析】综合运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解方程。
44.(1) x÷ =
解:x÷ × = ×
x=
(2) x﹣ x=
解: x=
x÷ = ÷
x=2
(3) x﹣ =
解: x﹣ + = +
x=
x÷ = ÷
x=
【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45.(1) x=
解:x÷=÷
x=
(2) 3.5x-x=7.5
解:2.5x=7.5
2.5x÷2.5=7.5÷2.5
x=3
(3) x+3=4.5
解:x+3-3=4.5-3
x=1.5
x÷=1.5÷
x=3
【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46.(1) 解:
x=1
(2) 解:
2x=10
x=10÷2
x=5
(3) 解:
【分析】综合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7.(1) x+=10
解:x=9
x÷=9÷
x=
(2) x+x=
解:x=
x÷=÷
x=
(3) x÷=15×
解:x÷=10
x÷×=10×
x=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48.(1) +x-=1
解:x+=1
x=
x÷= ÷
x=
(2) x÷=
解:x=
x÷=÷
x=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49.(1) x+=
解:x+-=-
x=
x×=×
x=
(2) x÷14=
解:x÷14×14=×14
x=7
x×=7×
x=4
(3) x-x=240
解:x=240
x×=240×
x=600
【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接下来两边同时乘以即可得出x的值;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4,接下来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即可得出x的值;
(3)方程左边进行计算得到x=240,接下来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即可得出x的值。
50.(1) x-15=60
解: x=75
x÷=75÷
x=125
(2) x-24=36
解:x=36
x÷=36÷
x=84
(3)(x-4.5)=
解:x-4.5=0.7
x-4.5+4.5=0.7+4.5
x=5.2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把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51.解:(米)
答:水渠全长49米。
【分析】看图可知把水渠全长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除法,修了的长度÷修了的长度占水渠全长的分率=水渠全长。
52.解:根据题意,可得
=
=
=48(吨)
所以,8月份有48吨。
【分析】根据“9月份比8月份多”,把8月份看做单位“1”,可知,9月份是8月份的,根据分数除法的应用,用9月份的销量除以,即可求出8月份的销量。
53.解:①
=
=130(千瓦时)

=
=
=
=360(朵)
【分析】(1)把上月用电量看作单位“1”,本月用电量比上月节约,也就是上月的(1-),用上月用电量乘这个分率即可求出本月用电量。
(2)把玫瑰花的总数看作单位“1”,150朵花对应的分率是,用150÷即可求得单位“1”玫瑰花总数。
54.解:12÷(1-)
=12÷
=72(页)
【分析】这本书的总页数=还剩下的页数÷(1-已经看的分率)。
55.(1)655×=393(袋)
(2)180÷(1-)= 225(kg)
【分析】(1)首先需要根据图示确定每份的重量,并计算4份的总重量。然后,用总重量减去4份的重量,即可得到最后一份的重量。(2)首先根据图示确定两份的总长度,并计算重新分后每份的长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重新分后有3份,因此需要用总长度除以3。
56.解:30÷(1﹣)
=30÷
=40(棵)
答:杨树有40棵。
【分析】杨树的棵树=柳树的棵树÷(1-柳树比杨树少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57.解:4500÷(1+)
=4500÷
=3600(只)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将公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公鸡的只数=母鸡的只数÷(1+母鸡比公鸡多几分之几)。
58.解:12÷(1-)
=12÷
=72(页);
50÷=60(元);
答:一本书共72页,一本共60元。
【分析】把一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剩的页数占全部的(1-),用除法求解;
把一本书的总价看作单位”1“,用的费用占全部的,用除法求解。
59.(1)解:2400×=2000(m)
(2)解:600÷(1+)
=600÷
=500(棵)
【分析】(1)要求的长度=总长度×占的分率;
(2)桃树的棵数=杏树的棵数÷(1+多的分率)。
60.解:①160×(1+)
=160×
=200(本)
②4÷=4×=(千米)
【分析】①观察图可知,故事书有16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要求科技书的本数,故事书的本数×(1+)=科技书的本数,据此列式计算;
②观察图可知,小时骑行了4千米,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